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原油阳谋论
ISBN:ISBN 978-7-111-59844-2
作者:佘建跃著
定价:68.00元
出版时间:2018.5
开本:16开
页数:214页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市时间:2018.5
内容简介
原油是重要的大宗商品之一,号称大宗商品之王。一直以来,原油阴谋论都十分流行,油价受操纵的观点十分普遍,但缺乏完整的逻辑分析框架和充分的论据支撑。本书以此破题,旨在为读者呈现更具逻辑性的油价观点,并帮助读者建立更加理性和阳光的油价分析思维。根据作者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本书结合历史数据和经济学相关理论,从原油的地缘属性、金融属性出发,构建符合原油价格逻辑的油价分析框架,为读者提供实用的油价分析方法和交易策略。本书实用性较强,是原油期货交易员、分析师以及关心原油的人士必读之书。
作者简介
佘建跃
中海石油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原油部首席经济师。深扎于原油贸易领域21年,从基层摸索起步,历经炼厂、贸易和国际原油对冲交易等各层级工作,是一位全面而细致地掌握原油贸易和定价各环节产业规律的实践派专家。他对国际原油定价机制和体系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上海原油期货上市筹备过程中建言献策,其观点鲜明而富有预见性,是众多专业媒体和期货公司热衷的原油分析专家。
目录
序言
前言
章石油的基础能源地位:石油政治属性源自地缘属性
节 石油、天然气、煤炭三足鼎立:石油资源的重要性
第二节 全球石油资源地理分布不均:储采比的不均衡
第三节 全球石油供应需求格局:生产和消费相互依赖
第四节 石油峰值论到北美石油独立:页岩油气革命意义重大
第五节 石油供给侧改革:美俄沙特的三国演义
第六节 石油帝国的反击:囚徒困境的失效
第二章 石油的金融属性:货币和商品的紧密联系
节 石油价格和美元指数:石油美元的解体
第二节 石油价格和黄金走势:一个不恰当的关联
第三节 石油价格和通货膨胀:消费者的购物篮
第四节 期货零和博弈的批判:消费者和投资者才是终的受价者
第三章原油的价格逻辑:基本面—价差模型和不同时效的油价分析
节 均衡价格理论的完善:套套逻辑的启示
第二节 石油供需平衡分析的困境:速度表和里程表
第三节 价格形态的思考:盗梦空间的启示
第四节 基本面—价差模型的建立:价差与跨区供需存因子的基本逻辑
第五节 油价的三期视角:把握油价交易的时效
第六节 长期视角下的油价交易:供应看投资,需求看经济
第七节 中期视角下的交易节奏:产业链中炼厂行为的重要性
第八节 短期视角下的交易博弈:聪明的总是少数人
第九节 组合和顺序:建立可交易决策的分析框架
第四章原油交易的谋略:实践出真知
节 上海原油期货的地缘意义:打造远东区域市场价格晴雨表
第二节 上海原油期货主力合约跨区套利价格锚定机制:主力合约公允价值区间测算
第三节 理解上海原油期货与布伦特的价格关系:高低硫、轻重质价差还是跨区价差?
第四节 上海原油期货的两段式跨期市场:利用跨期结构进行期现套利
第五节 上海原油期货的应用和展望:EFP和金融投资应用
附录 扑克财经社区上的实时问答(节选)/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石油阴谋论”和“油价不可预测”过分强调石油的非商品因素的影响力。作为重要的战略性大宗商品,石油的全球资源分布很不均衡,有石油的地方不一定有消费能力,而缺乏石油资源的地区往往是消费旺盛的地区。必须承认,对石油资源的获取不能完全通过市场竞争的手段解决。石油是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军事博弈中一张很重要的牌,参与牌局的各方势力虽然需要“暗斗”,但更需要“明争”。作为全球三大基础化石能源之一,石油无时无刻不在为各方政治势力所利用,获取石油利益的“阳谋”也无处不在。同时,商品终归是有基本面要素的,所谓的基本面三大要素就是供应、需求和库存。石油工业产业链很长,从上游勘探开发,到原油炼制产业链,再向化工产业链延伸,直到后的石油化工产品。整个产业链过于庞大和复杂,以至于分析师和交易员都仅仅局限于一个或少数几个品种,难以形成全球化和产业链的分析框架,容易陷入一叶障目的困惑中。研究石油的基本面的确很累、很复杂,鲜有可依靠的一劳永逸的模型,也无法准确地衡量出政治因素、金融因素对油价的准确影响。但是,如果我们站得更高一些,以阳谋论替代阴谋观,将资本和产业互动、供给和需求平衡、多头和空头博弈各个视角充分结合起来,会发现油价并非无章可循!
石油市场中有太多复杂的价格现象有待我们去深入认知。价格本不存在理想的静态均衡,供需也永无精确的协调,基本面和价格的互动逻辑才是永恒的存在。价格波动经常会归因于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而市场本没有看不见的手,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我们自己的手。市场参与者的交易行为本身就在改变着市场,这就是对冲大师索罗斯的“反身性”要义。习以为常的市场套利行为对市场基本面的作用力就是那只看不见的手,显然这不是上帝之手,而恰恰是人们追逐市场利益这一行为对市场产生的调节。在交易者的恐惧和贪婪之间,交易行为虽然纠正了所谓的市场偏差,但往往矫枉过正,从而造成市场的波动。市场除了习以为常的绝对值价格形态之外,往往还有诸多的价差形态。价差对基本面的反映和对基本面的改变是可以度量和实证的。基于全球化视角的跨区价差分析框架模型,为供需存数量和基本价差之间搭建了逻辑联系的桥梁,基本面和价差相互印证又相互影响,可以成为全球化大宗商品价格分析的基础框架样板。石油基本面供需存三要素对应的跨区、裂解、跨期三大基本价差之间的关联逻辑,基本面和价差相互间的作用机制,以及延伸出的来自于实践的价格理论,都无时无刻不在服务于交易。
无论是宏观的阳谋论,还是微观的价格逻辑,都有助于我们对市场的正确认识和理性交易。加入石油产业二十多年,从我对衍生品交易的恐惧到对衍生品交易的敬畏和热爱,实在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历程。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给我一个一吐心声的机会,和大家分享对石油市场的认识,对石油价格理论和逻辑研究的成果,以及我对交易策略和技术的粗浅感悟。对于初入石油等大宗商品行当的年轻人,我总是给他们以鼓励,带他们认识课本之外市场的精彩博弈。对于入行甚久而迟迟不得法门的人,我总是鼓励他们坚持并静待任督二脉打通的那一刻。对于大宗商品和石油交易,总有人问我有什么秘籍,我说没有什么秘籍,每个人其实都是手捧秘籍问秘籍。这里,我讲两个段子与大家共同感悟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挺忐忑的。毕竟“原油阳谋论”这几个字,听起来就有点神秘兮兮的,生怕会遇到那种故弄玄虚、理论空泛的书。但翻开之后,我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而且他并没有像其他一些投资类书籍那样,上来就抛出一大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相反,他用一种非常亲切、甚至有点像聊天一样的方式,娓娓道来。一开始,他先是分享了一些自己当年在原油市场摸爬滚打的经历,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这些真实的故事瞬间就拉近了我和作者的距离。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交易者,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理论家。然后,他才慢慢地引出“阳谋论”这个概念,解释了它并非是什么阴谋诡计,而是指那些公开的、基于对市场深刻理解的策略。我尤其喜欢他举的几个例子,比如在某个特定时期,原油价格受到哪些因素影响会发生剧烈波动,以及当时有哪些公开的信息可以被用来提前预测这些波动。这些例子都非常具体,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他所说的“阳谋”是如何在实际市场中运作的。这本书的开头部分,真的就像是一扇扇打开的窗户,让我看到了原油交易背后隐藏的逻辑和思维方式。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来理解原油市场。作者的“阳谋论”并非是一种神秘的秘诀,而是一种基于对市场深刻洞察和理性分析的交易哲学。他鼓励读者要跳出表面现象,去探究事物背后的逻辑,去理解不同市场参与者的动机,去预判未来的趋势。我读完这本书,感觉自己对原油市场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我不再是那个只会盯着K线图盲目操作的散户,而是开始学会从更宏观、更长远的视角去审视市场。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的“独立思考”和“不被情绪左右”的交易原则,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并没有给我一个可以直接套用的交易系统,而是教会了我如何去构建自己的系统,如何去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他并没有直接告诉我答案,而是教会了我如何去寻找答案,如何去独立地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它的价值,体现在于它能够真正地提升读者的思维层次和认知水平。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于“市场关系”这个部分的深度挖掘。很多原油交易的书籍,可能更多地侧重于技术分析或者宏观经济指标,但这本书却将目光放到了更为微妙和复杂的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上。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去分析不同类型的市场参与者,比如生产商、炼油厂、投机基金、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等等,他们各自的立场、目标以及他们之间如何相互影响。我记得有一个章节,详细阐述了OPEC+的每一次产量决议对市场情绪和短期价格走势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如何被其他机构解读并转化为交易信号的。这种层层剥茧的分析,让我对原油市场的复杂性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之前总觉得价格的波动是简单的供需关系或者新闻事件驱动,但读完这一部分,我才明白,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博弈。作者通过大量的数据和案例,展示了这些“关系”是如何形成“阳谋”的温床,又是如何被巧妙利用来达到特定目的的。这本书让我明白,理解原油市场的动态,不仅仅是看图表、看新闻,更重要的是去理解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人”和“机构”在做什么,以及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评分这本书在策略的阐述上,可以说是非常扎实的。作者并没有提供那些“包赚不赔”的万能公式,而是着重于构建一个灵活、可适应的市场交易框架。他强调的是,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任何一成不变的策略都注定会失效。因此,他花了大量篇幅去讲解如何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来调整和优化交易策略。我特别欣赏他提出的“情景分析”方法,就是让你在交易前,先预设几种可能发生的情景,并为每种情景都准备好相应的应对策略。这就像是给交易者预设了一个“应急预案”,当市场真的朝着某个方向发展时,就不会手忙脚乱,而是能够从容应对。他还深入探讨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止损、止盈、仓位控制等手段来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读到这一部分,我才意识到,很多交易者之所以亏损,并非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赚钱,而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本金。这本书对于交易策略的讲解,是循序渐进的,从基础的原则到进阶的技巧,都讲解得非常透彻,让我觉得学到的东西都能够真正地应用到实战中去。
评分这本书的“现货”和“期货”之间的联动分析,是我之前接触过的同类书籍中很少看到的。很多时候,大家可能只关注期货市场,而忽略了现货市场才是价格的基石。作者在这本书中,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讲解现货市场的供需情况、区域性差异、以及现货价格如何传递到期货市场,并最终影响期货价格的波动。他举了许多生动的例子,比如当某个地区的原油生产受到不可抗力影响而减产时,现货价格会如何迅速上涨,以及这种上涨又会如何引发期货市场的跟进。我尤其喜欢他对于“基差”的分析,解释了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的价差,是如何反映市场对未来供需的预期的,以及如何利用基差的变动来捕捉交易机会。这种将现货和期货市场打通的分析视角,让我觉得整个原油市场更加立体和真实。我之前总觉得期货市场有些虚幻,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期货市场的所有波动,最终都离不开现货市场的支撑和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