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年度报告(2015)
定价:60.00元
售价:45.6元,便宜14.4元,折扣76
作者:编者:关长涛
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67012752
字数:530千字
页码:37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关长涛主编的《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年度报
告(2015)》概括了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2015年度
的研究内容与成果,主要包括鲆鲽类产业技术研发进
展、鲆鲽类主产区调研报告、2015年度研究论文选编
、获奖或鉴定成果汇编及技术简介等。
目录
篇 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2015年度鲆鲽类产业技术发展报告
2015年主产区鲆鲽类产业运行分析
鲆鲽类良种选育技术研发进展
鲆鲽类全雌苗种生产技术研发进展
鲆鲽类苗种繁育技术研发进展
鲆鲽类循环水养殖系统与关键装备研发进展
鲆鲽类网箱设施与养殖技术研发进展
鲆鲽类工程化池塘养殖技术研发进展
鲆鲽类疾病防控疫苗技术研发进展
鲆鲽类营养与饲料技术开发研发进展
鲆鲽类产品质量安全与加工技术研发进展
鲆鲽类高效养殖模式技术研发进展
第二篇 鲆鲽类主产区调研报告
天津综合试验站产区调研报告
河北综合试验站产区调研报告
综合试验站产区调研报告
辽宁综合试验站产区调研报告
葫芦岛综合试验站产区调研报告
烟台综合试验站产区调研报告
青岛综合试验站产区调研报告
莱州综合试验站产区调研报告
山东综合试验站产区调研报告
日照综合试验站产区调研报告
第三篇 2015年度研究论文选编
Comparis on of the morphometric dynamics of fast—growing and slow—growing strains of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Developmental quantitative geic analysis of body weights and morphological traits in the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Induction of mitotic gynogenesis in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Biochemical position of the ovarian fluid and its effects on the fertilization capacity of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during spawning season
牙鲆GH基因的SNPs与生长性状关系的初步研究
Biochemical position of the OVarian fluid and its effects on the
fertilization capacity of turbot Scobthal maximus during spawning
season
水产养殖业正规贷款差异性研究——以鲆鲽类养殖业中小型养殖生产者为例
**鲆鲽类贸易状况及对我国鲆鲽类养殖的启示
第四篇 轻简化实用技术
大菱鲆“多宝1号”优质苗种培育
鲆鲽鱼类疫苗生产免疫接种操作规范
七好大菱鲆17369黄金养殖模式
陆海接力养殖模式
第五篇 获奖或鉴定成果汇编
基于DNA标记的水产原良种和渔业种质资源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离岸养殖新型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水产新品种大菱鲆“多宝l号”
大菱鲆选育苗种的生产和推广
牙鲆与夏鲆杂交育苗及养殖技术
新型鲆鲽类专用养殖网箱开发及其养殖示范
大菱鲆工厂化循环水高效养殖技术研究
第六篇 技术简介
大菱鲆生长相关位点Sma—USC114及检测引物
水产动物受精卵染色体组加倍温度休克处理装置及应用
一种牙鲆单交种的选育方法
一种快速制备鱼类PCR模板DNA的方法
一种牙鲆雄核发育双单倍体的诱导及检测方法
一种夏鲆冻精与牙鲆种间杂交人工授精方法
一种大菱鲆高效超低温冷冻保存方法
一种大菱鲆四倍体鱼苗的批量诱导方法
一种海水养殖中二氧化碳和微小颗粒物一体化去除装置
一种池塘养殖鲆鲽类的取样装置和方法
一种鲆鲽类人工育苗手持可调流吸污器
一种自逸式网箱型鲆鲽类育苗分级筛
迟钝爱德华氏菌天然弱毒株及其应用
一种提高半滑舌鳎繁殖力及受精率的饲料
一种大菱鲆组织细胞体外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水产品中小清蛋白的毛细管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
一种海鲜冻饺及其制作方法
一种鲆鲽鱼类鲞产品的制作方法及其产品
斑石鲷和半滑舌鳎工厂化循环水混合养殖方法
一种制备大菱鲆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一种封闭循环水系统养殖池全自动定时排污装置
凹型湾口和峡湾悬索式拦网设施及牧场化生态养殖的方法
一种凹型湾口和峡湾悬索式拦网设施
一种促进大菱鲆幼鱼生长和提高饵料利用率的工厂化养殖照明系统及其应用
一种用于研究光影响鱼类行为的实验装置及其应用
附录
附表1 鲆鲽类体系2015年发表著作及论文一览表
附表2 鲆鲽类体系2015年科技服务一览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高度关注的读者,我非常希望这份报告能够提供关于鲆鲽类产业技术推广与示范的详实信息。2015年,国家层面在推动科技成果落地应用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我期待报告中能够介绍2015年国家在鲆鲽类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示范基地创建、技术培训与服务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这可能包括对如何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易于理解和操作的生产技术,如何通过示范性项目来带动区域产业的技术升级,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技术服务网络,为养殖户提供及时、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此外,我也对报告中关于鲆鲽类产品质量安全与追溯体系建设的进展感到好奇。食品安全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而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是保障鲆鲽类产品安全、提升消费者信心的重要手段。我希望报告能够阐述2015年国家在鲆鲽类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准制定,以及建立产品追溯体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例如,是否介绍了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从养殖源头到餐桌的全程追溯,从而提高产品的透明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评分我十分期待这份报告能够提供关于鲆鲽类疾病的分子诊断与疫苗研发方面的深入解读。在2015年,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植物疾病的诊断和防治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希望报告能够详尽地介绍当时国家在鲆鲽类疾病的分子诊断技术,例如PCR、基因测序等技术在快速、准确地识别病原体方面的应用情况。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看到关于鲆鲽类疾病疫苗研发的最新进展,包括疫苗的种类(如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等)、免疫效果评估以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这些技术对于有效防控鲆鲽类疾病、减少抗生素使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同时,我也对报告中可能涉及到的鲆鲽类人工繁育过程中关键技术瓶颈的突破与创新感到好奇。虽然人工繁育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生产中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我希望报告能够具体分析2015年国家在解决鲆鲽类人工繁育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瓶颈方面的努力。这可能包括对亲本培育、性腺发育调控、受精率提高、早期幼体营养需求与饲料开发、以及苗种培育成活率提升等方面的技术突破进行详细阐述。了解这些技术细节,对于推动鲆鲽类产业的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评分我希望这份报告能够深入探讨鲆鲽类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应用。在2015年,生物技术和育种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期待报告能够详细介绍当时国家在鲆鲽类新品种选育方面的最新成果。这可能包括对具有优良性状(如生长快、抗病强、肉质好等)的新品种的培育过程、关键技术以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情况的详细阐述。同时,我也关注报告是否能对新品种的遗传稳定性、适应性以及市场接受度进行评估,并提出进一步推广新品种的策略和建议。 此外,我也对报告中关于鲆鲽类养殖设施与装备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充满兴趣。随着科技的进步,养殖设施和装备也在不断升级换代。我希望报告能够展示2015年国家在推动鲆鲽类养殖设施与装备的现代化、智能化方面所做的努力。这可能包括对自动化投喂系统、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病害诊断与防控装备等方面的介绍。例如,报告是否能阐述这些先进装备如何帮助养殖户更精细地管理养殖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并最终提升养殖效益。
评分作为一名对可持续发展理念非常重视的读者,我特别关注这份报告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所提出的具体措施和技术方案。2015年,全球对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水产养殖业也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我希望在这份报告中能够找到关于如何推广绿色养殖模式、减少养殖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详细内容。这可能包括对生态健康养殖、循环水养殖、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等技术的介绍,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降低对海洋或内陆水域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我也对报告中可能涉及到的鲆鲽类病害预警与应急处理体系建设的方面感到好奇。病害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和传染性,建立一套完善的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对于最大程度地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至关重要。我希望报告能够阐述2015年国家在构建鲆鲽类病害监测网络、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制定病害应急预案、快速响应机制等方面的进展。这包括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例如遥感、大数据分析等,来提升病害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并如何通过科学的应急处置,快速控制病害的蔓延,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评分作为一名对水产养殖领域略知一二的读者,我深知病害是阻碍鲆鲽类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我非常期待在《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年度报告(2015)》中,能够找到关于鲆鲽类常见病害的深入研究和防控策略。我希望能看到报告中对2015年及以前鲆鲽类养殖中主要爆发的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针对这些疾病有效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案。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了解到在预防方面有哪些新的技术和理念被引入,例如疫苗的研发和应用,益生菌在维持肠道健康和抵抗病原体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养殖环境来提高鱼体自身的免疫力。 此外,我也非常关注报告中对于鲆鲽类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鲆鲽类在自然界的繁殖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因此人工繁育是保障种源供应和产业规模化的关键。我希望报告能详实地介绍2015年国家在鲆鲽类亲本选育、催情技术、受精与孵化、稚鱼培育等环节的最新突破。这可能包括对不同种类的鲆鲽鱼,其人工繁育的特定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的详细阐述。例如,对于某些难以人工繁殖的品种,是否通过引进新的技术或改进原有工艺,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从而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充足的苗种来源。
评分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我非常好奇这份报告是如何将复杂的技术内容进行阐释,以便让非专业人士也能有所理解。一份好的报告,不仅要展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更要能够将这些成果与产业实际紧密结合,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希望报告中能够包含一些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养殖企业或区域的实践经验,来生动地展示技术体系的有效性和推广价值。例如,某个地区如何通过引进新的养殖模式,显著提高了鲆鲽鱼的产量和品质,或者某个养殖户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成功克服了某种顽疾,这些细节都将极大地增强报告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此外,对于产业经济层面的分析,我也充满了期待。2015年,全球经济和国内市场可能都面临着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对鲆鲽类产业会有怎样的影响?报告中是否会对国内外市场供需状况、价格波动、贸易形势等进行分析?我希望能够从中了解我国鲆鲽类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关于产业政策的解读和未来发展规划的预测,也将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部分,因为这些直接关系到行业的长远发展和从业者的切身利益。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一听就带着一种庄重和专业的气息,让人联想到浩瀚的海洋、精密的科学研究以及背后庞大的产业支撑。作为一名对海洋经济和渔业发展有一定关注的读者,我一直对国家层面的产业技术体系报告抱有浓厚的兴趣。2015年的这份报告,恰好记录了那个时代背景下,我国鲆鲽类产业所经历的技术革新、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虽然我还没有机会深入翻阅,但仅仅从书名和编者信息,就足以勾勒出其内容的丰富性和重要性。 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份报告中找到关于鲆鲽类养殖技术突破的详细信息。尤其是在2015年前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繁育技术、病害防治、饲料研发等方面一定会有新的进展。我希望能看到报告中对这些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带来的效益提升、成本控制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的评估。同时,关于苗种培育、生长调控、疫病监测与防控策略等具体环节的描述,也将是我重点关注的内容,因为这些直接关系到产业的生命线。
评分这份报告从“产业技术体系”这个角度切入,让我对其在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方面的考量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能够从报告中了解到2015年国家在构建和完善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方面所做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这可能包括对整个产业链条的技术创新节点进行梳理,明确各环节的技术发展重点和攻关方向,并提出相应的支持政策和推广措施。我希望看到报告中对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以及地方推广部门等各主体在技术创新与应用中的角色定位和协同机制的阐述,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技术的升级。 同时,我也对报告中可能存在的对鲆鲽类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的大尺度、宏观的分析非常感兴趣。2015年,我国鲆鲽类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整体发展水平如何?有哪些优势区域和特色产业集群?又面临着哪些共性的问题和挑战?我希望报告能够提供权威的统计数据和深入的分析,对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益、市场份额等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例如,报告是否会探讨产业的区域分布差异,分析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市场需求等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评分我希望这份报告能够提供关于鲆鲽类饲料研发和营养调控方面的详细信息。在2015年,随着对水产动物营养需求的深入了解,饲料的科学配制和精准投喂对于提高养殖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品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期待报告中能够介绍当时在鲆鲽类配合饲料研发方面的新进展,例如功能性饲料的开发,包括添加免疫增强剂、消化酶、益生元、益生菌等,以提高鲆鲽鱼的生长性能、抗病能力和抗应激能力。同时,我也希望能看到报告中对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养殖模式下鲆鲽鱼营养需求的具体分析,以及相应的精准投喂策略,这对于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我也对报告中可能涉及到的鲆鲽类产品加工与流通环节的创新与发展充满好奇。养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高效的加工和畅通的流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我希望报告能够关注2015年鲆鲽类产品在深加工技术、保鲜技术、包装技术以及市场营销策略等方面的进展。例如,是否介绍了如何通过研发新的加工产品,如即食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等,来拓展鲆鲽类产品的消费市场;如何运用先进的保鲜技术,延长产品的货架期,减少损耗;以及在冷链物流和电子商务等新兴渠道的建设方面,有哪些新的模式和举措,能够更有效地将优质的鲆鲽类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
评分我对报告中涉及到的遗传育种技术特别感兴趣。鲆鲽类作为重要的经济鱼类,其优良品种的选育和培育至关重要。我希望报告能详细介绍2015年我国在鲆鲽类遗传育种方面的最新进展,比如基因组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情况。这包括对现有优良品系的挖掘和培育,以及新一代高性能品系的开发。我关注报告是否能够阐述清楚这些技术是如何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例如通过培育抗病性更强、生长速度更快、饵料利用率更高的品种,从而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我也想了解报告中对于鲆鲽类养殖环境的关注程度。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的问题日益突出。在2015年,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我期待这份报告能体现出国家在推动鲆鲽类绿色养殖方面的努力和成就。这可能包括对养殖尾水处理、病害绿色防控、生态养殖模式等方面的技术介绍和推广。例如,是否介绍了如何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如何利用生物制剂防治病害,如何构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养殖系统。这些内容对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