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天港:走进载人航天发射场 周凤广 9787802184411

戈壁天港:走进载人航天发射场 周凤广 978780218441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凤广 著
图书标签:
  • 载人航天
  • 戈壁
  • 发射场
  • 航天科技
  • 中国航天
  • 周凤广
  • 科普
  • 科技
  • 军事
  • 国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宇航出版社
ISBN:9787802184411
商品编码:2950022290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戈壁天港:走进载人航天发射场

定价:38.00元

作者:周凤广

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802184411

字数:

页码:17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戈壁天港:走进载人航天发射场》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读者“走进”载人航天发射场,向读者介绍发射场的发展历史、选址依据、布局特点、设施设备和技术支持体系,诠释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测试发射技术,展示飞船发射准备和发射盛况,并对国外航天发射场进行概括介绍,对航天发射场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

内容提要


  《戈壁天港:走进载人航天发射场》主要介绍: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发展历史、场址选择、硬件设施、软件系统、测试技术、发射流程等内容,并简要介绍了国外航天发射场的概况和航天发射场的发展展望。
n  《戈壁天港:走进载人航天发射场》既有对发射技术的科学解读,又有对发射盛况的场景描绘,还有对相关知识的无缝链接,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语言生动,适合相关专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航天爱好者阅读。

n

目录


章 人类飞天的起航点——载人航天发射场选址与要求
n1 航天发射与航天发射场
n2 航天发射场如何选址
n3 对载人航天发射场的要求
n4 我国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n第二章 初识庐山真面目——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巡礼
n1 地理上的五大区域
n2 功能上的五大系统
n3 载人航天测试发射流程
n4 “三垂一远”的测试发射模式
n第三章 神舟号飞船的体检中心——飞船总装测试厂房和加注扣罩厂房
n1 飞船厂房进行总装测试
n2 高新技术创造优越条件
n3 启程前为飞船“加满油”
n4 出征前为飞船“穿上防护衣”
n第四章 呵护箭船的巨型摇篮
n——垂直总装测试厂房
n1 亚洲高的单层建筑
n2 火箭的水平转运与起竖对接
n3 火箭和飞船、逃逸塔对接
n4 人、船、箭联合测试
n5 开启“亚洲门”
n6 箭船组合体垂直转运
n第五章 托举神箭的钢铁巨人
n——载人航天发射塔
n1 雄伟壮观的发射塔
n2 双面不对称导流槽
n3 发射阶段航天员的逃逸救生
n4 张弓搭箭话瞄准
n第六章 承载梦想的大脑中枢
n——发射场组织指挥与通信系统
n1 科学高效的决策指挥机制
n2 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方式
n3 数字化测试发射指挥监控系统
n4 场区信息高速路
n第七章 飞向太空的加油站
n——发射场加注供气系统
n1 运载火箭的推进剂
n2 推进剂的加注
n3 推进剂的化验、贮存与运输
n4 发射场特种用气与保障
n5 废气、废水的产生和治理
n第八章 拱卫航天的保护神
n——发射场技术勤务系统
n1 气象预报系统
n2 计量系统
n3 供配电与接地系统
n4 消防报警系统
n5 大地测量系统
n第九章 走进神秘的问天阁
n——航天员在发射场的生活和训练
n1 探秘问天阁
n2 航天员在发射场的生活
n3 航天员在发射场的训练
n4 航天员出征仪式
n第十章 圆梦的日子
n——发射程序全记录
n1 确定发射窗口
n2 制定应急预案
n3 启动发射程序
n4 神七发射实况
n第十一章 他山之石
n——国外航天发射场集萃
n1 俄罗斯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
n2 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n3 法国及欧空局的圭亚那航天中心
n4 日本的种子岛航天中心
n5 印度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
n第十二章 畅想未来
n——航天发射场发展展望
n1 场址选择优化
n2 功能开发综合化
n3 箭地测试一体化
n4 加注箭地一体化
n5 指挥系统信息化
n6 发射方式多样化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星辰大海的起点:探寻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壮丽征程 夜幕低垂,繁星点点,广袤的戈壁滩在夜色中显得更加神秘而深邃。在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道道火箭拔地而起,划破天际,将人类的梦想送往遥远的星辰大海。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正是从这片戈壁腹地,开启了其波澜壮阔的征程。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个单一的故事,而是试图以一种更为宏大的视角,带领读者走进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的真实世界。我们将一同探寻,是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孕育了这片承载着国家荣耀与人类探索精神的土地?又是什么样的精神,凝聚了无数航天人,铸就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辉煌? 戈壁的馈赠:选择与建设 选择戈壁作为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地址,并非偶然。这片看似荒凉的土地,却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广袤无垠的空间,为火箭发射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缓冲区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周边人口和环境的影响。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也为设备的稳定运行和数据采集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将现代化的航天发射基地从无到有地建设在这片荒漠之中,本身就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巨大工程。本书将深入剖析这一过程。我们将回顾那些披荆斩棘、艰苦奋斗的岁月,那些为了满足发射场建设而进行的各种勘测、选址、设计和施工工作。从茫茫戈壁中的一间间简易营房,到如今现代化、高科技的指挥中心和发射塔架,每一步都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与汗水。 我们将了解,为了建设发射场,数以万计的建设者们付出了怎样的努力。他们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用钢铁和汗水,一点一点地将梦想的种子播撒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将看到,各种大型机械设备如何在戈壁滩上穿梭,高耸入云的火箭制造厂房如何拔地而起,精密复杂的测控设备如何就位。这不仅仅是工程建设,更是一场与自然的抗争,一次人类意志力的伟大胜利。 航天城的诞生:科技与人才的融合 随着发射场的建设,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的“航天城”也随之崛起。这里汇聚了中国最顶尖的航天科技人才,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怀揣着同一个梦想。本书将描绘出航天城的风貌,这座因航天而生,又因航天而繁荣的现代化都市。 我们将深入了解航天城的生态系统。在这里,不仅仅有冰冷的发射设备和数据中心,更有生活着无数航天人及其家属的温馨社区。学校、医院、商店、绿化带……这些看似普通的城市元素,却因为承载着航天人的使命而显得格外不凡。我们将看到,航天城是如何在戈壁的怀抱中,生长出蓬勃的生命力,成为孕育航天梦想的沃土。 同时,本书将重点关注支撑起整个发射场运转的科技力量。我们将探究航天发射场内的各项高科技系统,例如: 指挥控制系统: 这是发射场的“大脑”,负责实时监控火箭的各个状态,精确指挥发射过程。我们将了解其复杂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信息传递的毫秒级精度要求。 测控通信系统: 确保火箭在发射、飞行全过程中,与地面保持畅通无阻的通信联络。我们将看到,遍布戈壁滩的雷达站和通信天线,如何组成一张严密的监测网络。 发射准备系统: 包括火箭的总装、测试、加注以及发射塔架等设施。我们将深入了解,火箭是如何从零部件变成一艘能够冲破地球引力的“巨箭”,又是如何在发射塔架上完成最后的“倒计时”。 气象保障系统: 严密监测发射期间的天气变化,为每一次发射提供最科学、最可靠的天气预报。我们将理解,在地面与太空之间,一丝一毫的天气变化都可能影响任务的成败。 这些系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高度集成、协同运作,构成了一个精密而强大的航天发射体系。本书将尝试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这些复杂的技术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智慧。 航天精神的传承:使命与担当 载人航天事业的辉煌,绝不仅仅是科技的胜利,更是精神的升华。在戈壁深处,一种独特的航天精神正在悄然孕育和传承。这种精神,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是“追求卓越、严谨求实、团结协作、使命必达”的航天品格。 本书将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和人物,展现这种精神的力量。我们将采访那些为航天事业奉献了一生的老一辈航天人,听他们讲述当年创业的艰辛,以及他们对祖国航天事业的无限热爱。我们将看到,年轻一代的航天人是如何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挑战科技高峰,书写新的辉煌。 这些故事,可能发生在深夜的指挥中心,当一次次失败的尝试带来巨大的压力;可能发生在炎热的发射场,当工作人员在烈日下进行着精密的设备调试;也可能发生在遥远的测控点,当技术人员日夜坚守,默默守护着每一次的飞行。他们或许没有光鲜的外表,但他们的内心却燃烧着对星辰大海的渴望,对祖国航天事业的忠诚。 本书将带您走进这些航天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为了使命而付出的汗水、泪水,甚至生命。我们将理解,每一次成功的发射背后,都蕴藏着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精益求精的努力,以及无数次默默无闻的奉献。 梦想的翅膀:从“神舟”到“天宫”再到“月球” 戈壁天港,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起点,也是无数梦想起飞的地方。从“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到“天宫”空间站的建成运营,再到向着月球、火星乃至更遥远深空的探索,每一次的飞跃,都凝聚着戈壁天港的力量。 本书将回顾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关键节点。我们将重温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 “神舟”一号的无人飞行: 首次将中国人自己的航天器送入太空,为后续载人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神舟”五号的载人飞行: 杨利伟“中国第一人”的壮举,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新篇章。 “神舟”六号、七号、九号、十一号、十二号、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的接续任务: 不断拓展载人航天的技术边界,完成太空行走、对接组合等一系列复杂任务。 “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与空间站的建设: 中国在近地轨道建立长期有人驻留的科学实验平台,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新的可能。 每一个任务的背后,都是戈壁天港数千名航天人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本书将以生动笔触,还原这些历史性任务的幕后故事,让读者了解,每一次成功并非易事,而是无数次攻关克难、精益求精的结晶。 展望未来,戈壁天港将继续承载着中国航天的梦想,飞向更远的星辰大海。本书也将对中国载人航天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例如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深空探测等宏伟蓝图,这些都离不开戈壁天港的坚实支撑。 结语 “戈壁天港:走进载人航天发射场”这本书,旨在向读者展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宏大画卷。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科技、工程的纪录,更是一部关于精神、梦想的赞歌。在这片戈壁滩上,中国航天人以非凡的智慧和毅力,书写着人类探索宇宙的壮丽史诗。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感受那份属于中国的骄傲与力量,共同仰望那片星辰大海,见证中国航天事业的无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对航天充满兴趣的普通读者,我总是渴望能更深入地了解那些“离我最近,又最遥远”的宏大事业。《戈壁天港:走进载人航天发射场》这本书的书名,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之地的大门。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否真实地描绘出每一次载人航天发射前夕的紧张而有序的场景。从发射前的各项检查、最后的设备调试,到航天员进入舱体、与地面指挥中心的沟通,再到激动人心的点火瞬间,我希望作者周凤广能用他细腻的笔触,将这些画面生动地呈现在我的眼前。我希望能够感受到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精密配合,以及每一位参与者肩上的沉甸甸的责任。这本书,我想它承载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精神图腾,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象征。

评分

一直以来,载人航天总给我一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感觉,但《戈壁天港:走进载人航天发射场》这个书名,却传递出一种亲切感和探索欲。我好奇的是,这个“天港”究竟是怎样的?它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建筑,更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地方。我希望书中能够展现发射场内部的日常运作,比如作息时间、人员分工,以及在非发射任务期间,那里又是什么一番景象?我特别想了解,那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在那里的人们,他们是如何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专注度的?是什么样的“戈壁精神”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天港”的奇迹?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填补我对发射场生活和工作细节的认知空白,让我从一个更接地气的角度,去理解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伟大之处。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庞大、复杂的工程项目充满好奇,尤其是国家级的重大项目,它们背后凝聚了多少智慧和汗水,是旁观者难以想象的。《戈壁天港:走进载人航天发射场》这个书名,直接点出了主题,让我眼前一亮。我最想知道的是,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在戈壁这个看似荒凉的地方建立载人航天发射场?这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对发射任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和挑战?书中能否详细阐述一下发射场从选址、规划到建设的整个过程?我想了解那些工程设计上的难点是如何被攻克的,有哪些创新的技术被应用其中?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科普性的方式,但又不失故事性和人文温度,来讲述这个宏伟工程的诞生记。它不仅仅是关于技术,更是关于中国在航天领域不断突破自我的决心和能力。

评分

每次提到航天,我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壮丽的画面,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少了点“人”的味道。这本书的书名《戈壁天港:走进载人航天发射场》立刻吸引了我,因为它强调了“走进”,这意味着我不仅仅是旁观者,而是有机会去感受那个特殊环境的脉搏。我特别好奇,在那个与世隔绝、环境严酷的戈壁深处,人们是如何构建起这样一个“天港”的?它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建筑,更是精神上的象征。我想了解那些常年驻守在那里的工作人员,他们是怎样把这片荒漠变成中国航天的摇篮的?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日复一日地坚守?我期待书中能够穿插一些生动的人物故事,通过他们的视角,去展现航天事业背后的人文关怀和集体力量。我想,这本书一定能让我对“戈壁天港”这个名字有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发射场,更是无数中国航天人的梦想港湾。

评分

这本书,我一直想找一本真正能让我“走进”某个地方的书,而不是那种走马观花式的介绍。这次看到《戈壁天港:走进载人航天发射场》,我心里痒痒的,仿佛已经看到了广袤的戈壁,听到了引擎轰鸣前的寂静,感受到了发射塔架下那股蓄势待发的磅礴力量。我最期待的,是作者周凤广能否带领我深入发射场的幕后,去了解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比如航天员们在发射前的训练日常,他们是如何克服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挑战的;再比如,那些在幕后默默奉献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他们是如何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次检查、每一次调试,才确保每一次发射的安全与成功?我希望这本书能捕捉到那种紧张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艰辛与伟大,不仅仅是科技的成就,更是无数人心血与汗水的结晶。我设想,这本书的文字应该像戈壁的星空一样深邃而明亮,又像发射前的倒计时一样扣人心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