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人体是如何工作的
定价:59.00元
作者:梶原哲郎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11545724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本日本经典畅销的人体图鉴!一本图片精美、生动有趣的科普图书!一本带你走进人体世界,帮你了解身体构造的指南!拿起本书,踏上解开人体之谜的奇妙旅程!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全面介绍我们美妙的人体的科普图鉴。全书共分为9 个章节,系统地讲解了人体各部分的科普知识,并搭配了精美的插图和数据表格。书中从细胞和基因开始讲起,内容涵盖了脑和神经、感觉器官、呼吸器官、循环器官、消化器官、泌尿器官、运动器官以及生殖器官等人体的全方位内容。本书适合广大的科普爱好者阅读,尤其适合对人体感兴趣的青少年读者学习参考。
目录
目录
* 1章细胞与基因
细胞的构造 20
基因的构造① 22
基因的构造② 24
端粒的构造 26
细胞分裂的机制 28
组织的构造 30
* 2章脑和神经
脑的构造 34
大脑的构造 36
大脑皮质的构造 38
小脑的构造 40
脑干的构造 42
左脑与右脑的构造 44
记忆的机制 46
脊髓的构造 48
神经元的构造 50
神经网的构造 52
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构造 54
自律神经的构造 56
第3章感觉器官
眼睛的构造 60
视觉的机制 62
色觉的机制 64
耳朵的构造 66
听觉的机制 68
平衡感觉的机制 70
气压调节的机制 72
鼻子的构造 74
嗅觉的机制 76
口腔和舌头的构造 78
味觉的机制 80
牙齿的构造 82
皮肤的构造 84
皮肤感觉的机制 86
体温调节的机制 88
毛发和指甲的构造 90
第4章呼吸器官
咽喉的构造 94
下咽的机制 96
声带的构造 98
气管和支气管的构造 100
肺的构造 102
气体交换的机制 104
呼吸的机制 106
第5章循环器官
心脏的构造 110
心脏跳动的机制 112
血液循环的机制 114
血压调整的机制 116
血管的构造 118
造血的机制 120
血液的构造① 122
血液的构造② 124
淋巴系统的构造 126
淋巴结的构造 128
免疫的机制 130
第6章消化器官
食道的构造 134
胃的构造 136
胃液的构成 138
小肠的构造 140
消化和吸收的机制 142
大肠和肛门的构造 144
的构造 146
分解与合成的机制 148
* 精分解的机制 150
胆囊与胆道的构造 152
胰脏的构造 154
胰液分泌的机制 156
血糖值调整的机制 158
第7章泌尿器官
的构造 162
尿液生成的机制 164
膀胱与尿路的构造 166
第8章运动器官
骨的构造 170
骨骼的构造 172
脊柱的构造 174
关节的构造 176
肌肉的构造 178
骨骼肌的构造 180
肌肉收缩与舒张的机制 182
头部的构造 184
胸部、腹部的构造 186
背肌的构造 188
手臂的构造 190
手部的构造 192
腿部的构造 194
脚部的构造 196
第9章生殖器官
男性生殖器的构造 200
的构造 202
、的机制 204
女性生殖器的构造 206
的构造 208
排卵、月经的机制 210
受精、怀孕的机制 212
胎儿成长的过程 214
乳房的构造 216
荷尔蒙的机制 218
作者介绍
梶原哲郎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名誉教授。1962 年毕业于日本新泻大学医学部,曾任职于日本社会保险琦玉中 央医院、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附属第 二医院等。1983 年担任东京女子大学附属第 二医院外科教授,1988 年兼任藤田保健卫生大学教授,1998 年担任东京女子医科大学附属第 二医院副院长,现为白山大道医疗机构常任理事。在东京女子医科大学附属第 二医院任期,致力于以活性淋巴细胞疗法治疗癌症,目前也在白山大道医疗机构推广活性淋巴细胞癌症诊疗法。
文摘
序言
《人体是如何工作的》[日]梶原哲郎,这本书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在人体这个复杂而精妙的宇宙中畅游。我特别想分享的是,作者在讲解神经系统时所展现出的深刻洞察力。他不仅仅介绍了大脑、脊髓和神经的结构,更重要的是,他详细阐述了神经信号是如何产生、传递和处理的。我至今还记得他描绘的动作电位产生过程,钠离子和钾离子的进出,是如何在神经细胞膜上引发一系列的电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一个沿着神经纤维快速传递的“电脉冲”。这种对“信息传递”的细致描述,让我对思维、意识以及我们如何感知世界有了全新的理解。他还会谈到,不同的神经递质在脑内扮演的角色,比如多巴胺与快乐和运动有关,血清素则影响情绪。他还将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如何通过神经通路传递到大脑,以及大脑是如何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并最终做出反应的过程,描绘得条理清晰。我开始意识到,我之所以能做出每一个细微的动作,能够思考、能够感受,都是神经系统在幕后默默地工作,进行着海量的计算和指令分发。这本书让我对“自我”有了更科学的认知。
评分[日]梶原哲郎的《人体是如何工作的》是一本我近期读到的,最令人耳目一新的科普读物。它让我对“生命”这个词有了更具象、更深刻的理解。我尤其想强调的是,书中对于“时间”在人体运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它所扮演的角色,给我的启发。梶原先生在介绍生物钟、昼夜节律以及细胞周期时,用了大量的篇幅。他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感到疲倦,为什么睡眠如此重要,以及昼夜节律紊乱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怎样的影响。我还记得他讲到,我们的身体并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实体,而是在不断地进行着周期性的变化,从细胞的分裂与更新,到激素水平的波动,再到睡眠与清醒的循环,无一不体现着时间的规律。这种对“动态平衡”的强调,让我意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仅是吃得健康、动得适度,更要顺应身体的自然节律。书中还涉及了关于衰老的一些讨论,虽然篇幅不长,但却让我对生命的有限性有了更理性的认识。他并没有回避衰老这个话题,而是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了细胞损伤、端粒缩短等原因,让我们明白衰老是生命过程的一部分,而我们能做的,是尽可能地延缓它,并以更健康的方式度过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这种科学而不失温情的叙述,让我对生命的看法更加豁达。
评分[日]梶原哲郎的《人体是如何工作的》,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得以窥探人体这个“生命机器”的精密运作。我尤其被书中对于“内部环境的维持”这一概念的深刻阐释所吸引。梶原先生在讲解体温调节、血糖平衡、水平衡以及酸碱平衡时,用了大量的篇幅。他解释了身体是如何通过出汗、血管舒张收缩来维持稳定的体温,又是如何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来调节血糖水平,以确保大脑和身体各器官有充足的能量供应。他还提及了肾脏在维持体液平衡和清除废物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肺脏和肾脏是如何协同工作,维持血液的酸碱度的。这种对“稳态”的强调,让我深刻理解到,生命之所以能够持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身体内部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这种恒定的内部环境,就像是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了一个温床,让它们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他甚至会提到,当这些平衡被打破时,例如在发烧、糖尿病或脱水的情况下,身体会经历怎样的不适,以及可能会引发的健康问题。这种对“平衡”的重视,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了更多的反思。
评分[日]梶原哲郎的《人体是如何工作的》,这本书就像一幅巨大的、动态的生命画卷,每一笔都充满了科学的严谨和艺术的美感。我在这本书中,最感到震撼的,是它对于“生长与发育”这一主题的探讨。梶原先生在讲解胚胎发育、儿童成长以及细胞的更新与修复时,展现出了对生命周期过程的深刻理解。他不仅仅描述了受精卵如何分裂、分化,最终形成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更重要的是,他解释了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基因是如何调控细胞的生长和行为,以及信号分子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我还可以“看见”,在胚胎发育的早期,细胞是如何精确地迁移、组织,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的雏形。在儿童成长的章节,他提及了生长激素的作用,以及骨骭线如何决定我们的身高。甚至在成年期,身体也并非静止不变,细胞也在不断地更新和修复,例如皮肤细胞的脱落和新生,伤口的愈合,这些都离不开细胞的持续增殖和分化。这种对“生命延续”和“生命更新”的描述,让我对生命的力量充满了敬畏。这本书让我明白,生命不仅仅是生理功能的维持,更是一个不断生长、发展和更新的宏大叙事。
评分《人体是如何工作的》[日]梶原哲郎,这是一本让我对生命充满了敬畏之情的科普巨著。它让我明白,我们所拥有的健康,是身体内部无数精巧机制共同协作的结果。我特别想强调的是,书中关于“运动系统”的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梶原先生不仅仅介绍了骨骼、肌肉和关节的结构,更重要的是,他详细描述了肌肉是如何通过收缩和舒张来产生运动的,以及骨骼和关节是如何协同工作,为身体提供支撑和动力。他会提及,当我们抬起手臂时,是哪些肌肉群在协同发力,它们又是如何通过神经信号的精确控制来完成动作的。我还记得他关于“力量”和“耐力”的讨论,以及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这种对“动作的实现”的深入剖析,让我对自己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充满了好奇。我开始意识到,每一次行走、每一次跳跃、每一次挥手,背后都蕴含着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物力学过程。他还提及了运动对身体的益处,不仅仅是增强肌肉力量,更是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都有积极的影响。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更加感恩身体能够赋予我行动的能力。
评分《人体是如何工作的》[日]梶原哲郎,这本书就像一个全息投影,把我们体内那个由亿万个微小部件构成的复杂宇宙,一点一点地展现在眼前。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讲解复杂生理过程时,总能找到一个绝佳的切入点,让那些晦涩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例如,他讲解血液循环时,并没有一开始就堆砌名词,而是将血液比作身体里的“快递员”,将氧气、营养物质、激素等“货物”精准地运送到需要的“客户”——身体的各个细胞。他还详细描述了心脏是如何像一个高效的“水泵”,不知疲倦地将血液泵向全身,而血管则构成了庞大而精密的“运输网络”。我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功能区分,以及血液在其中流动的方向和压力,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让我惊奇的是,他还会提及血液中各种细胞的功能,红细胞如何携带氧气,白细胞如何对抗病原体,血小板如何止血。这种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回到宏观的讲解模式,让我觉得非常过瘾。读到这里,我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开始主动思考,我的身体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这些“快递员”们是如何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高效工作的?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个良师益友,引领我不断探索身体的奥秘。
评分《人体是如何工作的》[日]梶原哲郎,这本书真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我感觉自己像是置身于一个庞大的、活生生的生物实验室。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于人体各个系统之间联动性的深刻阐述。梶原先生没有将人体孤立地看待,而是强调了各个器官系统是如何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生命活动的。比如,当他讲解消化系统时,他不仅仅描述了食物是如何被分解和吸收的,更重要的是,他将这个过程与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甚至内分泌系统联系起来。他会解释,当食物进入肠道后,肠壁的神经会发出信号,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同时,吸收的营养物质如何被血液带走,运送到全身各处。这种跨系统的讲解方式,让我对人体的整体性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开始意识到,我们所感受到的饥饿、饱腹,不仅仅是胃部的信号,更是大脑、激素和消化道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阅读关于呼吸系统时,我也体会到了这一点。氧气是如何进入肺部,如何扩散到血液中,然后又如何被血液运输到全身的细胞,以及二氧化碳又是如何被运回肺部并排出体外。他甚至会提到,当我们在剧烈运动时,身体会如何自动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以满足增加的氧气需求。这种精密的反馈机制,让我不得不惊叹于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整本书读下来,我感觉自己对“生命”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是简单的生理知识的堆砌,而是对一个复杂、动态、协同工作的生命体有了更为全面的感知。
评分这本《人体是如何工作的》[日]梶原哲郎,早在拿到书之前,我就对人体这个宏大的主题充满了好奇。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精美的插画,它们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教科书插图,而是充满生命力,仿佛能将我们带入活生生的细胞世界,甚至穿梭于血管之中。梶原哲郎先生的文字,一开始读起来似乎有些学术,但很快,我便被他那种严谨又不失趣味的讲解方式所吸引。他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解剖学名词,而是循序渐进,从最基本的功能单元——细胞,开始讲述。我记得其中一段讲到细胞如何进行新陈代谢,如何获取能量,那些复杂的生化反应在他笔下变得清晰可见,仿佛我能亲眼看到线粒体在辛勤地工作,ATP分子在传递能量。他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区分,以及它们各自承担的独特使命,也描述得细致入微。例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肌肉细胞的收缩能力,这些特性是如何通过特定的细胞结构和分子机制来实现的,书中都有详细的解释。读到这里,我不再觉得人体只是一个由器官组成的机械装置,而是由无数个高效运转的微小生命体所构成的精密系统。这种从微观到宏观的视角,极大地拓展了我对生命的认知。即便是在阅读一些关于免疫系统的内容时,那些复杂的免疫细胞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一开始也让我有些晕头转向,但随着梶原先生的深入剖析,我逐渐理解了T细胞、B细胞是如何协同作战,抵御外来病原体的。他用生动的比喻,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即使是像我这样没有医学背景的读者,也能茅塞顿开。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是什么”,更是关于“为什么”和“如何”。它教会了我,人体每一个看似微小的运作,背后都蕴含着令人惊叹的智慧和设计。
评分最近拜读了[日]梶原哲郎的《人体是如何工作的》,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认识自身的一扇全新大门。它所描绘的人体,不再是教科书上那些冰冷、静态的图谱,而是充满活力、瞬息万变的奇妙机器。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感觉器官的章节,梶原先生将我们习以为常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一一剖析。他不仅仅介绍了眼睛的结构,更让我明白了光线是如何转化为电信号,并被大脑解读成我们所看到的色彩和形状的。耳蜗里那些精密的毛细胞,是如何感知声波的震动,并将声音传递给大脑的,这些都让我感到无比神奇。甚至对味蕾如何区分甜、酸、苦、辣、咸,以及嗅觉受体如何识别各种气味,都有详尽的描述。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他将这些感觉信息是如何与我们的情绪、记忆和决策联系起来的,也做了相当的探讨。比如,某种气味可能会勾起一段尘封的记忆,或者某种声音会让我们感到愉悦或不安。这种将生理功能与心理体验相结合的讲解,让阅读过程充满了共鸣。我开始反思,我们每天通过这些感官接收到的海量信息,是如何被大脑处理和整合的,又是如何塑造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体验的。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体,更加敬畏生命的奥秘。
评分[日]梶原哲郎的《人体是如何工作的》,这是一本真正让我“看见”自己身体内部运作的书。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作者不仅仅满足于描述“是什么”,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和“如何”。在关于能量代谢的部分,我原本以为就是简单地“吃东西补充能量”,但梶原先生却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是如何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最终转化为ATP,为细胞提供能量的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他解释了糖酵解、克雷布斯循环和氧化磷酸化这些看似高深的生物化学过程,如何通过简洁的图示和形象的比喻,变得易于理解。我甚至能“想象”到,当我在跑步时,我的肌肉细胞是如何以极快的速度消耗葡萄糖,并通过有氧呼吸来产生大量的能量,以支持我的运动。这种对内在机制的深入探究,让我对身体的每一个细微运作都充满了敬意。而且,他还会提及,当能量摄入过多或过少时,身体会如何储存脂肪,或者如何分解肌肉来获取能量。这种对人体能量平衡的探讨,让我对减肥和健康饮食有了更科学的认识。这本书让我明白,身体的运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精妙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