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太极拳秘诀精注精译
定价:29.00元
作者:郭福厚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00947332
字数:
页码:39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太极拳秘诀精注精译》共收集了民国以前历代流传下来的太极拳练习秘诀105篇。作者结合了60余年的练功体会,对每篇拳诀的作者来历、内容精要等逐一进行讲解,特别是为了满足初学者的需要,对全书绝大多数秘诀都进行了白话文的翻译和解读。全书语言凝练、繁简得当,且多阐前人之未发,是近年来本对古代太极拳秘诀进行通篇翻译解读的佳作,既适合太极拳初学者入门使用,又可为太极拳理论研究者提供参考。
目录
一、太极拳论
二、释原论
三、研手法(一)(二)
四、十三总势说略
五、十三势(一名长拳,亦名十三势)
六、十三势行功歌
七、十三势行功要解
八、十三势行功心解
九、太极拳解
十、解日
十一、又日
十二、解日
十三、又日
十四、打手论
十五、打手歌
十六、四字密诀
十七、结论(又作《极拳论》)
十八、走架打手行功要言
十九、虚实开合图说
二十、五字诀
二十一、撒放密诀
二十二、敷字诀
二十三、武式太极拳身法要领
二十四、手足论
二十五、全力法
二十六、八门五步说
二十七、操手十五法
二十八、八法
二十九、太极拳走架打手白话歌
三十、太极拳谱释义歌诀
三十一、太极拳谱释义歌诀二
三十二、太极拳谱释义歌诀三
三十三、太极拳谱释义歌诀四
三十四、太极拳谱释义歌诀五
三十五、太极拳谱释义十三势(原有标题)
三十六、太极拳谱释义十三势歌诀六
三十七、太极拳谱释义二十字诀
三十八、太极拳谱释义十三势行功心解(原有标题)
三十九、太极拳谱释义歌诀七
四十、“三十七”心会论
四十一、“三十七”周身大用论
四十二、八字歌
四十三、十六关要论
四十四、授秘歌
四十五、十三势行功诀
四十六、十三字用功诀
四十七、八字法诀
四十八、虚实诀
四十九、乱环诀
作者介绍
郭福厚,1923年5月出生,山东掖县人。1950年,因患三期肺结核大出血,医治无效,于1951年从李玉琳老师(形意拳大师孙禄堂及武当剑大师李景林先生的高足)进行太极拳体疗,经三年练习而痊愈。遂继续学习形意、八卦及武当剑等拳械。自1956年起,即屡次代表天津市参加全国武术运动会。曾以太极拳、八仙剑、太极剑和八卦掌获得奖。1992年被授予中国武术协会荣誉委员证书。自1993年以来,曾十几次应邀赴日本进行太极拳交流、教学,曾与武术家李天骥老师(主编)执编《武当绝技汇编》,任副主编。在日本曾出版了《太极剑要诀》《太极拳推手秘诀》(日文版)以及《武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推手训练秘诀》等影像资料。
文摘
《太极拳秘诀精注精译》:
(八)敌手打来,不要恐惧,只需顺其势,借其运动惯性而击之(或用采、捌引进或反击)。
(九)“顺敌劲之梢节,直取敌之中节,进至敌之根节要紧”。“梢”“中”“根”节,即指手、前臂、上臂部位。根节能直接影响其重心的稳定,是制胜的要害。
(十)技法应对,须有“周身一家”的知己功夫,形整则劲整。只用局部力不但力弱,且易被人引空。
(十一)如敌攻击我中节时,须急转身体,错开彼手,同时换用相应的部位与彼粘连。
(十二)我手不及敌之根节,不可妄发,易为人所乘,或周身转动着前欺,得势后再击之。
(十三)技法动作,须时时以全身的圆轨迹为基本运动形式。而圆轨迹越小越妙,因幅度小则速度相对快,也不宜为对手所发觉。
(十四)手腕必须灵活,如蛇吸食之状。因对待敌人多用手,而变转的灵活却在腕。采捌抓拿都在腕。
(十五)腰部必须灵活,如蛇缠物之状。腰既是全身的主宰,而技法变转,犹赖腰御四肢,才能形整劲整,所谓“运化在腰”。
【注释】
此法也叫作“守中土法”,自己能守住中土,重心稳定便有了保证,对手从正面进攻也就无懈可乘,而我随时可以出击。“指敌人中心”,以彼脊柱为准,也就是将我的力点始终对准敌身的正中。而在更换步法招式用以指敌的部位时,必须被动中求主动,以确保我中土不离位,从技法上讲就是上文谈到的“连环”进击法则。以“意指之”是指敌我尚未接触,或出现彼此脱节(即“断”)时或虽未断而被引离中土时,皆须靠神意守住中土,而后再图身形守住中土,用隅手应敌者,即身形失中土时的补救法也。
柔喻走、喻蓄,刚喻黏、喻发。“刚紧随其后”,即“走即是黏”“蓄而后发”也。刚柔的理论规律如此,但在实际竞技中情况千变万化,不可守死规矩,正如拳经云“拳有定式,而无定法”,切忌纸上谈兵。技术水平是决定因素。但须知,刚劲非谓硬力。
“螺旋力”即上肢在出入、伸缩时,同时要配合手、臂、身的转动,使所产生的力有横竖两种或三种运动方向。对手若以直劲相拒,便会防不胜防。盖一动之中,有两三种错综劲力,便能产生化中寓打、打中寓化的作用,但其条件必须具备粘连黏随的功夫。只有在和对手接搭之后,螺旋力才能发挥作用。螺旋力和螺纹及滚轴的运动原理和作用相似。陈式太极拳又叫缠丝劲,形意、八卦又叫起钻落翻,皆有异曲同工之妙。
“彼螺旋,我亦螺旋而进之”。此为以螺旋破螺旋之法。螺旋对螺旋,既能相破,又能相成。一般规律,相顺宜相成,相逆宜相破”。“进时须垫步”,是以我的步和身助手摧人也。“垫步”一般谓进前脚,多是向对方裆中插步。垫步与否,当视具体情况而定,原地发劲也是常有的。
“不得已而退时”,因疏于防守,已为人所乘。在此情况下,要当机立断,主动撤退,并于退中伺机反击。“退时”,须用己手掩盖敌手,即为反击准备必要的条件。所谓“掩护敌手”即“反控制”,切忌消极退却、逃避。“整身而退”是败中取胜的必要条件,身不散乱,才有转换的余地。“雀跃者”,虽为整身而退的表现,却失去了转化的可能,仅是缩小失败的程度而已。因雀不会走,只会跳。当被击中时,宜随势跳跃,以免受到严重打击或被击倒。“整身而退”,非只雀跃一种形式,如套路中的“倒卷肱”退步,也是整身而退的另一种典型方式。
“两手用力要平均”,是特指正常的防御状态。如此,何手感到压力增加,就能知道对手从哪里进攻,我即可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这与“偏沉则随”的原则是一样的。若我上手就一轻一
……
序言
这本【XH】 太极拳秘诀精注精译,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修行上的感悟。我一直认为,太极拳不只是身体的运动,更是一种心性的修炼。这本书在这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它并没有过分强调招式上的精巧,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如何通过练习太极拳来调整内在的平衡,如何达到“气沉丹田”、“松静自然”的状态。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松”的论述,它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放松,而是一种深层次的、由内而外的放松,是一种将全身的紧张感化为柔韧力量的过程。书中通过大量的生动比喻和练习提示,帮助我理解了如何一步步地实现这种“松”的状态。而且,这本书对于“劲”的讲解也与众不同,它不是强调发力,而是强调“蓄劲”和“化劲”,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蛮力,而是来自全身的协调和对力的巧妙运用。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太极拳的理解不再局限于肢体的协调,而是开始关注到了内在的能量流动和精神状态的统一。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练习中的不足,也指引了我前进的方向,让我对太极拳的未来练习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评分自从我拿起这本【XH】 太极拳秘诀精注精译,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太极世界。在此之前,我虽然也断断续续地练习过一些太极拳的招式,但总觉得自己在原地踏步,进步缓慢。我一直渴望能够找到一本真正能点拨我,让我触及太极拳精髓的书籍。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满足了我长久以来的愿望。它不仅仅是讲解太极拳的动作,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挖掘了那些隐藏在招式背后的“秘诀”,并用现代人的语言进行了精妙的注译。我曾无数次在练习中感到疑惑,为什么某个动作要这样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要求,而这本书中的每一个注释,都像一把钥匙,为我解开了这些困惑。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劲”的讲解,它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方法和体悟,让我逐步理解如何去感知和运用身体的整体力量。那些曾经让我觉得难以达到的境界,在作者的引导下,似乎变得触手可及。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吸引人,既有古朴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逻辑性,读起来毫无压力,而且引人入胜。我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的智慧融入到我的日常练习中,相信这会给我带来质的飞跃。
评分最近刚入手了这本【XH】 太极拳秘诀精注精译,刚翻了几页就被它的独特视角所吸引。我一直以来都对太极拳的“形”和“意”之间的关系感到好奇,总觉得仅仅模仿动作是不够的,关键在于理解其中的神韵。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没有急于灌输大量的招式分解,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探讨了太极拳作为一种内外兼修的功夫,其哲学思想的根源以及如何通过修炼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书中对于“无极”、“太极”、“阴阳”等概念的阐释,让我对太极拳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我曾尝试过很多关于太极拳的书籍,但很多都流于表面,要么侧重于招式套路,要么讲一些玄而又玄的理论,让人不知所云。而这本书则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落到实处,指导实际练习。我特别欣赏它在解读“意”的部分,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告诉我如何在运动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如何将意念引导至肢体,从而达到“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的境界。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师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循循善诱地引导着我,让我对太极拳的理解更加透彻,也对未来的练习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本名为【XH】 太极拳秘诀精注精译的书,读后感觉意犹未尽,受益匪浅。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太极拳的著作,但总觉得要么太过艰深,要么流于表面,难以真正掌握其精髓。这本《秘诀精注精译》的出现,却给了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首先,它的编排和语言就非常吸引我,精注和精译的部分,让那些古老而精妙的太极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不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文字。我尤其喜欢它在解释一些关键概念时,所使用的恰当比喻和细致的分析,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含义。例如,书中对于“提顶吊裆”的阐述,就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动作,而是深入剖析了它在全身协调和发力中的重要作用,让我终于明白了在实际练习中,为何要如此强调。而且,这本书并没有一味地强调套路的连贯性,而是更加注重对每一个独立动作的精妙解读,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动作的内在力量和变化。对我而言,这是一种更加扎实有效的学习方式,让我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太极拳水平。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不仅教会了我“怎么练”,更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这么练”,这对我日后的习练,有着非凡的指导意义。
评分这本【XH】 太极拳秘诀精注精译,我真是爱不释手。虽然我接触太极拳也有些年头了,但总感觉隔靴搔痒,许多动作的内涵,特别是那些口传心授的要诀,始终无法真正领悟。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从装帧上看,就透着一股沉静的气韵,翻开扉页,那些古朴的文字,经过精细的注释和白话译文,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古时的先贤对话。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每个要诀时,不仅仅是简单地翻译字面意思,而是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结合了我自己练习时遇到的困惑,提供了许多 hitherto 难以理解的豁然开朗之处。例如,书中对“虚实分明”的阐述,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详尽的图示,让我深刻体会到如何将这种虚实变化融入到每一个呼吸、每一次力量的传递中。那些曾经让我觉得晦涩难懂的词句,在作者的解读下,变得清晰明了,如同拨开云雾见月明。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太极拳的教材,更是一本关于生命智慧的启迪录,每一次阅读,都能发现新的体悟,每一次练习,都能感受到功力的精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