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 | 荒原狼 | 当你老了 |
| | | |
| 新月集·飞鸟集 | 青鸟 | 日瓦戈医生 |
| | | |
| 大地的成长 | 窄门 | 伟大的牵线人 |
| | | |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 小毛驴与我 | 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 |
| | | |
| 新娘·女主人·十字架 | 丛林故事 | 罗马史 |
| | | |
| 福尔赛世家 | 荒原与爱情 | 布登勃洛克一家 |
|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 当你老了 |
| 作 者: | 叶芝 |
| 定价: | 32.00 |
| ISBN号: | 9787568203203 |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 开本: | 32 |
| 装帧: | 精装 |
| 出版日期: | 2015-07-01 |
| 印刷日期: | 2015-07-01 |
| 编辑推荐 |
| 爱尔兰的灵魂 20世纪伟大的英语诗人(T. S.艾略特语) 全世界传唱为广泛的爱情诗歌 2015年春晚,莫文蔚倾情演绎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刻, 爱你的美丽,用假意或者真心。 但是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容颜老去时的悲伤。 ——叶芝 《当你老了》 |
| 内容介绍 |
|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当你老了》节选均为叶芝经典的代表诗作,这部爱的诗集,犹如一曲从长巷里飘出的大提琴曲;或明亮欢快如爱尔兰草原上一曲优美的风笛,甚至爱情中的人而存在。在这久远、空阔的时空里,叶芝在孜孜不倦地抒写着自己的、也是人类的永恒命题——生命、尊严、青春、爱情……这部诗集涉及叶芝各个时期的代表之作。叶芝的早期诗歌以其独特的爱尔兰题材而有别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韵律感强烈,充满柔美、神秘的梦幻色彩,诗中表现出一种忧郁抒情的氛围,笔触颇似雪莱。中期的诗歌中有一种新的精微的具体性,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内容上,也表现在措词上,其结果就是一种新的质朴无华的、具体的风格。它更关注精神的意象和细节,所表现的情感也更为明确。叶芝后期诗歌的风格更为朴实、精确,口语色彩较浓厚,多取材于诗人个人生活及当时社会生活中的细节,且多以死亡和爱情为题,以表达某种明确的情感和思索。 |
| 作者介绍 |
| 威廉·巴特勒·叶芝 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 于1865年6月13日出生在都柏林,童年大部分时间在爱尔兰西部的港口城镇斯莱戈度过,那里后来成为他许多诗歌的背景。1884年,叶芝进入都柏林的艺术学校学习,但两年之后便离开学校,专门从事诗歌创作。1889年,他出版了第1本诗集《乌辛的流浪》。 叶芝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1阶段的诗歌通常取材于爱尔兰神话和民间传说,第二阶段的诗歌是对爱尔兰社会和历史的思索,第三阶段诗歌在创作风格上发生了比较激烈的变化,更加趋向现代主义。主要代表作品有《十字路口》(1889)、《玫瑰》(1893)、《苇间风》(1899)、《库尔的野天鹅》(1917)、《塔楼》(1928)、《旋梯及其他》(1933)、《最后的诗》(1936—1939)等。1923年,叶芝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 目录 |
| 颁奖辞 致答辞 十字路口 1 快乐的牧羊人之歌 3 叶.落 9 被拐走的孩子 10 在柳园畔 14 玫瑰 15 致时间十字架上的玫瑰 17 世间的玫瑰 19 因尼丝芙丽湖中小岛 21 爱 怜 22 爱的悲伤 23 当你老了 24 白 鸟 25 谁与弗格斯同行 26 致未来岁月里的爱尔兰 27 苇间风 31 情人述说他心中的玫瑰 33 流浪的安格斯之歌 34 一位诗人致他的爱人 36 他渴望天国的锦缎 37 在七片树林中 39 箭 41 亚当的咒诅 42 临水自赏的老人 45 哦,别爱太久 46 绿盔及其他 47 荷马歌唱的一个女人 49 没有第二个特洛伊 51 我易分心 52 铜便士 53 责任 55 库尔的野天鹅 69 1913年9月1日 57 海伦在世时 60 乞丐对乞丐喊 61 衰落的君权 63 东方博士 64 玩.偶 65 一件外套 67 库尔的野天鹅 71 所罗门对示巴 73 学.者 75 论女人 76 赞美她 79 猫与月亮 81 傻瓜的两首歌 83 迈可·罗拔兹与舞者 85 1916年复活节 87 玫瑰树 92 天将破晓 94 二次降临 96 为我的女儿祈祷 98 塔楼 103 驶向拜占庭 105 丽达与天鹅 120 在学童中间 122 旋梯及其他 127 洒了的牛奶 129 拜占庭 130 疯简与主教谈话 133 经过长久沉默 135 我属于爱尔兰 136 最后的诗 139 旋椎体 141 天青石 143 光辉的一天 147 巴奈尔 148 鼓舞 149 长腿蝇 150 约翰·金塞拉哀悼玛丽·摩尔夫人 152 疯简在山上 154 政.治 156 人与回声 157 黑.塔 160 本布尔本山下 162 叶芝及其作品 169 叶芝获奖经过 185 叶芝作品年表 189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
初拿到这套“诺贝尔文学奖大系”,就如同推开了一扇通往世界文学宝库的大门。书脊上典雅的字体,装帧的质感,都传递着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和艺术的精致。我一直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和获奖作品充满好奇,总觉得它们代表了人类精神文明的某种高度和视野。这次能有机会系统地接触这个系列,简直是圆了一个长久以来的文学梦想。我尤其期待能在这其中发掘那些或许我曾擦肩而过,却又同样闪耀着智慧光芒的作家及其作品。想象一下,那些被誉为“人类文化遗产”的篇章,将会在我的指尖一一展开,带来怎样的震撼与启迪?是思想的火花,还是情感的共鸣?是历史的回响,还是现实的镜鉴?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沉浸其中,用我的阅读去理解那些被时光沉淀下来的伟大文字,去感受它们跨越国界、民族和时代的独特魅力。这套书不仅仅是书架上的收藏,更是我精神旅途上的一次深度探索,一次与世界文坛巨匠的隔空对话。
评分这本《当你老了》的封面设计,简洁却充满故事感,让我一下子就联想到了那首耳熟能详的诗歌,以及它背后蕴含的深情与岁月流转。叶芝,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诗意和传奇色彩,而他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作品的影响力更是毋庸置疑。我之所以选择阅读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它所传递的那种对人生、对情感、对时间流逝的细腻洞察所吸引。我总觉得,真正伟大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排列组合,更是对生命本质的提问和回应。当我老去,我将如何看待年轻时的自己?那些曾经炽热的情感,在时光的洗礼下会变成什么模样?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窗口,让我得以窥见一位伟大诗人对这些永恒问题的思考。我期待在诗句中找到共鸣,找到慰藉,也找到一种坦然面对生命起伏的力量。这不仅仅是一本诗集,更像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温情回望。
评分提到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我总是会将其与严谨、专业、高质量的学术出版联系起来。这次他们出版的“诺贝尔文学奖大系”,无疑是这一品牌形象的又一次有力印证。我对这类由权威机构出版的、具有系统性、权威性的文学丛书有着天然的信任感。这意味着在译文质量、注释的详实程度、以及对作品的解读上,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我曾有阅读翻译作品时,因译文质量不高而产生理解障碍的经历,这无疑极大地影响了阅读体验。因此,选择一个值得信赖的出版社,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相信,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在遴选作品、组织翻译和编辑出版过程中,一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力求为读者呈现最原汁原味的文学瑰宝。这套书的出现,不仅满足了我对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的渴求,更在某种程度上,为我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精神导航”,指引我深入探索世界文学的海洋。
评分我一直相信,阅读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体验,每个人在同一本书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感悟。对于“诺贝尔文学奖大系”这样一套汇集了众多世界级大师作品的精选集,我抱着一种开放且充满期待的心态。我并不预设自己会从某个特定的作品中获得某种“标准答案”,而是希望通过阅读,拓展我的视野,挑战我的固有认知,甚至是被那些我从未设想过的角度和情感所打动。我喜欢那些能够引发我深度思考,让我忍不住去查阅背景资料,去与其他读者交流讨论的作品。我期待在这套书中,能遇到那些让我“眼前一亮”,发现文学全新维度的惊喜。每一次翻开一本新书,都像是一次未知的旅程,我渴望在这趟旅程中,发现更多关于人性、关于社会、关于历史的深刻洞见,让我的精神世界因此而变得更加丰富和立体。
评分在数字信息爆炸的时代,纸质书籍所带来的沉静阅读体验显得尤为珍贵。这套“诺贝尔文学奖大系”摆在我面前,散发着油墨的清香,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踏实和专注。我喜欢在午后阳光下,手捧一本厚重的书籍,让思绪随着文字在纸页间流淌。这种沉浸式的阅读,让我能够暂时逃离外界的喧嚣,进入一个由文字构建的纯粹世界。我期待通过阅读这套书,能够重新找回那种慢下来、静下来,去品味文字韵味、去体味作者情感的阅读状态。我希望这些经典作品能够滋养我的心灵,提升我的审美情趣,让我对生活多一份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理解。这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获取,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是对于“读万卷书”这一人生追求的实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