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施工现场业务管理细节大全丛书 测量员(第3版) 9787111510390 机械工业

HJ 施工现场业务管理细节大全丛书 测量员(第3版) 9787111510390 机械工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红英 著
图书标签:
  • 施工现场
  • 业务管理
  • 测量
  • 工程测量
  • 施工技术
  • 管理细节
  • 机械工业
  • HJ丛书
  • 第3版
  • 9787111510390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晓月草堂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10390
商品编码:2894819323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施工现场业务管理细节大全丛书 测量员(第3版)

定价:56.00元

作者:王红英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111510390

字数:

页码: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介绍施工现场测量技术管理的细节要求,以及水准测量、角度观测、距离丈量和直线定线、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建筑施工测量、工业建筑施工测量、房地产开发与规划测量、航空和地面摄影测量、总平面图的应用、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建筑工程测量常用数据及技术资料等分项工程测量员应掌握的基本、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测量细则。其主要内容都以细节中的要点详细阐述,表现形式新颖,易于理解,便于执行,方便读者抓住主要问题,及时查阅和学习。

目录


目录第版前言第版前言第版前言1 施工测量组织管理细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细节:测量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细节: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细节:测量仪器保养知识细节:施工测量细节:施工测量基本工作细节:测设的基本工作细节:测设点位的基本方法细节:激光定位仪器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细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细节:施工测量班组管理细节:施工测量工作的管理制度细节:测量放线的技术管理细节:建筑施工测量安全管理要求细节:施工测量质量控制管理细节:施工测量放线质量事故的预防细节:施工测量放线质量事故的处理细节:施工测量放线安全事故的预防细节:施工测量放线安全事故的处理2 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细节:地形图基本知识细节:民用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细节:工业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细节:市政工程的基本知识细节:系统误差细节:偶然误差细节:中误差细节:限差细节:相对误差细节:误差传播定律细节:观测值函数的中误差
3 水准测量细节: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细节:光学水准仪细节:电子水准仪细节:水准尺细节:水准测量细节: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细节:水准测量的成果校核细节:水准仪的一般检验与校正细节:水准测量误差的分析细节:精密水准仪测量细节:精密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细节:普通水准仪常见故障的检修4 角度测量仪细节:水平角测量的基本原理细节:光学经纬仪细节:电子经纬仪细节:水平角的测量和记录细节:测设水平角和直线细节:竖直角测法细节:精密经纬仪的构造和用法细节:简便测角法细节:施测中的操作要领细节:角度观测注意事项细节:经纬仪的一般校验和校正细节:经纬仪的保养与维修5 距离丈量和直线定线细节:距离的丈量细节:钢卷尺的性质和检定细节:钢卷尺尺长的改正细节:钢卷尺量距、设距和保养细节:钢卷尺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细节:直线定线――两点间定线细节:直线定线――过山头定线细节:直线定线――正倒镜定线细节:直线定线――延伸法定线细节:直线定线――绕障碍物定线细节:丈量的基本方法和精度要求细节:普通丈量细节:精密丈量细节:斜坡地段丈量细节:点位桩的测设方法细节:丈量中的注意事项细节:电磁波测距细节:光电测距仪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与标称精度细节:光电测距仪的分类与检定项目细节:光电测距仪的基本操作方法、使用与保养要点细节: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细节:视距测法细节:水平视线视距原理与测法细节:倾斜视线视距原理与测法细节:视距测量的误差细节:视距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消减方法6 小地区控制测量细节:控制网的形式细节:坐标系的标准方向细节:测区范围的确定细节:布设控制点细节:控制网的精度要求细节:导线测量的基本方法细节: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7 地形图测绘细节:测图的一般规定细节:板仪的构造细节:平板仪测图原理细节:平板仪的安置细节:板仪量距测图细节:板仪、水准仪联合测图细节:测站选择与转站测量细节:测图内容的取舍细节:图面修饰细节:大平板仪的构造细节: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细节:地形图应用的内容细节:按设计线路绘制纵断面图细节:按限制坡度绘制同坡度线和选定短线路细节:确定汇水面积细节:平整场地中的土石方量计算测量员 第版8 建筑施工测量细节:建筑施工控制测量细节:施工控制网的测设细节:土石方工程施工测量细节:建筑物的定位放线细节:一般基础工程施工测量细节:桩基础的施工测量细节:混凝土杯形基础施工测量细节:墙体工程施工测量细节: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测量细节: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测量细节:特殊结构形式建筑的施工放样细节:工业厂房控制网的测设细节:工业厂房柱列轴线的测设与柱列基础放线细节:工业厂房柱子安装测量细节:工业厂房的吊车梁、轨安装测量细节:工业厂房的屋架安装测量9 现代的数字化技术细节:数字化成图技术细节:数字地球10 房地产开发与规划测量细节:房地产开发测量的任务细节:房地产测绘的特点细节:界址点的测量细节:房产分幅图和分丘图的测绘细节:分层分户图的绘制细节:原占地面积与土地划拨面积的关系细节:利用图形计算面积细节:房屋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细节:住宅房屋使用面积的计算细节:住宅房屋套内面积的计算细节:住宅房屋共用面积的计算11 总平面图的应用细节:总平面图细节:图例符号细节:等高线细节:总平面图的坐标系统细节:总图的方向细节:总平面图的阅读细节:总平面图的应用细节:坐标的解析计算12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细节:建筑物变形观测的意义和特点细节:建筑物变形观测的内容及技术要求细节:建筑物的倾斜观测细节:建筑物的冻胀观测细节:建筑物的裂缝观测细节:建筑物的位移观测细节:建筑物的滑坡观测细节:在建筑物沉降观测中,水准基点的布设细节:在建筑物沉降观测中,测定建筑物的沉降量细节:建筑物沉降观测所包括的内容细节: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注意事项细节:水平位移观测细节:用前方交会法测定建筑物的水平位移细节:用后方交会法测定建筑物的水平位移细节:日照变形测量细节:风振变形测量13 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细节:编绘竣工总平面图的意义细节:编绘竣工总平面图的方法和步骤细节:竣工总平面图的终绘制细节:竣工总平面图的附件14 建筑工程测量常用数据及技术资料细节:建筑工程测量常用数据细节:建筑工程测量技术资料附录实训一 水准仪的认识与操作实训二 经纬仪的认识及水平角测量实训三 视距测量实训四 全站仪的操作与使用实训五 民用建筑物定位测量实训六 用前方交会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务:从规划到竣工的精细化控制》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为建筑行业的项目管理人员提供一套全面、系统且高度实用的操作指南,涵盖了建筑工程项目从初期规划、实施阶段到最终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策略与技术。不同于侧重于单一工种技能或纯理论探讨的著作,本书的价值在于其深度融合了工程实践中的最新管理理念、风险控制方法以及高效沟通协作技巧,是现场管理者的“作战手册”。 第一部分:项目启动与规划——奠定成功的基石 本部分聚焦于项目启动阶段的关键决策与规划工作,强调“谋定而后动”的原则。 1.1 市场调研与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深度剖析: 详细阐述如何进行精准的市场需求分析,评估技术、经济、法律及环境的可行性。内容包括敏感性分析、投资回报率(ROI)预测模型构建,以及如何识别和量化潜在的早期风险点。 1.2 合同策略与风险矩阵构建: 深入解析各类工程合同(如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交钥匙工程)的优缺点及其在不同项目类型中的适用性。重点讲解合同条款的风险识别与谈判策略,并提供一套标准化的风险矩阵模板,指导项目团队系统地评估、分配和应对合同风险。 1.3 综合项目计划的制定与优化: 摒弃传统的线性计划编制方法,本书推崇基于成果导向的项目交付系统(PDMS)框架。详细介绍工作分解结构(WBS)的深度分解技巧,关键链(Critical Chain)排程法在资源平衡与瓶颈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进度软件(如Primavera P6)进行跨专业、跨阶段的资源负荷预测与平滑处理。特别关注“快车道”和“并行施工”策略下的进度控制要点。 1.4 质量管理体系的初始部署: 阐述如何依据ISO 9001标准和行业规范,构建符合项目特点的质量管理计划(QMP)。内容包括过程质量标准(PQS)的设定、关键质量控制点(KQC)的识别,以及如何建立从设计输入到施工过程的持续改进(PDCA循环)机制。 第二部分:施工实施与过程控制——精益建造的现场实践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侧重于将管理计划转化为高效、安全、可控的现场作业。 2.1 资源集成与供应链协同管理: 探讨现代建筑项目多主体协同的复杂性。内容涵盖专业分包商的精选与绩效管理、大宗材料的集中采购与物流优化(JIT/JIS策略的应用),以及现场临时设施的科学布局与高效运转。重点剖析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供应链的透明化与实时追溯。 2.2 现场安全与环境(HSE)的融入式管理: 区别于传统的“事后检查”,本书提倡“主动安全文化”的构建。详细介绍了基于作业安全分析(JSA)的风险预判,高风险作业(如深基坑、高大模板、起重吊装)的专项审批与监控流程,以及如何利用BIM技术进行碰撞检测和安全疏散路径模拟。环境管理部分聚焦于“绿色建造”要求,包括建筑垃圾的源头减量化、水土保持措施的精细化控制。 2.3 变更管理与索赔预防: 工程项目不可避免的变更管理是控制成本和进度的关键。本书提供了详尽的变更管理流程:从变更需求提出、影响评估、成本核算到正式审批的“闭环”控制。针对潜在的合同索赔,提供了详细的证据链收集、记录保存方法论,以及如何撰写具有法律效力的工程变更通知书(CCN)。 2.4 成本控制的动态跟踪与预测: 采用挣值管理(EVM)作为核心工具,指导管理者如何实时计算进度绩效指数(SPI)和成本绩效指数(CPI)。内容包括现场发生的工程计量确认流程、暂列金与暂定金的精细化使用与核销,以及如何运用完工预算(BAC)与完工尚需预算(ETC)进行偏差分析和未来成本的滚动预测。 第三部分:项目收尾与知识转移——实现价值最大化 收尾阶段的效率直接影响项目的最终交付质量和公司声誉。 3.1 竣工验收与移交的标准化流程: 详细解析了分阶段验收、中间验收和最终竣工验收的法律程序与技术标准。重点阐述如何高效组织各方(业主、监理、政府部门)的联合验收工作,以及竣工图的编制与会审要求。 3.2 缺陷责任期与保修管理的策略: 介绍了如何从合同和技术层面准备缺陷清单(Punch List)的生成与销项工作。探讨了建立快速响应的保修服务体系,以最小化缺陷整改成本,并确保项目顺利进入缺陷责任期。 3.3 竣工文件归档与经验教训总结(Lessons Learned): 强调知识资产的重要性。指导项目团队如何系统化地整理合同文件、技术资料、变更记录和财务报表,形成完整的竣工档案。最重要的是,本书提供了一套结构化的“经验教训”访谈与分析方法,确保项目团队的宝贵知识和教训能够有效地转化为企业未来的管理工具和标准作业程序(SOP)。 适用对象: 本书面向建筑、土木工程、设备安装等相关领域的项目经理、项目总监、工程部经理、成本控制工程师,以及希望系统提升现场管理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它不仅仅是理论参考,更是指导管理者在复杂多变的项目环境中做出明智决策的实用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可以说是给了我这样的初入测量行业的菜鸟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在翻阅这本书之前,我对于施工现场的测量工作,停留在比较模糊的概念阶段,总觉得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隔着一道鸿沟。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座桥梁,将我带入了实际工作的具体细节。它没有像一些理论书籍那样,只讲“是什么”,而是更侧重于“怎么做”,这一点对我来说至关重要。从测量仪器的选择、校准,到不同类型工程(比如道路、桥梁、建筑)的放样、控制测量,再到沉降观测、变形监测等,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书中的插图和表格也十分丰富,将抽象的步骤具象化,帮助我更快地理解和记忆。特别是一些易错点和注意事项,作者都用醒目的方式提示出来,这对于避免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走弯路非常有帮助。我曾经因为对某个放样指令的理解不准确,导致了返工,读了这本书后,我才意识到很多细节的操作规范原来如此重要。这本书让我感觉到,测量工作绝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更是严谨、细致、科学的工程实践。它让我对测量员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后续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作为一名在工地摸爬滚打了多年的测量老兵,我拿到这本《测量员(第3版)》时,内心是抱着一种“看看新东西”的心态。不得不说,这本书在现有测量理论的基础上,确实融入了不少新的理念和技术。我尤其欣赏它在“施工现场业务管理”这一块的着墨。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关注技术层面的操作,对于如何更有效地进行现场管理、人员调度、进度控制,以及如何与施工方、监理方进行沟通协调,往往是靠经验摸索。这本书则从管理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梳理了测量工作的流程和要点,比如测量成果的提交、报审流程,质量控制的责任划分,以及安全生产在测量工作中的重要性。这让我意识到,一个优秀的测量员,不仅仅需要扎实的技术功底,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素养。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也很有启发性,能够让我们联想到自己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并从中找到改进的方向。虽然我可能已经掌握了书中的大部分技术,但管理层面的内容,确实给我带来了新的思考,让我觉得这本书对于提升测量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评分

我是一个对工程技术充满好奇的学习者,这次有幸接触到《HJ 施工现场业务管理细节大全丛书 测量员(第3版)》,让我对测量工作的认识从“高大上”的理论模型,一下子拉近到了“接地气”的实际操作。书中对于各种测量仪器(全站仪、GPS、水准仪等)的原理、使用方法、以及日常维护保养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我曾经觉得这些仪器都很神秘,操作起来很复杂,但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每一个按钮、每一个设置都有其特定的含义,而且熟练掌握这些操作,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书中关于坐标系统、高程基准的讲解,也比我之前看的教材更加清晰易懂,它结合了实际施工中的应用场景,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概念。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测量误差分析与控制”那一章节,它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误差的来源,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通过规范操作和合理的数据处理来尽量减小误差。这让我觉得,测量工作不仅仅是“量一量”,更是在与各种不确定性作斗争,并在斗争中追求极致的精确。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更像是在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测量师的办公室里,他一边泡着茶,一边跟你聊他在现场遇到的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以及他是如何一步步解决的。它不是那种按部就班的教科书,而是充满了“过来人”的智慧和提醒。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经验之谈”的部分,比如在雨季进行测量应该注意什么,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如何选择最优的测量方案,或者在夜间施工中如何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这些内容,在一般的技术手册里是很难找到的。它还提到了很多关于测量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比如如何有效地向工人交底,如何处理与施工队伍可能产生的矛盾。这些软技能的强调,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技术,更是在培养一个成熟的、能够在复杂环境中独立完成工作的测量人才。它让我明白,测量工作不是孤军奋战,而是需要团队合作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评分

拿到这本《测量员(第3版)》后,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全”。这本书几乎涵盖了我作为一个测量新人可能遇到的所有基础性问题,并且提供了非常详尽的解决方案。从测量前期的准备工作,比如测量仪器的选择、检查,到测量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如导线测量、高程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再到测量成果的整理、计算、报告编写,每一个环节都被拆解得非常细致。我尤其注意到书中关于“测量成果质量控制”的内容,它清晰地界定了不同阶段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这让我对于如何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有了更明确的概念。而且,书中还涉及了一些进阶内容,比如关于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对测量质量的评价方法等,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适合初学者,对于有一定经验的测量人员,也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化的知识框架,让我能够清晰地梳理自己的学习路径,并有针对性地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