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自由、权利和社会正义
定价:26.00元
作者:(美)乔尔,·范伯格,王守昌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01-01
ISBN:978722103774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自由、正义、平等、权利、义务、法制、利益、损害等均系社会哲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作者指出,上述问题可分为概念的问题与一般规范问题,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明。
目录
主编前言
中译者序
致 谢
绪 论
章
自由的概念
一自由与约束
二“摆脱的自由”与“自为的自由”
三谁的自由?
四肯定的自由与否定的自由
五自我约束
六作为自治权的自由
七许可和能力
八比较的自由
第二章
强制的根据
一对自由权的假定
二无主义原则
二三形式主义原则
四损害的概念
五针对密尔的责难
第三章
损害原则难以处理的诸情况
一道德过失与合法道德主义
二诲淫与冒犯原则
三合法的家长式统治
四集体的利益和集体的行为
第四章
法定权利
一权利、自由与特权
二要求权的分类
三权利和义务
四权利和要求
第五章
法定权利的冲突
一要求权的冲突
二权利陈述中的普遍性层次
三权利(正当有效要求权)之间的冲突
四初定的权利
五跨类别的权利冲突
六宪法权利的概念
第六章
人权
一道德权利
二人权
三平等的根据
四的人权与非的人权
第七章
社会正义
一比较性正义与非比较性正义
二形式原则与实质原则
三奖励
四普遍性法规
五经济收入
六公平的程序与公正的后果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不得不说,这套译丛的选编眼光极其精准,它仿佛不是简单地罗列著作,而是在精心构建一条思想的脉络。我特别欣赏其中对“权利”概念的立体化处理。以往我们总习惯于将权利视为一种静态的、明确的清单,但在这些思想巨匠的笔下,权利是动态的、是需要不断争取和捍卫的战场。尤其是在涉及社会正义的讨论时,那种从“形式平等”向“实质平等”过渡的论证过程,极其引人入胜。书中对于弱势群体权利的探讨,展现了一种超越了纯粹的个人主义的关怀,它深入剖析了结构性不公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固化阶级鸿沟。这不仅仅是理论的推演,更像是对现实社会病灶的精准诊断。读完后,我发现自己看待新闻报道的角度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满足于表面的事件描述,而是开始追问其背后的权力分配逻辑和权利实现机制,这套书无疑为我的批判性思维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评分这套书真正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对“社会正义”这一模糊概念的具象化描摹。我们常常在公共讨论中将“正义”这个词挂在嘴边,但其内涵往往因人而异,甚至沦为口号。然而,这套译丛中的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功利主义、义务论、社群主义——对正义进行了全方位的切割和剖析。例如,书中关于资源分配的讨论,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多劳多得”的朴素伦理上,而是引入了大量的理论模型来衡量分配的公平性,比如基准点的设定、机会的平等性等等。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使得“正义”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道德理想,而是一个可以通过理性辩论和制度设计去逼近的现实目标。每次读到关于如何构建一个更公正社会的论述时,都有一种强烈的参与感,仿佛自己也成为了这场漫长辩论中的一员,这种被思想驱动的参与感,实在难能可贵。
评分从翻译的质量上来说,这套书的呈现也称得上是匠心独运。面对这些承载了复杂哲学思辨的文本,译者所面临的挑战不言而喻,如何在忠实于原文的严谨性与确保现代读者流畅阅读之间找到平衡,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我个人认为,这套译丛的译者们交出了一份令人信服的答卷。那些原本拗口的德语或法语的逻辑结构,被巧妙地梳理成了清晰的中文表述,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作者的论辩力度和语气。特别是某些核心概念的术语处理上,译者们似乎经过了反复推敲,确保了概念在不同篇章间的统一性,这对于理解一个完整思想体系至关重要。在我阅读过程中,很少出现需要反复回溯原文理解译文的现象,这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沉浸感和效率,让我们可以更专注于思想本身,而非被晦涩的文字所阻碍。
评分总的来说,这套《自由、权利和社会正义》的译丛,对于任何一个对当代社会运行逻辑感到困惑,并渴望寻求深刻理解的读者来说,都是一本不容错过的案头常备书。它不是那种读完就能立刻解决所有问题的“速成指南”,而更像是一套精密的“思想工具箱”。它的价值在于,它教会我们如何提问,如何质疑,如何在复杂纠缠的社会议题中辨别出哪些是真问题,哪些是伪命题。我发现,阅读完相关章节后,我去看待政治辩论、法律条文,乃至日常的人际互动时,都多了一层审视的深度。这种从阅读中获得的思维方式的提升,远比记住书中的任何一个特定论点要宝贵得多。它引领我们穿越历史的迷雾,直面人类永恒的困境,无疑是现代思想领域的一份珍贵遗产。
评分这本厚重的译丛,光是捧在手里就感受到了一种历史的沉甸甸感。我一直对西方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抱有一种近乎朝圣般的好奇心,尤其是那些深刻探讨“人”在社会结构中如何定位、如何实现自我价值的篇章。拿到这套书时,我立刻被它所呈现的宏大议题所吸引——自由,这个词汇在不同的历史语境和哲学流派中被反复拉扯、定义和重塑,究竟是天赋的权利,还是社会契约的产物?阅读的过程就像是进行一场跨越数个世纪的对话。比如,当我翻阅到关于早期自由主义者对国家权力的警惕时,那种对个人空间不容侵犯的坚持,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监控无处不在的时代读来,显得格外振聋发聩。它迫使我反思,我们今天所享有的“自由”,有多少是真正属于我们的,又有多少是已经被巧妙地包装起来的限制。这种对既有观念的持续挑战,正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它永远不会提供一个简单的答案,只会抛出更深刻的问题,让你在字里行间久久不能平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