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传

自由主义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Edmund Fawcett 著,杨涛斌 译
图书标签:
  • 自由主义
  • 政治哲学
  • 思想史
  • 西方政治思想
  • 古典自由主义
  • 现代自由主义
  •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
  • 伊萨亚·伯林
  • 政治理论
  • 公共政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平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85381
商品编码:27900407378
开本:A5
出版时间:2017-11-05
页数:556
字数:431

具体描述

商品名称:  自由主义传
ISBN:  9787301285381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装帧:  精装
作者:  Edmund Fawcett
定价:  88.00

《自由主义传》:一部以小说笔法、编年体书写的精彩政治思想史。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授权。

埃德蒙·福赛特 | Edmund Fawcett,美国*政治观察家,*记者。效力《经济学人》杂志逾三十年,先后担任驻华盛顿、巴黎、柏林特约通讯员。文章遍及《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卫报》《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等主流媒体。

前 言
致 谢

引 言 不仅仅关乎自由

**部分 踌躇满志的青年时期(1830-1880)
1. 1830年代的历史背景:贸然闯进一个变动不居的世界
2. 自由主义奠基人的主要思想:冲突、抵抗、进步和尊重
i. 洪堡与贡斯当:释放人的潜能,尊重人的隐私
ii. 基佐:驯服冲突,但又不借助于专断权力
iii. 托克维尔与德里奇:大众民主和大众市场的现代力量
iv. 查德威克与科布登:政府和市场作为社会进步的引擎
v. 斯迈尔斯与钱宁:个人进步即自立或道德提升
vi. 斯宾塞:误将自由主义当做生物学
vii. 密尔:融自由主义观点于一炉
3. 实践中的自由主义:四位杰出政治家
i. 林肯:在自由之地对“自由”善加利用
ii. 拉伯雷与里克特:半自由国家自由主义者的试金石
iii. 格莱斯顿:自由主义的海纳百川和平衡政治
4. 十九世纪的遗产:不加渲染的自由主义
i. 尊重,“个人”,以及宽容之教益
ii. 令自由主义者信心满满的成就

第二部分 成熟期的自由主义及其与民主的争斗(1880-1945)
5. 1880年代的历史背景:自由主义者正在打造的世界
6. 妥协,给我们带来了自由主义的民主
i. 政治民主:自由主义对选举权扩张之抵抗
ii. 经济民主:“新自由主义”和国家的新任务
iii. 伦理民主:伦理上放手,但不宽容依旧
7. 现代国家和现代市场的经济力量
i. 瓦尔拉斯、马歇尔与商业媒体:以市场的名义抵抗国家
ii. 霍布豪斯、瑙曼、克罗利与中产阶级:以社会的名义抵抗市场
8. 理想受创,梦想破碎
i. 张伯伦和巴塞曼:自由帝国主义
ii. 劳合·乔治、克列孟梭与威尔逊:一战中的自由主义鹰派
iii. 阿兰、鲍德温与布兰代斯:自由主义异议者与战争国家
iv. 施特雷泽曼:陷入困境的自由主义的民主
v. 凯恩斯、费雪与哈耶克(1):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应对大萧条
vi. 胡佛与罗斯福:被遗忘的及*知名的自由主义者
9. 1930年代至1940年代的自由主义思想
i. 李普曼与哈耶克(2):自由主义者兼反极权者
ii. 波普尔:作为开放和实验的自由主义

第三部分 抓住机遇,东山再起(1945–1989)
10. 1945年之后的历史背景:自由主义民主的新启程
11. 新基础:权利、民主法治,以及福利
i. 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的起草者:自由主义的民主走向全球
ii. 战后德国自由主义者:1949年基本法成为自由主义之民主的范本
iii. 贝弗里奇:自由主义与福利
12. 1945年之后的自由主义思想
i. 欧克肖特与伯林:对政治放手和“消极”自由
ii. 哈耶克(3):政治的反政治
iii. 奥威尔、加缪与萨特:冷战中的自由主义者
iv. 罗尔斯:为自由主义辩护
v. 诺齐克、德沃金与麦金太尔:对罗尔斯的回应,权利和社群
13. 1950至1980年代自由主义政治之广度
i. 孟戴斯-弗朗斯,勃兰特和约翰逊:1950至1960年代的左派自由主义
ii. 布坎南与弗里德曼:反对国家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
iii. 撒切尔、里根、密特朗与科尔:1970年代至1980年代的右翼自由主义

第四部分 1989年之后
尾声 二十一世纪的自由主义梦想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自由主义塑造了欧美过去两百年的历史,依然支配今日政治。但在自由主义真正意涵及其如何兴起上,意见分歧却极为鲜明。 在这本英语世界数十年来首部关于自由主义史的著作中,*政治观察家埃德蒙·福赛特以拟人笔法,藉十九世纪初期迄今欧美众多思想家、政治人物的生平和观念,探问该核心政治传统的理想、成功与失败,讲述故事主角“自由主义”的生命史话。 《自由主义传》聚焦于美、英、法、德四国,追溯这些国家自成一格的传统如何在自由主义之民主的实践上聚拢。作者以广义自由主义观,探讨从贡斯当、密尔,以至伯林、哈耶克、罗尔斯等诸多*思想家,以及多位备受冷落的人物。而谈论到的二十世纪自由主义政治人物,则包括富兰克林·罗斯福、林登·约翰逊,还有胡佛、里根、科尔。这部自由主义史话探溯政治自由主义之沿革,从1830年代发端,到其与民主主义漫长且无奈的妥协,再到1945年后的一段黄金时期,*后谈到今日的挑战和面临的怀疑。
 

自由主义传:一场思想的史诗之旅 《自由主义传》并非一部讲述某位具体人物生平的传记,也非记录某个特定事件的史书。它是一部宏大的思想史著作,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溯源而上,勾勒出“自由主义”这一深刻影响现代世界的思想体系的漫长演变、核心观念、内在张力及其在不同文化与历史背景下的独特呈现。这本书以史诗般的笔触,邀请读者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思想之旅,去探寻自由主义是如何从零星的萌芽,成长为塑造我们当下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的强大力量。 第一卷:自由的种子——早期思想的萌动与奠基 本书的开篇,并非直接引入“自由主义”的词汇,而是回到人类文明的早期,追溯那些对个体价值、权利和自由的朴素认知。作者将目光投向古希腊城邦对公民参与的辩论,对个人理性思考的初步肯定;审视罗马法中对自然法和普遍权利的早期探索;分析中世纪神学中对上帝赋予的个体灵魂价值的强调。虽然这些早期思想与我们今日所理解的自由主义尚有距离,但它们无疑播下了自由的种子。 随后,本书将重心转移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的兴起,将人的价值与尊严置于神圣的光环之下,对古典文化的重新发掘,激发出对个体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赞美。宗教改革则以其对个人信仰自由的捍卫,直接挑战了教会的绝对权威,为后来的政治权威的挑战奠定了思想基础。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等人的思想,虽然并非直接指向政治自由,但其对个人良心与权威之间关系的探讨,无疑为后来的自由主义者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 进入近代,本书将重点聚焦于启蒙运动的伟大思想家们。约翰·洛克,这位被誉为“自由主义之父”的思想家,在《政府论》中提出的自然权利(生命、自由、财产)、社会契约论以及有限政府的理念,如同灯塔般照亮了早期自由主义的方向。洛克的思想,深刻影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也为后世的政治制度设计提供了核心框架。 同时,让-雅各·卢梭虽然在某些方面与洛克的理念有所区别,他提出的“公意”和人民主权的思想,在强调集体自由的同时,也为个体在社会中的定位提出了新的思考。他关于社会契约的另一番解读,也为后来的民主理论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还有孟德斯鸠,他对于三权分立的精妙论述,不仅是限制权力、保障自由的关键机制,更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石。他对不同政体的分析,展现了对权力结构与公民自由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这一卷,将细致梳理这些早期思想家们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对个人权利、政府的合法性、权力的限制以及自由的本质进行了开创性的阐释。他们如同伟大的建筑师,为自由主义这一宏伟思想大厦奠定了坚实的地基。 第二卷:自由的制度化——革命、改革与实践 在思想的沃土上,自由主义的思想逐渐孕育出革命的果实。本书将重点描绘18世纪末的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这两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是自由主义理念从纸面走向现实的伟大实践。美国独立战争,正是基于洛克等人的思想,高举着“天赋人权”和“反抗暴政”的旗帜,最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以自由主义原则为基础的共和国。本书将深入剖析《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历史意义,以及它们如何将自由主义的原则转化为具体的政治制度。 法国大革命,则将自由主义的理念以更激进、更彻底的方式推向世界。本书将深入分析《人权宣言》的诞生,解读其中关于自由、平等、博爱的深刻内涵,并同时审视革命过程中出现的暴力与混乱,探讨理想主义在实践中的复杂性与挑战。 在革命的浪潮之后,自由主义并非一蹴而就。本书将转向19世纪,聚焦于自由主义在欧洲和美洲的传播、发展与演变。这一时期,自由主义者们在政治上倡导普选权、议会民主、法治国家;在经济上,亚当·斯密所倡导的自由市场经济,逐渐成为主流。本書將分析邊沁和密爾等功利主義思想家,他們如何從功利的角度論證自由的價值,以及如何通過自由來最大化社會的整體幸福。約翰·斯圖亞特·密爾的《論自由》,更是對個人自由,特別是言論自由和思想自由的辯護,至今仍是自由主義思想的經典之作。 然而,自由主义在19世纪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工业革命带来的贫富差距、工人阶级的贫困以及社会不公,促使一部分自由主义者开始反思纯粹的自由市场是否能够解决所有社会问题。本书将探讨“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以及凯恩斯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出现,它们如何试图在自由市场和政府干预之间找到新的平衡,以解决社会经济问题。 这一卷,将展现自由主义思想如何从理论走向实践,如何通过革命和改革塑造了现代政治体制,以及在历史的进程中,自由主义内部不断调整和演变的复杂图景。 第三卷:自由的辩论——挑战、变异与多元 进入20世纪,自由主义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深刻的内部辩论。本书将详细探讨这些挑战的来源与表现。一方面,极权主义思潮,如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以其对集体的狂热崇拜和对个体的无情压制,对自由主义构成了直接的威胁。本书将分析这些反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及它们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并深刻探讨自由主义在二战后如何重新确立其价值,并成为战后世界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自由主义内部也出现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本书将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指出其在阶级压迫和经济剥削方面的不足。同时,也将探讨女性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性别视角质疑,以及后殖民主义对自由主义在文化和历史上的偏见的揭示。这些批判,并非要否定自由主义的根本价值,而是要求自由主义不断自我修正,使其更加包容和普世。 本书还将分析自由主义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应与变异。例如,自由主义在中国、印度、日本等东方国家如何与本土文化产生碰撞与融合,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自由主义实践。对这些不同形态的自由主义的梳理,将展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思想的生命力与多元性。 此外,本书还将探讨“新保守主义”和“社群主义”等对自由主义的挑战。新保守主义往往强调传统价值观和国家权威,而社群主义则强调共同体和集体认同的重要性。这些思潮的出现,反映了自由主义在处理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秩序、权利与责任等关系时所面临的永恒张力。 第四卷:自由的未来——当代困境与前瞻 在当代,自由主义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书的最后一卷,将聚焦于21世纪的自由主义。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移民问题,科技发展对个人隐私和自由的影响,以及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抬头,都对自由主义的原则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本书将分析自由主义在应对气候变化、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等全球性问题时的作用与局限。同时,也将探讨“后现代自由主义”的思潮,以及自由主义如何在新媒体时代继续发挥其价值,如何应对网络谣言和信息茧房等问题。 《自由主义传》并非仅仅是对过去的回顾,它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所处的时代。通过追溯自由主义的思想脉络,本书旨在帮助读者理解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认识到它的复杂性与局限性,并思考如何在当下和未来,更好地践行和发展自由主义的理念,以建设一个更加公正、自由和繁荣的世界。这本书将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生动的叙事方式,引领读者深入理解这场影响深远的思想史诗,并从中汲取智慧,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提供深刻的启示。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本关于某个宏大思潮的鸿篇巨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幅幅流动的、不断被修正的政治地图。它挑战了我过去对“自由”这个概念的许多固有认知,让我明白它从来不是一个静止的、现成的答案,而是一系列充满张力的对话和妥协的产物。作者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抽象的哲学思辨转化为可以触摸的历史事件。那些长篇累牍的引文被巧妙地穿插在叙事中,既保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避免了陷入纯粹的文献堆砌。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该思想流派的适应与变异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这使得整本书的视野异常开阔,避免了将某种特定的历史语境下的产物神圣化或绝对化。这本书更像是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人类社会在追求个体解放过程中所经历的阵痛与胜利。

评分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其深刻的现实关怀,它并非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的回顾上,而是对当代困境进行了一种深层次的哲学叩问。作者在论述某一历史阶段的理论兴衰时,总是能巧妙地引申到我们当下社会所面临的治理难题和价值冲突上。他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精密的分析工具,引导读者自己去辨别现象背后的本质。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争议性问题时的克制与平衡,他清晰地勾勒出不同流派之间的逻辑冲突点,但从不轻易做出价值上的裁决,而是将判断权交还给读者。这种不预设立场的态度,反而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让读者在阅读中体验到思想交锋的智力快感。这无疑是一部能拓宽我们思维边界的佳作。

评分

老实说,我一开始对如此宏大的主题感到有些望而却步,担心会陷入晦涩难懂的术语泥潭。然而,作者的写作风格出乎意料地平易近人,他仿佛是一位资深向导,带着我们穿梭于历史迷宫。他非常擅长以小见大,通过聚焦某几个标志性的历史节点或关键人物的个人命运,来阐释背后的宏观思想变迁。书中对某些关键概念的定义和辨析尤为精彩,澄清了许多长期以来被混淆或误解的观念。读起来,感觉像是在与一位博学的老者进行一场深入浅出的对谈,他不仅告诉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颇具匠心,每一部分的过渡都衔接得天衣无缝,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下去,完全没有那种传统学术著作的阅读疲劳感。

评分

这本厚重的历史著作,笔触细腻,将一个世纪以来思想流派的演变梳理得井井有条。作者似乎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脉络有着超乎寻常的洞察力,从启蒙的曙光到现代性的重重困境,每一个关键人物的理论构建和思想波动都被赋予了生动的背景。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闻到沙龙里咖啡的醇香,感受到辩论中思想火花的碰撞。尤其是关于自由主义如何应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剧变那一章,作者并未停留在简单的理论阐述,而是深入剖析了实践中的两难与妥协,展现了一种极具历史温度的辩证法。它不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更像是一部关于人类精神自由追求的史诗,充满了对理性与非理性的深刻反思。全书的逻辑推演严密,引用的史料扎实可靠,但叙事节奏张弛有度,即便是对古典自由主义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循着作者的引导,逐步领悟其核心精神的蜕变与坚守。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细品的作品。它的信息密度极高,但编排得极为精巧,如同一个复杂的瑞士钟表,每一个齿轮——无论是历史事件、理论分支还是重要人物的生平——都精确地咬合在一起,共同驱动着整体的叙事。作者的文字功力非凡,既有学术的精准度,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特别是对那些长期被边缘化或被误读的思想家的重估部分,令人耳目一新,仿佛重新发现了知识宝库中的珍宝。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对过去思想脉络的梳理,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审视现代性自我怀疑的独特视角。它促使我们反思:当我们追求进步时,究竟是以牺牲什么为代价?它没有提供安慰剂,而是给予了我们面对复杂现实所需的清醒和勇气。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