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OFDM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优化设计
定价:65.00元
作者:但黎琳,肖悦,雷霞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11810468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无线传感器网络信号处理》
内容提要
本书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峰均功率比抑制技术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研究,包括多信号替换法、子载波预留法等非失真技术和峰值限幅法、加窗峰值抵消法等预失真技术,为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书共分为6章。章介绍了正交频分复用的基本原理以及包络不稳定问题。第2章介绍了峰均功率比的衡量和数学建模。第3章介绍了多信号替换的峰均比抑制技术。第4章介绍了利用空余子载波的载波预留技术。第5章介绍了预失真的峰值限幅技术。*后,第6章介绍了时频优化的加窗峰值抵消技术。
本书可供从事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研究和开发的科研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高校通信类的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章OFDM基本原理
1.1正交频分复用
1.2 0FDM的峰值波动
1.3峰均比抑制技术
参考文献
第2章OFDM的峰均功率比
2.1峰均功率比定义
2.2峰均功率比分析
2.2.1非周期自相关性
2.3采样率与峰均比
2.4其他衡量准则
2.4.1峰值因子
2.4.2立方量度
参考文献
第3章多信号替换法
3.1选择映射法
3.1.1基本原理
3.1.2相关性和序列设计
3.2部分传输序列法
3.2.1基本原理
3.2.2备选信号相关性分析
3.2.3低复杂度搜索方案
3.2.4副信息优化和接收机设计
参考文献
第4章子载波预留法
4.1基本原理
4.2数学建模
4.3 POCS算法
4.3.1基本原理
4.3.2复杂度分析
4.4 SCR算法
4.4.1基本原理
4.4.2 SCR算法的复杂度分析
4.5 active—set算法
4.5.1 实信号算法
4.5.2复信号算法
4.5.3复杂度分析
4.6算法比较
4.6.1 POCS和SCR算法对比
4.6.2 active—set算法对比
4.6.3 SCR与active~set算法对比
参考文献
第5章峰值限幅法
5.1基本原理
5.2限幅滤波算法
5.3迭代限幅滤波算法
5.3.1 时频迭代限幅滤波
5.3.2简化限幅滤波算法
5.4限幅噪声抑制
5.4.1发端噪声抑制
5.4.2收端噪声估计和抵消
5.5联合导引的改进算法
5.5.1 系统模型
5.5.2信道估计优化算法
参考文献
第6章加窗峰值抵消法
6.1并行峰值抵消算法
6.2串行峰值抵消算法
6.2.1理论分析
6.2.2基本原理
6.2.3复杂度分析
6.2.4仿真结果
6.3失真恢复算法
6.3.1基本思想
6.3.2算法建模
6.3.3仿真结果
6.4联合导引的窗函数设计
6.4.1设计准则
6.4.2基本原理
6.4.3仿真结果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对通信系统中信号的鲁棒性和效率有着近乎执着的追求,尤其是在OFDM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OFDM系统在无线通信领域展现出的强大能力,离不开精巧的信号设计。我希望能够从书中深入了解到,如何在OFDM系统中进行更精细化的子载波功率分配,以及如何设计更具适应性的调制方式,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无线信道。我特别关注在OFDM系统中实现低延迟和高吞吐量的方法,例如如何优化同步和均衡算法,以减小传输时延并提高数据准确性。同时,我也对OFDM系统中引入的先进编码技术,如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和极性码,以及它们与OFDM信号设计的协同作用非常感兴趣。一本能够提供深入理论分析,并且包含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书籍,将对我理解OFDM信号优化设计的精髓大有裨益。我期待书中能有详细的算法推导和仿真分析,帮助我深入理解各种优化手段的原理和效果,并能为我未来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评分一直对现代通信技术抱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那些能够提升传输效率和鲁棒性的关键技术。最近偶然翻阅了一些关于OFDM通信系统的资料,对这种技术在4G、5G乃至Wi-Fi等领域广泛应用有了更深的认识。OFDM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将高速数据流分割成多个低速子载波进行传输,极大地缓解了多径衰落的影响,这在无线通信环境中尤为重要。我特别关注的方面是如何在OFDM系统中进行更精细的信号设计,以应对实际环境中各种干扰和噪声,最大化频谱利用率和传输速率。例如,如何优化子载波的分配,如何设计高效的信道编码和调制方案,以及如何通过先进的均衡技术来补偿信道失真,这些都是我非常希望能深入了解的。我知道OFDM系统的设计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理论知识、算法实现以及实际硬件的制约。因此,一本能够系统梳理OFDM信号优化设计的书籍,无疑会为我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启发。我期待书中能有对各种优化策略的深入探讨,以及对不同技术方案的性能分析和权衡,帮助我构建一个全面而深入的OFDM系统设计认知框架。
评分我对通信系统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尤其是在信号处理和优化设计方面。OFDM作为一种核心的调制技术,其在频谱效率和抗多径干扰方面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真正将OFDM技术发挥到极致,需要在信号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细的优化。我一直在寻找能够详细阐述OFDM信号优化设计理论与实践的书籍。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如何在OFDM系统中实现更智能的资源分配,比如动态调整子载波的功率和星座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信道条件。此外,对于OFDM系统中的同步问题,如载波频率偏移和采样定时偏移,如何设计更鲁棒的同步方案,也是我非常关注的焦点。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前沿的优化算法和实现细节,例如利用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来辅助OFDM信号的设计和优化,从而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性能。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实际案例分析,展示如何在具体的通信场景下应用这些优化技术,并分析其带来的实际效益,这样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评分作为一名对下一代通信系统充满好奇的研究者,我对OFDM技术的演进和优化设计充满了探索欲。OFDM凭借其在抗干扰、高频谱利用率方面的突出表现,已成为现代无线通信的基石。然而,面对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和更复杂的无线环境,OFDM信号的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我希望能够深入理解如何在OFDM系统中实现更精细的功率控制策略,以平衡用户体验和能耗。另外,对于OFDM系统中引入的各种新型调制解调技术,例如更高级的星座图、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与OFDM的结合,以及如何设计更高效的信道估计和均衡算法,都是我非常期待在书中能够获得的知识。我渴望书中能够深入剖析OFDM系统在实际部署中遇到的各种挑战,例如峰均功率比(PAPR)的抑制、循环前缀(CP)的优化选择,以及如何有效抵抗各种干扰,如互调失真(IMD)和带外辐射。一本能够提供全面、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OFDM信号优化设计指导书籍,无疑是我学习和研究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评分作为一名对通信原理有深入研究的学生,我一直在积极寻求能够深化我对OFDM通信系统信号优化设计理解的资源。OFDM凭借其将数据分成多个并行传输的子载波,有效克服了无线信道的时域选择性衰落,为现代高速无线通信奠定了基础。然而,要实现OFDM系统的最佳性能,信号的优化设计至关重要。我非常希望能详细了解如何通过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如迭代优化算法,来精确地估计和补偿信道失真,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此外,对于OFDM系统中引入的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策略,以及如何根据实时信道信息动态调整调制阶数和编码率,以最大化频谱效率,是我特别感兴趣的方面。我期望书中能够提供对OFDM系统性能提升关键环节的深度解析,例如如何有效地抑制循环前缀(CP)对频谱效率的影响,以及如何设计更优化的同步和载波频率偏移补偿方案。一本能够提供清晰理论框架、详实数学推导,并辅以实际工程应用指导的书籍,将是我学习OFDM信号优化设计的理想选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