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围棋文化与学校教育 |
| 作者 | (日)坂淳一 |
| 定价 | 26.00元 |
| 出版社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17821915 |
| 出版日期 | 2017-07-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坂淳一*的《围棋文化与学校教育》主要从围棋 教育理论、围棋必修学分认定、亚洲围棋教育、围棋 教育与新学校构想等方面阐述围棋文化与学校教育的 发展。全书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围棋文化传入日本后的 发展,以及中日韩三国围棋发展的现状,并对未来日 本的围棋教育发展进行了展望。 |
| 作者简介 | |
| 坂淳一,1948年生。1991年,任大阪府高中围棋联盟事务局长、近畿高中围棋联盟副会长。1996年,任大阪府高中艺术文化联盟围棋部副部长。2000年,任大阪府高中围棋联盟副会长。2004年,卸任大阪府高中艺术文化联盟围棋部副部长一职。2012年起,任NPO法人围棋教育振兴会代表。 |
| 目录 | |
| 围棋教育理论篇 章 琴棋书画与学校教育 节 中国五千年文化之“琴棋书画” 第二节 围棋传人日本 第三节 围棋作为日本文化的发展 第四节 围棋从国技、家族制度到现代棋院的发展 第五节 围棋教育讲座 第六节 琴棋书画的现代意义 第七节 《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 第八节 小学围棋学习指导与艺术教育围棋必修学分认定篇 第二章 大阪府教育委员会的教育课程修订 节 围棋必修学分的认定 第二节《高中围棋教科书》的出版 第三节 府立高中的围棋教育 第四节 大阪商业大学附属高中的围棋教育亚洲围棋教育篇 第三章 亚洲各国的围棋教育 节 日本的围棋教育 第二节 中国的围棋教育 第三节 韩国的围棋教育 第四节 日、中、韩三国围棋教育的历史进程围棋教育与新学校构想篇 第四章 全球化趋势下的新高中构想 节 围棋的全球化 第二节 有关围棋学科 第三节 以培养21世纪的人才为目标参考文献后记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坦率地说,这本书的整体基调是内敛而深沉的,它没有试图用夸张的手法去渲染围棋的“神秘”或“高深”,而是用一种近乎平静的叙述,揭示出其内在的秩序与美感。它给予读者的,不是即时的满足感,而是一种长久的回味和思考的余地。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思维似乎也被这种东方特有的、强调整体而非局部的逻辑所影响。我开始以一种更宏观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中的许多决策,尝试去理解“大局观”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这本书成功地在我的脑海中播下了一颗关于“平衡”、“取舍”和“长远规划”的种子,这远比记住几个历史事件要来得有价值。这是一次对思维方式的重塑,而非简单的知识输入。
评分这本书的学术规范性令人印象深刻,它绝非一本泛泛而谈的通俗读物。每一次关键论点的提出,都有扎实的史料支撑,这对于寻求严肃知识的读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品质。我特别留意了它的参考文献部分,那份详尽和广博,足见作者下了多少苦功。然而,它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尽管学术底蕴深厚,行文却始终保持着一种面向大众的可读性。作者成功地在严谨与优雅之间找到了一条微妙的平衡点。他没有使用太多晦涩难懂的术语,即便是涉及复杂的术语解释,也是用非常贴近生活、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阐释,就像一位耐心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授。这种教学相长的阅读体验,让我对作者的治学态度肃然起敬。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初看之下,就给我一种沉静而厚重的历史感。那种墨绿与米黄的搭配,仿佛一下子把我拉回到了古老的东方哲学殿堂。我拿到手的时候,特意感受了一下纸张的质感,不是那种廉价的亮面纸,而是略带粗粝感的哑光纸张,这让阅读的体验在触觉上就增添了一份仪式感。 随便翻开几页,里面排版极为讲究,字里行间留白恰到好处,让人在深入思考那些复杂概念时,眼睛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引用古代文献时的那种严谨态度,注释详实,引经据典,让人深信不疑。虽然我还没能完全啃完,但仅从装帧和内页的细节处理上,就能感受到出版社在制作这本书时投入的巨大心血,这绝不是一本应付了事的出版物,它更像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是对所讨论主题应有的尊重。 这种对细节的打磨,让阅读过程本身就成了一种享受,远远超出了获取知识的范畴,更像是一次对古典美学的巡礼。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开篇就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它并不是那种传统的、平铺直叙的学术导入,反而像是一段娓娓道来的历史叙事,充满了强烈的个人色彩和观察视角。作者在构建理论框架时,总能巧妙地将宏大的时代背景与微观的个人体验结合起来,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论分析变得生动立体起来。我注意到其中有一章,专门探讨了某种特定的棋局走法如何映射了古代士大夫的处世哲学,这个切入点非常新颖,让人拍案叫绝。 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变化多端,时而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时而又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棋手在布局时那样,布局缜密,步步为营,逻辑链条极其清晰。读起来有一种被引导着深入迷宫,但出口清晰可见的安心感。我得承认,有些段落需要我反复回味,因为它其中蕴含的思辨深度,远超我最初的预估。这无疑是一部需要慢品、细嚼的作品,急于求成只会错过它真正的精髓。
评分我是一个对文化符号的社会学意义比较感兴趣的读者,而这本书在探讨这个领域时展现出的穿透力,让我感到十分惊喜。它不仅仅是在记录一种“游戏”的历史,更是在挖掘其背后所承载的社会结构、伦理规范乃至审美取向是如何演变的。特别是关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对“智慧”和“谋略”的定义是如何通过围棋的规则和策略得到体现的这一部分,简直是洞察入微。 作者似乎拥有一种超乎寻常的共情能力,能够真正走进古代弈者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们面对棋盘时的焦虑、决断和最终的释然。这种对“人”的关注,而非仅仅停留在“事”的表层描述,极大地提升了文本的厚度和人文关怀。读到此处,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与其说是关于围棋的,不如说是关于人类心智如何通过抽象的符号系统来组织和理解世界的教科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