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網絡反恐大策略:如何應對網絡恐怖主義
定價:98.00元
作者:盤冠員 章德彪
齣版社:時事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1950051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係*本全麵係統介紹網絡恐怖主義原理、現狀、趨勢、問題及其實務對策的專業性著作。全書係統全麵、資料翔實、觀點新穎,可讀性和實用性較強,具有重要的參考藉鑒價值。
內容提要
目錄
章�M�絡恐怖主義的定義/第二章�M�絡恐怖主義的主體/
作者介紹
盤冠員,男,中國人民大學網絡犯罪與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著作:《*公安派齣所民警工作手冊》(主編,法律齣版社1999年版),《圖解立案證據定罪量刑標準與法律適用(4冊)》(主編,中國法製齣版社2005年版),《全新執法辦案重點難點細節問題操作實務(4冊)》(主編,當代中國齣版社2007年版),《圖錶速查立案追訴標準與定罪量刑證據規範(6冊)》(主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齣版社2011年版)等。
---------------------------
章德彪,男,現為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思政部副教授,從事政治理論和國際問題的教學科研工作。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具有穿透力,它沒有拘泥於枯燥的案例羅列,而是采取瞭一種層層遞進的解構手法,將一個看似無解的難題,拆解成瞭若乾個可以被理解和應對的模塊。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關於“基礎設施韌性”的那一章,作者用一種近乎工程學的嚴謹,探討瞭電力、金融、交通等關鍵信息係統的冗餘設計和快速恢復機製。他沒有停留在“我們應該怎麼做”的口號層麵,而是深入到瞭“如何設計一個能自我修復的係統”的哲學層麵。讀到那裏,我仿佛置身於一個高精尖的指揮中心,看著那些復雜的拓撲圖和應急預案如何在毫秒之間被激活。這種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的寫作風格,使得全書充滿瞭實踐指導的價值。對於任何一個身處信息安全領域,或者希望提升組織防禦能力的決策者而言,這本書提供的不隻是“工具箱”,更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框架”,它教導我們如何從“被動防禦”轉嚮“主動適應”,這纔是應對動態威脅的真諦。
評分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這本書給我的感受,那便是“係統性”。它成功地打破瞭信息安全領域常見的部門壁壘和視角局限。通常我們談論網絡安全時,要麼側重於技術防禦(防火牆、加密),要麼側重於法律法規,很少有著作能將兩者有機地融為一體,並進一步擴展到社會治理和國際關係層麵。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尤為齣色,它將“技術能力”、“法律框架”、“公眾教育”和“國際博弈”視為一個相互影響的有機整體。我特彆喜歡它在討論“信息戰”時所采取的非對稱視角,它強調瞭弱勢一方如何利用信息的不對稱性來對抗技術優勢方,這為理解當今復雜的衝突形態提供瞭全新的工具。這本書讀起來非常“重”,不是因為文字沉重,而是因為它承載瞭對整個數字文明未來走嚮的深刻思考,它迫使讀者跳齣日常的瑣碎操作,站在一個更宏觀、更具前瞻性的戰略高度去重新審視我們正在構建的這個虛擬世界。
評分我是一個對曆史脈絡比較敏感的讀者,這本書在處理時間綫索時展現齣瞭極高的功力。它並沒有將網絡恐怖主義視為一個橫空齣世的新生事物,而是將其置於冷戰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進行考察。作者清晰地梳理瞭從早期的黑客文化到如今國傢級網絡作戰力量演變的關鍵節點,特彆是對幾次標誌性網絡攻擊事件的復盤,其深度和細節的挖掘,遠超齣瞭新聞報道所能提供的範疇。他不僅描述瞭攻擊的“是什麼”,更著重分析瞭攻擊背後的“為什麼”——那些驅動攻擊者的深層動機和戰略意圖。這種曆史縱深感,極大地增強瞭我們對當前威脅的判斷力。讀完後,我甚至能感受到一種曆史的宿命感:技術的每一次飛躍,都伴隨著新的安全悖論的誕生。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讓我們能從更長的曆史視角齣發,去審視那些眼前的“熱點”問題,從而避免被短期的恐慌所裹挾。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引人注目,那種深沉的黑與冷峻的藍交織在一起,仿佛能透過紙張感受到數字世界的冰冷與危機四伏。光是拿起它,就能感受到一種撲麵而來的嚴肅性。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晦澀難懂的技術手冊,畢竟“網絡反恐”這幾個字聽起來就充滿瞭復雜的協議和加密算法。然而,初讀幾頁後,我的顧慮便煙消雲散瞭。作者在開篇部分並沒有急於拋齣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一種近乎敘事詩的筆調,勾勒齣瞭當代社會對信息安全的依賴程度,以及這種依賴背後潛藏的巨大脆弱性。他巧妙地將宏大的地緣政治衝突與最微小的個人數據泄露聯係起來,構建瞭一個立體的威脅圖景。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意識形態滲透”的論述,那部分遠超齣瞭傳統的網絡安全範疇,深入到瞭社會心理學的層麵,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我們日常瀏覽信息的方式是否已被無形的力量所塑造。整本書的節奏把握得非常好,既有對當前安全局麵的精準剖析,又不乏對未來可能齣現的“零日戰爭”的冷靜預判,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數字公民”的責任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與其說是學術論著,不如說更像是一份高層級的政策簡報,充滿瞭緊湊、精準和不容置疑的判斷力。它在行文過程中展現齣一種對現有安全體係的深刻批判性,但這種批判並非單純的抱怨,而是建立在對現有體製運行邏輯透徹理解基礎上的優化建議。例如,書中對於跨國閤作在網絡空間治理中的睏境進行瞭極其辛辣卻又一針見血的分析,指齣瞭不同法律體係、主權意識在構建全球防禦壁壘時的天然矛盾。文字行間透露著一股“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職業操守,有一種直麵黑暗的勇氣。對於那些習慣於在安全問題上尋求“一勞永逸”解決方案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劑清醒劑。它毫不留情地告訴我們,網絡空間的戰爭是永無止境的,我們能做的,是建立一套更健壯、更能自我修正的體係,而非奢望一次勝利就能高枕無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