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书法大字典
定价:108.00元
售价:87.5元
作者:书法大字典编委会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17601517
字数: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书法大字典编委会编*的《书法大字典(精)》是 一部适合广大书法爱好者、文史工作者以及在校师生 使用的大型书法工具书。收取书例33000多个搜罗宏 富,遴选精当。
探源疏流,上起殷商下至清末民初,展示3000年 汉字书法艺术之流变。
广采博收,提供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 书、章草、今草、狂草、楷书、行书等10大类汉字书 法字体,囊括书法艺术众体之瑰宝。
选粹撷英,汇集甲骨、钟鼎、简牍、帛书、碑碣 、刻石等书迹和历代书法名家名帖之墨宝,难得一见 ,弥足珍贵。
取原存真,影印金石拓片和书法墨迹,风貌毕现 ,气韵俱在。
精装巧排,版式别具匠心,编排疏朗有致,工艺 考究精良。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长期与笔墨纸砚打交道的爱好者,我最欣赏这部作品中体现出的那种对“规范”的坚守。在如今这个信息碎片化时代,许多速成的学习方法充斥网络,往往忽略了最基本的功力训练和审美基石。然而,翻开这本字典,扑面而来的是一种近乎刻板的严谨性。例如,在“楷书间架结构”的解释部分,它对中宫的收紧、偏旁的欹侧处理,都给出了极其细致的度量和参照,这种标准化的示范,对于正在努力建立自己“法度”的初学者来说,是最好的“定盘星”。我尝试按照它提供的结构图去临摹过几张范字,那种结构上的平衡感和稳定感,是我以往临摹其他零散资料时难以企及的。它不是鼓励你去“自由发挥”,而是先要求你彻底吃透“规矩”,只有熟谙规矩,日后才能谈创新,这种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深得我心。
评分总而言之,我阅读和使用这部《书法大字典》的体验,更像是一场漫长而充实的“朝圣之旅”,而非一次快速的知识获取。它要求阅读者付出时间、耐心和敬意。它不像那些轻薄的入门指南那样能立刻带来成就感,相反,它更像一位沉默的、学识渊博的老师,在你每一次遇到困惑时,都能在你翻开的某一页找到那个最精准的、最权威的解答。它的重量,不仅体现在物理层面,更体现在它所承载的文化重量上。对于任何一位希望将书法视为终身事业,而非仅仅是茶余饭后消遣的人来说,它理应占据书架上最核心的位置,是那种“一生都读不完,但一天都离不开”的典藏级工具书,那种被时间淬炼出的厚重感,是任何新近出版的任何资料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并不在于它有多么花哨的图示或者多么新潮的理论,而在于它那股子“咬文嚼字”的较真劲儿。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某些偏僻碑帖用字的考证部分,那些详细到令人发指的字源追溯和流变分析,简直就是一场微型的文字考古。我曾花了一个下午,仅仅对着其中一个“隶书笔法变迁”的条目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它不仅清晰地勾勒出了时间轴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还试图解读“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这背后隐藏的审美取向和时代精神,都被精妙地结合在了一起。这种深度挖掘的能力,使得这部字典超越了单纯的工具书范畴,上升到了学术研究的高度。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这个字怎么写,而是告诉你,它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活”过来的,这对于那些志在深入碑帖、追求古韵的习书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它的编排逻辑,看似繁复,实则暗合书法演进的内在规律,需要耐心去品味,方能领悟其中三昧。
评分这部字典的另一个让我拍案叫绝的地方,在于其所展现出的那种跨越时代的包容性。它并非只偏爱某一家字体或某个朝代的风格,而是以一种近乎平等的姿态,收录了从篆隶到行草的几乎所有主流书体,甚至连一些已经被现代书法界淡忘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变体字形,也给予了足够的篇幅。这使得它在进行跨体对比研究时,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优势。有一次我试图研究“瘦金体”中的某些用笔特点,结果发现它在解释“撇画的提按”时,引用了瘦金体和某些魏碑的共同点作为对比,这种融会贯通的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它就像一座巨大的文化博物馆,所有的藏品都被系统地归类、编号,等待有心人去发现它们之间隐藏的联系与对话,真正做到了“博采众长”。
评分这部厚重的典籍,初翻时便被它散发出的那种沉甸甸的文化气息所吸引。装帧设计上,那种沉稳的色调和扎实的纸张质感,无声地诉说着编纂者对“大字典”这一概念的敬畏与执着。我记得当时是在一个略显阴暗的旧书店角落里偶然发现它的,与周围那些色彩斑斓的流行读物格格不入,却像一块璞玉般散发着内敛的光芒。光是翻阅目录,便能感受到其体系的庞大与严谨,每一个条目下的释义和引例都仿佛经过了千锤百炼,那种对书法艺术精髓的梳理和归纳,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种“定海神针”式的存在感,无论当下书法界如何风起云涌,它都以一种不动如山的姿态,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知识框架。我甚至怀疑,如果没有这样一部巨著作为参照,我们如何能真正理解那些流传千年的笔法和章法?每一次手指滑过那些精心排布的版面,都像是在与古代的匠人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那种对传统的尊重和继承,令人肃然起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