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缩印本)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缩印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力岑麒祥林焘戴澧唐作... 编
图书标签:
  • 古汉语
  • 字典
  • 汉字
  • 语言文字
  • 工具书
  • 教学
  • 参考
  • 第五版
  • 缩印本
  • 词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火把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30301
商品编码:29311714777
开本:64
出版时间:2017-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缩印本)
  • 作者:编者:王力//岑麒祥//林焘//戴澧//唐作藩等
  • 定价:25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ISBN号:9787100130301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7-05-01
  • 印刷时间:2017-05-01
  • 版次:5
  • 印次:19
  • 开本:64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598

内容提要

王力、岑麒祥、林焘、戴澧、唐作藩等著的这本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缩印本)》由**语言学 家王力、岑麟祥、林焘、戴澧、唐作藩、蒋绍愚等十 余位专家学者编写,是学习古汉语的**工具书。本 书收古汉语常用字6400余个,兼收难字、双音词,共 计近万条;释义**,审音准确,例句精当,难懂例 句附有注解和串讲;专设“注意”、“辨析”内容, 对疑难字词加以提示和辨析;附录有《中国历代纪元 表》《古代汉语语法简介》《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本书还根据2013年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 对字头及正文的繁简字和异体字做了调整。
    

目录

凡例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一)部首目录
(二)检字表
字典正文
附录
一 中国历代纪元表
二 古代汉语语法简介
三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辞海(第七版) 一部熔铸百年学术积淀的中华文化巨著 《辞海》(第七版)是中国最具权威性、最全面的综合性辞典的最新修订本。自1936年首次问世以来,《辞海》便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宏大的知识体系和精炼的语言阐释,成为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案头必备的工具书。第七版,在继承前六版优良传统的基石之上,全面对接新时代的学术前沿与社会发展,力求打造一部贯通古今、融汇中外的知识宝库。 卷帙浩繁,博采众长 本版《辞海》收录词目总数超过37万条,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工程技术等几乎所有重要学科领域。其规模之宏大,内容之精深,在现今的单卷本(或标准本)综合性辞典中,鲜有匹敌。我们深知,一部真正的文化标尺,必须能够映照出人类知识的广袤疆域。 【学科体系的革新与拓展】 《辞海》(第七版)的修订,充分考虑了近二十年来全球知识体系的重大变迁。 一、 科学技术领域:紧跟前沿 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 针对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区块链等颠覆性技术,我们新增并修订了大量专业术语。例如,“生成对抗网络”、“自然语言处理模型”的解释,力求精确捕捉其技术内涵与应用场景。 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的突破,本版对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相关词条进行了大幅度更新,引入了最新的国际通用命名规范。 空间科学: 面对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如“嫦娥工程”、“火星探测任务”等重大项目的相关术语,均得到了详实的收录与阐释。 二、 人文社科领域:深化解读 历史学与考古学: 结合近年来重要的考古发现与史学研究新成果,对如“二里头文化”、“夏商周断代工程”等相关条目进行了内容补充和观点更新,使之更具时代性与客观性。 哲学与思想史: 在对经典哲学术语进行保持严谨性的同时,加强了对当代重要思潮、西方新哲学流派的收录,如“后现代主义”、“现象学”等词条,力求在概念界定上兼顾深度与广度。 文学艺术: 新增了大量当代重要作家、艺术家、音乐流派的传记性词条,并对电影、戏剧、动漫等新兴艺术形式中的关键术语进行了规范。 三、 语言文字领域:兼顾规范与传承 尽管本书旨在涵盖百科知识,但其作为语言工具书的根基从未动摇。本版在保持对传统汉语规范的尊重外,对现代汉语中出现的新词汇、新表达进行了审慎的收录,以反映语言的生命力。对于经典古籍、古代文化概念的释义,我们依然坚持最高的考据标准。 【释义的精炼与权威】 《辞海》的核心价值在于“精”。 1. 准确性与权威性并重: 每条释文均经过多学科专家组的反复审定。对于具有争议的学术概念,本版力求提供最为主流和公认的解释,并在必要时简要提及不同学派的观点倾向。 2. 兼顾“百科”与“工具”特性: 释义力求简洁明了,直击要害,避免冗长拖沓。对于普通读者,能快速建立概念;对于专业人士,则能提供必要的学术深度。例如,科学条目侧重其定义、原理和应用;历史条目侧重其时间、人物、影响。 3. 规范的引证体系: 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释文,均注明了其最主要的出处或时间范围,确保信息源的可靠性。 【装帧与使用体验的考量】 为适应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辞海》(第七版)在排版设计上进行了诸多优化: 版式优化: 采用先进的排版技术,确保字体的清晰度与墨色的均匀。在保证收录量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行距、字距调整,最大限度地提升长时间阅读的舒适度。 检索便捷性: 延续和改进了科学的部首与拼音结合的检索系统,并增加了跨学科的检索索引辅助,使用户能够迅速定位所需词条。 装帧品质: 采用高标准的精装工艺,选用耐久性强的纸张,以应对频繁翻阅的使用强度,确保这部文化典籍能够长久珍藏。 《辞海》(第七版)的价值定位 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供人查阅的词典,它更是一部浓缩的知识体系,是中华文明在信息时代一次重要的系统性梳理与总结。它服务于: 学术研究者: 提供严谨、规范的术语界定和学科基础回顾。 教育工作者: 作为教学辅助,确保知识传授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普通读者: 满足日常生活中对广泛知识领域的求知欲,是提升个人文化素养、拓宽知识边界的必备良伴。 拥有《辞海》(第七版),即是拥有一座随时可以开启的知识殿堂,洞悉过去、把握现在,并为理解未来做好准备。它代表着一代编辑、审校者对知识尊严的坚守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用户评价

评分

对我而言,这部工具书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查字典”的范畴,它更像是一份沉淀了数十年学术心血的文化载体。我注意到,在一些关键的历史词汇解释后面,还附带了简短的学术流派观点的梳理,虽然篇幅不长,但足以让人了解到该词义在学术界的不同理解路径。这种微型的学术综述,让使用者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对相关研究的复杂性有所感知。这对于那些希望深入钻研古籍的读者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引导。它不仅仅告诉你“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你“如何带着批判性思维去理解这个字在不同语境中的复杂含义”。这种教育性融入工具书的做法,是衡量一部优秀工具书能否流传下去的重要标准,它具备了工具书罕有的学理深度和传承价值。

评分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这部字典在检索效率上的优化是令人称道的。古汉语的检字法历来是个难题,但这部书似乎将这个问题考虑到了极致。无论是部首查字法、笔画查字法,还是它提供的特殊索引(比如按拼音首字母或古代韵部),都设计得逻辑清晰,层级分明。我尤其欣赏它在“疑难字词组”部分的布局,它不像一些字典那样把所有相关内容塞在一起,而是通过清晰的字体粗细变化和间距处理,将主要的释义和次要的辨析信息有效区分开来,大大减少了定位所需的时间。对于时间宝贵的研究者而言,每一秒的效率提升都至关重要。这本字典的检索设计,真正体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而不是仅仅把文字堆砌起来了事,它是在帮助我们更快速地抵达知识的核心。

评分

我主要关注的是这部工具书在收录和释义上的深度与广度。作为一名对古代文学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最看重的是那些罕见字和异体字的解释是否详尽、准确。这部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提供了标准的现代汉语解释,更重要的是,它追溯了这些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引申义和具体用法,甚至还能看到一些非常精妙的古代语境下的细微差别。例如,对于一些在《诗经》或先秦诸子中反复出现的、但在现代汉语中已基本弃用的字,它的例证选取极其精准,往往直接引用了最权威的文本片段,这比单纯的解释更有说服力。我曾遇到一个困惑已久的词义,在查阅了好几个版本后都不得要领,直到在这本字典里找到了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注解,一下子茅塞顿开。这种“啃硬骨头”的能力,体现了编纂团队深厚的学养和极高的学术标准。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实在是太令人惊喜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有一种老派的庄重感。字体选择非常经典,是那种老一辈学者偏爱的宋体样式,清晰有力,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上的用心,比如每页的页眉标注和页脚的校对信息都做得一丝不苟。虽然是缩印本,但纸张的质感完全没有打折扣,厚实且有一定的韧性,不像有些版本那样一翻就容易卷边或撕裂。装订部分也看得出下了功夫,翻开时非常平整,即便是放在桌面上摊开,也不会像某些平装书那样需要用手按着才能看清内文。这种对实体书本身的尊重和匠心,在如今这个电子化泛滥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每次翻阅,都能感受到它作为一部工具书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感和严谨治学精神,绝对是案头必备的良品,光是看着它摆在书架上,就觉得心中安定了不少。

评分

便携性是这部“缩印本”的另一个亮点,尽管我主要在固定场合使用,但偶尔需要带出门时,它的体积优势就显现出来了。相比于那些动辄三四斤重的全开本字典,它小巧得多,可以轻松塞进公文包。虽然体积缩小了,但编者们显然在版式设计上做足了功课,没有因为缩小尺寸而牺牲信息的密度和可读性。他们可能运用了复杂的网格系统和巧妙的字号搭配,使得单位面积内容量最大化,同时保持了阅读的舒适度。这一点对于经常需要外出访学或在图书馆进行快速查阅的人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常常在不同的古籍资料中穿梭,一个方便携带且信息量充足的助手是多么重要,它让我的研究工作流畅了许多,避免了因设备限制而带来的挫败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