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教学:新英汉双解大词典(第二版)

华语教学:新英汉双解大词典(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华语教学
  • 汉语词典
  • 双解词典
  • 英汉词典
  • 词汇
  • 语言学习
  • 第二版
  • 教学用书
  • HSK
  • 语言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浮光掠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华语教学出版社
ISBN:9787513805148
商品编码:29456293765
丛书名: 新英汉双解大词典 第2版

具体描述

出版社: 华语教学出版社; 第2版 (2013年10月1日)
外文书名: A New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丛书名: 说词解字系列工具书
精装: 1112页
语种: 简体中文, 英语
开本: 32
ISBN: 9787513805148
条形码: 9787513805148
商品尺寸: 21.8 x 15.6 x 4.4 cm
商品重量: 1.1 Kg
品牌: 华语教学出版社

再版前言
前言
体例说明
词典正文
附录
部分国家、首都、人民、语言及货币一览表

《新英汉双解大词典(第2版)》特色:
    收词科学
    收词10 000余条,涵盖大、中学教材中全部常见词汇,连同词条内的派生词、复合词及短语,实收词汇25 000余条,词条编排充分吸收英语教学*新成果。
    释义简明
    英汉双解,英文解释浅显易懂,中文释义简明准确。
    搭配丰富
    本词典各词条不仅设立了读音、词类、屈折变化、释义、例句等常规项目,还特设了搭配、用法、变异、派生词、复合词等板块,从而凸显了本词典强大的学习功能。
    例句典型
    提供丰富实用的例句,以印证和深化词义,佐证用法。例句多选自国内外主流教材及各级、各类考试真题。语言地道,译文贴切,好读易记,可资模仿。 


现代汉语语法精要与应用 作者: 王文华,李明德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份: 2023年 定价: 128.00元 ISBN: 978-7-100-21543-9 --- 内容简介: 《现代汉语语法精要与应用》是一部面向国内外汉语学习者、教师、研究人员及对汉语结构有深入兴趣的读者的权威性语法专著。本书旨在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词法特征以及语义功能,力求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兼顾教学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和清晰度。全书内容紧密结合当代语言学前沿成果,特别是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最新发现,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富有洞察力的现代汉语语法图景。 第一部分:绪论与基础概念 本书开篇首先界定了“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范畴,明确了语法分析的层次——从语素、词到短语、句子,再到语篇。我们详细讨论了传统语法与现代生成语法、功能语法等流派的差异与联系,强调了语篇语境对句子结构理解的重要性。本部分重点辨析了“词”与“词汇项”的概念,区分了体词、谓词、虚词的界限,并引入了句法成分和语序的初步分析框架。对于形态变化相对稀疏的汉语而言,如何有效识别和标记语法关系成为关键,因此,我们投入大量篇幅阐述了基于语序和虚词标记的依存关系识别方法。 第二部分:词法结构与词类系统 本部分对现代汉语的词类系统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重构。我们摒弃了传统上僵化的“十大词类”划分,转而采用基于词汇特征和句法功能的多元分类体系。 体词系统深化: 不仅区分了名词、代词、数词和量词,更细致探讨了量词的分类(如单位量词、临时量词、泛指量词)及其与特定体词的配搭限制(Collocation Restrictions)。名词的体貌特征(如可数性、专有性)在汉语中的体现,也被置于跨语言比较的视角下进行讨论。 谓词的复杂性: 动词的分类是汉语语法的核心难点之一。本书依据动词的体貌语义(Aspectual Semantics)和施事/受事角色(Theta Roles),将动词细分为及物/不及物、趋向动词、状态动词、能愿动词等,并深入分析了“把”字句、“被”字句中的动词类型限定。 副词与形容词的句法位置: 详细分析了时间副词、情态副词、焦点副词的语序规律,以及形容词作谓语、定语、状语时的句法变异。 虚词的语用功能: 结构助词(如“的”、“地”、“得”)、语气词、介词等被视为连接句子成分、表达语用意义的关键元素。特别是对“的”字结构的多功能性(定语、主语、宾语),进行了详尽的句法嵌入分析。 第三部分:短语结构与句法框架 短语是连接词与句子的中间层级。本书采用短语结构法(Phrase Structure Grammar)和依存关系法(Dependency Grammar)相结合的分析模式。 核心与修饰语关系: 系统阐述了NP (名词短语)、VP (动词短语)、AP (形容词短语)、PP (介词短语)的内部结构规则。重点关注了核心词后置现象(如双宾语句中的宾语后置)和兼语句(如“叫”、“让”、“使”开头的结构)的句法主导关系。 共指与约束理论: 引入了现代句法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探讨了代词的指代、省略现象(Pro-drop)在汉语中的特殊表现,以及句子成分的句法约束。 第四部分:句子类型、语态与话题结构 本部分聚焦于整个句子的建构与功能实现,特别是汉语特有的表达方式。 语态与焦点: 深入比较了主动句、被动句(“被”、“叫”、“让”)的结构差异和语义侧重。重点探讨了“把”字句作为一种特殊的处理体(Stance/Topicalization Construction)的句法地位和语用效果,它如何实现对受事(Object)的预置和强调。 话题优先与信息流: 详细分析了汉语作为一种“话题优先”语言(Topic-Prominent Language)的特征。话题的提出、维持和转换如何影响句子内部的语序选择,以及信息新旧(焦点)与句子结构的关系。 复合句与从句嵌入: 分类考察了并列关系、主从关系(如时间、因果、条件、转折、目的)的连接词和嵌入方式。特别关注了非限定性从句(如主语说明性从句)在汉语中的句法表现。 第五部分:功能性语法:语用与语篇分析 理解汉语不能脱离其使用环境。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焦点从纯粹的结构分析转向功能和语用视角。 体貌的实现机制: 详细区分了体(Aspect) 和体貌(Punctuality/Tense-like Meanings) 的概念。通过“了”、“着”、“过”等标记,结合动作的内在语义,分析汉语如何表达动作的完成、持续、经验和起始等状态。 语用标记与交际功能: 考察了语气词(如“啊”、“吗”、“呢”)在表达疑问、感叹、协商等社交功能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它们在句子边缘的分布规律。 语篇衔接与连贯性: 探讨了句子之间如何通过重复、指代、连接词(如“因此”、“然而”)以及话题的自然转换,形成流畅的语篇。 本书特色: 1. 系统性与前沿性并重: 融合了传统描写语言学的扎实基础与当代认知、功能语法的洞察力。 2. 丰富的实例支撑: 所有语法规则均辅以大量来自当代真实语料库的例句,确保了描述的准确性和鲜活性。 3. 对比视角: 适时引入印欧语系(如英语)的语法结构进行对比,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汉语的独特之处。 4. 清晰的图示化结构: 大量使用句法树图、依存关系图示,直观展现抽象的语法关系。 《现代汉语语法精要与应用》是全面提升汉语理解深度和分析能力的必备工具书,无论您是致力于汉语教学研究,还是希望精准掌握汉语的内在逻辑,本书都将提供一个清晰、深入且极具启发性的学习路径。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词典的排版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细节之处见真章。内页的纸张质感相当不错,拿在手上沉甸甸的,感觉物有所值。虽然是双解本,但页码和索引的划分处理得非常清晰,查找起来一点都不费力。我特别喜欢它在词条释义旁附带的小例子,那些句子短小精悍,却能精准地勾勒出词语在实际语境中的用法,对于我们这些非母语学习者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而且,对于一些多义词的区分,编者也下了不少功夫,不同的含义用不同的序号和粗体字标示出来,即便初学者也能迅速把握重点。相比我之前用过的那几本,这本的收录量和广度明显更胜一筹,涵盖了从经典文学到现代网络用语的方方面面,让我感觉我的知识面确实得到了极大的拓宽。装帧设计上,那个硬壳的设计也很有品味,放在书架上就是一道风景线,拿出去和朋友交流时也很有面子,绝不是那种廉价感十足的工具书能比拟的。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致力于跨文化交流的研究者,我对工具书的严谨性要求达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这本词典在术语的规范性上,展现出了令人信服的专业水准。我注意到,它对一些新兴的科技词汇和专业领域的概念解释,更新速度非常快,并且保持了极高的准确性,这对于时效性要求很高的工作来说至关重要。而且,很多词条后面附带的“辨析”部分,简直是神来之笔。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A等于B”,而是深入剖析了A和B在语义场上的重叠区和差异区,这种深层次的对比分析,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汉语细微差别的敏感度。我很少看到一本词典能将学术的深度和普及的易读性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它的检索系统设计也十分人性化,即便是查询罕见的生僻字,也能通过部首、笔画、甚至拼音的不同组合快速定位,极大地缩短了查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评分

说实话,最初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了这本词典,毕竟市场上同类产品汗牛充栋,很难做出选择。但用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它真正做到了“大而全”与“精而深”的完美结合。它不是那种只罗列同义词的简单工具,而是真正深入到了语言的肌理之中。比如,有些表达在不同语境下微妙的感情色彩差异,这本词典通过详细的语用标注,帮我彻底厘清了困惑我很久的难题。我曾经为了理解一个特定成语的典故而查阅了三四本不同的参考书,最后才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这本词典里清晰明了的解释和出处,这效率的提升是巨大的。它的插图和图表设计也处理得非常巧妙,绝不是为了凑数而添加的无用装饰,而是真正起到辅助理解、形象化记忆的作用。我得承认,我对它的中英互译质量非常满意,很少出现那种生硬、不地道的翻译腔,很多地方的译法甚至可以作为我写作时的范本直接借鉴。

评分

这本词典的定价虽然不算低,但从它的使用频率和带来的学习效益来看,简直是物超所值,算得上是一笔非常划算的“知识投资”。我过去总觉得,电子词典和在线搜索工具已经足够方便,何必再买一本厚厚的纸质书。但事实证明,长时间面对屏幕对眼睛的疲劳是不可忽视的,而且电子工具的碎片化信息常常让人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这本实体词典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线性的学习体验,让你在查阅一个词的同时,可以自然而然地被周边的相关词条吸引,从而产生连锁学习的效果。它的索引和附录部分也做得极其详尽,包含了大量的常用搭配、固定短语,甚至还有一些重要的语言学常识。我甚至拿它当作一本小型参考书来阅读,而不是仅仅作为检索工具,这充分说明了它的内容组织结构是多么成功和引人入胜。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提高我的日常口语表达,希望它能让我听起来更像一个“老道”的中文使用者,而不是一个教科书的复读机。结果它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这本书里有很多非常地道、贴近生活的例句和习语,这些都是你在课堂上学不到的“活语言”。我发现自己开始有意识地在日常对话中尝试运用那些更自然、更富有表现力的词汇组合,听起来一下子就高级了不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对那些具有强烈地域色彩或文化背景的词汇,都做了非常详尽的文化注释,让我不仅学会了“说什么”,更理解了“为什么这么说”。这对于我理解华语世界的文化脉络帮助太大了。可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词典,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博学的私人中文导师,随时准备为你答疑解惑,而且它从不让人感到压力或挫败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