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號:7511874405
條碼:9787511874405
圖書名稱:法治生活:公民必知的法律權利全集
定價:39.8
作者:寇鋒
版彆:法律
齣版日期:2015-03-01
目錄:
Part 100
人身權利篇00
章人格權00
節生命權、健康權與身體權00
公交司乘人員掐死花季少女,賠償受害人傢屬精神撫慰金30萬00
二節姓名權00
犯罪後假冒他人,侵犯他人姓名權應擔責00
三節肖像權0
趙本山訴天涯公司侵犯肖像權案0
四節隱私權0
電視劇泄露公民手機號被訴侵權0
五節名譽權0
徐大雯與宋祖德、劉信達侵害名譽權民事糾紛案0
六節榮譽權0
錦州侵害學生榮譽權案終審法院判決市教委嚮女大學生道歉,
賠償損失4萬多元0
七節婚姻自主權0
北京少女狀告父母剝奪婚姻自主權0
八節人身自由權0
強送父親治精神病,女兒被判侵犯父親人身自由權0
九節般人格權0
上海首例侵犯貞操權案審宣判被告被判賠3萬元精神損害撫慰金0
二章身份權0
節配偶權、親權(監護權)與親屬權0
妻子沉溺麻將不顧傢丈夫三次訴離終獲準0
二節繼承權0
“新七浦”創始人鬍某遺産繼承案0
Part 20
財産權利篇0
三章物權0
節所有權0
男子以親戚名義購房遭“鳩占鵲巢”打官司確權0
二節用益物權0
在他人宅基地上建房,房屋判歸宅基地權利人所有0
三節擔保物權0
行使留置權不當被法院駁迴0
四節占有0
占有物返還請求權,超過年即消滅0
四章債權0
節閤同債權0
王衛某訴孫雲某買賣閤同糾紛案
——銷售者承諾“假賠十”,所售商品為冒牌貨,應按其承諾賠償0
二節侵權行為債權0
導遊催遊客“快跑”遊客摔殘旅行社賠十萬
三節無因管理債權
見義勇為救火犧牲,受益人應當補償
四節不當得利債權
虛構“高層峰會”收費,被判不當得利
五節締約過失債權
北京宋莊房屋買賣協議無效案
Part 3
商事權利篇
五章個人獨資企業中投資人的權利
看房客受傷,投資人對經紀公司賠償責任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六章閤夥企業中閤夥人的權利
不具備法定事由法院判令退夥無效
七章公司中的股東權
林方某訴常熟市凱某實業有限公司、戴小某公司解散糾紛案
八章在商業保險中的權利
法定告知義務未履行保險格式條款無效
九章在票據活動中的權利
匯票不慎丟失幾易其主手背書人主張權利獲法院支持
Part 4
知識産權篇
十章著作權
“鳥巢”煙花著作權案
十章商標權
蘋果公司與深圳唯冠公司“iPad”商標之爭
十二章專利權
正泰訴施耐德“小型斷路器”實用新型專利案
Part 5
社會權利篇
十三章勞動者權利
中興通訊(杭州)有限責任公司訴王某勞動閤同糾紛案
十四章社會保險權利
進城農民工也享有社保待遇
十五章獲得社會救助權利
違規轉租廉租房被收迴訴至法院被駁迴
十六章享受社會福利權利
盲人狀告北京地鐵打贏福利權官司
十七章獲得社會優撫的權利
為救鐵軌上的兒童犧牲河南青年被追認為烈士
Part 6
公法權利篇
十八章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從土地維權農民到區人大代錶
十九章參與立法權
孫誌剛之死:終結“收容遣送”惡法
二十章要求政府信息公開權利
淄博市信息公開案
二十章在行政許可中的權利
違法設立行政許可未獲法院支持
二十二章在行政強製中的權利
重慶“坨屎”勞動教養案
二十三章在行政處罰中的權利
上海“釣魚”執法案
Part 7
權利救濟篇
二十四章人民調解製度
二十五章勞動爭議調解仲裁製度
二十六章商事仲裁製度
二十七章民事訴訟製度
二十八章信訪製度
二十九章行政復議製度
三十章行政訴訟製度
三十章刑事訴訟製度
三十二章國傢賠償製度
內容簡介:
暫無內容
在綫試讀部分:
讓法治成為種生活方式(代自序)
法治是市場經濟發展和市民社會形成的必然要求,其核心價值是對公民權利的平等保障。
法治社會包括精神和製度兩個層麵的內容。精神層麵是指法治精神的形成,即整個社會對法律至上地位的普遍認同和堅決支持,養成自覺遵守法律,並且通過法律或司法程序解決政治、經濟、社會和民事等方麵的糾紛的習慣和意識。在製度層麵是指反映法治精神的製度的建立,即法治社會的法律是通過規範的民主程序産生齣來,並且其司法和執行過程通過規範的秩序受到全社會的公開監督。
德國法學傢耶林認為,法治社會並非自生自發演進形成的,而是靠不斷地鬥爭去爭取權利,去激活法律。他提齣為權利而鬥爭不僅是主張自己利益的任何位市民的權利,同時也是市民的項義務。由此可見,讓法治成為種生活方式,意味著法治不僅僅是種法律至上的精神信仰,種權利本位的法治觀念,更重要的是將法律價值內化為行為準則的法治自覺。
2014年10月23日中國共産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四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文件明確提齣,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傢。這標誌著我國法治建設已經進入新的階段。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傢的目標,首先,要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加強憲法實施;其次,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再次,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後,要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等。
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法律的源自信仰。隻有公民權利受到法律保護,公民纔會對法律的産生信仰,法律纔能真正樹立起。通過良法善治,後實現法治。
我國現在已建成瞭以憲法為統帥,以法律為主乾,以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重要組成部分,由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訴訟和非訴訟程序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體係,為我國公民權利的發展和進步提供全麵的製度保障。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文化的發展,在我國,人們的法律意識和權利意識普遍提高,但大多數公民畢竟沒有受過係統的法律教育,缺乏良好的法律素養和有效的法律技能,實踐中往往不能有效維護自己權利,久而久之,形成“法律無用”、“信訪不信法”的觀念,直接影響法治社會的建設進程。
為此,本書尤其重視其實用價值,內容上以公民權利為中心,視角上從法律維權的角度,全麵介紹與公民工作、生活聯係密切、重要的諸如人身權、財産權、知識産權、商事權利、社會權利和公法權利等各項權利的基本內容,並輔以關聯法律、維權指引和典型案例,供讀者參考。期望通過本書能給讀者朋友們在法律方麵提供點有價值的幫助。若能如此,也算為中國法治社會建設盡瞭份綿薄之力。希望法治能早日成為我們共同的生活方式。
後,本書得以付梓,感謝法律齣版社領導和編輯的關心和幫助,感謝我的傢人對我寫作的支持。
這本書給我的震撼,不僅僅是知識上的,更是觀念上的。它打破瞭我長期以來對法律的誤解,讓我看到瞭法律的另一麵——一種守護我們美好生活的力量。我一直以為“打官司”是件特彆麻煩又費錢的事情,所以很多時候即便權益受損,也隻能忍氣吞聲,但這本書卻讓我看到瞭“依法維權”的可能性,而且它提供瞭很多切實可行的途徑。比如,書中關於“交通事故”的處理流程,詳細到每一步該做什麼,該找誰,讓我以後遇到類似情況,就不會那麼慌亂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並沒有迴避法律的復雜性,而是用一種非常坦誠的態度,將可能遇到的睏難和挑戰也一一呈現,並給齣相應的建議,這讓我覺得非常真實可靠。我喜歡作者對於“知情權”的強調,他反復告訴我們,作為公民,我們有權瞭解與自己相關的各種信息,而且這種知情權是保障我們其他權利的基礎。這本書讓我更加積極地去關注社會新聞,去思考社會現象背後的法律邏輯,從一個旁觀者變成瞭一個更加有參與感的公民。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一場思想的盛宴,它沒有空洞的說教,而是通過大量的真實案例,赤裸裸地揭示瞭我們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法律睏境,以及如何纔能打破這些睏境。我最深刻的印象是書中關於“隱私權”的章節,它讓我意識到,我們以為理所當然的分享,在法律的層麵上,可能已經被侵犯瞭。比如,我之前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的照片,可能在無意中泄露瞭自己的住址信息,而這本書則詳細闡述瞭個人信息保護的邊界,以及當隱私受到侵犯時,我們可以采取哪些法律途徑來維權。此外,書中對於消費者權益的解讀也讓我茅塞頓開,以前買到假貨,最多就是吃瞭啞巴虧,現在我明白瞭,原來我們有權要求賠償,而且這種賠償並非隻是退貨那麼簡單。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案例時的邏輯清晰,他總是能從最基礎的法律原則齣發,層層遞進,最終引齣符閤實際的解決方案。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提供瞭法律知識,更在於它激發瞭我們作為公民的法律意識,讓我們不再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去思考,去爭取。這是一種賦權,是一種解放,讓我們能夠更加有尊嚴地生活。
評分這本真的讓我耳目一新,它沒有像我之前讀過的那些法律書籍那樣,充滿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平民化”的語言,將法律的精髓展現在我麵前。我最開始是被書名吸引的,覺得“公民必知”這個詞很有力量,它直接點齣瞭這本書的價值所在。書中對於“房屋買賣”的講解,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之前一直糾結於如何看待房産證上的各種信息,這本書讓我徹底明白瞭其中的門道,也學會瞭如何去辨彆風險。此外,關於“婚姻法”的內容,也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僅是關於結婚離婚的條條框框,更是關於如何經營一段健康的婚姻,如何保護自己和孩子的權益。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知識産權”的章節,它讓我這個喜歡創作的人,看到瞭保護自己勞動成果的希望,也明白瞭如何去尊重他人的創作。這本書的結構也很清晰,每個章節都圍繞著一個主題展開,讓我能夠循序漸進地學習,不會感到迷茫。它讓我覺得,學習法律,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而且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更好地規劃自己的人生。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被“點醒”瞭一樣。以前總覺得法律是一件很高深的事情,隻有專傢纔懂,但這本書用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把那些復雜的法律條文,轉化成瞭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個“小確幸”。比如說,我一直很擔心自己會遇到“坑爹”的租房閤同,但這本書裏關於閤同法的講解,讓我能夠看懂那些“隱藏的陷阱”,也學會瞭如何去協商,去保護自己的利益。還有關於鄰裏之間的糾紛,以前覺得都是小事,但書中卻用法律的視角,告訴我們如何界定“閤理”與“不閤理”,以及如何通過法律手段來解決,避免矛盾升級。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繼承權”的論述,雖然我暫時還沒有這方麵的睏擾,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瞭,即使是傢庭內部的事情,也需要有法律的約束,這樣纔能更加公平公正。作者的敘述風格非常細膩,他沒有用那種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是像一個朋友一樣,娓娓道來,讓你在輕鬆閱讀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掌握瞭很多有用的知識。這本書讓我更加相信,法律並非是冰冷的,而是充滿人情味的,它存在的目的,就是為瞭讓我們更好地生活。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是一股清流,讓我這個對法律一竅不通的普通人,瞬間找到瞭迷失的航嚮。我一直覺得法律離我們很遙遠,是那些穿著西裝革履的人纔需要關心的事情,但這本書卻用最樸實、最易懂的語言,把那些冰冷的條文化作瞭鮮活的案例,讓我明白,原來我們每天的生活都與法律息息相關。比如,我一直以為簽訂閤同就一定要找律師,但書中卻詳細講解瞭閤同的基本要素和注意事項,讓我知道很多時候,隻要自己稍加留心,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還有關於勞動權益的部分,看得我真是“醍醐灌頂”,之前被老闆“畫餅”的時候,我居然一點都不懂如何保護自己,現在想想真是後怕。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耐心解答我所有的疑惑,讓我從一個對法律感到恐懼的人,變成瞭一個願意主動去瞭解法律、運用法律的人。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知情權”的講解,以前總覺得信息不透明是沒辦法的事情,看瞭這本書纔知道,原來我們有權知道很多事情,而且這些信息關乎我們的切身利益。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值得每個人都擁有的“生活寶典”,它教會我們如何在這個復雜的社會中,更好地保護自己,捍衛自己的閤法權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