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无线资源管理与网络规划优化——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丛书 彭木根,王文博 978711514

3G无线资源管理与网络规划优化——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丛书 彭木根,王文博 97871151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彭木根,王文博 著
图书标签:
  • 3G
  • 无线资源管理
  • 网络规划
  • 移动通信
  • 优化
  • 彭木根
  • 王文博
  • 通信工程
  •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
  • 无线通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逸天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140869
商品编码:2929461616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6-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3G无线资源管理与网络规划优化——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丛书

定价:45.00元

作者:彭木根,王文博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1-01

ISBN:9787115140869

字数:521000

页码:33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专门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无线资源管理技术与网络规划优化,内容包括各种3G标准异同、适合各3G标准的无线资源管理算法、CDMA容量负载评估、接入控制机制、负载控制机制、功率控制机制、切换控制机制、动态信道分配机制、分组调度机制、CDMA系统无线网络规划和无线网络优化等。
本书可供在移动通信领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特别是从事3G关键算法研究、3G仿真、CDMA系统研究和设计、3络规划、优化与维护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1.1 3G系统概述 
1.1.1 3G系统的双工模式 
1.1.2 TDD-CDMA无线通信系统 
1.1.3 FDD-CDMA无线通信系统 
1.2 基于CDMA的3G系统特征 
1.2.1 多天线技术 
1.2.2 分集接收技术 
1.2.3 编译码技术 
1.2.4 调制技术 
1.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无线资源管理机制概述 
2.1 GSM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机制 
2.1.1 硬切换控制 
2.1.2 功率控制 
2.1.3 信道分配管理 
2.2 3G系统无线资源管理机制 
2.2.1 无线资源管理组成概述 
2.2.2 TDD-CDMA系统RRM特点 
2.3 无线资源管理机制现状 
2.3.1 负载控制 
2.3.2 接入控制 
2.3.3 功率控制 
2.3.4 切换控制
2.3.5 信道分配管理 
2.3.6 分组调度技术 
2.4 未来无线通信系统无线资源管理算法发展趋势 
2.4.1 基于智能天线技术的无线资源管理机制 
2.4.2 B3G/4G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机制 
2.4.3 多跳无线接入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机制 
2.5 无线资源管理机制的性能评估 
2.6 3G链路级仿真 
2.6.1 链路级仿真平台组成 
2.6.2 链路级性能评估目标 
2.7 3G系统级仿真 
2.7.1 静态系统级仿真方法 
2.7.2 动态系统级仿真方法 
2.7.3 系统级和链路级仿真接口 
参考文献 
第3章 CDMA系统容量分析 
3.1 FDD-CDMA系统容量分析 
3.1.1 基于干扰的容量理论模型 
3.1.2 爱尔兰容量理论模型 
3.2 基于全向天线的TDD-CDMA系统容量分析 
3.2.1 TDD-CDMA系统的干扰机制 
3.2.2 上行链路容量分析 
3.2.3 下行链路容量分析 
3.3 基于智能天线的TDD-CDMA系统容量分析 
3.3.1 智能天线模型 
3.3.2 基于自适应智能天线的上行链路系统容量分析 
3.3.3 基于自适应智能天线的下行链路系统容量分析 
3.3.4 基于固定波束切换型智能天线的上行链路容量分析 
3.3.5 基于固定波束切换型智能天线的下行链路容量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CDMA系统接入控制机制 
第5章 CDMA系统负载控制机制 
第6章 CDMA系统功率控制机制 
第7章 CDMA系统切换控制机制 
第8章 CDMA系统动态信道分配机制 
第9章 CDMA系统分组调度机制 
0章 CDMA系统无线网络规划 
1章 CDMA系统无线网络优化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丛书》系列简介: 聚焦前沿,深耕技术,引领通信产业发展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丛书》系列,由业界资深专家和知名学者联袂打造,旨在汇聚移动通信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最实用的技术应用和最具前瞻性的发展趋势,为广大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学者、行业决策者以及对移动通信技术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权威的学习和参考资料。本丛书紧密跟踪全球通信技术的发展脉搏,从理论基础到实际应用,从技术演进到产业生态,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现代移动通信的宏伟画卷。 系列核心价值: 前瞻性与权威性: 丛书内容紧跟技术发展最前沿,例如从早期的2G、3G技术演进,到如今蓬勃发展的4G LTE、5G NR,再到展望未来的6G,以及与此相关的核心网、业务支撑、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在通信中的应用等。每本书都经过精心策划和严格审校,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领先性,充分体现了编著者在各自研究领域的深厚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 系统性与全面性: 丛书覆盖了移动通信的各个关键领域,力求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本系列丛书,逐步建立起从基础理论到复杂系统的全面认知。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单一技术,更是技术之间的相互关联、系统集成以及在整个通信网络中的作用。 实践性与应用导向: 丛书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深入剖析技术原理,更强调技术的实际应用、部署优化和商业价值。书中包含大量的案例分析、工程实践经验分享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帮助读者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工程难题、推动产业进步的实际能力。 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实践: 丛书在汲取国际先进技术理念和标准的同时,也充分结合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发展特色,为读者提供具有中国视角的分析和洞察。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丛书》系列主要涵盖的领域(但不限于): 1. 移动通信系统原理与演进: 第一代(1G)模拟移动通信: 概述模拟通信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早期通信史上的地位和局限性。 第二代(2G)数字移动通信: 深入解析GSM、CDMA等2G技术,包括其语音编码、信道编码、多址接入技术(TDMA, CDMA)、网络架构、以及数据业务(GPRS, EDGE)的引入和发展。探讨2G技术在普及移动通信、实现数字化通信方面的关键作用。 第三代(3G)移动通信: 详细阐述WCDMA、CDMA2000、TD-SCDMA等3G技术的关键技术,如宽带码分多址、高速数据传输(HSDPA, HSUPA)、多媒体业务的支持、以及其在实现移动互联网和多媒体通信方面的突破。 第四代(4G)LTE/LTE-Advanced: 深入研究OFDM、MIMO、SDR等核心技术,以及LTE网络的整体架构、关键性能指标(吞吐量、时延)、网络演进(LTE-Advanced)、以及其在推动移动宽带普及、丰富移动应用方面的巨大贡献。 第五代(5G)移动通信: 全面解读5G的关键技术,包括超高频段(毫米波)、大规模MIMO、网络切片、边缘计算、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以及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等。深入分析5G在垂直行业应用(如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远程医疗)中的潜力与挑战。 第六代(6G)展望: 探讨6G的潜在技术方向,如太赫兹通信、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人工智能驱动的网络、感通算一体化等,以及6G可能带来的革命性应用场景。 2. 无线资源管理与网络规划优化: 无线资源管理(RRM): 详细介绍在不同移动通信代际中,如何对有限的无线资源(频谱、功率、时域、空域)进行有效分配、调度和管理,以最大化系统容量、提高频谱效率、保证用户服务质量(QoS)和用户体验(QoE)。包括小区内和小区间的资源管理策略,动态资源分配,以及针对不同业务场景(话音、数据、视频)的优化方法。 网络规划: 涵盖移动通信网络的宏观与微观规划方法。宏观规划包括网络覆盖目标设定、基站选址原则、网络层次设计、容量规划等。微观规划则侧重于特定区域的详细规划,如小区参数优化、载波配置、天线参数调整等。 网络优化: 探讨在网络部署后,如何通过持续的监测、分析和调整来提升网络性能。内容包括干扰分析与抑制、切换优化、负载均衡、覆盖优化、容量优化、能耗管理等。特别是在5G等复杂网络环境中,智能化的优化方法(如AI/ML驱动的优化)将是重点。 容量与覆盖分析: 深入研究计算和评估移动通信网络容量和覆盖的方法,包括不同传播模型、干扰模型、多用户干扰(MUI)和共通道干扰(CCI)的分析,以及如何通过网络参数调整和网络扩容来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 3. 核心网技术与演进: 电路交换(CS)核心网: 简要回顾2G/3G时代的电路交换核心网架构,以及其在提供话音服务方面的作用。 分组交换(PS)核心网: 深入解析GPRS、EGPRS、UMTS Packet Domain等2G/3G时代的PS核心网技术,以及其在数据业务传输中的关键作用。 LTE EPC(Evolved Packet Core): 全面介绍4G EPC的组成部分(MME, S-GW, P-GW, HSS等),其信令流程、接口协议,以及如何实现高带宽、低时延的数据传输。 5G核心网(5GC): 详细讲解5G核心网的云原生架构、服务化设计(SBA)、网络切片实现原理、信令流程、以及与EPC的兼容性。重点分析5GC在支持新业务、新场景方面的关键优势。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 介绍IMS在提供融合通信服务(VoLTE, VoNR, 视频通话, 即时消息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其与核心网的结合。 4. 下一代通信技术与新兴应用: 物联网(IoT)通信: 涵盖NB-IoT, LTE-M等低功耗广域网技术,以及LPWAN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 车联网(V2X)通信: 介绍C-V2X技术,包括其在提高交通安全、优化交通效率、支持自动驾驶方面的作用。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通信中的应用: 探讨AI/ML如何在网络规划、资源管理、故障预测、网络安全、用户体验优化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通信网络安全: 关注移动通信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以及相应的安全防护技术和策略,包括数据加密、身份认证、入侵检测、以及5G网络安全的新挑战。 移动通信与云计算/边缘计算融合: 分析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如何赋能移动通信网络,提升处理能力、降低时延,并支持分布式智能应用。 目标读者: 移动通信运营商: 网络规划、优化、维护、技术管理人员。 设备制造商: 研发工程师、产品经理、技术支持人员。 科研机构与高校: 研究生、博士生、教授、科研人员。 企业信息化部门: 负责企业通信网络建设与管理的IT专业人士。 对移动通信技术感兴趣的各界人士: 希望系统了解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人员。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丛书》系列,以其内容的深度、广度和前瞻性,必将成为您在瞬息万变的通信领域不断学习、创新和发展的得力助手,共同推动移动通信技术迈向新的高度,塑造更加智能、互联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3G无线资源管理与网络规划优化》这本书,为我描绘了一幅3G网络建设与优化的生动蓝图。作者们在介绍无线资源管理时,将复杂的调度算法和功率控制策略,用清晰的逻辑和丰富的图示展现出来,让我得以窥见3G网络“高效运行”的秘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用户公平性”的探讨,它平衡了不同用户的需求,确保了网络资源的公正分配。而在网络规划优化方面,本书提供了多维度的方法论,从宏观的网络架构设计,到微观的参数配置调整,都提供了详实的研究和指导。我被书中关于“覆盖优化”和“容量提升”的策略所吸引,它们是如何通过精细化的调整,实现网络性能的最大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面对日益增长的移动数据流量时,本书提出的前瞻性规划方法,为我指明了方向。我反复琢磨了书中关于“异构网络”和“协同优化”的章节,这让我意识到,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将是更加复杂和融合的,而本书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挑战。

评分

阅读《3G无线资源管理与网络规划优化》的过程,是一次思维的碰撞与升华。本书的作者团队,彭木根与王文博,展现了他们对3G技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将看似枯燥的技术术语,转化为富有洞察力的见解。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业务感知”的论述印象深刻,它不再是简单的“连接”与“不连接”,而是将用户的业务类型、服务质量要求等纳入资源管理的考量范围,这使得3G网络能够更智能、更贴心地服务于每一位用户。在网络规划优化方面,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它不再局限于静态的网络设计,而是强调动态的、适应性的规划策略。例如,书中关于基站选址与参数配置的优化,以及如何根据实际网络负载进行调整,都体现了现代通信网络的高度灵活性和智能化。我反复推敲了关于“节能减排”在网络规划中的应用,这不仅是成本的考量,更是对社会责任的体现,让我看到了技术发展背后的人文关怀。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3G技术在支撑信息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也让我对接下来的4G、5G技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强烈的期待。

评分

初次翻开这本《3G无线资源管理与网络规划优化——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丛书》,我带着对新兴移动通信技术的好奇与期待。正值3G技术在国内蓬勃发展之际,这本书犹如一本指导手册,为我揭开了3G网络背后那些精妙绝伦的“幕后故事”。作者们以其深厚的专业功底,将抽象的技术概念,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严谨的逻辑分析,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书中关于无线资源管理的部分,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如何有效分配和利用有限的无线频谱,确保用户在不同场景下都能享受到流畅的网络体验。无论是小区的容量规划,还是用户的接入控制,都阐述得条理清晰,让我对3G网络的稳定性与效率有了全新的认识。而网络规划优化部分,更是提供了前瞻性的视野,让我了解到在网络建设初期如何做出最优决策,以及在网络运行过程中如何不断调整和改进,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流量和用户需求。本书不仅是技术理论的阐述,更蕴含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我这样一名初入移动通信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不同网络场景下资源分配策略的详细探讨,以及在网络拥塞时如何进行智能调度,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我未来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评分

这本《3G无线资源管理与网络规划优化》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像是一场关于未来通信的深度对话。作者们在阐述3G技术的核心理念时,始终紧扣“资源管理”和“网络规划优化”这两大主题,将复杂的技术问题分解得细致入微,又将宏观的网络架构梳理得井井有条。我特别被书中对于“蜂窝小区”概念的深入解读所吸引,理解了如何通过合理划分和管理小区,最大限度地提升网络覆盖和容量。同时,作者们对不同业务场景下资源分配策略的分析,如语音业务与数据业务的优先级处理,以及如何动态调整资源分配以适应用户行为的变化,都展现了3G技术在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巨大潜力。在网络规划优化方面,书中不仅提供了传统规划方法,更强调了基于数据分析和仿真建模的重要性,这让我意识到,现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已不再是简单的“铺设管道”,而是需要不断地监测、分析和预测,才能实现最优化的性能和用户体验。我反复阅读了关于干扰协调和切换机制的章节,这些细节的处理直接影响着用户的感知,书中详尽的论述让我对3G网络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对通信工程师的专业性有了更高的敬意。

评分

在阅读《3G无线资源管理与网络规划优化》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庞大而精密的通信网络之中,亲身感受着每一份无线资源的合理分配,每一次网络参数的精心调整。《3G无线资源管理与网络规划优化》一书,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前瞻性的技术视野,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3G网络运营与发展的绝佳视角。作者们在无线资源管理部分,不仅阐述了核心的QoS保障机制,还详细分析了不同业务的资源需求特性,以及如何通过灵活的调度策略来满足这些需求,使我深刻理解了3G网络“高质量通信”的实现路径。而网络规划优化章节,则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宏观的层面,它不仅关注网络性能的提升,更强调了网络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我被书中关于“网络演进”和“技术融合”的观点所吸引,这让我看到了3G技术在整个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史中的承前启后作用。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3G时代的关键技术知识,更培养了一种系统性、全局性的思维方式,这对于我在瞬息万变的通信领域中保持竞争力至关重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