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3G无线资源管理与网络规划优化——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丛书
定价:45.00元
作者:彭木根,王文博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1-01
ISBN:9787115140869
字数:521000
页码:33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专门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无线资源管理技术与网络规划优化,内容包括各种3G标准异同、适合各3G标准的无线资源管理算法、CDMA容量负载评估、接入控制机制、负载控制机制、功率控制机制、切换控制机制、动态信道分配机制、分组调度机制、CDMA系统无线网络规划和无线网络优化等。
本书可供在移动通信领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特别是从事3G关键算法研究、3G仿真、CDMA系统研究和设计、3络规划、优化与维护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1.1 3G系统概述
1.1.1 3G系统的双工模式
1.1.2 TDD-CDMA无线通信系统
1.1.3 FDD-CDMA无线通信系统
1.2 基于CDMA的3G系统特征
1.2.1 多天线技术
1.2.2 分集接收技术
1.2.3 编译码技术
1.2.4 调制技术
1.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无线资源管理机制概述
2.1 GSM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机制
2.1.1 硬切换控制
2.1.2 功率控制
2.1.3 信道分配管理
2.2 3G系统无线资源管理机制
2.2.1 无线资源管理组成概述
2.2.2 TDD-CDMA系统RRM特点
2.3 无线资源管理机制现状
2.3.1 负载控制
2.3.2 接入控制
2.3.3 功率控制
2.3.4 切换控制
2.3.5 信道分配管理
2.3.6 分组调度技术
2.4 未来无线通信系统无线资源管理算法发展趋势
2.4.1 基于智能天线技术的无线资源管理机制
2.4.2 B3G/4G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机制
2.4.3 多跳无线接入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机制
2.5 无线资源管理机制的性能评估
2.6 3G链路级仿真
2.6.1 链路级仿真平台组成
2.6.2 链路级性能评估目标
2.7 3G系统级仿真
2.7.1 静态系统级仿真方法
2.7.2 动态系统级仿真方法
2.7.3 系统级和链路级仿真接口
参考文献
第3章 CDMA系统容量分析
3.1 FDD-CDMA系统容量分析
3.1.1 基于干扰的容量理论模型
3.1.2 爱尔兰容量理论模型
3.2 基于全向天线的TDD-CDMA系统容量分析
3.2.1 TDD-CDMA系统的干扰机制
3.2.2 上行链路容量分析
3.2.3 下行链路容量分析
3.3 基于智能天线的TDD-CDMA系统容量分析
3.3.1 智能天线模型
3.3.2 基于自适应智能天线的上行链路系统容量分析
3.3.3 基于自适应智能天线的下行链路系统容量分析
3.3.4 基于固定波束切换型智能天线的上行链路容量分析
3.3.5 基于固定波束切换型智能天线的下行链路容量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CDMA系统接入控制机制
第5章 CDMA系统负载控制机制
第6章 CDMA系统功率控制机制
第7章 CDMA系统切换控制机制
第8章 CDMA系统动态信道分配机制
第9章 CDMA系统分组调度机制
0章 CDMA系统无线网络规划
1章 CDMA系统无线网络优化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3G无线资源管理与网络规划优化》这本书,为我描绘了一幅3G网络建设与优化的生动蓝图。作者们在介绍无线资源管理时,将复杂的调度算法和功率控制策略,用清晰的逻辑和丰富的图示展现出来,让我得以窥见3G网络“高效运行”的秘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用户公平性”的探讨,它平衡了不同用户的需求,确保了网络资源的公正分配。而在网络规划优化方面,本书提供了多维度的方法论,从宏观的网络架构设计,到微观的参数配置调整,都提供了详实的研究和指导。我被书中关于“覆盖优化”和“容量提升”的策略所吸引,它们是如何通过精细化的调整,实现网络性能的最大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面对日益增长的移动数据流量时,本书提出的前瞻性规划方法,为我指明了方向。我反复琢磨了书中关于“异构网络”和“协同优化”的章节,这让我意识到,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将是更加复杂和融合的,而本书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挑战。
评分阅读《3G无线资源管理与网络规划优化》的过程,是一次思维的碰撞与升华。本书的作者团队,彭木根与王文博,展现了他们对3G技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将看似枯燥的技术术语,转化为富有洞察力的见解。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业务感知”的论述印象深刻,它不再是简单的“连接”与“不连接”,而是将用户的业务类型、服务质量要求等纳入资源管理的考量范围,这使得3G网络能够更智能、更贴心地服务于每一位用户。在网络规划优化方面,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它不再局限于静态的网络设计,而是强调动态的、适应性的规划策略。例如,书中关于基站选址与参数配置的优化,以及如何根据实际网络负载进行调整,都体现了现代通信网络的高度灵活性和智能化。我反复推敲了关于“节能减排”在网络规划中的应用,这不仅是成本的考量,更是对社会责任的体现,让我看到了技术发展背后的人文关怀。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3G技术在支撑信息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也让我对接下来的4G、5G技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强烈的期待。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3G无线资源管理与网络规划优化——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丛书》,我带着对新兴移动通信技术的好奇与期待。正值3G技术在国内蓬勃发展之际,这本书犹如一本指导手册,为我揭开了3G网络背后那些精妙绝伦的“幕后故事”。作者们以其深厚的专业功底,将抽象的技术概念,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严谨的逻辑分析,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书中关于无线资源管理的部分,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如何有效分配和利用有限的无线频谱,确保用户在不同场景下都能享受到流畅的网络体验。无论是小区的容量规划,还是用户的接入控制,都阐述得条理清晰,让我对3G网络的稳定性与效率有了全新的认识。而网络规划优化部分,更是提供了前瞻性的视野,让我了解到在网络建设初期如何做出最优决策,以及在网络运行过程中如何不断调整和改进,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流量和用户需求。本书不仅是技术理论的阐述,更蕴含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我这样一名初入移动通信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不同网络场景下资源分配策略的详细探讨,以及在网络拥塞时如何进行智能调度,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我未来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评分这本《3G无线资源管理与网络规划优化》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像是一场关于未来通信的深度对话。作者们在阐述3G技术的核心理念时,始终紧扣“资源管理”和“网络规划优化”这两大主题,将复杂的技术问题分解得细致入微,又将宏观的网络架构梳理得井井有条。我特别被书中对于“蜂窝小区”概念的深入解读所吸引,理解了如何通过合理划分和管理小区,最大限度地提升网络覆盖和容量。同时,作者们对不同业务场景下资源分配策略的分析,如语音业务与数据业务的优先级处理,以及如何动态调整资源分配以适应用户行为的变化,都展现了3G技术在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巨大潜力。在网络规划优化方面,书中不仅提供了传统规划方法,更强调了基于数据分析和仿真建模的重要性,这让我意识到,现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已不再是简单的“铺设管道”,而是需要不断地监测、分析和预测,才能实现最优化的性能和用户体验。我反复阅读了关于干扰协调和切换机制的章节,这些细节的处理直接影响着用户的感知,书中详尽的论述让我对3G网络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对通信工程师的专业性有了更高的敬意。
评分在阅读《3G无线资源管理与网络规划优化》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庞大而精密的通信网络之中,亲身感受着每一份无线资源的合理分配,每一次网络参数的精心调整。《3G无线资源管理与网络规划优化》一书,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前瞻性的技术视野,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3G网络运营与发展的绝佳视角。作者们在无线资源管理部分,不仅阐述了核心的QoS保障机制,还详细分析了不同业务的资源需求特性,以及如何通过灵活的调度策略来满足这些需求,使我深刻理解了3G网络“高质量通信”的实现路径。而网络规划优化章节,则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宏观的层面,它不仅关注网络性能的提升,更强调了网络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我被书中关于“网络演进”和“技术融合”的观点所吸引,这让我看到了3G技术在整个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史中的承前启后作用。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3G时代的关键技术知识,更培养了一种系统性、全局性的思维方式,这对于我在瞬息万变的通信领域中保持竞争力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