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通信原理(第二版)学习指导及习题解答
定价:36.20元
作者:罗新民,薛少丽,田琛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01
ISBN:978704028055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68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现代通信原理》(第二版)(罗新民、薛少丽、田琛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配套指导书,结构与主教材相同。全书共分12章,包括:绪论、确定信号分析、*信号和噪声分析、信号设计导论、幅度调制系统、角度调制系统、信源编码、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载波传输系统、差错控制编码、同步原理及通信网。每章由基本内容及学习要点、典型例题分析(第十二章通信网除外)及习题解答三部分组成。基本内容及学习要点部分主要是对主教材中各章主要内容的总结;典型例题分析部分是为了加深读者对各章重要概念的理解而设计的例题;习题解答部分给出了教材中各章后面每道习题的详细解题过程。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工科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高年级学生学习“现代通信原理”课程过程中及考试复习时使用,也可供报考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作为考研复习资料。
目录
章 绪论
1.1 基本内容及学习要点
1.1.1 常用术语及含义
1.1.2 通信系统模型
1.1.3 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1.2 典型例题分析
1.3 习题解答
第二章 确定信号分析
2.1 基本内容及学习要点
2.1.1 信号的频谱分析
2.1.2 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
2.1.3 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函数
2.1.4 信号带宽
2.1.5 复数信号与时域希尔伯特(Hilbert)变换
2.1.6 窄带实时间信号频谱函数及自相关函数的复数化求解
2.2 典型例题分析
2.3 习题解答
第三章 随机信号和噪声分析
3.1 基本内容及学习要点
3.1.1 随机过程
3.1.2 平稳随机过程
3.1.3 随机过程的各态历经性(遍历性)
3.1.4 平稳随机过程自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的关系
3.1.5 两个随机过程之间的统计联系
3.1.6 正态随机过程
3.1.7 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3.1.8 加性高斯白噪声
3.1.9 白色随机过程通过窄带线性系统——窄带噪声
3.1.10 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
3.2 典型例题分析
3.3 习题解答
第四章 信号设计导论
4.1 基本内容及学习要点
4.1.1 信号单元与信号设计的基本概念
4.1.2 匹配滤波器
4.1.3 输入为非白噪声时匹配滤波器的传输特性
4.1.4 信号单元的相关函数
4.1.5 乌声信号单元
4.1.6 巴克(Barker)序列
4.1.7 m序列信号单元
4.1.8 超正交单纯码及阿达玛(Had.drmard)矩阵
4.2 典型例题分析
4.3 习题解答
第五章 幅度调制系统
5.1 基本内容及学习要点
5.1.1 基本概念
5.1.2 标准幅度调制(AM)
5.1.3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DsB)
5.1.4 单边带调制(ssB)
5.1.5 残留边带调制(VsB)
5.1.6 幅度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5.2 典型例题分析
5.3 习题解答
第六章 角度调制系统
6.1 基本内容及学习要点
6.1.1 基本概念
6.1.2 调频信号频谱分析及卡森(12arson)带宽
6.1.3 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6.1.4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6.1.5 加重措施对噪声特性的改善
6.1.6 频分复用(FDM)
6.2 典型例题分析
6.3 习题解答
第七章 信源编码
7.1 基本内容及学习要点
7.1.1 引言
7.1.2 离散无记忆信源(DMS)编码
7.1.3 抽样定理
7.1.4 脉冲模拟调制
7.1.5 脉冲编码调制(DCM)
7.1.6 PCM信号的时分复用
7.1.7 PCM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7.1.8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
7.1.9 增量编码调制(DM或△M)
7.1.10 PCM系统与△M系统的比较
7.1.11 话音和图像信号的压缩编码
7.2 典型例题分析
7.3 习题解答
第八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8.1 基本内容及学习要点
8.1.1 引言
8.1.2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要求
8.1.3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8.1.4 常用的基带传输码型
8.1.5 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
8.1.6 间串扰传输系统及奈奎斯特(Nyquist)准则
8.1.7 部分响应系统
8.1.8 基带系统的佳化
8.1.9 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8.1.10 均衡器原理
8.1.11 眼图
8.2 典型例题分析
8.3 习题解答
第九章 数字载波传统系统
9.1 基本内容及学习要点
9.1.1 引言
9.1.2 二进制数字已调信号及其功率谱
9.1.3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9.1.4 数字信号的佳接收
9.1.5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
9.1.6 改进型数字调制系统
9.2 典型例题分析
9.3 习题解答
第十章 差错控制编码
10.1 基本内容及学习要点
10.1.1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原理
10.1.2 线性分组码
10.1.3 循环码
10.1.4 BCH码及CRC码
10.1.5 交织编码
10.1.6 卷积码
10.1.7 网格编码调制(TCM)
10.1.8 Turbo码
10.2 典型例题分析
10.3 习题解答
第十一章 同步原理
11.1 基本内容及学习要点
11.1.1 同步的基本概念
11.1.2 锁相环(PLL)的基本工作原理
11.1.3 载波同步
11.1.4 码元同步
11.1.5 群(帧)同步
11.1.6 网同步
11.2 典型例题分析
11.3 习题解答
第十二章 通信网
12.1 基本内容及学习要点
12.1.1 通信网的基本原理
12.1.2 通信网的基本结构
12.1.3 数据通信网
12.2 习题解答
主要参考资料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感觉非常惊喜,包装非常仔细,外壳没有一点磕碰。打开后,我首先注意到的是纸张的质感,厚实且光滑,印刷清晰,没有任何异味,这让我非常有信心可以安心地沉浸在学习中。我之前尝试过阅读《现代通信原理》原著,虽然理论知识非常扎实,但有时候会觉得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缺乏更直观的理解方式,尤其是在面对大量的公式和定理时,会感到有些力不从心。而这本书,作为《现代通信原理》的学习指导,恰好解决了我的痛点。它在每一个章节的学习内容梳理上,都做得非常到位,不仅仅是对原著内容的复述,更是加入了很多作者独到的见解和学习方法。例如,它会提供一些“疑难解答”环节,针对原著中那些容易引起困惑的知识点,给出详细的分析和解释,这极大地帮助我克服了学习中的障碍。而且,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实例分析,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通信技术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的。
评分收到这本书,立刻就被它的专业感所吸引。封面设计虽然简洁,但透露出一种严谨的学术气息,很符合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贯的风格。翻开书页,纸张的触感和厚度都恰到好处,印刷的清晰度非常高,字迹工整,排版也十分合理,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我之前在学习《现代通信原理》原著时,常常会觉得有些章节的理论推导过程太过跳跃,或者是一些关键概念的引入不够充分,导致理解起来比较费力。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我学习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习题解答,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能够在我学习的各个环节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它在对原著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梳理时,逻辑性非常强,而且还会提供一些不同角度的解读,让我能够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同一个概念。我特别欣赏它在习题解答部分,不仅仅给出了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它详细地分析了解题思路和方法,并且会指出一些常见的错误,这对于我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非常有帮助。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很严实,拿到手的时候外面的塑料膜都完好无损,可见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翻开来,书页的质感很好,摸上去有点滑,但又不会有廉价感,印刷的字迹清晰锐利,排版也很舒服,不会显得拥挤或者疏离,阅读起来眼睛不容易疲劳。我之所以入手这本书,是因为我之前在啃《现代通信原理》原著的时候,遇到了不少瓶颈。原著的深度毋庸置疑,但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有时候会觉得理论过于抽象,缺乏一些具象化的引导。这本书刚好填补了这一块的空白。它在每一章的开头,都对原著中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提炼和梳理,并且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解释,还配有一些辅助性的图表,这让我能够快速地抓住重点,并且在脑海中建立起清晰的知识框架。尤其让我惊喜的是,它在讲解一些关键公式的时候,会追溯到其推导的根源,并且给出一些简化的理解方式,这对于我这样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评分拿到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它的“诚意”十足。开篇的导读部分就让我眼前一亮,它并没有直接跳到习题,而是先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宏大的通信技术发展图景,从最早的模拟信号传输到如今的数字通信、光纤通信,再到未来的5G、6G,这种宏观的视角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兴趣点,让我对后续的学习充满了期待。更重要的是,它在介绍每一章节的理论知识时,都给出了非常贴切的实际应用案例,比如在讲到调制解调的时候,它会结合手机通信的例子,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这比干巴巴地背诵公式要有效得多。我之前在学习《现代通信原理》原著时,有些地方确实感到理解起来比较吃力,特别是那些涉及数学推导的部分,往往是看懂了步骤,但却不明白背后的逻辑。而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在我学习的道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提供了更详细的推导过程和易于理解的解释,让我能够真正地“学懂”而不仅仅是“记住”。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感觉还挺沉的,封面设计不算特别惊艳,但胜在朴实,符合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贯的风格。翻开扉页,纸张的质感相当不错,摸起来有种厚实感,油墨的印刷也比较清晰,没有出现模糊或者串色的情况,这一点对于长时间阅读来说,眼睛的负担会小很多。目录结构很清晰,章节划分也比较合理,一眼就能看出全书的脉络,这对于我这种喜欢提前规划学习路径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一直对通信这个领域充满好奇,从最初的无线电广播,到如今我们每个人手中离不开的智能手机,这背后的技术演进简直是令人叹为观止。听说这本书是《现代通信原理》的配套学习指导,这意味着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习题解答,更像是给理论知识打了一针“强心剂”,让那些枯燥的公式和概念变得生动起来,更容易被理解和消化。我尤其期待它在各个章节后面的解析,希望能帮助我拨开那些看似复杂实则有趣的通信原理的迷雾,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技术是如何运作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