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故事工程:掌握成功写作的六大核心技能(创意写作书系)
定价:42.00元
作者:Larry Brooks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30019487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kg
编辑
拉里·布鲁克斯的《故事工程》是一本专为写小说的人量身打造的指导手册,该书精彩绝伦,涵盖了本书作者所称的‘成功写作的六大核心技能’。作者向我们呈现了一套讲故事的模式,写作者按照既定的写作结构和场景,从立意入手,做好进度计划表,就能一步步创作出一个生动、鲜活、惊心动魄的故事。该书既是初学者的写作指南,也是写作达人的复训手册。该书保准能让你才思敏捷、文思泉涌。
内容提要
是什么成就了一个好的故事或是剧本?
许多作家在开始写小说、讲故事的时候,甚至对从哪里开始仅有一知半解。有时他们耗费一生辛劳写作,却从未了解到成功的故事就像艺术技巧一样有赖于好的设计。事实上,除非你是一位大家,熟练地掌握某类故事的形式、功能和标准,否则要想在没有计划的前提下就坐下来并迅速写出一个初稿,将会毫无效果。
《故事工程》从讲故事的标准与结构设计开始(故事的工程设计),把它作为叙述的基础,帮你在的水平上发现故事讲述的大图景。将书中强调的六大核心技能组合起来,你就能发现*的故事可能性。这六大核心技能包括:
四项基础技能:立意,人物,主题,结构(情节)
两项实践技能:场景构建、风格
目录
部分 什么是六大核心技能……我为什么要关注它们?
1 全新模式助力故事创作
2 六大核心技能:一万英尺的鸟瞰
3 六大核心技能的定义
4 开启故事创作的过程
第二部分 个核心技能:立意
5 立意的定义
6 立意的标准
7 你怎么知道自己的立意是否足够好?
第三部分 第二个核心技能:人物
8 人物的本质意义
9 人物的三维空间
10 摘下面具的人物
11 人物的性格本质
12 创作故事背景
13 内心矛盾和外部冲突
14 精巧设计人物弧线
15 人物——各部分 的总和
第四部分 第三个核心技能:主题
16 主题的定义
17 实现主题
18 主题和人物弧线
第五部分 第四个核心技能:故事结构
19 结构的必要性
20 故事结构和故事格局
21 故事结构的全局
22 个盒子:部分 ——布局
23 第二个盒子:第二部分 ——反应
24 第三个盒子:第三部分 ——进攻
25 第四个盒子:第四部分 ——解决
26 故事转折点的作用
27 为出版而写作:故事重要的方面
28 故事格局的五个任务
29 深入了解伏笔
30 故事中重要的时刻:情节点
31 更温和的情节点
32 灰色的影子:某些开放式的故事结构
33 加强对第二部分 “反应”的掌控
34 头脑中要装着中间点
35 第三部分 开始反击
36 关键点
37 第二情节点
38 后一幕
39 列在一页纸上的强大的写作工具
40 讲故事的六个重要的词
41 列提纲与凭直觉写故事
第六部分 第五个核心技能:场景设置
42 场景的本质特性
43 场景的作用
44 场景一览表
第七部分 第六个核心技能:写作风格
45 找到你的风格
46 我所知道的好的写作比喻
47 关于风格的更多思考
第八部分 故事发展过程
48 付诸笔端
49 凭感觉布局故事指南
50 从如何做到为什么这样做
作者介绍
拉里·布鲁克斯,著有两部写作指导书:《故事工程——掌握成功写作的六大核心技能》与《故事力学——构建故事讲述的潜在力量》。他是Storyfix.的创办者,这是一家颇受欢迎的小说写作指导网站。他经常出席各类写作会议,并指导作家写作他们的作品。他有关写作的新书即将于2015年在美国《作家文摘》出版社出版。著有六部心理恐怖小说,包括《黑暗的束缚》、《压力点》、《蛇的舞蹈》等。
文摘
序言
我尝试将书中学到的一个关于“高潮层级设计”的技巧应用到了我正在修改的小说大纲中,效果立竿见影。过去我总觉得故事到了后半段就只能靠堆砌事件来维持紧张感,但现在我明白了如何通过预埋线索和逐步升级核心冲突的密度,来确保高潮部分具有爆炸性的冲击力,同时又在逻辑上无懈可击。这不再是靠运气或天分来写出好故事,而是掌握了一套可以反复验证和应用的创作公式。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把那些看似玄妙的“写作天赋”剥离出来,还原成了可以被学习、被模仿、被掌握的专业技能。它真正做到了赋能创作者,让写作从“靠天吃饭”变成了真正的“匠人技艺”。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虽然讨论的是高阶的写作理论,但作者的表达方式却十分亲切,读起来毫无压力。他没有用那些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来故作深奥,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坐在你对面,用最直白的语言跟你分享他的独家秘诀。特别是一些关于人物动机和世界观设定的论述,作者总能找到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理解的类比,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种平易近人的叙述,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让即便是刚开始尝试长篇创作的新手,也能迅速跟上节奏,不会因为术语过多而产生畏难情绪。可以说,这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极其友好的学习伴侣。
评分最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在阐述理论时,会穿插大量具体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不仅仅是简单的“成功范例展示”,而是深入到结构层面的剖析。他会用图示或详细的文字描述,来展示一个优秀的故事是如何在各个关键节点上完成“工程化”的构建的。我发现自己过去常常陷入的“灵感驱动”的陷阱,在这本书的引导下,开始转向一种更可控、更可预测的“结构驱动”模式。这种从“感觉写作”到“技术写作”的转变,对我这个一直苦于中段疲软的写作者来说,简直是久旱逢甘霖。书中对冲突设置和节奏把控的讨论,细腻到连转场的速度都进行了量化分析,这种严谨程度令人叹服。
评分初读这书的章节标题时,我就被那种直击核心的叙述方式所吸引。作者似乎完全抛弃了那些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直接将写作过程中最棘手、最让人抓狂的环节一一拆解开来,像是外科医生在做精细手术一样,冷静而精准地指出问题所在。每一章的逻辑推进都极其流畅,前一个概念的提出,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思考路径。我很少看到有写作指导能做到如此系统化的结构构建,它不像零散的技巧堆砌,而更像是一套从基础框架到精装修的全流程指导手册。读完第一部分,我立刻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那些过去模糊不清的创作困境,似乎一下子找到了明确的靶心。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有品味,封面采用了沉稳的深蓝色调,搭配简洁的白色字体,一下子就给人一种专业又引人深思的感觉。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摸起来厚实而柔滑,内页的排版清晰明了,字号大小适中,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用心,比如内页的微小纹理,虽然不影响阅读内容,却无形中提升了整体的阅读体验,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工具书,而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装订也很牢固,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出现散页的情况,这对于经常做笔记和参考的读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整体来看,这本书的物理形态完全匹配了其专业严肃的内容定位,为接下来的深度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