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 闫龙川 高德荃 李君婷
丛书名: 数据科学与工程技术丛书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93249
出版日期:2018 年4月
开本:16开
版次:1-1
前言
1章自然语言基础
1��1自然语言
1��1��1什么是自然语言
1��1��2语言哲学
1��1��3语言习得和用法
1��2语言学
1��3语言句法和结构
1��3��1词
1��3��2短语
1��3��3从句
1��3��4语法
1��3��5语序类型学
1��4语言语义
1��4��1词汇语义关系
1��4��2语义网络和模型
1��4��3语义表示
1��5文本语料库
1��5��1文本语料库标注及使用
1��5��2热门的语料库
我接触编程比较晚,最大的心理障碍就是面对复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我之前买过一些关于数据挖掘的书籍,结果发现它们要么是基于R语言,对我这个Python用户不太友好,要么就是代码写得过于精简,没有足够的注释和上下文解释,让我看了半天也摸不着头脑。这套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其极高的“可读性”和“友好度”。它在引入新概念时,总会先用一个非常具体、贴近生活的例子来打比方,比如用“图书馆检索系统”来比喻倒排索引,用“侦探破案”来比喻文本特征提取,这种方式极大地缓解了我的焦虑感。而且,几乎每一个代码块后面都会附带详细的解释,说明每一行代码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甚至连某些库的参数调整背后的逻辑也解释得很透彻。我感觉,这套书不是在“教我知识”,而是在“教我如何像一个文本分析师那样思考和编程”。它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原来学习尖端技术也可以是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体验。
评分我之前在攻读硕士学位时,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自然语言处理教材,比如Jurafsky和Martin那本,内容权威毋庸置疑,但那更像是一本工具书,阅读体验比较枯燥,而且很多例子偏向于英文文本处理,对中文语境的适应性较差。相比之下,这套书的阅读体验是革命性的。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活泼,行文流畅,仿佛在和一位幽默的导师对话。我发现它对中文处理的细节关注得非常到位,比如在讨论分词策略时,它会深入剖析不同中文分词器在处理网络热词、专有名词时的细微差别和优劣,这是很多通用教材会忽略的。更重要的是,它在讲解高级模型时,例如循环神经网络(RNN)或注意力机制时,没有直接跳到TensorFlow或PyTorch的复杂API调用,而是先用通俗的比喻或简化的数学模型把核心思想解释清楚,让你先建立“直觉理解”,然后再过渡到代码实现。这种循序渐进、注重理解而非死记硬背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我学习前沿NLP技术的门槛。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软件工程师,我一直想把我的后端服务能力延伸到利用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服务优化上,但市面上关于Python和NLP结合的书籍,往往侧重于前端的数据展示或者算法的理论证明,很少有关于如何将这些分析能力高效、稳定地部署到生产环境的讨论。这套书的后半部分给了我一个惊喜。它没有止步于模型训练和准确率评估,而是涉及到了如何使用Flask或Django这样的Web框架来封装训练好的模型,实现实时的文本预测服务。虽然不是专门的DevOps书籍,但它提供的工程实践建议非常务实,比如如何处理并发请求、如何进行模型版本管理的基本思路,这些都是我在实际工程中会遇到的痛点。这种“从数据到API”的完整流程展示,让我看到了如何将一个纯粹的数据分析项目转化为一个可投入生产环境的软件模块。这对于我们这类追求效率和稳定性的工程师来说,价值远超单纯的算法介绍。
评分我是一名在职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平时工作内容中需要大量分析用户反馈、评论和客服记录,但我的技术背景相对薄弱,一直苦于无法高效地从海量文本中提取有效信息。市面上的很多NLP书籍要么过于偏学术,公式堆砌,要么就是代码片段过于陈旧或针对特定场景。这套书给我的感觉是非常“贴近业务”。它的叙事方式很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同事在手把手带你入门。它没有上来就抛出复杂的深度学习模型,而是从最基础的文本挖掘技术,比如TF-IDF权重计算、主题建模(LDA之类的)开始讲起,这恰恰是我目前工作中最需要用到的技能。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如何将分析结果转化为可向非技术人员展示的报告”的章节,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技术实现,更是思维框架的转变。看完前几章,我已经能着手用Python脚本对过去三个月的产品评论数据进行初步的情感倾向分析了,这直接为我下个季度的工作重点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这种即学即用的感觉,对于忙碌的职场人士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刚踏入数据科学领域的新手量身打造的,我之前尝试过一些零散的在线教程,但总感觉缺乏系统性,知识点东一块西一块的,理解起来非常吃力。拿到这套书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豁然开朗”。它不是那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教科书,而是实实在在地教你如何“动手”。比如,它在讲解基础的文本预处理时,不仅告诉你什么是分词、去除停用词,还会非常细致地展示在Python环境中,如何使用那些主流库(我猜是NLTK或者spaCy)来实现这些操作,代码示例清晰到连我这个编程初学者都能很快上手。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似乎对“Pythonic”的编码风格有特别的强调,总是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一些让代码运行更优雅、效率更高的“小窍门”。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每一个算法或技术点时,都会先铺垫好必要的数学或统计学背景知识,这让我不再是盲目地复制粘贴代码,而是真正理解了背后驱动力是什么。我感觉,光是把这本书里所有代码敲一遍并理解透彻,我的实战能力就能上一个大台阶。它真的构建了一个从基础概念到实际应用的完整学习路径,填补了我知识体系中的巨大鸿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