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
定价:59.00元
作者:徐瑾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0867062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从经济变奏窥千年历史风云,从白银命运解东西转折分流历史学家吴思、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韦森、经济学家朱嘉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马德斌、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等倾力推荐
内容提要
货币是一国经济繁荣与衰退的大转轮。白银作为货币的主要形态之一,在中国宋元以降直至近代、时间跨度近1 000年的中国货币史中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自16世纪40年代起,中国以白银为媒介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开始向“白银帝国”演变,并创造了繁荣盛世;而在18—19世纪,西方过渡到金本位并逐渐孕育出现代金融系统时,中国仍然固守银本位,“白银帝国”逐渐走向末路。
《白银帝国》正是通过对这一段历史的考察,分析中国社会兴衰存亡背后那条连绵不绝的银线。从白银货币化到银本位,从纸币的失败到中国对白银的依赖,从中国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到受制于西方经济体系,本书梳理了白银成为本位货币的艰难历程。此外,作者将更多目光投向了中国早于西方几百年开始的纸币试验,以及中国在全球金本位大势之下对白银的固守,探讨中西大分流和中国银本位对后世带来的影响。所以,这既是一部中国货币史,也是对中国社会变迁的窥探。
千年中国货币史,彰显的不仅是白银的循环和社会的更替,更是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响,是人性的投射。每一个关注中国经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人,都能从中获得启发。目录
朱嘉明序中国货币史和“白银纠缠” // V
总论 白银的诅咒 // 001
章东西:白银的不同命运
货币起源 // 042
白银的东西命运 // 049
金银博弈 // 055
金银复本位的失败 // 058
金银复本位不是乌托邦 // 063
第二章宋元:纸币试验
唐宋变革中的纸币试验 // 072
北宋交子与纸币的诞生 // 077
南宋钱荒与疯狂的会子 // 085
钞票的没落与马可·波罗的局限 // 096
通胀的教训与白银的崛起 // 102
1262年:贾似道买公田与威尼斯卖债券 //108
第三章明代:银本位与全球化
洪武体制的建立与突破 // 118
发钞救不了明朝 // 121
禁不住的白银 // 125
白银货币化与西门庆们 // 133
李约瑟之谜在明朝 // 137
白银流入与明朝灭亡 // 144
中国钱与丰臣秀吉 // 153
第四章晚清:混乱中崩塌
币制混乱的清朝 // 162
“黄宗羲定律”遭遇“马尔萨斯陷阱” // 170
朝贡生意经与心态 // 178
从朝贡到条约 // 184
入超、热钱、世界失衡 // 190
1840年:战争还是白银战争? // 194
复盘:帝国银荒因何而起? // 203
外国银洋在中国 // 211
用白银丧失货币主权? // 216
甲午战争:中日金本位的迥异命运 // 221
江户时代中日的不同传统 // 225
从磅亏到币制改革 // 233
币制改革大热潮 // 237
白银为何再次胜出 // 240
第五章民国:告别白银,迎接通胀
洋银行来到中国 // 248
在20世纪的兴衰 // 252
“京钞风潮”中的中国银行 // 256
天时地利的“废两改元” // 269
从《白银法案》中走出的法币 // 276
通胀的尾声与启示 // 286
后记 // 295
附录一延伸阅读 // 299
附录二东西货币金融大事记 // 301
参考文献 // 317
作者介绍
徐瑾
青年经济学者,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首席财经评论员,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上海公共政策研究会理事。早年办过《读品》杂志,现主持经济人读书群。近年出版《有时》、《印钞者》、《凯恩斯的中国聚会》等著作,作品曾连续入选“2015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2016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等。作者微信公众号:徐瑾经济人。文摘
序言
"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仅仅是这几个字,就足以勾起我对中国古代经济史的浓厚兴趣。我一直认为,要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就必须深入了解其经济的脉络,而货币,无疑是经济最核心的载体。白银,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的角色远不止是单纯的贵金属,它更是权力、财富和国家命运的象征。书名中的"帝国"二字,更是让我联想到,白银的流通可能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经济网络,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国家财政到民间贸易,无处不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一些我从未了解过的中国货币史的细节,或者提供一种全新的解读视角。我希望它能深入剖析白银在中国古代是如何从一种商品,逐渐演变成一种主导性的货币,它的来源、流通、以及它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出白银在中国历史中那种"帝国"般的统治力,它如何影响了王朝的兴衰,又如何塑造了中国的经济版图。这对我来说,将是一次充满发现的阅读之旅。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初初看去,便吸引了我,"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宏大的叙事感,仿佛勾勒出一条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而白银,便是这长河中最闪耀的珍珠,或者说是那推动巨轮前进的动力。我一直对中国的历史,特别是那些能够连接宏观经济与个体命运的细节非常感兴趣。货币,作为经济活动的载体,其演变往往折射出社会的变迁、政治的兴衰、乃至思想的流转。我常常想象,在那些古老的集市上,银元叮当作响,它们如何被清点、交换,又如何最终流向世界的某个角落,又从何处而来。这不仅仅是数字的游戏,更是无数人生计的依托,是王朝更替的幕后推手。想象中,这本书会带领我穿越时空,去探寻白银在中国历史中的独特地位,它如何从一种商品,一步步演变成一种主导性的货币,如何影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又如何与西方的经济体系产生了深刻的联系。我期待着书中能够有生动的史料,有趣的细节,能够让我感受到历史的温度,理解那些看似抽象的经济概念背后,真实的人们是如何生活、如何交易、如何被时代的车轮裹挟前行的。这不仅仅是学术的探究,更是一次与历史对话的旅程。
评分我的目光被"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这个书名深深吸引。这不仅仅是一个书名,它仿佛是一个引子,邀请我去探索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我一向对那些能够连接过去与现在、宏观与微观的史料怀有浓厚的兴趣。货币,作为经济活动的灵魂,其历史变迁往往折射出社会经济的兴衰与转折。白银,在中国历史上,无疑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经济命脉的脉搏。这个书名中的"帝国",让我联想到一种无所不在、统领一切的力量,白银或许就如同一个无形的帝国,统治着中国的经济世界。我渴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深入探寻白银在中国历史上是如何一步步确立其霸主地位的,它的来源、流通、铸造以及它与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复杂关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新鲜的史料和独到的见解,让我能够站在更高的视角,去理解白银的崛起如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格局,又如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对外交流和国家命运。这不仅仅是对一段历史的追溯,更是对一种经济现象的深度挖掘。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光是听起来就充满了探索的意味。我对于"新"这个字尤为敏感,这意味着它可能不只是对既有研究的重复,而是带来了一些我之前未曾触及的视角或者新的发现。我对中国古代的经济体系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的部分。白银,作为一种贵金属,在中国的历史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国家财政、对外贸易以及民间经济活动的基石。我常常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将白银推上了如此重要的地位?它的流入和流出,又是如何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中国的历史进程?这本书的书名暗示了一种宏观的视野,"帝国"二字更是让我联想到,白银的流通可能构筑了一个庞大的经济网络,影响着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官僚,再到普通百姓的方方面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白银的来源、开采、铸造、流通以及最终的价值演变,并且能够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全球经济背景下进行考察。我期待它能为我揭示一些被忽略的经济史料,或者提供一些全新的解读角度,让我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中国货币史的演变,以及白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真正分量。
评分"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这个书名就足以勾起我无限的好奇心。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经济史,特别是那些涉及货币的演变过程非常着迷。白银,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极其重要的货币形式,其地位的崛起和演变,往往与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乃至对外关系紧密相连。我曾阅读过一些关于中国古代货币的书籍,但总觉得它们在某些方面不够深入,或者缺乏一种贯穿始终的宏观视角。这本书名中的"帝国"二字,立刻让我联想到白银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统治地位,它可能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跨区域的经济体系,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方方面面。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更具深度的解读,它或许能讲述白银如何从一种商品,逐步演变成一种官方货币,如何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赋税制度,以及对外贸易的格局。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让我看到,白银的流通是如何渗透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影响着他们的生计和命运。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我未曾了解过的史料,以及更具洞察力的分析,让我对中国货币史,尤其是白银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有一个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