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S B N :978-7-111-58549-7
条码书号:9787111585497
上架日期:2018/4/11
出版日期:2018/4/1
版 次:1-1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丛 书 名: 卓越工程师教育——焊接工程师系列教程
页 数:304
第1 章 高效埋弧焊 1
1. 1 多丝埋弧焊 1
1. 1. 1 多丝埋弧焊的特点及应用 1
1. 1. 2 多丝埋弧焊用焊丝和焊剂 3
1. 1. 3 交流焊机斯考特连接 4
1. 1. 4 多丝埋弧焊焊接参数 5
1. 1. 5 双丝埋弧焊工艺 6
1. 1. 6 三丝埋弧焊工艺 15
1. 1. 7 四丝埋弧焊工艺 17
1. 1. 8 五丝埋弧焊工艺 18
1. 1. 9 单电源多丝埋弧焊 22
1. 2 金属粉末埋弧焊 24
1. 3 热丝、冷丝填丝埋弧焊 27
第2 章 钨极氩弧焊新技术 30
2. 1 活性焊剂钨极氩弧焊
(A-TIG 焊) 30
2. 1. 1 概述 30
2. 1. 2 A-TIG 焊的特点 30
2. 1. 3 活性焊剂 31
2. 1. 4 活性焊剂的使用 32
2. 1. 5 A-TIG 焊的机理 32
2. 1. 6 A-TIG 焊的应用 33
2. 1. 7 316L 不锈钢管A-TIG 焊工艺 34
2. 2 热丝TIG 焊 36
2. 2. 1 热丝TIG 焊的原理 36
2. 2. 2 热丝TIG 焊的特点 37
2. 2. 3 热丝TIG 焊在管道焊接中
的应用 38
2. 2. 4 高频感应热丝TIG 焊 40
2. 2. 5 高频振动送丝式热丝TIG 焊 41
2. 3 超声-TIG 复合焊 43
2. 4 K-TIG 焊 44
2. 5 TIG-MIG 焊 45
第3 章 高效高熔敷率和低热输入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46
3. 1 高效MIG/ MAG 焊概述 46
3. 1. 1 提高MIG/ MAG 焊效率的方法 46
3. 1. 2 高效MIG/ MAG 焊焊接设备
的构成 49
3. 2 T. I. M. E 焊 50
3. 2. 1 T. I. M. E 焊的基本原理 50
3. 2. 2 T. I. M. E 焊的特点 51
3. 2. 3 T. I. M. E 焊工艺 52
3. 2. 4 T. I. M. E 焊设备及对设备
的要求 53
3. 3 LINFAST 焊接工艺 53
3. 4 RAPID ARC 焊接工艺 54
3. 5 磁控大电流MAG 焊 55
3. 6 双丝高速焊 56
3. 6. 1 双丝MAG 焊(MAX 法) 56
3. 6. 2 T. I. M. E TWIN 和TANDEM 双丝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57
3. 7 低热输入气体保护电弧焊 61
3. 7. 1 冷焊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61
3. 7. 2 CMT 冷金属过渡工艺 62
3. 7. 3 Cold Arc 技术 67
3. 7. 4 CP 冷焊工艺 68
3. 7. 5 AC—CBT 技术 69
3. 7. 6 TCS 冷金属过渡双丝焊接技术 69
3. 7. 7 低能量输入电弧焊 69
3. 7. 8 冷焊技术的应用 72
第4 章 窄间隙焊 74
4. 1 窄间隙焊概述 74
4. 1. 1 窄间隙焊的优缺点 74
4. 1. 2 窄间隙焊的应用 75
Ⅶ
现代高效焊接技术
4. 1. 3 三种窄间隙焊接方法比较 76
4. 2 窄间隙埋弧焊 78
4. 2. 1 窄间隙埋弧焊的特点及应用 79
4. 2. 2 窄间隙焊焊接设备的关键技术 80
4. 2. 3 单丝窄间隙埋弧焊工艺 90
4. 2. 4 双丝窄间隙埋弧焊工艺 97
4. 3 窄间隙热丝TIG 焊 102
4. 3. 1 窄间隙热丝TIG 焊的分类 102
4. 3. 2 窄间隙TIG 焊需要解决的问题 103
4. 3. 3 窄间隙热丝TIG 焊的基本原理 104
4. 3. 4 TIG 窄间隙焊焊机机头 105
4. 3. 5 单道多层不摆动窄间隙热丝
TIG 焊 105
4. 3. 6 BHK 电极旋转式窄间隙热丝
TIG 自动焊 109
4. 4 窄间隙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114
4. 4. 1 窄间隙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特
点及分类 114
4. 4. 2 低热输入窄间隙熔化极气体保
护焊 116
4. 4. 3 高热输入窄间隙熔化极气体保
护焊 116
4. 4. 4 焊接参数的选择 117
4. 4. 5 窄间隙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丝
和保护气体的送进技术 118
4. 4. 6 窄间隙坡口侧壁熔合技术 119
4. 4. 7 窄间隙MAG 焊的应用 124
4. 4. 8 双丝窄间隙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126
4. 4. 9 超窄间隙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130
第5 章 等离子弧焊新工艺 133
5. 1 变极性等离子弧焊 133
5. 1. 1 变极性等离子弧焊原理及特点 133
5. 1. 2 变极性等离子弧平焊 134
5. 1. 3 变极性等离子弧立焊 136
5. 1. 4 变极性等离子弧焊的双弧现象 142
5. 2 活性等离子弧焊 143
5. 3 等离子弧-TIG 焊 144
5. 4 等离子弧-MIG 焊 145
5. 4. 1 等离子-MIG 复合焊原理 146
5. 4. 2 等离子弧-MIG 复合焊特点
及应用 146
5. 4. 3 等离子弧-MIG 复合焊枪 147
5. 4. 4 等离子弧-MIG 焊机系统 148
5. 4. 5 等离子弧-MIG 焊与常规MIG 焊温
度场的比较 149
5. 4. 6 等离子弧-MIG 复合角焊 150
5. 4. 7 双等离子弧-MIG 复合堆焊 151
5. 4. 8 变极性等离子弧-MIG 复合焊 151
5. 4. 9 低碳钢等离子弧-MIG 焊工艺 152
5. 4. 10 窄间隙等离子弧-MIG 复合焊 153
5. 5 精细等离子弧焊技术 154
第6 章 激光焊与激光切割 155
6. 1 激光的产生 155
6. 2 激光焊设备 157
6. 2. 1 激光焊设备的组成 157
6. 2. 2 固体激光设备 158
6. 2. 3 碟片激光器 161
6. 2. 4 半导体激光器 164
6. 2. 5 光纤激光器 168
6. 2. 6 CO2 激光器 171
6. 3 激光焊 177
6. 3. 1 激光焊的特点 177
6. 3. 2 激光焊的机理 178
6. 3. 3 激光焊焊接过程的几种效应 180
6. 3. 4 激光焊工艺 181
6. 3. 5 双光束激光焊 193
6. 3. 6 多焦点激光焊 194
6. 3. 7 旋转焦点激光焊 197
6. 3. 8 激光填丝焊 198
6. 4 激光切割 200
6. 4. 1 激光切割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201
6. 4. 2 激光切割机 206
6. 4. 3 激光切割工艺 210
6. 4. 4 光纤激光器切割工艺 217
6. 4. 5 三维激光切割技术 218
6. 4. 6 金属材料的激光切割 220
6. 4. 7 激光焊与激光切割的危害及
预防 222
第7 章 复合热源焊 225
7. 1 概述 225
7. 2 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 226
7. 2. 1 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的基本
原理 226
7. 2. 2 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的复合
Ⅷ
目录
形式 227
7. 2. 3 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的物理
特性 227
7. 2. 4 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的特点 228
7. 2. 5 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的应用 229
7. 3 激光-TIG 复合焊 231
7. 3. 1 激光-TIG 复合焊的作用机理及
特点 231
7. 3. 2 激光-旁轴TIG 电弧复合焊 232
7. 3. 3 激光-同轴TIG 电弧复合焊 234
7. 3. 4 旋转双焦点激光-TIG 复合焊 236
7. 4 激光-MIG/ MAG 复合焊 239
7. 4. 1 激光-MIG/ MAG 复合焊的基本
原理 239
7. 4. 2 激光-MIG/ MAG 复合焊工艺 241
7. 4. 3 铝合金激光-MIG 复合焊 247
7. 4. 4 激光-双MIG 复合焊 250
7. 4. 5 激光-CO2 / MAG 短路过渡复
合焊 251
7. 4. 6 激光-CTM 复合焊 253
7. 5 激光-等离子弧复合焊 254
7. 6 激光-感应热源复合焊 256
7. 7 激光-电阻热复合焊 257
7. 8 激光-搅拌摩擦复合焊 259
第8 章 搅拌摩擦焊 260
8. 1 概述 260
8. 1. 1 搅拌摩擦焊的基本原理 260
8. 1. 2 搅拌摩擦焊的特点 261
8. 1. 3 影响搅拌摩擦焊的因素 262
8. 2 搅拌摩擦焊工艺 265
8. 2. 1 接头形式 265
8. 2. 2 焊接参数的选择 266
8. 3 搅拌摩擦焊的温度分布和焊
缝金属组织 269
8. 3. 1 焊缝区的温度分布 269
8. 3. 2 焊缝温度仿真计算结果 270
8. 3. 3 焊接时的热量测量 271
8. 3. 4 焊缝区的组织 272
8. 4 搅拌摩擦焊焊接接头的力
学性能 273
8. 4. 1 搅拌摩擦焊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
和弯曲性能 273
8. 4. 2 搅拌摩擦焊焊接接头的硬度 275
8. 4. 3 搅拌摩擦焊焊接接头的疲劳
强度 276
8. 4. 4 搅拌摩擦焊焊接接头的冲击
韧度和断裂韧度 277
8. 4. 5 搅拌摩擦焊的应力腐蚀裂纹 278
8. 5 搅拌摩擦焊的应用 278
8. 6 搅拌摩擦搭接焊 279
8. 6. 1 搅拌摩擦焊搭接接头类型 280
8. 6. 2 界面迁移现象 281
8. 6. 3 搭接接头搅拌摩擦焊工艺 282
8. 6. 4 消除钩状缺陷提高焊接质量
的措施 283
8. 6. 5 异种材料搅拌摩擦搭接焊 284
8. 6. 6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搭接接头疲
劳行为 285
8. 7 T 形接头搅拌摩擦焊 286
8. 7. 1 T 形接头的结构形式 286
8. 7. 2 T 形接头搅拌摩擦焊的焊
接过程 286
8. 7. 3 T 形接头搅拌摩擦焊焊接工艺 287
8. 7. 4 T 形接头搅拌摩擦焊焊缝金属
的流动性 288
8. 7. 5 T 形接头搅拌摩擦焊焊缝组织
特征 290
8. 7. 6 T 形接头搅拌摩擦焊焊缝显微
硬度及力学性能 290
8. 7. 7 T 形接头搅拌摩擦焊焊接缺陷 292
8. 8 搅拌摩擦点焊 293
8. 8. 1 搅拌摩擦点焊的基本原理 293
8. 8. 2 搅拌摩擦点焊的主要形式 293
8. 8. 3 搅拌摩擦点焊的优点 297
8. 8. 4 搅拌摩擦点焊的工艺 297
8. 8. 5 搅拌摩擦点焊金属的塑性流动 298
8. 8. 6 搅拌摩擦点焊的接头组织 300
8. 8. 7 搅拌摩擦点焊焊点的硬度分布 301
8. 8. 8 搅拌摩擦点焊的应用 302
参考文献 304
本书是为满足普通高等教育“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专业本科生卓越工程师教育的需要而编写的系列教材之一。
全书共8 章。介绍了近年来开发和广泛应用的现代高效焊接技术, 包括: 高效埋弧焊、钨极氩弧焊新技术、高效高熔敷率和低热输入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窄间隙焊、等离子弧焊新工艺、激光焊与激光切割、复合热源焊、搅拌摩擦焊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相关设备以及应用等内容。
本书可以作为大学本科和高职高专“焊接”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焊接方向) 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 硕士研究生“材料加工工程” 专业相关课程的参考教材, 焊接工程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教材, 还可以供焊接及相关学科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从事教学、科研与技术开发工作参考。
从书名来看,这本书似乎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操作指南。“工艺设备操作应用”和“电焊焊接技术书籍”这些字眼,让我脑海中浮现出各种焊接设备的操作图解和详细的步骤说明。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把手地教导我如何正确地操作各种焊接设备,从最基础的弧焊、气焊,到更复杂的TIG焊、MIG焊等。而且,书中对“应用”的强调,也让我对它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指导意义寄予厚望。它是否会包含不同行业、不同材质的焊接案例分析?例如,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桥梁建设等领域,有哪些特殊的焊接要求和解决方案?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贴近实际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避免我在工作中走弯路。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种金属质感的蓝色和银色搭配,给人一种专业、科技感十足的感觉。虽然我还没有开始阅读,但仅凭这本书的标题,我能感受到它试图涵盖的广度。“现代高效焊接技术”这个核心词汇,让我对书中可能介绍的最新焊接方法和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一直对焊接领域的技术发展很关注,特别是那些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还能保证焊接质量的新技术。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这些“高效”之处,例如,是关于脉冲焊、激光焊还是其他什么前沿技术?“基本原理”这个部分,我也很想知道它会从多深的层次去讲解,是适合初学者入门,还是为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提供更深入的理论支持?毕竟,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操作很容易陷入瓶颈。
评分我看到标题里有“韩国明”,这让我有点好奇。不知道这位“韩国明”是在焊接技术领域有着怎样的权威和贡献,他的经验和见解会在这本书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如果他是一位在行业内享有盛誉的专家,那么这本书的内容质量和前沿性应该会很有保障。我期待书中能够融入一些他个人的独到见解和实践经验,而不是简单地堆砌已有的知识。例如,他是否会分享一些在解决复杂焊接难题时的心得体会?或者,他是否会提出一些颠覆传统焊接观念的创新思路?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能激发我的思考和创新能力,让我不仅仅成为一名合格的焊接技术人员,更能成为一名有创造力的焊接工程师。
评分看到“高效”这个词反复出现,我猜测这本书的核心卖点就是如何提升焊接效率。这对于任何一个从事焊接工作的个人或企业来说,都是极具吸引力的。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具体可行的方法和策略,帮助我们缩短焊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又不牺牲焊接质量。例如,是否会介绍一些优化焊接工艺参数的技巧?或者,是否会推荐一些能够提升焊接速度的新型焊接设备或辅助工具?我设想书中可能会有大量的图表和数据分析,来佐证这些“高效”方法的效果。我期待读完这本书后,能够立即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率提升,从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优势。
评分“焊接工程师技能培训教材书籍”这个定位,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价值。作为一名希望在焊接领域深造的工程师,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系统性提升我专业技能的教材。这本书听起来就像是为我们量身打造的。我希望它不仅能讲解技术本身,更能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将这些技术融会贯通,形成一套自己的焊接思路和解决方案。书中是否会涉及焊接质量的检测与控制?例如,无损检测技术、焊缝外观检查等。我尤其关注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评估和提高焊接质量,这对于保证工程安全至关重要。此外,对于焊接过程中的安全规范和职业健康防护,我也希望书中能有详尽的介绍,毕竟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