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青少年长跑训练(第3版)
定价:69.80元
作者:【美】拉里·格林(Larry Greene)、鲁斯·佩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11543577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适用于越野跑、场地跑和公路跑的青少年跑步实战计划!
内容提要
作为外国畅销的体育书籍之一,《青少年长跑训练》已经帮助了无数跑者达到了缩短跑步用时、避免运动伤害和循序渐进地提升运动表现的效果。通过进一步更新、扩展和加强,《青少年长跑训练(第3版)》已成为越野跑、场地跑和公路跑运动员和教练的读物。在《青少年长跑训练(第3版)》一书中,跑步专家拉里·格林和鲁斯·佩特从世界上卓有成效的高中和大学跑步课程中汲取经验,并结合从中发现的关于训练、发展和体能训练的新研究结果,帮助使用者通过优化跑步节奏、间歇训练和技术动作提升自己的运动表现,提供给使用者在专项训练中避免运动损伤和克服挫折方面的专业化建议和策略。《青少年长跑训练(第3版)》不仅提供了系统的每日、每月和每赛季训练计划,还涵盖了包括营养供给,赤脚跑步和极简跑鞋以及男性和女性跑者特殊的训练需求等内容,是跑步运动方面内容体系化、前沿的书籍,也是跑步教练、青少年跑者及其家长的实用读物,《青少年长跑训练(第3版)》涵盖了读者所需的一切知识并帮助运动员名列前茅!
目录
部分 跑步的基本原则
1 发育 3
发育原则1:在青春期前限制训练量 3
发育原则2:考虑个体差异 9
发育原则3:重视新手的一般身体素质10
发育原则4:逐步增加训练负荷 13
发育原则5:逐步增加比赛距离 14
发育原则6:强调心理素质训练14
发育原则7:强调正确的跑步技术 15
发育原则8:重视自我完善 16
发育原则9:永远不要在健康上作出妥协 16
发育原则10:让它变得有趣18
大步向前18
2 青少年生理学 19
为打破纪录的梦想而奔跑 20
有ATP 吗 20
用磷酸肌酸补充ATP 22
来自食物和氧气的能量 23
能量转换途径的作用 26
有氧能力关系重大 27
提高大有氧能力 30
有助于提高耐力和速度的肌纤维32
无氧能力同样也很重要 34
恢复和睡眠:提高体适能的关键 35
通过扎实的跑步技术节省能量 36
后一圈生理学 38
大步向前 39
3 均衡营养 ................................................................................... 41
营养、膳食和成绩 ........................................................................... 42
每日卡路里需求43
碳水化合物摄入 44
脂肪摄入 49
蛋白质摄入 53
其他关键营养物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56
获取维生素和矿物质 56
女员三联征 59
保持补水60
用于比赛的能量:比赛前和比赛后进食 61
大步向前 63
4 冠军心智65
强大的身心联系 65
提高动力和意志力 66
建立信心 67
设置训练目标 69
提高专注度 70
带着积极的心态进行准备 72
视觉化成功 72
研究比赛 73
遵循相似的套路74
比赛策略 74
以时间为比赛目标76
以名次为比赛目标 79
以名为比赛目标81
大步向前81
5 跑步姿势基础 83
良好的跑步姿势= 好成绩 83
技术和伤病预防85
分解跨步周期86
技术秘诀88
大步向前98
第2 部分 训练和比赛计划
6 一般性训练 101
提高柔韧性和灵活性102
动态和静态拉伸103
提高灵活性的练习和游戏 118
提高力量耐力118
循环训练 119
负重训练 133
山坡跑 149
神经肌肉功能以及技术技巧 150
技术训练150
发展心肺功能155
大步向前160
7 比赛专项训练161
发展有氧功率162
发展无氧能力169
发展比赛专项能力:全面发展171
发展比赛专项心理素质176
大步向前178
8 制订计划181
步:评估初始体能水平并回顾历史181
第二步:为比赛和训练设定目标192
大步向前199
9 训练计划 201
第三步:制订大训练周期202
第四步:计划每日和每周训练课210
大步向前223
10 应对挫折225
评估训练和比赛成果225
修改训练计划229
应对伤病 236
为了多样性和乐趣暂时离开跑道240
大步向前242
参考文献243
关于作者245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拉里·格林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动作科学硕士,南卡罗来纳大学运动科学博士;先后指导青少年、大学和职业级别长跑选手,曾担任卡罗来纳青少年马拉松越野跑步协会总监;高中时赢得佛罗里达州越野跑和2 英里跑冠军, 获得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奖学金;1984 年创半程马拉松世界纪录(1 小时01 分27 秒),并在美国田径锦标赛的10000 米比赛中获得第四名;1987 年在美国奥林匹克节上获得半程马拉松季军。
鲁斯·佩特
俄勒冈大学运动生理学博士,南卡罗来纳大学运动科学学院教授;曾担任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美国促进体育活动联盟以及美国体育活动计划联盟的主席;曾多次受到美国医疗、体育教育、娱乐和舞蹈联盟、美国运动医学会、美国健身领导协会以及美国总统健康和体育委员会的表彰;曾担任两届美国女子马拉松奥运选拔赛的总监。
译者介绍
沈兆喆
跑步爱好者,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田径方向硕士;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体能训练师,助理研究员,备战伦敦与里约奥运会身体功能训练团队成员;美国体能协会认证体能训练师(CSCS),美国体能协会认证私人教练(NSCA—CPT);长期为花样游泳、游泳、乒乓球、赛艇和摔跤等国家队提供体能训练指导服务;《身体功能训练动作手册》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体能训练、跑步运动。
王雄
清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硕士,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国家队体能训练中心创建人、负责人,备战2012 伦敦奥运会身体功能训练团队召集人,备战2016 里约奥运会身体功能训练团队体能训练组组长;为游泳、排球、乒乓球、跳水和帆板等十余支国家队提供过体能测评和训练指导服务;《身体功能训练动作手册》主编,《精准拉伸:疼痛消除和损伤预防的针对性练习》《整体拉伸:3 步提升全身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全彩图解第2 版)》《之路:奥运冠军是如何炼成的》等书译者,在《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体育科学》等中外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体能训练、运动生理、青少年体育、互联网体育等。
文摘
序言
说实话,当我翻到关于恢复与营养的部分时,我感觉自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之前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跑多少”和“跑多快”上,对训练后的拉伸、泡沫轴放松以及饮食结构几乎是草草了事。这本书却用大量的篇幅强调了“训练的质量取决于恢复的质量”。它提供的拉伸图解非常清晰,每一个动作都标明了目标肌肉群和保持时间,配上的小贴士更是点睛之笔,比如某个姿势应该如何调整呼吸来加深拉伸效果。更不用提关于宏量营养素的分析,它不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多吃蛋白质,而是结合长跑运动员的能量需求,具体分析了碳水化合物的种类选择和补充时机,这让我对自己的日常饮食有了一个更系统、更科学的规划,不再是盲目地摄入和回避某些食物。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简直是太棒了!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纸张摸起来很有质感,那种略微粗糙却又结实的触感,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精心制作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色彩搭配既有活力又不失专业感,即便是放在书架上,它也能立刻抓住你的眼球。我尤其喜欢内页的排版,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拉得很舒服,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而且,这本书的细节处理非常到位,比如它采用的是无线胶装,翻开时不会有那种死板的折痕,可以很平顺地摊开平放,这对于边阅读边做笔记或者对照练习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作者对细节的关注度,从书籍的物理形态上就已经体现出来了,这让我对书中内容的专业性更加充满了期待。这种对书籍本身作为“载体”的重视,在如今这个数字阅读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每一次翻阅都是一种享受。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娓娓道来,循循善诱”。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他似乎非常懂得如何与一个初学者对话。他没有直接扔给你一个高难度的训练计划就让你硬着头皮去执行,而是先建立起一个坚实的基础认知体系。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枯燥的教科书的乏味感,反倒像是有一位经验丰富、耐心十足的资深教练,坐在你身边,用最清晰的语言为你剖析每一个环节。他总能在关键时刻穿插一些名人轶事或者他自己亲身经历的“坑”,这些真实的故事极大地增强了代入感,让我觉得他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分享他多年摸爬滚打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值”。这种亲和力,使得即便是像我这样对“科学训练”有点敬畏感的人,也能毫无压力地接受并实践书中的建议。
评分我最欣赏这本书的一点是它的前瞻性和包容性。它并没有将目标读者局限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的跑者,而是极其细心地为完全的新手设置了“零基础起步指南”。这部分内容详尽到连如何选择第一双跑鞋、如何正确系鞋带以避免磨脚,都有图文并茂的展示,完全没有架子。同时,对于那些寻求突破的资深跑者,书中也提供了进阶的专项训练模块,比如如何针对半马或全马进行阶段性调整,以及如何应对高原反应或高温环境下的策略。这种“一本书覆盖全周期需求”的设计理念,让这本书的适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这意味着,我不需要在自己跑龄增加后就立刻淘汰它,它能伴随我从蹒跚学步到挑战极限的每一步,提供恰到好处的指导,性价比高得惊人。
评分我尝试着跟着书里介绍的某个基础训练模块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练习,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但更让我惊叹的是它背后所蕴含的科学逻辑。这本书完全没有那种空泛的口号式鼓励,而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运动生理学和生物力学原理如何与长跑训练相结合。比如,它对“配速分配策略”的讲解,简直是颠覆了我过去那种“跟着感觉跑”的习惯。作者细致地分析了不同阶段身体的能量消耗模式,并给出了非常实用的量化指标,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在某些时候需要刻意放慢速度,以及这种“慢”的价值何在。我以前总觉得长跑就是靠毅力硬撑,但读了这本书后,我开始学会倾听自己身体发出的信号,用智慧代替蛮力。这种从“感觉驱动”到“数据指导”的转变,让我的训练效率提高了至少一个档次,而且最重要的是,受伤的风险大大降低了,因为每一个动作的调整都有理论依据支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