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缩略语一览表
前言
章 欧洲组织机构框架
第二章 欧洲的社会合作伙伴
第三章 欧洲联盟在劳动法领域的限
第四章 欧洲劳动法:拖车车厢,还是火车头?
重要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欧洲劳动法》从20世纪90年代初版以来,在欧洲深受读者欢迎,该书定期再版,至今已出版至第13版。其内容覆盖面广、信息更新及时,具有性和实务指导性。全书分为总论、个人劳动法与集体劳动法三大部分。分册为原书的“总论”部分,主要着眼于形成欧洲联盟法律的机构性框架。章讨论了主要的欧洲条约(如《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联盟条约》等)、欧盟的主要机构(欧洲议会、欧洲联盟理事会、欧洲联盟委员会和欧洲法院)及立法程序、欧盟与国际劳工组织的关系等问题;第二章主要介绍欧洲的社会合作伙伴,特别是欧洲企业组织、欧洲公共企业中心、欧洲手工与中小企业协会和欧洲工会联合会;第三章则涉及欧洲联盟有关劳动法事项的管辖限问题;本书总论的第四章详细考察了欧洲劳动法的起源和发展,尤其是联盟经济与社会事务之间的关系,并重视劳动者的基本社会利宪章和行动计划,目的在于实施该宪章。
欧洲劳动法从最初的欧洲共同体发展到现在的欧洲联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现在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其立法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欧洲在劳动法领域的发展与协调,尤其是在个人利保护、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平等就业、劳动安全与健康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模板。《欧洲劳动法》一书所包含的法规、学者们的先进理念、欧洲法院的案例及法官的判案思路等对于我们国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法律制度时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作者简介:罗杰·布兰潘,是比利时鲁汶大学法学院荣退教授。他曾作为客座教授,先后访问过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佐治亚大学、肯塔基大学与密歇根州立大学、法国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巴黎大学以及日本上智大学等高校。布兰潘教授现为荷兰蒂尔堡大学教授,讲授比较与国际劳动法以及全球化等课程。他从1992年以来一直是弗莱芒皇家科学院院士。布兰潘教授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法学院院长(1984—1988)、国际劳资关系协会主席(1986—1989)、比利时参议院议员(1987-1989)、国际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协会荣誉主席,曾获匈牙利塞格德大学荣誉博士学位(1997)。布兰潘教授系《国际法律百科全书》和《国际劳动法与劳资关系百科全书》主编,他还担任《国际劳动法期刊》和《比较劳动法与劳资关系》(2010年第10版)等书总编。
这本书的包装和印刷质量都相当不错,书脊的挺括程度以及纸张的触感都传递出一种沉甸甸的学术价值感。封面的设计简洁大气,主色调的运用和字体排版的选择都显得十分专业。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厚实的体量所吸引,这预示着其内容必然是丰富而深入的。在阅读之前,我尤其期待书中是否能对一些比较晦涩的法律概念进行清晰的阐释,并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来佐证理论。毕竟,劳动法本身就涉及很多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博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对这些问题的深度解答,并且通过生动的案例,理解这些法律条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评分我对于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学术严谨性抱有很高的期望。我希望书中不仅能罗列法律条文,更能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法理依据、社会根源以及哲学考量。我希望作者能够通过对不同理论学派的梳理和辩析,展现欧洲劳动法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演变。另外,我也希望书中能包含对一些重要案例的深入解读,分析法官的判决思路,以及这些判例如何影响了后续的法律实践。对于那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件,我希望书中能有详尽的论述,帮助我理解其深远影响。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学术研究的坚实支撑。
评分作为一名对此领域颇感兴趣的初学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梳理欧洲劳动法脉络的入门读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个初步的认知框架,了解欧洲各国在劳动法方面的基本共性和差异,以及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背景。我尤其关心书中是否会对不同国家在雇佣合同、工会权利、工作时间、解雇程序等方面的主要规定进行比较和分析。如果能有一些历史性的回顾,介绍这些法律是如何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那就更好了。毕竟,理解法律的“为什么”比仅仅记忆“是什么”更为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这样一种启发式的学习体验,让我能更深入地理解欧洲劳动法的精髓。
评分这本书的外观给我一种非常可靠的感觉,无论是装帧还是纸张,都散发出一种严谨的学术气息。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欧洲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更清晰的认识,了解其在保护劳动者权益、平衡劳资关系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新型就业形态,例如零工经济、平台经济等劳动法问题。这些新兴的就业模式对传统的劳动法理论提出了挑战,我希望这本书能对这些新问题给出前瞻性的探讨和分析。此外,我也对书中是否会探讨劳动法在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影响有浓厚的兴趣。
评分我是一名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从业者,经常需要与来自不同欧洲国家的合作伙伴打交道。在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劳动法在跨国合作中的重要性。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欧盟层面劳动法协调机制的介绍,以及各国劳动法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冲突和解决途径。特别是对于一些常见的跨境劳动争议,如果书中能给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那就非常有价值了。例如,关于跨国招聘、外派员工的劳动权益保障,以及在涉及多个国家的案件中如何确定管辖权和适用法律等问题,我都很希望能从书中找到答案。这对于降低跨国经营的法律风险,提高合作效率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