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70-200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气体灭火
  • 灭火系统
  • 设计规范
  • GB 50370-2005
  • 消防工程
  • 安全工程
  • 规范标准
  • 建筑工程
  • 电气工程
  • 工业安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雅图书音像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158005874001
商品编码:29264654790
开本:32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2]26号文《2001~2002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要求,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气体灭火系统研究、生产、设计和使用的科研成果及工程实践经验,参考了相关国际标准及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了有关基础性实验及工程应用实验研究。广泛征求了设计、科研、制造、施工、大专院校、消防监督等部门和单位的意见,最后经专家审查,由有关部门定稿。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共分六章和七个附录,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设计要求、系统组件、操作与控制、安全要求等。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设计要求
3.1 一般规定
3.2 系统设置
3.3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3.4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3.5 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
4 系统组件
4.1 一般规定
4.2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组件专用要求
4.3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组件专用要求
4.4 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组件专用要求
5 操作与控制
6 安全要求
附录A 灭火浓度和惰化浓度
附录B 海拔高度修正系数
附录C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喷头等效孔口单位面积 喷射率
附录D 喷头规格和等效孔口面积
附录E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管道压力系数和密度系数
附录F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喷头等效孔口单位面积喷射率
附录G 无毒性反应(NOAEL)、有毒性反应(LOAEL)浓度和灭火剂技术性能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条文说明


《建筑防火与消防工程基础》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系统、全面地介绍建筑防火与消防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核心概念以及工程应用的基本方法。内容涵盖了火灾的发生、发展机理,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析,不同类型建筑的防火设计原则,以及各类主动和被动消防设施的原理与选型。本书力求在理论深度与工程实用性之间取得平衡,为从事建筑设计、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工程施工及技术咨询的专业人士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 第一部分:火灾科学基础与风险评估 第一章:燃烧与火灾基础理论 本章深入探讨燃烧的化学本质、链式反应机理以及火灾的发生、发展与熄灭过程。详细分析了热量传递(传导、对流、辐射)在火灾蔓延中的作用。重点阐述了火灾三角与火灾四面体的构成要素,并引入了火灾荷载密度的概念,用于量化评估建筑物内可燃物的潜在危险。同时,对典型燃烧产物(如一氧化碳、氰化氢)的毒性及其对人员疏散的影响进行了科学论述。 第二章:建筑火灾危险性分类与分析 本章依据现行国家标准,系统界定了工业、民用及特殊功能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详细介绍了火灾危险性确定的依据,包括建筑物的用途、使用性质、储存或生产的物料性质、以及建筑结构类型。内容延伸至火灾危险性分析的定量方法,如火灾场景模拟的基础输入参数设定,旨在帮助读者准确评估特定建筑环境下的潜在风险水平。 第三章:建筑结构防火安全设计 本章聚焦于建筑主体结构在火灾作用下的稳定性与完整性维护。涵盖了耐火等级的确定、防火分隔(防火分区、防火墙、防火隔断)的设计要求,以及防火封堵与延伸物的处理技术。详细解析了不同结构体系(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木结构)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变化,并介绍了提高结构耐火性能的工程措施,如耐火极限的测试标准与实际应用。 第二部分: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与措施 第四章:安全疏散设计原理 安全疏散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核心环节。本章系统阐述了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人员疏散计算模型、最短疏散距离的确定、以及安全出口的设置标准。详细分析了不同场所(如办公楼、商场、剧院、厂房)的疏散设计差异,并重点讲解了疏散楼梯、防烟楼梯间、避难层和安全走廊的构造要求及其与不同使用性质的匹配性。同时,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排烟系统的疏散支持功能进行了介绍。 第五章:建筑防火设计中的建筑构造措施 本章侧重于建筑围护结构和内部装修的防火性能控制。内容包括:外墙的防火设计、屋顶的防火要求、门窗的防火等级与安装规范。深入探讨了中庭、管道井、电缆井等薄弱环节的防火封堵技术。对于建筑装饰材料的选择,详细列举了不同材料(A、B、C级)的适用范围及燃烧特性指标,强调了装饰材料的防火性能对整体建筑安全的影响。 第六章: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基础 本章详细解析了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原理与技术规范。阐述了自然排烟与机械排烟系统的适用条件与计算方法。重点介绍了机械排烟系统的组成(排烟风机、风道、排烟口/窗)及其性能参数的确定。对于复杂的空间(如地下室、大空间场所),系统性地介绍了正压送风系统(楼梯间加压)的设计要点,确保人员在火灾条件下能够安全撤离。 第三部分:消防设施技术与应用 第七章: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 本章全面介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设计安装规范。系统梳理了各类探测器(点型、线型、吸光式等)的适用环境与技术特点。详细阐述了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功能配置、设备选型和安装要求。特别强调了报警系统与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电梯迫降、防火卷帘等设施间的可靠联动逻辑设计。 第八章: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 室内消火栓系统是建筑内部扑救初起火灾的重要手段。本章详细介绍了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水源要求、水泵房的设置规范、管网布置原则以及消火栓箱的选型与安装位置。重点解析了水泵的选型计算(流量、扬程),以及系统进行强度试验和淹没试验的技术流程,确保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可靠供水。 第九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原理 本章系统介绍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核心设计要素。根据不同的保护对象和火灾风险,分类讲解了湿式、干式、预作用式以及雨淋系统的适用场景和安装要求。深入分析了喷头的设计参数,包括保护半径、喷水强度与喷水区域的确定。本章还涵盖了水力计算的基础方法,以验证系统供水能力满足最不利点灭火需求。 第十章:气体灭火系统的应用与基本原理 本章探讨了针对特定场所和贵重设备保护的气体灭火技术。概述了常用的灭火气体介质的特性(如二氧化碳、惰性气体混合物、卤代烷替代品)及其对人员安全的影响。详细介绍了灭火剂的储存、释放机构的设计要求。并明确了气体灭火系统应适用的特殊防护空间类型,强调了严格的预先和延时释放程序的重要性。 第十一章:消防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 本章阐述了应急照明系统在火灾事故中维持可见度和引导人员疏散的关键作用。介绍了应急照明的分类(照亮式、标志式),并详细说明了照度标准、均匀度要求以及持续供电时间的设计规范。重点解析了疏散指示标志的安装高度、可视距离及其与安全出口的对应关系。 附录:相关标准与术语索引 本书附录收录了建筑防火与消防工程领域中常用的专业术语定义,以及与本书内容紧密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主要引用条文索引,便于读者进行交叉参考和深入学习。 本书内容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旨在构建一个全面、深入的建筑消防安全技术知识体系,是消防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封面上“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70-2005”几个字显得十分专业,字体选择也恰到好处,传递出一种严谨可靠的感觉。我在书店里翻阅时,首先被它厚重的纸张和清晰的排版所吸引。书页的触感很好,印刷质量也很高,即使是细小的图表和文字也能看得十分清楚,这对于需要仔细研读的国家标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翻开目录,看到里面划分的章节,感觉内容会非常丰富和系统,预示着它涵盖了气体灭火系统设计领域的方方面面。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从初步的印象来看,这本书绝对是一本值得拥有的专业工具书,对于从事相关行业的设计师、工程师以及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一本宝贵的参考资料。它的存在能够帮助规范行业内的设计流程,提升气体灭火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如今社会对消防安全日益重视的背景下,一本权威性的设计规范显得尤为重要,这本书的出现恰逢其时。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是一名在建筑工程领域工作的初级设计师,对于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规范一直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在实际工作中,我常常需要查阅各种资料,但散乱的信息让我难以形成系统的认识。当我拿到这本《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70-2005》后,我感觉自己找到了“救星”。书中的条文清晰明了,逻辑性强,从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到各种气体灭火系统的具体要求,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大量的图示和表格,它们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各种技术细节,让原本枯燥的技术规范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我曾经在设计一个数据中心时,对如何选择合适的灭火剂和确定喷放量感到困惑,而这本书中的相关章节,为我提供了详细的计算方法和选型依据,让我能够自信地完成设计任务。这本书不仅是技术的指导,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它教会我如何从全局出发,系统地考虑每一个设计环节,确保最终的设计方案既符合规范要求,又具有实际操作性和经济性。

评分

我是一名在一家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工作的安全工程师,我们的工作环境对消防安全有着极高的要求。气体灭火系统在我们的生产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一些易燃易爆的区域。我购买了《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70-2005》这本书,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的设计和应用知识。这本书的实用性令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结合了实际工程的案例和要求。书中关于高压气瓶组的设计、管路系统的压力损失计算、以及喷嘴的设计与选型等内容,都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技术指导。我曾经在优化我们仓库内的气体灭火系统时,遇到了关于喷射均匀性的难题,这本书中的相关章节,通过详细的模拟计算方法和实验数据,为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本书让我对气体灭火系统的整体性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我今后在现场进行设备选型和维护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评分

作为一名学术研究者,我一直关注着消防工程技术的发展前沿。《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70-2005》这本书虽然是一本应用型的设计规范,但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对于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仔细阅读了书中关于不同灭火剂的灭火机理、灭火效能以及对环境影响的分析,这些内容都为我理解气体灭火系统的科学基础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尤其是一些关于灭火剂浓度计算和保压时间的公式推导,让我能够更深入地探究其背后的物理和化学过程。这本书的系统性和权威性,使其成为我梳理和学习气体灭火系统知识的重要教材。它不仅解答了我现有的疑问,也激发了我对一些更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例如如何开发更环保、更高效的新型气体灭火剂,以及如何通过智能化技术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灭火效果。这本书无疑是推动气体灭火系统技术进步的基石之一。

评分

作为一名在消防工程领域拥有多年经验的资深工程师,我对各类消防规范了如指掌。最近我深入研究了《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70-2005》,不得不说,这本书确实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它不仅总结了多年来气体灭火系统设计实践的经验,更是对相关技术标准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整合。书中的内容非常专业,涵盖了从系统分类、组件选择、管网设计、喷放量计算到联动控制等各个环节,每个部分都深入剖析,给出了明确的设计要求和指导。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不同类型气体灭火剂(如IG541、IG55、CO2等)的适用性分析和设计要点,这些信息对于确保灭火效果和人员安全至关重要。这本书的严谨性体现在每一个细节,无论是参数的取值还是计算公式的应用,都经过了科学的验证和论证。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处理复杂项目的设计师来说,这本书不仅是必备的参考手册,更是一种解决疑难问题的“法宝”。它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各种特殊环境和高风险场所时,制定出最安全、最有效的灭火方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