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让大宝爱上小宝:二胎家庭心理辅导
定价:32.00元
作者:汉堡妈咪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11321713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汉堡妈咪15年教学经验公开分享2.蒙台梭利实践者10年亲子心理辅导全攻略3.45个真实案例 50个情景对点分析 160条锦囊妙计
内容提要
随着二胎政策放开,相应而来的二胎家庭心理辅导也开始备受关注,作者站在“大宝”的角度,从一个家庭开始准备“要二胎”,到孕中、“小宝”出生、“小宝”长大的时间顺序,为爸爸妈妈们展现家庭中的“大宝”的每个阶段的心理变化,告诉爸爸妈妈们应该如何及时发现“大宝”的心理变化并采取什么样的行为,避免伤害到我们可爱的“大宝”,并讲一讲如何让“大宝”顺利接受“小宝”的存在。
目录
汉堡妈咪简介
内容简介
序言
部分 中国的“二胎”问题
章 我的朋友有弟弟妹妹了
1、为什么我没有舅舅和姨妈呢
2、“妈妈,那个阿姨肚子好大啊”
3、我的好朋友都当哥哥姐姐了
第二部分 我家的“二胎”问题
第二章 爸爸妈妈在讨论“二胎”
1、爸爸妈妈说要二胎,这个东西好吃吗
2、大人世界搞不懂,一会要一会又不要
第三章 我也是这个家的主人哦
1、这个问题我也要参与
2、我怕爸爸妈妈不爱我
第三部分期待和到来的“二胎”
第四章 好吧,我同意你们来我家
1、小弟弟小妹妹太可爱啦
2、家里有个小伙伴多好啊
3、我想要个漂亮的小妹妹
4、不会抢走妈妈对我的爱
5、我和妈妈爸爸准备好了
第五章 你们啥时候出来陪我玩啊
1、弟弟会占住妈妈很多时间
2、下个月妈妈就不能弯腰了(得知怀孕)
3、我原来也在妈妈肚子里的(3个月)
4、我的弟弟又长大了一些啦(5个月左右)
5、我和妈妈给弟弟买衣服了(7、8月份)
6、以后弟弟的奶瓶由我负责(9月份)
第六章 妈妈,我来帮你照顾他们
1、妹妹的小手好小好软
2、我学会自己冲奶粉了
3、妈妈给我讲我的故事
4、妈妈我想尝尝可以吗
第七章 为什么总是要我让着他们
1、弟弟就不能让着我一次吗
2、为什么总是说我去抱弟弟
3、妈妈这样做一点都不公平
4、妈妈说他和我小时候一样
5、我喜欢妈妈替我教训他
6、这样做不对,哥哥来教你
第四部分 突然出现的“二胎”
第八章 你怎么能钻进妈肚子
1、妈妈说她肚子里有个小宝宝
2、妈妈担心我不喜欢这个宝宝
3、我相信妈妈会一直一直爱我
4、原来我对妈妈来说是大惊喜
第九章 我讨厌突然出现的爱哭鬼
1、我讨厌那个家伙
2、他在一天天长大
3、他和我不一样的
4、妈妈每天都抱我
第五部分 “二胎”中的关注
第十章 妈妈能多看看我抱抱我吗
1、我希望妈妈能看到我
2、我喜欢妈妈看到我棒
3、妈妈知道我又进步了
4、弟弟妹妹我也爱你们
总结
尾声
宝妈们给汉堡妈咪的来信
作者介绍
汉堡妈咪,原名张菁,教育学学士,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是一名有着十几年丰富教学经验的小学高级教师。蒙特梭利教育实践者,儿童心理学专家,拥有小学教师证、幼儿园教师证、亲子教师证、感统教师证等专业领域证书。多次发表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论文及文章,并在“育儿杯”论文大赛荣膺一等奖。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内容简直是为我们家量身定做的,我最近正在经历二胎的磨合期,大宝对新来的小宝充满了好奇,但同时也有明显的不安和占有欲,我感觉自己完全招架不住。这本书从一开始就点出了“大宝心态变化”这个核心问题,用了很多生动的案例,让我感觉作者不是在空泛地讲道理,而是真的了解我们做父母的窘境。比如,它提到如何巧妙地引导大宝成为“小帮手”,而不是一个被取代的“老大哥”,这个点对我启发很大。我之前总想着怎么安抚小宝,却忽略了大宝的情绪管理。书里推荐的那些“专属时间”的技巧非常实用,我试着用书里说的方法跟大宝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度交流,效果立竿见影,他明显感觉自己被重视了。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温暖、接地气,一点也不说教,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善解人意的邻家长辈在跟你分享心得。它不只是教你“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让你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从根本上解决了二胎家庭中常见的亲子关系紧张问题。我尤其欣赏它对父母自我情绪调节的关注,毕竟父母稳住了,家庭的氛围才能稳定下来。
评分我手里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清新淡雅,拿在手里感觉就很舒服,一看就是那种用心打磨过的作品。内页的排版也做得很好,很多地方用加粗的标题和清晰的列表来区分不同的育儿策略,即便是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也能快速定位到我想找的某个技巧。我最欣赏的是它对“界限感”的强调。在二胎家庭里,父母常常因为要同时照顾两个孩子而精疲力尽,导致对大宝的管教常常失之偏颇,要么溺爱补偿,要么过度苛责。这本书很明确地指出了,建立清晰的规则比盲目的爱更重要。它提供了一套循序渐进的方法来划分两个孩子的需求优先级,并且教会家长如何坚定而温柔地执行这些规则。我特别喜欢里面关于“如何应对大宝的退行行为”那一章节,里面详细分析了“吃手指”、“尿床”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而不是简单地批评,这种深层次的解读让我茅塞顿开,感觉自己一下子掌握了“读心术”。这本书的理论基础看起来也很扎实,引用了一些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但呈现方式完全没有晦涩感,非常适合快速吸收和应用。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关于二胎的书不少,但很多都停留在“买玩具”、“分玩具”这种表层操作层面。而我手中的这本,真正深入到了“心”的层面。它不回避父母在两个孩子之间产生的难以启齿的偏爱和比较心理,并且坦诚地告诉我们,这种情感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管理它。我记得其中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不要试图让两个孩子“绝对平等”,而是要让他们感受到“绝对被爱”。这句话瞬间击碎了我之前一直努力维持的“公平”幻觉,让我明白了,对不同阶段、不同性格的孩子采取不同的爱的方式,才是真正的公平。作者的文笔带着一种成熟的洞察力,她没有把“二胎”塑造成一个必须克服的灾难,而是看作一个让家庭关系深化和父母自我成长的契机。书中还特别强调了“夫妻同盟”的重要性,指导我们如何在育儿理念上达成一致,避免因为育儿分歧在大宝面前暴露出来,从而引发更大的混乱。这种关注系统性建设的视角,远超出了普通育儿指南的范畴。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震撼在于它对“原生家庭影响”的剖析。作者非常敏锐地指出,我们对待二宝的方式,往往会不自觉地投射我们自己童年时在家里的角色和感受。比如,如果你是家里的老大,从小承担了太多责任,你可能在不自知中对你的大宝也施加了类似的“榜样压力”。这本书提供了一系列反思性的练习,要求读者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当下的反应。这种由内而外的自我觉察,是解决很多亲子冲突的源头活水。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拿起笔记录自己的想法,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阅读,更像是一场深度的自我对话。此外,书里对“庆祝仪式感”的强调也很有新意,它不是指那种铺张的生日派对,而是日常生活中那些充满仪式感的瞬间,比如“欢迎回家”的小拥抱、“睡前故事的固定环节”,这些小小的固定程序,极大地增强了孩子对家庭安全感的依恋。内容密度很高,每一页都有可以立刻实践的智慧。
评分我给这本书打高分,还有一个很实际的原因:它真的减轻了我的“育儿焦虑”。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总担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毁了”大宝的童年,或者让小宝感觉被冷落。这本书没有提供任何保证“完美育儿”的虚假承诺,它坦诚地告诉我们,犯错是常态,关键在于如何“修复”。书中有一章专门讲“有效的道歉”,这对我这种总是放不下架子的家长太重要了。它教我们如何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展示出成长型思维。这种坦诚和实用性,让我感觉作者真正站在父母的角度说话,而不是高高在上地评判。此外,书中对如何平衡工作与两个孩子的精力的分配也有独到的见解,它不鼓吹“超人父母”,而是倡导“智慧取舍”。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更清晰地看到了如何引导我的两个宝贝,在爱与规则中,共同健康成长。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是一套心理地图,而不是一张简单的路线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