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创意写作教学:实用方法50例(创意写作书系)
定价:36.00元
作者:沃尔克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30018729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伊莱恩·沃尔克编著的《创意写作教学(实用方法50例)》的编撰者都是一些已出版或已发表过作品的作家,还有一些经验丰富的演讲者和教育工作者。他们中间有游记作家、生活和美食专栏作家、剧作家、词作家,以及小说家和诗人。尽管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并且各自讲授的是文学、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和文化研究以及创意写作,但通过本书,他们的理念得以会师一处。为了便于读者了解这些隐身于每个练习之后的充满创意的个体,本书还提供了每位作者的个人小传,这些小传都是按照我在**个练习中所提供的模板变化而来的。 本书中的练习虽然都遵循了相同的介绍模式,但它们肯定会反映出每位提供者的不同方法、风格和文化积淀。基于学术严谨性和创造性才能这两方面,这些练习可谓开拓性地提供了种种既折中又新颖的训练方法,以解决学生在写作上常出现的毛病。本书中练习的次序是*而定的,相信那些想要投入其中的读者决不会受到什么先入之见的限制。那些喜欢速览的读者,还可参阅本书中的主题·分类索引,以及编后记中的一些延伸想法。
内容提要
伊莱恩·沃尔克编著的《创意写作教学(实用方 法50例)》聚焦当代高校创意写作课堂的教学实践, 亦是充满创意的创作指南。《创意写作教学(实用方 法50例)》中收录了50种创意写作课堂教学实例,开 拓性地提供了大量新颖的训练方法,有助于解决学生 在写作上经常出现的问题。这50位编撰者都是已经出 版或发表过作品的作家,以及经验丰富的演讲者和教 育者,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包括游记作家、生活和美 食专栏作家、剧作家、词作家、小说家和诗人。涵盖 了各种创作类型,既有传统内容,又有创新的创意写 作课程。
·以学生的创意写作实践练习为核心 ·注重对群体互动的配置和调动 ·注重对教学创意的设计和开发
目录
目录
1 自我激发的破冰之旅:建立小组互动
2 动物描写
3 小说编辑:一个创造性的批评过程
4 热身练习、文本细读和句子
5 游记写作:从教室到喀土穆
6 自由间接风格的灵活性
7 蓝筹练习:在短篇小说中挑战“现实”的单一化
8 引入极简主义:闪小说与微小说
9 走出孤独:小说写作中的合作机制
10 模拟名流:进入角色深处
11 创造自我宣言:一条通向既定目标写作的有趣途径
12 纸上瑜伽:进入写作
13 雄辩术:赞成或反对某种主张
14 巧借婚庆用品店的创意:获取灵感的捷径
15 在作品中重视地点描写
16 适合胆小者的格律诗
17 风格模仿:词类和句法的创造性使用
18 根据人物愿望构造情节
19 诗歌嘹亮:一堂诗歌表演工作坊课
20 创意写作工作坊课中的网络技术应用:和维基0
21 美食评论:调动感官和个人记忆
22 数码琴弦:指导一堂音频工作坊课
23 用还是不用:第二人称“你”在作品中的使用
24 无纸工作坊教学:节省木材,增强互动,不拘一格
25 把作品写在明信片上:捕捉散文的诗意瞬间
26 找到适合儿童文学的叙述口吻
27 与莎士比亚和蒙田一同写作:借鉴前人之法,成就未来作家
28 土、空气、火和水:一堂创作与表演并重的工作坊课
29 包装礼物:一个创造诗歌的协作游戏
30 写你知道的:将日常经历写成小说
31 架构的短篇小说:如何创造饱满的故事情节
32 动手操练实验剧:舞台艺术的制作与导演
33 探究多重视角:书写扣人心弦的故事
34 评论文章写作教学
35 如何写一首烂诗
36 关注隐含意义:诗歌语言的效能与启示
37 开启青少年文学写作中的“真实声音”
38 舞台上的“交接之道”:让舞台剧本动起来
39 从自身实际出发:读你知道的书
40 制造悬念
41 利用你的一切特长:拥抱创意(写作)
42 歌词创作教学:一种综合体验
43 打破常规:实用性和合理性
44 奇思异想:从神话而来的创意写作
45 建立诗歌工作室
46 30/30项目:培养一种天天写作的好习惯
47 将漫步运用到创意写作中去:溜达、观察和描述
48 小说家的调查精神
49 同大师一道写作:在模仿中发现创造力
50 带着感觉去写:唤起情景指导写作中的风格、韵致和情感
编后记:写在书外
主题·分类索引
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极其洒脱,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传统教材的沉闷感,反而像是在听一场高水平的行业讲座,充满了即兴的灵感碰撞。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叙事结构”的讲解,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僵化的认知。我过去总觉得故事必须遵循某种固定的“三幕式”或“英雄之旅”的模板,生怕一出格就显得匠气。但这本书大胆地展示了如何通过灵活调整节奏和视角,来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张力。它鼓励你“破坏规则”,但前提是你必须深刻理解这些规则为何存在。我特别欣赏作者对“角色动机”的深入剖析,他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强大的分析工具,让你自己去挖掘角色内心深处的灰色地带。我尝试着运用书中的一些方法,重新审视了我搁置已久的一个小说大纲,瞬间就找到了那个卡住我很久的矛盾点。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给你现成的公式,而在于它像一把万能钥匙,帮你打开了通往自己独特叙事声部的大门。它不是教你如何写作,而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思考者和讲述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直击人心,那种朴素中带着一丝灵动的气质,让人在书架上看到它就挪不开眼。我原本对“创意写作”这个主题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像空中楼阁,虚无缥缈,难以捉摸。然而,这本书的开篇就用一种极其接地气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论拆解成了人人都能理解的日常片段。它没有一上来就抛出一堆晦涩的术语,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娓娓道来写作的本质。特别是书中对“观察力”的训练部分,简直是醍醐灌顶。作者强调的不是你看到了什么,而是你“如何”看待它,那种细微的差别,一下子打开了我观察世界的新视角。我开始留意公园里老人打太极时衣袂的走向,咖啡馆里陌生人交谈时手指的姿态,这些以前完全被忽略的细节,现在都成了我脑海中随时可以调用的素材库。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比任何技巧的堆砌都要来得扎实和持久。它真正做到了将“创意”从一个抽象的名词,变成了一种可以被系统培养的能力。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感觉自己“有话说却不知如何下笔”的朋友,这本书是引你入门的最佳向导。
评分说实话,我对市面上许多所谓的“写作秘籍”都持怀疑态度,它们往往承诺速成,结果却徒留一堆空洞的说辞。然而,这本书的实在之处在于它对“修改与打磨”的重视程度,简直到了偏执的地步。很多作者写完初稿就万事大吉,这本书却花了大篇幅来讲解如何无情地“杀死”那些你自以为写得最好的句子。它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可操作的自我审查清单,比如“你的形容词是否足够精准?”、“你的动词是否足够有力?”、“这段对话是否推进了情节?”等等。这让写作过程不再是一个线性的推进,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循环过程。我感觉自己以前的写作,就像在泥泞中前行,而这本书为我提供了结实的登山靴和清晰的路线图。特别是关于如何处理“信息倾泻”的那一章,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它教会我如何有技巧地隐藏背景信息,让读者在阅读中自己去拼凑完整的图景,这种与读者的“智力互动”感,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那种充满生命力和激情的,仿佛作者本人就是一个正在创作高峰期的作家,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所有心得倾囊相授。它最大的特点是跨界融合的视角,它不仅仅局限于文学领域,而是巧妙地引入了心理学、电影剪辑甚至音乐理论的元素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例如,在讨论如何营造“情绪氛围”时,作者引用了某部经典电影的配乐手法,这种多学科的交叉引用,让理论变得立体而丰富。我尤其喜欢它对“写作障碍”的探讨,它没有将此归咎于外部环境或天赋不足,而是深入到潜意识层面分析了恐惧和完美主义如何扼杀创造力。作者给出的建议是反直觉的——比如“故意写得烂一点”——这种大胆的逆向思维,反而能有效解除写作时的心理枷锁。读完这本书,我不再害怕空白页,我开始把它看作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游乐场,而不是一道需要跨越的高墙。它对“创造力”的定义,是开放且包容的,让人感到非常鼓舞。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体现了其专业性,适中的字号、恰当的留白,让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这对于一本需要反复研读的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它的内容组织逻辑非常严谨,从基础的概念建立,到中阶的技巧运用,再到高阶的风格探索,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我注意到,书中在介绍每一个“方法例证”时,都会附带一个简短的案例分析,并且这个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都非常令人信服。它不是那种空泛地告诉你“试试这个”,而是深入剖析了“为什么这个方法有效,以及在什么情境下效果最佳”。对于那些希望将写作视为一种严肃职业的人来说,这种对细节的打磨和对原理的深究是不可或缺的。这本书更像是一个陪练伙伴,它不断地在你耳边低语,提醒你关注那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细节,最终帮助我们将“想法”转化为“成品”,并且是以一种具有高度个人烙印的方式呈现出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