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磁声成像技术:下册:电磁检测式磁声成像
定价:79.00元
售价:67.9元,便宜11.1元,折扣85
作者:刘国强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030476562
字数:
页码:
版次:3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磁声探测与成像技术是近些年研究的热门课题,涉及电场、磁场和声场的耦合。作为一种多场探测技术,兼具电磁场和声场的优势,在石油矿产资源、环境、海洋、国防、考古、无损探伤、临床医学、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BR》本书(下册)针对目前磁声成像中重要分支——电磁检测式磁声成像,重点介绍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工程电磁场及应用研究部的相关研究工作。共分为四篇内容,分别为电磁检测式磁声成像概论、电压检测式磁声成像研究、磁探测式磁声成像研究以及磁声成像技术的再认识。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在信号处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深知理论模型与实际工程实现之间往往存在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很多高深的数学推导在实际噪声环境、非理想激励源等因素的影响下,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一本真正有价值的专业书籍,必须能够坦诚地讨论这些“工程化”的难题。《磁声成像技术:下册》如果能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将会是其区别于其他同类著作的核心竞争力。我尤其关注它如何处理电磁场与声场耦合过程中的非线性效应,以及作者是如何指导读者构建一个既能保持高精度,又能保证计算效率的实用化算法框架。如果书中包含了实际采集数据的验证案例和参数敏感性分析,那简直就是一本必备的工具书了,而非仅仅是理论参考。
评分从这本书的标题来看,它明显是整个技术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专注于“电磁检测式”这一特定实现路径。这让我联想到,当前主流的磁声成像方法往往需要在不同的激励和接收方式中做取舍,每种方式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场景和局限性。这本书的视角非常聚焦,专注于打磨和深化某一特定技术路线的深度,这比泛泛而谈地介绍所有技术更有利于读者建立起扎实的专业壁垒。我希望作者能够清晰地剖析,相对于其他磁声成像技术(比如纯磁致伸缩驱动或声学接收),这种电磁检测方案在信噪比、空间分辨率和材料兼容性方面究竟展现出了哪些不可替代的优势。这种针对性极强的深度挖掘,是快速提升专业水平的捷径。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寻找一套能够系统性梳理前沿非侵入式检测技术脉络的资料,市面上大多数书籍要么过于侧重理论的抽象阐述,要么就是局限于某一个单一的实验案例,缺乏宏观的视野和技术路线的整合。《磁声成像技术:下册》的目录结构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似乎构建了一个从基础原理到实际应用层面的完整知识体系。尤其注意到其中对“电磁检测”在磁声成像中的具体应用环节进行了详尽的拆解,这正是目前行业内非常需要打通的关键环节。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在我当前负责的那个复杂介质中的无损评估项目上提供突破性的思路,特别是关于信号反演和成像质量优化的那几章内容,希望能看到一些独到的见解和成熟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上的描述。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有质感,封面采用了沉稳的深蓝色调,配上烫金的书名和作者名字,立刻就给人一种专业、厚重的学术书籍的感觉。拿到手里,分量十足,纸张的质量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排版疏密有致,阅读体验感很棒。我个人非常注重书籍的实体感受,很多技术类的书籍如果内页排版混乱或者纸张太薄,都会大大影响阅读的专注度,但《磁声成像技术:下册》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虽然我目前还没有深入到内容细节,但仅凭这份制作的诚意,就足以看出出版社和作者在呈现这套丛书时所下的功夫。对于需要长期参考和翻阅的专业书籍来说,良好的物理属性是至关重要的加分项。希望接下来的内容也能像这本书的外观一样,经得起反复推敲和查阅。
评分我对科学著作的评价,往往很看重作者的学术态度和逻辑的严谨性。刘国强教授在业内享有盛誉,这使得我对《磁声成像技术:下册》的内容质量抱有极高的期望。我期待看到的是一种抽丝剥茧、逻辑清晰的论证过程,而不是堆砌概念和公式。特别是涉及到新颖的数学模型建立和实验装置设计的部分,希望作者能够用最精炼的语言描述出其背后的物理图像,让读者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如果能找到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客观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清晰指出本书所贡献的创新点和待解决的遗留问题,那么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将得到极大的提升。我希望它能成为一个同行间交流和讨论的基准文本,而非仅仅是知识的单向传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