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书院图录
全国书院zui多的省份是江西,江西书院zui多的地方是吉安。《吉安书院图录》系统揭示了吉安书院的历史画卷,是传承吉安书院文化的精心之作。
“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洲”形象地描绘了吉安人文荟萃的历史景观,如此盛况当与吉安历史上十分发达的书院教育分不开。白鹭洲书院、阳明书院、龙江书院、泷江书院……为庐陵文化的崛起,理学在江右的昌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书将图录和文记相结合,丰富、立体地展现了吉安市书院的古今风貌。
序一
前几天李希朗来电话,说他主编了一本《吉安书院图录》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想请我写一篇序,我立马答应了。这是我第1次这么爽快地答应给别人的书写序。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和希朗是20 年的老朋友,见证了他从吉水县博物馆馆长升任吉安市博物馆馆长,后又兼任吉安市文广新局党委成员分管文物工作(期间曾一度转岗吉水县旅游局局长7 年),也目睹了他的专业职称从文博馆员到副研究馆员,再晋升研究馆员并定级正高三级岗。希朗一路走来,虽历经风雨但步履坚实,一步一个脚印。二是我对书院有着与日俱增的情感,我曾经主事庐山白鹿洞书院8 年,并牵头筹备成立了江西省书院研究会。在省文物局工作期间,我审核和关注过吉安市白鹭洲书院的保护维修和陈展开放工作。所以,无论是于公于私,还是于情于理,我都应该答应希朗的要求。
中国古代书院是教育的场所和学术思想交流的中心,在其发展过程中,基本上是以长江流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江西地处长江流域的中心地带,一直是全国书院发展的中心地区,成为中国的一个文化重地,拥有独特的历史地位,涌现出许多名闻天下的书院,周敦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吕祖谦等众多著名学者均在书院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据史料记载,江西是全国书院zui多的省份,而吉安市又是全省书院zui多的设区市。2013 年,白鹭洲书院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希朗及其同仁经过几年辛苦努力,一是对书院进行复原陈列,按清代规制,真实还原清代书院场景,二是利用中山院场馆展示白鹭洲书院及吉安书院文化,并通过多种手段讲述白鹭洲书院故事,2016 年推出后,已经吸引了广大市民和游客走进书院。现在,希朗又将全市目前现存及有可考遗址的63 座书院资料,以图录的形式编著成书,对于吉安市书院的抢救性保护和利用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图录又称图谱,是用绘画、摄影等方式反映事物或人物形象的工具书,主要有历史图录、人物图录、艺术图录、文物图录、科技图录、地图等类型,具有图文结合、形象直观等特点。希朗主编的《吉安书院图录》较全面地收录了吉安史存书院,着重展示了吉安现存书院的面貌,用摄影图片和文字简介相结合的方式,介绍吉安书院的历史与现状。全书图文并茂,有别于一般图录的体例,资料翔实,通俗易懂,兼具知识性、普及性、可读性。此书既是一部介绍吉安现存书院的工具书,又是一部研究庐陵文化的资料集,更是一部发展吉安文化旅游的导览册。故此,我要为希朗的保护意识、利用思维、担当精神、水平眼界点个赞!
白鹭洲书院既是全省四大书院之一,又是吉安书院之首。白鹭洲书院与白鹿洞书院颇有渊源,江万里为白鹿洞书院的学生,后又创立了白鹭洲书院。江万里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为立院之本,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培养了一批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贤才。我曾受邀为白鹭洲书院大门撰写了一副对联:“访白鹿建白鹭大道传薪江万里为民族完节,有贤士出贤徒精英接棒文天祥给国家尽忠”。可以说,培育和弘扬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吉安书院教育的主要特色之一。衷心期望希朗及其同仁继续加强书院文化研究,充分发挥书院文物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努力让江西书院的文脉与血脉融进子孙后代。
是为序!
孙家骅
2018 年3 月16 日
(作者为江西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江西省博物馆馆长、
江西省文物局局长、江西省文化厅副巡视员)
李希朗,吉安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吉安市博物馆馆长。点校《谷村仰承集》,出版《名人之乡——吉水》。
这部《吉安书院图录》在我手中,沉甸甸的,仿佛承载了千年的风骨。我并非书院的亲历者,却能在字里行间,在那些凝固了历史的墨痕中,触摸到书院发展的脉络。它讲述的,是那些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足迹的先贤们,他们的思想火花如何在书院 này 碰撞、激荡,最终汇聚成一股股思想的洪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我尤其着迷于那些关于书院日常的细节描述,仿佛能听到讲堂中抑扬顿挫的讲义声,看到学子们在灯下苦读的身影,感受到他们对真理的执着追求。那些名字,周敦颐的静穆,朱熹的宏大,陆九渊的直觉,王阳明的“致良知”,吕祖谦的务实……他们共同谱写了吉安书院辉煌的篇章,也为中国古代书院的发展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阅读这部图录,我不仅仅是在学习历史,更是在与那些伟大的灵魂对话,在他们的智慧中汲取养分,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这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知识的传承,绝非易事,它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深厚积淀。
评分初见《吉安书院图录》,内心便涌起一股被历史长河温柔拥抱的暖意。它不仅仅是一本册子,更像是一扇沉甸甸的门,推开它,便能窥见那个风起云涌、思想碰撞的时代。那些名字,周敦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吕祖谦……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在书院的浩瀚星河中闪耀,他们的智慧之光穿透时空,依然能点亮我们当下的迷茫。我反复翻阅着那些泛黄的页面,想象着他们当年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或挥斥方遒,或沉潜思索,他们的学问,他们的精神,如何在这书院的砖石之间回荡,又如何被一代代学子传承。这不仅仅是对过往辉煌的追溯,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让我对“学问”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而是灵魂的修炼,是人格的塑造。每一次翻阅,都仿佛能感受到那些先贤们的气息,他们的严谨、他们的深邃、他们的赤诚,都化作无形的力量,激励着我在这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前行。这本图录,是通往那个伟大时代的钥匙,是连接古今的桥梁,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体现。
评分《吉安书院图录》的到来,如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翻开书页,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古老而充满智慧的学术氛围中。书院,这个承载着教书育人使命的场所,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何等重要的角色,这部图录给了我最直观的答案。从周敦颐的启蒙,到朱熹的集大成,再到陆九渊、王阳明、吕祖谦等人的继承与发展,他们的身影在这片土地上交织,共同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书院发展史画卷。我被那些关于书院规制、教学内容、学术争鸣的记载所吸引,它们不仅仅是冰冷的史料,更是鲜活的生命印记。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聆听先贤们的教诲,感受他们对知识的敬畏,对真理的追求。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书院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精神传承的书,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何为“学以致用”,何为“传承不息”。
评分拿到《吉安书院图录》,我第一反应是它所包含的厚重感。这并非一本轻松消遣的书,而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史书。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古代书院的演变轨迹,也折射出那些在书院发展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大家们的思想光辉。周敦颐的理学之滥觞,朱熹的集大成,陆九渊的“心即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在书院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最终枝繁叶茂,影响了整个中华文化的走向。图录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幅图,都仿佛承载着那个时代的温度和气息。我仿佛能看到,先贤们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以文字为舟,以思想为桨,在知识的海洋中远航,为后人开辟出一条条探索真理的道路。阅读这部图录,是一种知识的拓展,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它让我对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对那些为思想传承默默奉献的先贤们充满了敬意。
评分捧着《吉安书院图录》,我的心潮久久不能平息。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一次与伟大灵魂的深度对话。那些在书院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学者们,周敦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吕祖谦……他们的名字,在此刻仿佛有了鲜活的生命,他们的思想,在此刻仿佛有了具象的载体。我仿佛能看到,他们在书院中如何探讨宇宙人生的奥秘,如何将抽象的哲学转化为具体的实践。书院,不仅仅是授课的场所,更是思想的熔炉,是精神的摇篮。这部图录,以其详实的内容和独特的视角,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学术殿堂的大门。我从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力量,一种对学问的虔诚,一种对真理的执着。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智慧的火种,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