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浩瀚苍穹 |
| 作者 | Liz Kruesi 谢懿 |
| 定价 | 45.00元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47836149 |
| 出版日期 | 2017-08-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科学与技术正在以的速度向前推进,改变着我们的世界。火箭轰鸣着飞入太空,向我们揭示太阳系以外的秘密。神经科学家正在使思维控制义肢成为可能。能源及农业的革命性技术正在创造一个更加干净、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创新的步伐在未来的日子里还将不断加速。让我们一起探索在这些进步背后的前沿科技吧! 《世界前沿科技探索丛书(青少版):浩瀚苍穹》涵盖了关于外太空热门的话题,其中包括外星行星、黑洞和暗物质,以及令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实现的望远镜技术等。本书包含了具有高度感染力的图片和解释性的图表,令科学概念充满活力与趣味,在小读者眼前重现。 |
| 作者简介 | |
| Liz Kruesi,少儿科普专业作家,拥有美国劳伦斯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和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天体物理学硕士学位。其作品曾荣获由美国天文学会颁发的大卫?N?施拉姆奖。 谢懿,201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获天文学博士学位。2008—2010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赴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物理与天文学系学习。2011年起在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任教至今,目前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相对论基本天文学。截至2016年12月,已在SCI发表论文43篇,其中影响因子4.5以上的有16篇。现主持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任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九、十届委员。业余时间致力于天文学知识的传播,现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任《天文爱好者》杂志编委。多次为《天文爱好者》《太空探索》《科学画报》《飞碟探索》《文汇报》和《环球科学》等杂志、报刊撰稿或译文。主持翻译图书《夜观星空:天文观测实践指南》《“哈勃”的宇宙》《关于时间:大爆炸暮光中的宇宙学和文化》和《视觉之旅:神秘的星际空间》。其中,《夜观星空:天文观测实践指南》获得“第六届北京市科普作品奖”科普图书类奖。 Liz Kruesi,少儿科普专业作家,拥有美国劳伦斯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和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天体物理学硕士学位。其作品曾荣获由美国天文学会颁发的大卫?N?施拉姆奖。 谢懿,201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获天文学博士学位。2008—2010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赴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物理与天文学系学习。2011年起在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任教至今,目前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相对论基本天文学。截至2016年12月,已在SCI发表论文43篇,其中影响因子4.5以上的有16篇。现主持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任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九、十届委员。业余时间致力于天文学知识的传播,现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任《天文爱好者》杂志编委。多次为《天文爱好者》《太空探索》《科学画报》《飞碟探索》《文汇报》和《环球科学》等杂志、报刊撰稿或译文。主持翻译图书《夜观星空:天文观测实践指南》《“哈勃”的宇宙》《关于时间:大爆炸暮光中的宇宙学和文化》和《视觉之旅:神秘的星际空间》。其中,《夜观星空:天文观测实践指南》获得“第六届北京市科普作品奖”科普图书类奖。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本套丛书为青少年普及世界前沿科技的新发现、新发展和新方向。丛书共8册,分别为《脑科学》《天文学》《太空探索》《医学研究与技术》《可持续农业》《人工智能》《能源技术》和《纳米科技》。丛书为美国高校馆配指定书目,由美国少儿科普获奖作家与相关科学领域大学教授共同撰写,引进版由相关领域知名院士和教授组织翻译。丛书不仅介绍了新能源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纳米科技等前瞻性科学领域新的科研成果,还详细分析了各领域未来的创新发展与前进方向。通过具有高度感染力的图片和解释性的图表,令科学概念充满活力和趣味。有助于青少年把握好世界科技发展大势,敏锐抓住科技革命新方向,形成科技创新的全球视野,激发科技创新潜力。 |
| 文摘 | |
| 序言 | |
《浩瀚苍穹》这本书,我必须承认,它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于科幻小说的固有认知。我通常期待的是硬核的科技设定和惊险刺激的太空冒险,但这本书却在这些基础上,注入了更加深邃的人文关怀。书中对于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与冲突的描写,不是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而是展现了文化的差异、认知的局限以及在理解与共存道路上的艰难探索。我从中看到了人类自身的影子,那些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矛盾与偏见,在书中被放大,又被审视。那些古老的预言,那些未知的力量,以及那些关于宇宙终极奥秘的猜想,都勾勒出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宏大画卷。作者的文字功底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的语言时而磅礴大气,时而细腻婉约,总能在最恰当的时候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我甚至在一页页翻阅的过程中,仿佛能闻到星尘的味道,感受到超光速航行的震颤。尤其是一些关于时间的概念,被描绘得既令人着迷又引人深思,让我不禁怀疑现实世界的维度是否真的如此简单。
评分《浩瀚苍穹》这本书,给我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它不仅仅是关于宇宙的广阔,更是关于宇宙中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作者以一种极其宏大的视角,展现了文明的兴衰,星系的碰撞,以及时间的长河。然而,在这宏大的背景下,他却着重刻画了那些在巨变中努力生存、寻找意义的个体。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于“未知”的描绘,它既充满了诱惑,也带来了恐惧。那些深邃的黑暗,那些未知的文明,那些古老的传说,都让这个宇宙充满了神秘感。作者没有试图给所有问题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将更多的思考空间留给了读者,这反而让这本书更具魅力。我会在书中看到自己曾经的迷茫,也会在主角的成长中找到力量。那些关于“选择”的描绘,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在命运的洪流中,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选择,都可能改变整个宇宙的走向。
评分《浩瀚苍穹》,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场关于生命哲学意义的宏大史诗。虽然它设定在浩瀚的宇宙背景下,但核心却紧紧围绕着“存在”与“意义”这两个永恒的主题。作者巧妙地将科学幻想与哲学思考融为一体,让读者在探索未知宇宙的同时,也开始审视自身的价值与使命。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个体”在宇宙洪流中的渺小与伟大并存的刻画。那些强大的文明,古老的遗迹,以及那些超越想象的科技,都只是宇宙浩瀚的一部分,而每一个微小的生命,其存在本身,都承载着独特的意义。书中一些关于“轮回”、“因果”以及“意识上传”的探讨,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它们并非生硬的理论灌输,而是自然地融入故事情节,引发读者对生命形式、灵魂本质的深度思考。我常常在阅读的间隙停下来,望向窗外的星空,脑海中回荡着书中那些关于宇宙深处的回响,感觉自己与整个宇宙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连接。
评分读完《浩瀚苍穹》,我内心涌动的情感难以言喻。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作者构建的世界观宏大而精巧,每一个设定都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希望”的描绘,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即使面对无法想象的困境,也总有一线微弱的火光在闪烁,支撑着主角们继续前行。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书中那些关于“牺牲”与“救赎”的描绘,更是让我热泪盈眶。他们为了更大的目标,为了保护所爱之人,不惜付出一切,这种伟大的情怀,在冰冷的宇宙中显得格外耀眼。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娱乐,它在引导我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我们与宇宙的关系,以及我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我会被书中那些充满智慧的对话所启发,也会被那些壮丽的场景所震撼。
评分这本《浩瀚苍穹》,初翻开,便被那股扑面而来的史诗感所震撼。作者仿佛在用画笔挥洒着宇宙的壮丽图景,从星辰大海的初生到文明的兴衰,无不细腻入微。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于宇宙运行法则的描绘,并非冷冰冰的科学理论,而是融入了哲学思辨的诗意表达,让人在仰望星空的同时,不禁对生命、对存在本身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书中的角色塑造也极其成功,他们不再是简单的棋子,而是拥有血肉、情感和各自挣扎的灵魂。无论是意气风发的少年英雄,还是饱经沧桑的智者,他们的成长轨迹、内心的矛盾与抉择,都让我感同身受。尤其是有几个配角,虽然戏份不多,却有着令人难以忘怀的闪光点,他们的存在,让整个故事更加丰满立体。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在宏大的叙事中,并没有忽略个体的情感连接。那些淡淡的忧伤,炽热的友情,以及刻骨铭心的爱情,都如同一簇簇星火,点亮了这片浩瀚的苍穹,让冰冷的宇宙也充满了温暖的呼吸。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一场盛大的宇宙庆典中穿行,既有星辰碰撞的璀璨,也有暗物质涌动的神秘,更有文明交织的交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