基本信息
书名:黄谷柳朝鲜战地摄影日记
定价:49.00元
作者:黄谷柳,黄茵
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503323102
字数:
页码:38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不管我们今天以什么样的理由和心情来看6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都无法排遣我们心中的那份敬仰。对于一个民族的记忆来说,那种昂扬向上的精神仍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宝贵的财富。黄谷柳先生这本朝鲜战场摄影日记,是我们这个国家和军队集体记忆的补充与完善。它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朝鲜战场情境,让我们看到了许多在教科书里所看不到的珍贵历史细节和战地画面。它清晰地承载了年轻的共和国那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让中国人民挺直了腰杆的的抗美援朝战争,永远闪耀着巾国军人和巾国文人共同浴血奋战的不朽光芒。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七月十二日星期六晴
昨天晚饭后到五班宿舍前帮五班同志学习文化,在没推行速成法之前,他们仍然是采取每天挤出时间认三两个字的办法。班长一天只能认一个到两个字,他很感慨地说:“要不是美国鬼侵略朝鲜,我已经可以看书报,不像现在这个样子了。”后来天黑了,看不清课本,他就扯起五次战役来,他总结似地说:“从前战士成分好,但条件不够,现在成分不如五次战役时,但条件却好多了。”他说的“条件”是包括装备和战斗经验等等在内的。下午一班的工事八时休息,大伙回来时歌声一片,唱得不纯熟,但每人似乎都用了真感情,不是齐唱,而是各唱各的。有河南梆子、东北、广东小调,响震山谷。一、三排住得远,二排全排晚点,副指导员总结了一天的工作,表扬好的,批评差的,画家荆永彬是受表扬的一个,他在墙报上画了九张稿,每张都有内容。
连长郭海山知道李加顺犯了打野鸡和炸鱼的纪律,浪费了祖国人民的财产,他自己在墙报上作批评,他不识字,但画得不错。他就用画来表示,在一张纸上有两个他的像,一个是站姿,右手握一颗正要扔出去,脚底下是河,河里游着鱼;一个是卧姿,正好瞄准了一只野鸡的头部。这张画李加顺看见了,当天就在画上说明是自己犯的错误,表示今后决不再犯。连长真是一个趣人,他不声不响,运用他能运用的任何武器,把犯过失的人改造好。
就寝时,听连长、指导员、副指导员三个人在床头,从工事谈到领导,从上级谈到战士,总结了一天工作,又布置明天的工作,耿耿忠心,不知疲倦,这种忘我的精神,哪能不叫人感动。半夜,副指导员睡得烂熟,二个排长来叫他:“副指导员,指导员说你是第四班,该到你查哨去了。”我把他推醒后许久睡不熟。我想,“勤劳”和“勇敢”这些字眼,平常一滑就过去了,现在才体会到了,当你每夜睡梦正浓时爬起来在前沿山头岗位上绕一转,经年不断,风雪不歇。那你就知道什么叫“勤劳”了,而“勇敢”呢,那倒不在乎拼命的一冲,而在于无论处在任何艰难的环境下都能战胜困难,抱着必胜的信心,击败敌人。要是没有平时一分一秒钟的锻炼,临危时能战胜一切,那是不可想象的。
敌人的探照灯从对岸射过来,把我驻地的一半照亮了,这只是表示他们的恐慌。
序言
前言:做一本恍如纪录片的书
一九五一年
一九五二年
一九五三年
编后记:英雄永远在我们心中
初次接触这本书,便被其散发出的史实感所深深吸引。封面上那些略显泛黄的影像,无声地唤醒了沉睡在历史深处的记忆。它不像某些过于煽情的战争题材作品,刻意渲染悲情,而是以一种冷静、客观的视角,将那段尘封的岁月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仿佛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耳边是隆隆的炮声,眼前是断壁残垣,空气中弥漫着铁锈与尘土的味道。那些照片,每一张都饱含着故事,每一帧都凝聚着生命。我注意到一位年轻士兵,他的眼神中透露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仿佛经历了比他实际年龄多得多的沧桑。还有那些在废墟中嬉戏的孩子,他们的笑容在战火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珍贵,也格外让人心疼。我想,这不仅仅是一本日记,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见证,它用最直观的方式,让我们去感受战争对个体命运的无情碾压,也让我们去思考和平的可贵。这本书,更像是一位沉默的老师,通过那些凝固的影像,教会我们许多书本上无法得到的道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仿佛将历史的重量都凝聚其中。当我翻开它,一股强大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让我瞬间沉浸在那个遥远的年代。我并非军事迷,也对那段历史没有深入研究,但眼前的影像,却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我仿佛听到了遥远的炮火声,看到了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也感受到了战士们脸上的疲惫与坚毅。那些残破的建筑,倾颓的屋顶,无声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然而,在这些画面中,我也看到了不灭的生命力,比如那些在废墟中奔跑的孩子,他们的笑容纯真而耀眼,也让我倍感心酸。我想,摄影师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心中一定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摄影集,它更像是一扇窗口,让我得以窥见那个被战争重塑的时代,得以理解那些普通人的挣扎与坚持。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去解读那些隐藏在照片背后的故事,去感受那些凝固的情感。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没有过度的渲染,反而透露出一种沉静的力量,仿佛历史本身就蕴含着这样的厚重感。当我翻阅这本书时,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油然而生,仿佛我正置身于那个遥远而动荡的年代。我不是历史专家,对这段特殊的战争经历也没有深入研究,但照片中传递出的真实感,却有着一种强大的感染力。炮火的痕迹,战场的残破,战士们脸上混合着疲惫与坚毅的表情,都让我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然而,在这些令人心悸的画面中,我也看到了生命的韧性。那些在废墟中依然玩耍的孩子,他们的笑容在战争的阴影下显得格外珍贵,也格外让人心疼。我开始好奇,摄影师在记录这些画面时,心中怀揣着怎样的情感?又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冒着危险去捕捉这些转瞬即逝的瞬间?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摄影作品集,它更像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见证,让我得以更深刻地理解战争对个体生命的影响,也让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远超乎我最初的想象。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阅读体验,而更像是一次深入历史肌理的探索。封面设计简洁而充满力量,那种不动声色的质感,预示着内容的深度。我小心翼翼地翻开,仿佛触碰到了历史的脉搏。照片中的场景,既有宏大的战争场面,也有微观的生活细节,但无一例外,都充满了震撼力。我看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壕,看到了伤痕累累的土地,也看到了士兵们在艰苦条件下相互扶持的场景。最让我动容的是那些在战争中依然绽放的生命火花,比如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又或是战士们短暂的慰藉瞬间。这些画面,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显得格外耀眼,也格外催人泪下。我开始思考,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是什么支撑着摄影师继续前行,去捕捉这些珍贵的瞬间?又是什么让这些普通人,在绝望中依然保持着对生命的渴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战争,更是关于人性,关于生命,关于那些在历史洪流中被定格的,属于个体的故事。
评分一本厚重的画册静静地躺在书架上,封面的设计朴素而有力,没有花哨的装饰,反而传递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我第一次翻开它,是被那股穿越时空的影像力量所吸引。虽然我对这段历史并非全然了解,但照片中定格的瞬间,却有着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我仿佛能听到炮火的轰鸣,感受到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味,看到战士们脸上混合着疲惫与坚毅的神情。那些破败的建筑,残缺的旗帜,都无声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但同时,我也看到了那些渺小的温暖,士兵们之间相互搀扶的身影,甚至是在艰苦环境中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这些都让人在绝望中看到一丝希望。我好奇,在那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摄影师是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去记录下这些瞬间的?又是抱着怎样的心情去按下快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堆照片,它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一个被战争改变的时代,一个属于那个年代的普通人的真实生活。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了解照片背后的故事,去理解那些定格的表情,去感受那些隐藏在画面中的情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