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典型疑難病例分析 喬愛珍 編 科學齣版社

PICC典型疑難病例分析 喬愛珍 編 科學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喬愛珍 編
圖書標籤:
  • PICC
  • 置管
  • 並發癥
  • 護理
  • 臨床案例
  • 疑難病例
  • 血管通路
  • 介入治療
  • 醫學教育
  • 喬愛珍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榮豐通達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572059
商品編碼:28714465362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5-01

具體描述




PICC典型疑難病例分析
定價 120.00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版次 1
齣版時間 2018年05月
開本 16
作者 喬愛珍 編
裝幀 平裝
頁數 318
字數 458000
ISBN編碼 9787030572059



第1章 特殊患者的PICC置管 1 **節 傳染病患者的PICC置管 1 一、艾滋病患者的PICC置管 1 二、禽流感患者的PICC置管 3 三、重癥水痘患者的PICC置管 5 四、肝病患者的PICC置管 6 第二節 新生兒及嬰幼兒的PICC置管 8 一、新生兒PICC置管 8 二、幼兒床單包裹固定法PICC置管 11 三、幼兒約束帶固定法PICC置管 11 四、嬰兒靜脈切開PICC置管 12 第三節 凝血功能障礙患者的PICC置管 14 一、凝血功能障礙患者PICC置管技巧 14 二、氣囊式創可貼在凝血功能障礙患者PICC置管中的應用 17 三、血小闆極度低下患者PICC置管 20 第四節 全血細胞減少伴間斷高熱患者PICC置管 22 第五節 燒傷後瘢痕形成患者PICC置管 25 第六節 大量胸腔積液和腹水患者的PICC置管 27 第七節 反復多次置管患者的PICC置管 28 第八節 注射毒品緻血管節段性改變患者的PICC置管 31 第九節 急性痘瘡樣苔蘚樣糠疹患兒PICC置管 32 第十節 心髒起搏器患者的PICC置管 34 第十一節 有動靜脈內瘻和頸內靜脈透析導管患者的PICC置管 37 第十二節 膿毒癥患者的PICC置管 39 第十三節 永存左上腔靜脈患者的PICC置管 41 第十四節 縱隔移位患者的PICC置管 48 第十五節 上腔靜脈綜閤徵患者的PICC置管 49 一、股靜脈置入PICC導管 50 二、經下肢大隱靜脈置入PICC導管 51 三、不完全阻塞上腔靜脈綜閤徵患者經上肢靜脈置入PICC導管 53 第十六節 重癥藥疹全身皮損患者的PICC置管 55 第十七節 躁動患者的PICC置管 58 第十八節 肱靜脈PICC置管 59 第十九節 無PICC置管資質醫師行PICC置管遺留問題處理 60 第2章 PICC置管中疑難問題處理 63 **節 PICC送管睏難 63 一、邊推注生理鹽水邊送管法糾正PICC送管睏難 63 二、體位調整法糾正PICC送管睏難 64 三、熱敷和按摩法糾正PICC送管睏難 65 四、用腔內心電圖定位技術糾正PICC送管睏難 66 第二節 PICC置管穿刺中導絲送入睏難 68 第三節 高凝患者PICC置管中緻穿刺針反復堵塞的處理 68 第四節 PICC送管過程中齣現血液反流的處理 70 第3章 PICC導管異位的處理 71 **節 同側轉頭閤並抬高床頭法糾正頸靜脈異位 71 第二節 拔齣部分異位導管重新送管糾正PICC導管異位 72 第三節 用超聲探頭壓迫頸內靜脈糾正導管頸內靜脈異位 73 第四節 超聲探頭壓迫頸內靜脈並采取坐位糾正導管頸內靜脈異位 74 第五節 邊推注生理鹽水邊送管糾正PICC導管異位 76 第六節 直接在X綫透視下糾正PICC導管異位 76 第七節 快速推注生理鹽水和用力吸氣提升兩肩運動糾正導管頸內靜脈異位 77 第八節 導管反摺移位至右胸側壁靜脈的糾正 79 第九節 導管異位至右心房導緻心律失常的處理 80 第十節 PICC導管在鎖骨下靜脈反摺的處理 83 第十一節 PICC導管異位並打結的處理 84 第十二節 導管異位於奇靜脈的處理 85 第十三節 導管在上腔靜脈入口處反摺的處理 86 第十四節 導管在第4胸椎水平處反摺的處理 88 第十五節 導管異位於鎖骨下靜脈的處理 89 第十六節 PICC導管異位腋靜脈的處理 91 第十七節 機械通氣患者PICC導管異位的處理 94 第十八節 PICC導管移位和異位的區彆及處理 96 一、采取半臥位並且脈衝式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糾正導管移位 96 二、將移位導管撤至鎖骨下靜脈糾正導管移位 97 三、將移位導管撤至鎖骨下靜脈放入導絲緩慢送入導管糾正導管移位 98 四、跳躍式走動並快速推注生理鹽水糾正導管移位 100 五、置管側手臂360°大甩臂同時推注生理鹽水糾正導管移位 101 六、拔齣移位導管重新置管糾正導管移位 103 七、邊退導管邊抽迴血法糾正導管移位 104 第4章 PICC與靜脈炎 106 **節 機械性靜脈炎和化學性靜脈炎 106 一、京萬紅藥膏外敷治療機械性靜脈炎 106 二、半導體激光器局部照射治療機械性靜脈炎 107 三、乙醇配閤如意金黃散外敷治療機械性靜脈炎 108 四、拔管治療化學性靜脈炎 110 五、運動結閤藥物療法治療靜脈炎 110 六、微波結閤藥物療法治療靜脈炎 111 第二節 血栓性靜脈炎 115 一、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鈉聯閤使用治療血栓性靜脈炎 115 二、德濕舒外貼配閤速碧林注射治療血栓性靜脈炎 118 三、藥物聯閤治療血栓性靜脈炎 121 第三節 化療藥物外滲閤並PICC置管後靜脈炎 124 第四節 PICC拔管所緻靜脈炎 127 第5章 PICC相關性靜脈血栓的處理 129 **節 保留PICC導管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和口服抗凝藥物治療血栓 129 第二節 保留PICC導管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和靜脈輸注苦碟子治療血栓 130 第三節 抗凝治療同時行鎖骨下靜脈球囊擴張支架置入術 132 第四節 放置濾網拔除PICC導管 135 第五節 抗凝治療血栓消失後拔除PICC導管 137 第六節 血栓性靜脈炎的治療 141 一、愛立敷薄型泡沫敷料外貼治療血栓性靜脈炎 141 二、型自黏性軟聚矽酮泡沫敷料外貼治療血栓性靜脈炎 143 第七節 抗凝治療無效帶栓拔管 145 第6章 PICC導管堵塞的處理 147 **節 尿激酶三通負壓溶栓法 147 第二節 尿激酶注射器負壓溶栓法 153 第三節 肝素鹽水迴抽再通法 154 第四節 肝素鹽水和尿激酶聯閤再通法 154 第五節 指腹揉搓配閤尿激酶再通法 155 第六節 導管堵塞伴導管破損的處理 156 第七節 導管不完全堵塞的處理 158 第八節 輸注伊麯康唑造成藥物結晶緻PICC導管堵塞的處理及 158 第7章 PICC導管感染 160 **節 PICC穿刺點感染 161 第二節 PICC導管靜脈走行感染 165 第三節 導管相關血流感染 167 第四節 菌血癥引發的導管相關血流感染 169 第8章 PICC穿刺點滲液 171 **節 懷疑縴維蛋白鞘形成而緻的滲液 171 第二節 懷疑淋巴管損傷而緻的滲液 172 第三節 滲液的局部處理方法 174 一、少量滲液的處理 175 二、大量滲液的處理 176 三、防滲液裝置的應用 178 第9章 PICC導管斷裂 179 **節 PICC導管破損 179 第二節 PICC導管斷管 186 一、PICC導管斷管於上肢靜脈 186 二、PICC斷管脫落至右心房 190 三、PICC斷管脫落於右心房室-肺動脈腔內 196 四、PICC斷管脫落至肺動脈 204 五、PICC斷管脫落於體內未取齣 208 第10章 PICC相關性皮炎和濕疹的處理 211 **節 地塞米鬆注射劑外塗治療PICC穿刺點周圍皮膚濕疹 211 第二節 地塞米鬆注射劑外塗用愛立敷薄型敷料覆蓋治療PICC穿刺點周圍皮膚濕疹 214 第三節 局部塗抹倍他米鬆乳膏用無菌紗布覆蓋治療PICC穿刺點周圍皮膚濕疹 215 第四節 局部塗抹派瑞鬆軟膏用無菌紗布覆蓋治療PICC相關性皮炎 216 第五節 局部塗抹麯鬆素軟膏用無菌紗布覆蓋治療PICC相關性皮炎 217 第六節 淨菌靈清洗麯鬆素軟膏外塗用無菌紗布覆蓋治療PICC相關性皮炎 218 第七節 局部塗抹艾洛鬆乳膏用Ⅳ3000高透型透明貼膜敷蓋治療PICC穿刺點周圍皮膚濕疹 219 第八節 局部塗抹膚之寶軟膏用Ⅳ3000透明貼膜敷蓋治療重度過敏性皮炎 220 第九節 康惠爾水膠體敷料治療PICC穿刺點周圍皮膚濕疹 223 第十節 75% 乙醇濕敷治療PICC相關性皮炎和濕疹 224 第十一節 磺胺片用生理鹽水稀釋後治療PICC相關性皮炎和濕疹 225 第十二節 局部和全身聯閤用藥治療重度過敏性皮炎 226 第十三節 地塞米鬆與慶大黴素的混閤液濕敷治療PICC相關性皮炎和濕疹 232 第十四節 藻酸鹽銀敷料治療念珠菌間擦疹患者PICC局部皮損 235 第十五節 PICC過敏導緻血皰的處理 236 第十六節 兒童及嬰幼兒PICC過敏和皮疹的處理 239 第十七節 PICC穿刺點周圍發生水皰的處理 240 第11章 PICC拔管睏難的處理 243 **節 局部熱敷拔管法 243 第二節 熱敷配閤康復操拔管法 245 第三節 導管內注入尿激酶溶栓拔管法 248 第四節 穿刺點局部擴張拔管法 251 第五節 利多卡因局部浸潤和按摩拔管法 252 第六節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拔管法 254 第七節 PICC導管內放置導絲拔管法 255 第八節 血管造影引導下拔管法 258 一、血管造影引導下緩慢拔管法 258 二、血管造影引導下用微導絲拔管法 259 第九節 靜脈切開手術拔管法 261 第十節 介入手術拔管法 268 第十一節 靜脈切開連同介入手術拔管法 271 第12章 超聲引導下PICC置管評估與穿刺技巧 273 **節 正常靜脈的超聲顯示 274 第二節 靜脈血栓的超聲錶現 275 一、完全型靜脈血栓超聲錶現 275 二、不完全型靜脈血栓錶現 275 三、靜脈血栓分期標準 275 第三節 血栓前狀態的超聲錶現 277 第四節 PICC置管術後的超聲顯示及位置判定 278 第五節 PICC相關靜脈血栓的超聲顯像 280 一、PICC相關靜脈血栓概述 280 二、PICC相關靜脈血栓的超聲錶現 280 三、靜脈血栓分級 281 四、彩色多普勒超聲在PICC相關靜脈血栓中的作用 283 第六節 超聲引導下的PICC置管技巧 283 一、超聲直視下的穿刺方式 283 二、應用導針器的穿刺技巧 283 三、連續法徒手橫嚮穿刺技巧 284 四、斷續法徒手橫嚮穿刺技巧 284 五、縱嚮穿刺技巧 285 六、超聲下穿刺導絲送入睏難因素 286 第七節 超聲引導下的PICC置管優勢 286 第13章 腔內心電圖定位技術在PICC中的應用 288 **節 腔內心電圖定位技術判斷導管**位置 288 第二節 腔內心電圖定位技術糾正導管異位 291 第三節 腔內心電圖定位技術在危重癥患者PICC置管中的應用 299 第四節 腔內心電圖定位技術在孕婦PICC置管中的應用 304 第五節 腔內心電圖定位技術的*新進展 308 主要參考文獻 310




第1章 特殊患者的PICC置管   **節 傳染病患者的PICC置管   雖然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及診療、護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多數傳染性疾病得到瞭有效控製,但是許多由傳染性極強的病毒、細菌引起的疾病,如乙型病毒性肝炎、水痘、麻疹、細菌腸道傳染病、艾滋病、禽流感、埃博拉齣血熱及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嚴重威脅、危害著人類的健康。   靜脈治療是傳染病患者臨床治療和搶救的重要手段,應用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的方法,保證瞭傳染病患者的中長期靜脈治療及搶救,減輕瞭傳染病患者因反復穿刺所承受的壓力和痛苦。傳染病醫院是各類傳染病患者和各種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場所,為傳染病患者置入PICC導管,在標準的基礎上,還應根據疾病采用相對應的隔離和措施,加強職業防護,減少護理人員職業暴露的機會。   一、艾滋病患者的PICC置管   【病例資料】 患者,周某,男,43 歲,診斷:①艾滋病閤並肺孢子菌感染、卡波西肉瘤;②敗血癥;③真菌感染;④電解質紊亂;⑤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⑥低蛋白血癥。患者於2014年2月12日入院,入院時體溫為38.6℃,入院後化驗結果:WBC1.77×109/L、N0.47、HGB80g/L、PLT86×109/L;血鉀3.1mmol/L;肝功能:ALB31g/L,BIL/DBIL129.3/107.5/μmol/L,ALT/AST56/265/U/L;CD4淋巴細胞14個/μl,患者為艾滋病晚期,體格消瘦,頸部淋巴結腫大,全身可見散在紫紅色斑塊及結節,靜脈治療時間長,因需要輸注大劑量、抗腫瘤藥、中心靜脈營養液及進行補鉀治療等而申請PICC置管。但患者極低,患者及傢屬焦慮、消極,對PICC置管持抵觸心理。   【處理方法】   (1)患者及傢屬的心理乾預:與傢屬講解PICC置管的必要性,得到傢屬的理解和支持;與患者真誠地交談,詳細地講解置管過程,展示已置管患者的照片,使患者術前呈放鬆狀態,積極配閤。   (2)置管前消毒隔離:調整患者至負壓病房,對患者進行保護性隔離,提前1小時開啓空氣淨化器(圖1-1,圖1-2)。   (3)減少滲血:手術過程中在穿刺針到達血管,有落空感的刹那,血液還未來得及湧齣的瞬間,及時將導絲送入血管,將穿刺時的齣血量降到*少;在送入微插管鞘後,采用四指壓迫,小指的壓迫點即為插管鞘的上方,進一步嚴格控製齣血。置管成功後,穿刺處采用醫院已取得專利的矽膠片按壓法,透明敷料外給予自製壓迫止血捲放於穿刺點上方(圖1-3~圖1-5)。   圖1-1 調整患者至負壓病房   圖1-2 提前1小時開啓空氣淨化器   圖1-3 血液湧齣的瞬間及時送入導絲   圖1-4 四指壓迫,小指的壓迫點即為插管鞘的上方,嚴控齣血   圖1-5 矽膠片按壓止血   (4)職業防護:操作人員技術嫻熟,以減少血液性汙染;戴雙層無菌手套;銳器集中放置、容器集中存放;針頭使用後迴帽時采用單手操作。   【分析】 艾滋病具有傳染性、道德化現象及不可性,護士是醫院內發生艾滋病職業暴露的高危人群。為此類患者置管,應提供一種人性化的護理計劃去關愛他們,幫助患者重建對生命的信心,積極配閤操作。艾滋病晚期的患者免疫功能嚴重缺陷,為保護患者,除做好常規消毒,還應加強消毒隔離,做好防護措施,導管相關性感染。單次因穿破皮膚接觸HIV感染的血、黏膜感染的危險性平均為0.1%,因此必須重視職業防護,操作者不僅要具備嫻熟的操作技術和過硬的心理素質,將滲血降到*少,減少血源性汙染,還應積極應用防護用具、規範工作行為、重視細節、銳器傷。研究錶明,如果一個被血液汙染的鋼針刺破一層乳膠手套或聚乙烯手套,醫務人員接觸的血量要比未戴手套減少50%以上。   【經驗與體會】   (1)PICC置管過程中,要避開斑塊、結節和卡波西肉瘤生長的部位(圖1-6)。   (2)因閤並卡波西肉瘤,後期患者皮膚黏膜破潰、全身水腫,PICC的建立和保留,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起到瞭不可替代的作用(圖1-7)。   圖1-6 PICC置管穿刺點避開斑塊、結節和卡波西肉瘤生長的部位   圖1-7 患者低蛋白血癥、全身水腫   (3)患者治療周期長,利用PICC靜脈治療或抽血,減少瞭護理人員職業暴露的。   (4)PICC操作及維護過程中,PICC專科護士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將護理人員的關愛、信任傳遞給瞭患者,保持瞭很好的護患關係。   二、禽流感患者的PICC置管   【病例資料】 患者,男,85歲,診斷為H7N9禽流感、重癥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閤徵(ARDS),患者因“咳嗽伴發熱十餘天”在外院治療無效,2013年4月8日咽拭子H7N9核酸檢測陽性,確診為“H7N9禽流感”,於2013年4月9日轉入筆者所在醫院感染科,入院後患者因外周靜脈通道難以建立,且考慮病情危重而急需建立多個輸液通道搶救,請筆者所在醫院靜脈治療護理專傢會診,行超聲引導下PICC置管術,置管過程順利。選擇右側貴要靜脈肘上穿刺,一次性穿刺成功,助手協助患者擺放體位,送管順利,置管長度為48cm,外露導管為7cm,導管**位置平第6胸椎、位於上腔靜脈中下段(圖1-8)。患者經過感染科積極治療,兩次咽拭子H7N9核酸檢測陰性,經院內會診討論,解除隔離。於2013年4月18日轉入ICU繼續治療,在整個治療期間,PICC導管充分發揮作用,保證用藥及時輸注,使患者治療能順利進行,起到良好的效果。   【處理方法】 按照標準流程進行置管,該患者根據其疾病的特殊性,針對性地做瞭如下的處理。   (1)充分評估,PICC導管種類選擇:該患者為H7N9禽流感患者,高齡、基礎病多、病情危重,因此患者用藥種類繁多,且病情易變化,隨時處於被搶救狀態。對於PICC導管種類選擇上應考慮要滿足流速快、多通道、監測中心靜脈壓等功能,因此選擇耐高壓雙腔PICC導管。   (2)標準防護:對確診患者應當及時采取隔離措施,進行患者單間隔離,有條件的可以安置在負壓病房。根據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傳播途徑,在實施標準的基礎上,還要采取飛沫隔離和接觸隔離等措施。具體措施:醫務人員進入或離開隔離病房時,應當遵循《醫院隔離技術規範》的有關要求,穿戴防護服、護目鏡、N95型口罩及雙層一次性乳膠手套,並正確穿脫防護用品。   (3)防護過程中的要點:由於PICC穿刺不同於普通護理操作,操作時間長,且操作時還需再穿一件無菌隔離衣,同時穿刺瞬間對精細動作要求高,因此對護目鏡的防霧功能要求高,以保證穿刺時視野清晰。穿刺輔助工具血管超聲儀的保護:使用一次性透明塑料套保護,包括主機、探頭及機架,確保輔助工具不被汙染,覆蓋時注意探頭單獨保護,以便穿刺時,無菌探頭保護套可順利使用(圖1-9)。   圖 1-8 置管成功   圖 1-9 醫務人員及輔助工具的防護   【分析】 當遇到傳染性疾病患者置管時應該首先評估患者疾病的傳播途徑,針對不同傳播途徑做好個人及物品的隔離,特彆是血管超聲儀的保護不容忽視。對於本病例患者來說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傳播和接觸傳播,所以應做好飛沫隔離和接觸隔離。對於防護眼鏡防霧效果的提高,可通過使用防霧型防護眼鏡或運用泳鏡防霧劑在防護眼鏡裏塗抹,等它自然風乾用清水衝洗後再使用,可達到很好的防霧效果。由於多層防護服及手套的佩戴,對穿刺者的技術要求高,另外防護裝備的使用會影響穿刺者與助手的溝通,同時患者病情危重不能很好配閤時,對於助手也要求是穿刺熟練者。   【經驗與體會】   (1)在傳染性疾病患者的置管過程中,護理人員自身防護至關重要,防護裝備的閤理使用是護理人員需要關注的。藉此病例,呼籲進行PICC穿刺時要實行標準。因為患者疾病譜越來越廣泛,血液傳播的疾病(如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會潛伏在人群中,因此穿刺時,注意針刺傷的及使用護目鏡以防止因血液噴濺引起的疾病傳播。   (2)當遇到高危傳染性疾病患者需要建立靜脈通道時,必要時請靜脈治療專科會診,助手也須是穿刺熟練者。   (3)置管時首先分析傳播途徑,根據不同的傳播途徑做好相應防護。   (4)防護裝備的有效性是穿刺前的關注要點,護目鏡的清晰程度與穿刺成功率密切相關。   三、重癥水痘患者的PICC置管   【病例資料】 患者,鄒某,男,26歲,診斷:①重癥水痘閤並肺炎、肝炎、電解質紊亂(低鉀血癥、低鈉血癥、低鈣血癥);②橫紋肌溶解;③血小闆減少癥;④EB病毒感染;⑤腎病綜閤徵。2014年5月11日入院,入院後化驗結果:發光法肌酸激酶同工酶MB10.40ng/ml、發光法肌紅蛋白3000ng/m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0.783、血小闆15.00×109/L;白細胞內EB病毒DNA定量7.503×102U/ml、抗水痘帶狀皰疹病毒IgM抗體陽性;天鼕氨酸氨基轉移酶1859U/L、前白蛋白108mg/L、γ-榖氨酰轉移酶93U/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357U/L、鈉123mmol/L、鉀3.1mmol/L、肌酸激酶37616U/L。患者病情危重,急需建立靜脈通路以保證治療和搶救,患者入院後醫生申請PICC置管,但患者軀乾、四肢可見散在分布的紅色皮疹,少數皮疹頂部可見皰疹,皰液渾濁,穿刺非常睏難(圖1-10)。2014年5月11日予超聲引導下PICC置管,2014年5月26日患者住院15天水痘,帶管齣院。   【處理方法】   (1)選擇閤適的穿刺部位:避開皮疹或皰疹處。   (2)整個操作過程動作輕柔、迅速:雙人協作,動作輕柔、迅速,尤其在不影響操作前提下,盡量縮短穿刺側手臂紮止血帶時間。   圖1-10 患者軀乾、四肢分布著紅色皮疹   (3)職業防護:在置管術中患者必須戴口罩,操作人員技術嫻熟,戴雙層無菌手套。   (4)操作結束後,避開破潰的皮疹處粘貼無菌敷料,選擇透氣性較好的半透膜敷料。   【分析】 水痘是一種常見的急性、高傳染性疾病,重癥水痘必須積極、有效地治療,因水痘全身性皮疹破壞基底和錶層皮膚細胞,很多患者不容易選擇穿刺部位,穿刺睏難。為此類患者進行PICC置管時要避開皮疹或皰疹處,動作輕柔、迅速,避免再次加重皮膚的損害。動作粗暴或紮止血帶時間過長可能導緻皰疹破潰,繼發感染。操作結束後,避開破潰的皮疹處粘貼無菌敷料,選擇透氣性較好的半透明敷料,同時防止粘貼膠布引起不適,如需應用膠布,應選擇刺激性較小的絲綢膠布。如果穿刺周圍存在破潰的皮疹,則選擇應用無菌紗布固定PICC導管,同時觀察有無液體滲齣。水痘主要通過飛沫傳播,直接接觸水皰液也可傳染,因此操作者必須重視職業防護,不僅要積極應用防護用具,規範工作行為,重視操作細節,同時患者也必須戴口罩,切斷傳播途徑。   【經驗與體會】   (1)選擇閤適的穿刺部位及閤理的固定方法,對保護重癥水痘患者的皮膚,避免繼發感染至關重要。   (2)動作迅速、輕柔可將穿刺側手臂暴露時間降到*少,也可減少對患者皮膚的損害,還可保證患者的舒適。   四、肝病患者的PICC置管   【病例資料】 患者,劉某,女,63歲,診斷:①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償期閤並腹水、腹腔感染、肝性腦病Ⅰ度;②慢加急性肝衰竭;③尿路感染;④肺部感染;⑤腎功能損害,於2014年11月28日入院,入院後化驗結果:血常規,白細胞16.02×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0.92、血小闆33.00×109/L;生化示白蛋白21g/L、總膽紅素211.3μmol/L、直接膽紅素171.5μmol/L、鈉130mmol/L、尿素21.9mmol/L、肌酐142μmol/L;凝血酶原時間29.5秒、活動度34.0%、血氨61.00μmol/L。檢查結果示多髒器功能衰竭。患者病情危重,急需建立中心靜脈通路保證治療和搶救,深靜脈置管不宜按壓和止血,患者入院後醫生申請PICC置管。但患者四肢水腫,全身散在片狀瘀斑,凝血機製差、血小闆降低(圖1-11)。2014年11月28日給予超聲引導下PICC置管,2015年1月5日患者住院38天病情好轉齣院,齣院時拔管。   【處理方法】   (1)術前充分評估:患者雙上臂均有大麵積瘀斑,但因胸腔積水,患者一般采取右側或平臥位,因此選擇左臂置管。   (2)須一針置入成功,擴皮刀擴皮時,切口要平整、大小適宜,禁止撕裂傷口,減少對皮膚組織的損害。   (3)減少滲血:送入微插管鞘後,采用四指壓迫且小指的壓迫點即為插管鞘的上方的方法以進一步嚴格控製齣血。置管成功後,穿刺處采用醫院已取得專利的矽膠片按壓法,在透明敷料外給予自製壓迫止血捲於穿刺點上方。   (4)職業防護:操作人員技術嫻熟,減少血液性汙染;戴雙層無菌手套;銳器集中放置、容器集中存放;針頭使用後迴帽時采用單手操作。




本書以真實病例介紹的方式,講解瞭傳染病患者、新生兒及嬰幼兒、凝血功能障礙患者等近20種特殊患者的PICC置管方法,詳細闡述瞭PICC置管中疑難問題處理,PICC導管異位、導管堵塞、導管感染、導管斷裂、拔管睏難的處理,以及PICC與靜脈炎、PICC相關性靜脈血栓、PICC相關性皮炎和濕疹的處理,*後對超聲引導下PICC置管評估與穿刺技巧及腔內心電圖定位技術在PICC中的應用進行瞭介紹。


《PICC典型疑難病例分析》(喬愛珍 編,科學齣版社)是一本專注於探討和解決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導管(PICC)置入過程中及置管後可能遇到的各種復雜情況和疑難問題的臨床參考書籍。本書匯集瞭經驗豐富的臨床專傢對於PICC置管技術、並發癥防治、拔管時機、導管維護以及特殊人群PICC應用的深入見解和實踐經驗,旨在為臨床醫護人員提供一套係統、實用且具有指導意義的疑難病例分析框架。 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其“典型疑難病例分析”的定位。 它並非一本泛泛介紹PICC基礎知識的教材,而是聚焦於在日常臨床工作中,醫護人員最常感到棘手、最需要專業指導的那些“硬骨頭”。這些疑難病例可能涉及: 置管技術中的挑戰: 血管條件差的患者: 如老年人、長期化療患者、靜脈萎縮或塌陷的患者,穿刺睏難,如何選擇閤適的血管,運用何種輔助穿刺技術(如超聲引導、改良Seldinger技術等)至關重要。 特殊解剖結構的患者: 如肥胖患者、胸廓畸形患者,血管定位和導管通過可能受阻,本書將詳細分析如何應對。 復雜穿刺部位的考量: 在鎖骨下靜脈、頸內靜脈等部位置管失敗或齣現異常時,如何調整策略,選擇其他通路,並預防相應並發癥。 高難度導管操作: 例如,如何處理導管打摺、扭麯、迴撤受阻等情況,以及在各種情況下保持無菌操作的要點。 置管後並發癥的識彆與處理: 機械性並發癥: 導管堵塞: 分為血栓性堵塞、藥物性堵塞、縴溶酶原激活劑堵塞等,本書將深入探討其發病機製,不同類型堵塞的鑒彆診斷,以及溶栓、衝管等多種治療方法的選擇與技巧,包括衝管液的選擇、衝管速度、壓力控製等細節。 導管移位/滑脫: 發生在外源性牽拉、內源性迴縮或固定不牢固等多種原因,如何通過影像學檢查、定位技術以及保守或乾預治療來解決。 導管斷裂/摺疊: 極少但後果嚴重,本書會分析可能的原因,預防措施,以及在發現時的緊急處理和後續評估。 導管堵塞或扭麯: 導管在血管內發生扭麯或被局部血栓堵塞,影響藥物輸注和迴血,本書會給齣詳細的影像學判讀和處理流程。 感染性並發癥: 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CRBSI): 這是PICC最危險的並發癥之一,本書將詳細闡述CRBSI的診斷標準(包括細菌學診斷、臨床錶現、影像學證據),不同病原體的特點,抗生素的選擇與療程,以及導管拔除的時機與策略,特彆關注多重耐藥菌感染的處理。 局部導管口皮膚感染/隧道感染: 分析其病因,早期識彆,皮膚護理、換藥技術,以及必要時抗生素的應用。 血栓性並發癥: 上腔靜脈綜閤徵(SVC Syndrome): 由導管引起或加劇的上腔靜脈血栓形成,導緻麵部、頸部、上肢水腫,呼吸睏難等,本書將分析其形成機製,影像學診斷(如CT血管造影、超聲),抗凝治療、溶栓治療、導管處理(包括拔除、置換或介入治療)的決策過程。 深靜脈血栓形成(DVT): 尤其在置管肢體,分析其風險因素,診斷方法,抗凝治療的原則。 其他並發癥: 氣胸: 尤其在鎖骨下靜脈穿刺時,如何預防,發生後如何緊急處理和後續管理。 動靜脈瘻: 罕見但嚴重,尤其在動脈穿刺導緻,本書會探討其識彆和處理。 神經損傷: 穿刺過程中損傷周圍神經,引起肢體麻木、疼痛,本書將分析其發生機製和可能的處理。 心律失常: 導管尖端刺激心腔引起,如何識彆和處理。 靜脈痙攣/疼痛: 輸液或衝管過程中引起的局部不適,分析原因並提供緩解方法。 導管尖端位置異常: 導管尖端進入心房、心室或肺動脈,影響輸液安全,如何通過影像學判斷並進行復位。 特殊人群的PICC應用: 兒童患者: 兒童解剖結構特殊,血管細小,PICC置管技術和並發癥管理需格外謹慎,本書將聚焦兒童PICC的適應癥、禁忌癥、技術要點和特殊並發癥。 危重癥患者: 如敗血癥、呼吸衰竭、凝血功能障礙患者,PICC置管的風險更高,本書將提供針對性指導。 長期靜脈營養患者: PICC是長期靜脈營養的重要途徑,本書將詳細分析營養液的配伍、輸注方法、導管維護以及與營養相關的並發癥。 腫瘤患者: 長期化療、放療、靶嚮治療以及骨髓移植患者,PICC置管的指徵、技術要點、並發癥防治(如化療藥物外滲)的特殊性。 血液透析患者(暫不作為首選,但在特殊情況下): 簡要提及,並強調其局限性。 導管維護與拔管決策: 日常護理: 敷料更換、導管固定、封管液的選擇與應用(不同封管液的優缺點,封管的時機和方法),以及導管衝洗技巧(低速、持續推注)。 疑難衝管: 如何處理完全堵塞的導管,是否需要使用溶栓藥物,以及溶栓藥物的選擇和操作流程。 拔管指徵與時機: 在不同疾病狀態下,何時需要拔除PICC,以及拔管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如何預防拔管時齣血或導管殘留。 本書的特色和亮點: 1. 病例驅動,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 每章都圍繞一個或多個典型疑難病例展開,從病例的引入、詳細的臨床錶現、輔助檢查,到作者的分析思路、處理過程、治療結果及經驗總結,具有極強的臨床指導意義。 2. 專傢視角,經驗分享: 由多位在PICC領域享有盛譽的臨床專傢共同撰寫,匯集瞭不同醫院、不同科室的豐富實踐經驗,能夠提供多角度的思考和解決方案。 3. 圖文並茂,可視化強: 大量運用X光片、CT、超聲圖像、置管過程中和並發癥發生時的臨床圖片,直觀展示病變和操作細節,幫助讀者更清晰地理解。 4. 細緻入微,操作指導: 對於每一個疑難病例的分析,都深入到具體的操作層麵,例如穿刺角度、導絲送入深度、導管迴撤力度、衝管速度、封管液選擇的理由等,注重細節,避免“一筆帶過”。 5. 重點突齣,針對性強: 針對性地解決臨床痛點,如“為什麼我的導管總是堵塞”、“如何纔能一次成功地在血管條件差的患者身上置管”、“麵對感染,我應該如何做”等,提供瞭明確的指導。 6. 循證醫學與經驗總結並重: 在充分參考國內外相關指南和研究進展的基礎上,結閤專傢的豐富臨床經驗,形成具有實用價值的診療建議。 本書的目標讀者: 各級醫院的血管通路專科護士、介入護士。 腫瘤科、血液科、重癥醫學科、兒科、普外科、心血管內科等需要長期靜脈置管的臨床科室的醫生。 護理教育者、醫學生和研究生, 希望深入瞭解PICC臨床實踐的復雜性和挑戰。 總之,《PICC典型疑難病例分析》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麵嚮臨床實踐的PICC疑難病例寶典。它不僅能夠幫助醫護人員識彆和處理各種棘手的PICC相關問題,更能提升其臨床思維能力和操作技巧,最終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靜脈治療保障。本書的齣版,將有力地推動PICC臨床應用的規範化和精細化發展。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初入臨床的新手,對於PICC技術還有很多不熟悉的地方,常常會因為遇到一些復雜的情況而感到手足無措。這本《PICC典型疑難病例分析》恰好填補瞭我知識上的空白。我非常看重書中的“分析”二字,這意味著書中不僅僅會羅列問題,還會對問題進行細緻的剖析,並給齣相應的解決方案。我最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基礎性的、但又容易齣錯的操作細節。比如,在進行PICC導管的固定時,有哪些關鍵點需要注意,以防止導管移位?在進行導管的衝管操作時,如何纔能有效地預防導管堵塞?如果書中能夠用圖文並茂的方式,清晰地展示每一個步驟和注意事項,甚至是一些“失敗案例”的分析,說明為什麼會發生錯誤以及如何避免,那對我這樣的新手來說,將是極大的福音。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前輩,耐心地教導我,幫助我快速成長,避免走彎路。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吸引我的,素雅的色調搭配上簡潔的字體,給人一種專業且嚴謹的感覺。拿到手裏,紙張的質感也不錯,摸起來光滑細膩,印刷清晰,字跡工整,這讓我在閱讀之前就對它的品質有瞭初步的好印象。我通常會選擇一些與我工作內容息息相關的書籍來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而“PICC”這個關鍵詞立刻引起瞭我的興趣。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從這本書的標題和作者信息來看,它應該是一本專注於PICC相關臨床實踐的書籍,並且側重於解決實際操作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期待書中能夠分享一些經典的案例,並且對這些案例進行深入的剖析,通過對疑難病例的分析,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PICC置管的原理、適應癥、禁忌癥,以及在各種復雜情況下如何做齣最佳的決策。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並發癥的預防和處理的經驗,以及最新的技術進展和操作指南,這些對我來說都非常有價值。

評分

作為一名在臨床一綫工作的護士,我深知PICC在腫瘤化療、長期輸液以及靜脈營養等方麵的不可替代性。然而,PICC置管並非總是順利的,各種並發癥和疑難情況時有發生,這不僅考驗著操作者的技術,更需要紮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作為支撐。當我看到《PICC典型疑難病例分析》這本書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救星來瞭!”。我最看重的是書中“典型疑難病例分析”這一部分。這意味著書中不會僅僅羅列理論知識,而是會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通過真實的臨床案例來展現PICC操作中的挑戰以及解決之道。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包含一些“教科書上沒有”的病例,比如,在特定患者群體中,如何應對血管條件極差的情況?如何處理置管過程中遇到的突發性血管痙攣?如何預防和管理導管相關性血栓?這些都是我在日常工作中常常會遇到的難題。如果書中能夠提供清晰的分析思路、多角度的解決方案,甚至是一些“小技巧”,那將對我日常的工作起到巨大的指導作用。

評分

作為一名對學術研究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以來都喜歡閱讀那些能夠引發思考、提供深度見解的書籍。這本書的作者是喬愛珍,名字聽起來就有一種嚴謹治學的感覺。而“科學齣版社”齣版,更是為其專業性和學術性增添瞭一層保障。我個人認為,一本好的醫學專著,不僅要提供準確的事實和可靠的證據,更重要的是要能夠啓發讀者進行批判性思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簡單地陳述案例,而是能夠深入地探討每一個病例背後的病理生理機製、治療的循證依據,以及作者個人的臨床思考過程。比如,在麵對一個疑難病例時,作者是如何進行信息收集、評估風險、製定計劃,並且在執行過程中如何進行動態調整的。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在文獻中難以找到的、作者獨到的見解和經驗,這些“真知灼見”往往比堆砌理論知識更有價值,更能幫助我提升自己的臨床判斷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

評分

我一直對醫學領域的新知識和新技術保持著高度的關注,尤其是在我所從事的專業領域內。PICC技術在近年來發展迅速,各種新材料、新方法層齣不窮,但同時,如何更好地應用這些新技術,解決一些棘手的臨床問題,仍然是很多同行所麵臨的挑戰。這本書的標題“PICC典型疑難病例分析”讓我看到瞭其潛在的價值。我設想,書中可能會引用一些具有代錶性的病例,這些病例可能涉及到復雜的解剖結構、特殊的患者病情,或者是操作過程中齣現的意外情況。通過對這些病例的深入分析,作者可能會詳細闡述診斷的思路、鑒彆診斷的方法、治療的原則和策略,以及預後的評估。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前沿的視角,比如,在一些特殊感染的情況下,PICC導管的選擇和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項?對於一些存在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PICC置管的風險如何評估和控製?如果書中能夠就這些問題提供詳實可靠的解答,那將對我個人的專業成長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