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新书--TD-LTE技术与标准 李正茂 王晓云

正版新书--TD-LTE技术与标准 李正茂 王晓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正茂 王晓云 著
图书标签:
  • TD-LTE
  • 4G
  • 无线通信
  • 移动通信
  • 通信工程
  • 标准
  • 李正茂
  • 王晓云
  • 通信技术
  • 无线接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麦点文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23309
商品编码:2934196073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TD-LTE技术与标准

定价:49.00元

作者:李正茂 王晓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11532330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创新思路明确,尤其对标准协议的解读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融入了作者自己的心得体会。
以同时运营GSM、TD-SCDMA和TD-LTE网络为例,来介绍和分析多网运营时的系统间互操作技术方案。
论述深浅得当,兼有新颖性、专业性、实用性和可读性。

内容提要


《TD-LTE技术与标准》系统介绍了TD-LTE的技术原理与标准,包括TD-LTE的产生、基础技术原理、协议流程、无线资源管理、系统性能、语音解决方案与互操作、未来演进等内容。  《TD-LTE技术与标准》作者全程经历了TD-LTE从标准制定、技术试验、规模试验、扩大规模试验到预商用网络建设的全过程。《TD-LTE技术与标准》内容凝聚了作者多年实践的汗水与心血,是从事移动通信技术研究、标准化、产品研发、网络规划与优化、系统运营与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不可多得的教科书与参考书。

目录


目 录

章 LTE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移动通信标准 1
1.1 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与面临的挑战 1
1.2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与LTE的诞生 2
1.2.1 代移动通信系统(1G) 3
1.2.2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 3
1.2.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4
1.2.4 移动互联网与LTE的兴起 6
1.2.5 TD-LTE的由来 10
1.2.6 LTE TDD与FDD的同步融合发展 11
1.3 小结 12
参考文献 12

第2章 TD-LTE基本原理 13
2.1 LTE系统的核心技术 14
2.1.1 OFDM技术 14
2.1.2 多天线技术 18
2.1.3 链路自适应技术 23
2.2 LTE系统设计 25
2.2.1 帧结构 25
2.2.2 关键参数设计 27
2.2.3 参考信号设计 28
2.2.4 LTE中的多天线技术 30
2.2.5 LTE中的链路自适应 32
2.3 LTE中的TDD特有技术 35
2.4 小结 35
参考文献 41

第3章 TD-LTE协议架构 42
3.1 LTE网络构架 42
3.2 网络功能划分 43
3.3 无线协议架构 45
3.3.1 控制面协议栈 45
3.3.2 用户面协议栈 45
3.3.3 信道映射 46
3.4 相比3G系统的协议简化 48
3.5 小结 49
参考文献 49

第4章 LTE标准协议流程 50
4.1 从开机到驻留的主要过程 51
4.1.1 PLMN选择 51
4.1.2 小区选择和重选 57
4.1.3 位置注册 60
4.2 从空闲态到连接态 60
4.2.1 寻呼流程 60
4.2.2 连接建立流程 61
4.3 连接态主要行为 64
4.3.1 业务数据传输过程 64
4.3.2 针对数据传输的优化 69
4.3.3 移动性管理 73
4.3.4 连接重建流程 77
4.4 从连接态回到空闲态 78
4.5 小结 79
参考文献 80

第5章 无线资源管理 81
5.1 概述 81
5.2 负荷管理 83
5.2.1 接纳与拥塞控制 83
5.2.2 负荷均衡 84
5.3 干扰抑制 85
5.3.1 设计原理 85
5.3.2 TD-LTE干扰抑制技术与TD-SCDMA系统对比 89
5.4 移动性管理 90
5.5 QoS机制 90
5.5.1 优先级管理 91
5.5.2 调度算法 92
5.6 功率控制 94
5.6.1 上行功率控制 94
5.6.2 下行功率分配 96
参考文献 96

第6章 TD-LTE关键物理信道设计及性能 97
6.1 TD-LTE关键物理信道设计 97
6.1.1 物理层控制信道设计 97
6.1.2 TD-LTE业务信道设计 103
6.2 TD-LTE系统性能 105
6.2.1 系统性能衡量工具——仿真技术简介 105
6.2.2 TD-LTE系统的单链路性能 107
6.2.3 TD-LTE系统的峰值速率 114
6.2.4 TD-LTE系统的小区吞吐量 115
6.2.5 TD-LTE大同时在线用户数 134
6.2.6 TD-LTE和FDD LTE性能差异分析 135
6.3 小结 135
参考文献 136

第7章 语音解决方案及互操作 137
7.1 系统间互操作技术原理 137
7.1.1 异系统邻小区定义 138
7.1.2 数据业务互操作技术方案 139
7.1.3 TD-LTE语音解决方案 145
7.2 多种互操作方案比较 154
7.2.1 数据业务互操作 154
7.2.2 语音解决方案 155
7.3 小结 155
参考文献 157

第8章 TD-LTE的演进和增强 158
8.1 LTE-A的需求 158
8.2 LTE-A关键技术 159
8.2.1 载波聚合 159
8.2.2 增强多天线技术 164
8.2.3 协作多点传输技术 165
8.2.4 中继技术 170
8.2.5 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 176
8.2.6 网络自配置与自优化 180
8.2.7 增强型广播多播服务 187
8.3 LTE-A标准进展 191
8.4 小结 192
参考文献 194

缩略语 196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TD-LTE技术与标准:深度解析与应用实践》 引言: 在移动通信飞速发展的浪潮中,TD-LTE(Long Term Evolution Time Division Duplex)作为一项重要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灵活的部署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本书,《TD-LTE技术与标准》,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系统化的TD-LTE技术及标准解析。我们力求摆脱枯燥的技术堆砌,而是通过结合理论知识、实际应用案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呈现一个生动且富有洞察力的技术全景图。本书内容聚焦于TD-LTE的核心技术原理、关键标准规范,以及其在实际网络建设和业务发展中的应用与挑战,力求成为一本兼具学术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的专业参考书籍。 第一部分:TD-LTE技术基石 本部分将从最基础的概念出发,逐步深入TD-LTE的核心技术,为读者构建坚实的理论基础。 1.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与LTE的定位: 从2G(GSM/CDMA)的语音通信,到3G(WCDMA/CDMA2000/TD-SCDMA)的数据业务初步发展,再到4G(LTE/LTE-TDD)的宽带高速数据体验,我们将梳理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脉络。 重点分析LTE的出现如何实现技术上的飞跃,包括其在速率、时延、频谱效率等方面的显著提升。 深入探讨TD-LTE与FDD-LTE在技术上的异同,以及TD-LTE在频谱资源、网络部署灵活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后续理解其技术特性奠定基础。 2. OFDMA与SC-FDMA: 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作为LTE的空中接口核心技术,其基本原理、优势(抗多径干扰、高频谱效率)以及关键参数(子载波间隔、保护间隔)将被详细阐述。 SC-FDMA(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在LTE下行链路中的应用,及其相比OFDMA在峰均功率比(PAPR)方面的优势,对终端功耗和基站设计的影响。 详细解析OFDMA和SC-FDMA在LTE下行和上行链路中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资源调度、调制编码方案等。 3.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 MIMO技术如何通过多根天线在同一时域和频域内传输多路独立数据流,实现数据吞吐量的指数级提升。 空间复用、分集接收、波束赋形等MIMO的主要技术原理及应用场景。 LTE中常用的MIMO配置,如2x2 MIMO、4x4 MIMO,以及其对网络性能的贡献。 对MIMO的进一步发展,如大规模MIMO(Massive MIMO)在LTE-Advanced及5G中的应用进行前瞻性介绍。 4. LTE核心网架构(EPC): EPC(Evolved Packet Core)是LTE网络的“大脑”,其关键网元(MME、S-GW、P-GW、HSS、PCRF)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将得到详尽介绍。 UE(User Equipment)接入EPC的过程,包括信令流程、附着、切换等关键流程的解析。 EPC在数据传输、策略控制、用户管理等方面的核心作用。 EPC与2G/3G核心网的互联互通,以及向5G核心网演进的趋势。 第二部分:TD-LTE标准精要 本部分将聚焦于TD-LTE的核心标准,从3GPP的规范出发,解读其关键技术要求和协议细节。 1. 3GPP标准组织及其作用: 介绍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在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制定中的重要地位。 LTE标准的制定过程、版本演进(Release 8, 9, 10, 11, 12, 13等)。 TD-LTE标准在3GPP框架下的定位和发展。 2. 空中接口(RAN)关键标准: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详细解析LTE的上行和下行物理信道、物理信号的设计。包括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等。 MAC层(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 调度机制、混合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 HARQ)的原理与实现,以及其对可靠性和效率的影响。 RLC层(Radio Link Control Layer): 分割、重组、重传等功能,以及TM/UM/AM(Transparent Mode/Unacknowledged Mode/Acknowledged Mode)的区别。 PDCP层(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Layer): 头压缩(如ROHC)、加密、完整性保护等功能。 3. 核心网(Core Network)关键标准: 信令流程: 深入解析UE与EPC之间的主要信令交互流程,如附着(Attach)、注册(Tracking Area Update)、业务会话建立(Bearer Establishment)、切换(Handover)等。 QoS(Quality of Service)机制: LTE的QoS体系,包括QCI(QoS Class Identifier)、ARP(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APN-AMBR(Access Point Name 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等,以及其在保障不同业务体验方面的作用。 网络安全: UE与核心网之间的认证、加密和完整性保护机制。 4. TD-LTE特有标准与特性: TDD帧结构与时隙配置: 深入理解TD-LTE特有的帧结构,包括上行/下行配置(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和特殊子帧(Special Subframe)的构成。 动态帧结构配置(Dynamic Frame Configuration): TD-LTE在业务需求变化时,动态调整上下行时隙比例的能力,以及其带来的网络资源利用率提升。 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 - CA): LTE-Advanced支持的CA技术,以及TD-LTE在CA方面的实现方式和优势。 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 LTE-Advanced Pro引入的双连接技术,允许UE同时连接到两个基站(eNB),提升速率和可靠性。 第三部分:TD-LTE网络建设与应用 本部分将从实际部署和应用的角度,探讨TD-LTE网络的建设、优化以及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潜力。 1. TD-LTE网络规划与部署: 基站选址与容量规划: 考虑业务需求、覆盖范围、用户密度等因素,进行科学的基站选址和容量配置。 网络参数配置与优化: 关键参数的设置,如PCI(Physical Cell Identity)、TAC(Tracking Area Code)、载波聚合配置等,以及网络优化的基本原则。 无线资源管理(RRM): 干扰协调、载波调度、切换参数优化等。 回传网络(Backhaul)规划: 部署TD-LTE网络所需的高速、低时延回传网络的考虑。 2. TD-LTE典型业务场景与应用: 移动宽带体验: 高清视频、在线游戏、社交媒体等个人用户的业务体验。 行业应用: 智慧城市: 物联网(IoT)设备连接、智能交通、公共安全监控等。 工业互联网/车联网(V2X): 低时延、高可靠性通信对工业自动化和车辆安全的重要性。 企业专网: 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安全的无线通信解决方案。 应急通信: 在灾害等紧急情况下快速部署,保障通信畅通。 TD-LTE与NB-IoT/LTE-M的结合: 探讨TD-LTE网络如何支持低功耗广域网(LPWAN)技术,满足大规模物联网连接的需求。 3. TD-LTE网络优化与性能提升: 干扰分析与消除: 常见的干扰类型(同频、邻频、互调等)及解决办法。 弱覆盖与盲区治理: 通过补点、调整天线参数、引入小区分裂等方式解决覆盖问题。 掉话与接通率优化: 针对切换失败、基站拥塞等原因进行优化。 速率与时延优化: 采用载波聚合、MIMO增强、智能调度等技术提升用户体验。 4. TD-LTE演进与未来展望: LTE-Advanced/LTE-Advanced Pro: 重点介绍其在增强移动宽带(eMBB)、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和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方面的能力。 与5G的协同: TD-LTE作为5G演进的重要基石,其在5G网络部署中的作用,以及与5G NR(New Radio)的融合。 频谱利用与管理: TD-LTE在不同频段的部署情况,以及未来频谱资源的管理挑战。 结语: 《TD-LTE技术与标准》力求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入的实践洞察,为读者呈现一个完整、清晰的TD-LTE技术全貌。我们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广大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学者以及对移动通信技术感兴趣的读者,深刻理解TD-LTE的核心技术原理、标准规范,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的网络建设与业务创新中。随着5G时代的到来,LTE技术依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LTE技术的深入理解,也将为我们迎接未来的通信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虽然它深入探讨了 TD-LTE 的技术细节,但作者始终没有忘记读者的实际需求。在讲解一些关键参数和配置时,书中的描述往往能触及到实际部署和优化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个人在阅读有关载波聚合和切换机制的章节时,就从中获得了很大的启发,这些内容对于理解网络性能的瓶颈以及如何进行优化非常有价值。感觉作者在写作时,是真正站在了工程师的角度,去思考和解答我们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场知识的探索之旅。它不是那种简单罗列事实的教科书,而是充满了逻辑推理和深入分析。作者在解释 TD-LTE 的演进和标准化过程时,展现了对整个通信技术发展脉络的深刻理解。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一些关键技术决策的背景分析,比如为什么会选择 TDD 模式,以及它在频谱利用上的优势。这让我不仅仅理解了“是什么”,更理解了“为什么”。通过这样的解读,我感觉自己对 TD-LTE 的理解已经超越了表面,上升到了一个更宏观的层面。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体现在其前瞻性和系统性上。在当前 5G 时代背景下,回顾 TD-LTE 的技术细节,不仅能巩固基础,更能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书中对于 TD-LTE 向 5G 演进的潜在影响和技术衔接的探讨,也让我受益匪浅。我注意到作者在描述一些复杂算法时,采用了清晰的数学推导和图示说明,这使得原本枯燥的数学公式变得生动起来。总体而言,这是一本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扎实 TD-LTE 技术根基,并为未来技术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优秀著作。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惊叹。它不仅仅停留在 TD-LTE 的基础原理介绍,而是深入到了协议栈的各个层面,从物理层到应用层,几乎涵盖了 TD-LTE 的全貌。我特别关注了关于 MIMO 技术和波束赋形的那几章,作者的讲解非常透彻,不仅阐述了其原理,还分析了这些技术对提升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的关键作用。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对照着书中的图示反复推敲,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是难以言喻。这本书的体系结构也很清晰,章节之间的逻辑衔接非常自然,让人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复杂的技术细节。

评分

拿到这本书,真的太意外了,原本以为只是抱着学习的心态随便看看,没想到内容这么扎实,完全颠覆了我对技术书籍枯燥乏味的固有印象。从第一章开始,作者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一步步带领我们深入 TD-LTE 的世界。那些一开始看起来很抽象的概念,比如帧结构、时隙分配,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变得清晰易懂。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解释一些核心原理时,会穿插一些实际应用场景的例子,这让我感觉不只是在啃书本,而是在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