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2册】完美用户体验 产品设计思维与案例(全彩)+产品经理进化论 AI+时代产品经理的

【全2册】完美用户体验 产品设计思维与案例(全彩)+产品经理进化论 AI+时代产品经理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用户体验
  • 产品设计
  • 产品经理
  • AI
  • 用户研究
  • 设计思维
  • 产品进化
  • 全彩
  • 案例分析
  • 数字化转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恒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37390
商品编码:27357826939
出版时间:2018-04-08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产品经理进化论:AI+时代产品经理的思维方法
             定价 59.00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开本 16开
作者 连诗路 著
装帧 平装
页数 332
字数
ISBN编码 9787121317682

内容简介

  

  《产品经理进化论:AI+时代产品经理的思维方法》以人工智能时代产品经理的思维与方法为主线,讲述了产品经理在人工智能浪潮中,从一般的互联网产品的产品经理升级到AI+产品的产品经理应该思考的问题,应该具有的产品感知,以及在产品中嵌入AI时应该如何解决问题。第*部分主要讲述人工智能时代产品经理是个新物种,在此大背景下产品经理应该具有的产品思维方式和产品策略。第*部分主要讲述产品经理如何搭建产品知识体系,如何运用产品策略及产品工具。第三部分主要撰写了产品经理在当下市场环境中如何掌握好产品运营技能。*后一部分主介绍产品经理如何将大数据、场景思维、人工智能融入到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中。
  

作者简介

  连诗路,毕业于浙江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社区文章阅读量超过390000。前阿*巴巴需求挖掘产品经理,具有丰富的高并发系统设计、大数据挖掘经验。曾为多家互联网企业、智能硬件企业和投资者担任产品顾问,策划过多款软件和硬件产品。

精彩书评

  

  很高兴看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的专栏作家把自己的知识梳理成书。新书不仅介绍了产品经理的思维训练、个人能力培养等内容,还重点介绍了产品经理在AI时代该如何转变思维,灵活使用智能时代的工具和方法、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打造影响千万人的优质产品。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创始人&CEO;——曹成明
  
  一方面,新书介绍了产品经理如何找到好的需求,如何做好产品,以及产品经理的思维方法和打磨产品的方法论;另一方面,新书讲解了随着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产品经理如何使手里的产品更加智能,并介绍了产品经理在AI+时代的思维。特别推荐产品运营人员、希望从事或已经从事产品经理工作的人员阅读此书!
   云家政创始人——薛帅
  
  在AI时代,有的产品团队从事算法模型、数据训练模型的基础研发,有的产品团队偏向于AI的应用拓展,这本书重点讲解了产品经理、产品研发工程师该如何充分利用AI的优势,并特别指明了“在AI时代,产品工作的关键点在于对需求的‘AI+转移’思维”。
   北美控股总经理——路杰
  

目录

第*部分 产品经理思维策略篇

第1章 产品经理是个新物种 2

1.1 产品经理进化的独特性——产品经理具有的8大特性、4大思维方法 2

1.1.1 新物种进化的独特性2

1.1.2 新物种的8大特性5

1.1.3 新物种的4大思维方法 8

1.2 产品经理的红与黑 13


第2章 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 19

2.1 产品的创新点源于跨界思维 19

2.1.1 跨界之一:从软件到硬件 20

2.1.2 跨界之二:从传统产品到互联网产品 22

2.1.3 跨界之三:互联网公司的产品跨界 23

2.1.4 跨界之四:产品跨界运营 23

2.1.5 跨界之五:跨界设计思维 24

2.2 用户需求动态变更的思考方法 25

2.3 4种数据思维方法 29

2.3.1 第*种数据思维方法:相关关系思维 29

2.3.2 第*种数据思维方法:用户需求的整体与零碎思维 30

2.3.3 第三种数据思维方法:用户需求的精确与混杂思维 31

2.3.4 第四种数据思维方法:用户需求记忆思维 31

2.4 7种思维方式 33

2.4.1 空·雨·伞 33

2.4.2 5W1H 34

2.4.3 用矩阵分析法将问题视觉化 34

2.4.4 PDCA 35

2.4.5 费米推理 36

2.4.6 AIDMA法则 37

2.4.7 水平思考的6顶帽子 38


第3章 产品策略方法论 39

3.1 调动用户参与的产品4D设计策略 39

3.1.1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39

3.1.2 调动用户参与的设计 40

3.1.3 为用户体验而设计 40

3.2 4D产品设计法 45

3.2.1 第*条:Demand(需求) 45

3.2.2 第*条:Data(数据) 46

3.2.3 第三条:Deliver(快速反应) 47

3.2.4 第四条:Dynamic(动态) 47

3.3 产品敏捷设计流程 49

3.4 创新型产品的设计方法 55

3.5 产品经理自我定位的方法和实践 57

3.6 产品定位的方法和实践——以途牛公司为例 61

3.7 产品锚定法则 66


第4章 产品成功之路和产品初心 68

4.1 产品成功的*优路径 68

4.1.1 产品成功是一种磨难 68

4.1.2 摸索出需求的本质 69

4.1.3 产品经理如何培养持续的创造力 70

4.1.4 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使得产品具有创造性的机会 71

4.2 产品初心 72

4.2.1 DAU超千万的发布经历 72

4.2.2 万人公司跨团队配合的经历 74

4.2.3 选择更容易变现的产品 74

4.2.4 宏观思维 75

4.2.5 创业的诱惑 75

4.2.6 产品经理的初心 75


第5章 产品经理的知识管理方法 77

5.1 智能时代产品经理的知识管理方法 77

5.1.1 建立知识管理体系 77

5.1.2 知识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78

5.1.3 产品经理的知识管理方法 78

5.1.4 常用的知识管理工具 79

5.1.5 书单 80

5.2 产品经理的认知迭代 82

5.2.1 认知迭代一:产品迭代策略的认知迭代 82

5.2.2 认知迭代二:人工智能时代的认知迭代 87

5.2.3 认知迭代三:内容时代的认知迭代 88


第*部分 产品经理技术工具篇

第6章 产品经理的技术工具箱 92

6.1 产品经理必须知道的技术要点 92

6.1.1 产品经理为什么要懂技术 92

6.1.2 产品经理应不应该懂技术 93

6.1.3 产品经理应该如何懂技术 95

6.1.4 软、硬件的技术点 95

6.1.5 小结 97

6.2 产品经理如何与用户体验设计师和谐共处 98

6.2.1 用户体验设计师——产品的“独行侠” 99

6.2.2 产品经理——产品的“所有者” 99

6.2.3 产品经理如何与设计师合作 100

6.2.4 设计师如何与产品经理合作 101

6.2.5 设计师如何从4个方面提升产品思维 104

6.3 产品研发流程 105

6.3.1 刚入行的产品经理应该掌握的产品研发流程 105

6.3.2 进阶阶段的产品经理应该掌握的产品研发流程 107

6.3.3 产品研发流程的“独孤九剑” 110

6.4 产品经理实用工具指南 117

6.4.1 思维导图类 117

6.4.2 流程图类 118

6.4.3 交流沟通类 119

6.4.4 原型设计类 119

6.4.5 需求、功能提炼交流类 120

6.4.6 电子文档制作及阅读类 121

6.4.7 图像处理类 121

6.4.8 项目管理类 121

6.4.9 测试工具类 122

6.4.10 用户需求调研类 122

6.4.11 产品灵感速记类 122

6.5 6个提升产品差异化的方法 123

6.5.1 用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提需求 123

6.5.2 打造差异化功能 124

6.5.3 产品运营的差异化 124

6.5.4 产品使用场景的差异化 125

6.5.5 情感化设计差异化 126

6.5.6 产品战略定位差异化 126


第7章 运营与产品需求管理技巧 128

7.1 轻松驾驭产品与运营的逻辑 128

7.2 运营人员如何从新手到达人 131

7.2.1 开始学习运营 131

7.2.2 通过实践来成长 132

7.2.3 运营人员的职业规划 132

7.2.4 运营达人 133

7.2.5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33

7.2.6 创造性地进行产品冷启动 134

7.3 运营获取用户需求的技巧 135

7.3.1 技巧一:竞品分析 136

7.3.2 技巧二:数据分析 136

7.3.3 技巧三:用户研究 136

7.3.4 技巧四:收集反馈 136

7.3.5 技巧五:搜索 137

7.3.6 技巧六:过滤需求 137


第8章 补位方法 139

8.1 救火理论 139

8.1.1 产品整体 139

8.1.2 产品前端技术 140

8.1.3 API接口 141

8.1.4 测试 142

8.2 补位思维 143

8.2.1 补位思维的重要性 143

8.2.2 补位思维对产品运营的4大影响 144

8.2.3 网红化补位运营时应该注意的3点 145

8.2.4 网红补位运营的简单示范——某运动网红补位电商平台 145


第9章 产品上线反馈的系统化操作 148

9.1 一*垂直产品上线到底有多少路要走 148

9.2 运营人员在产品上线时该做什么 150

9.2.1 产品上线前 150

9.2.2 产品上线后 151

9.3 处理用户反馈数据的方法 154

9.3.1 收集用户反馈数据 155

9.3.2 处理用户反馈数据的步骤 156


第10章 潜在需求的挖掘方法 159

10.1 如何挖掘潜在需求 159

10.1.1 意象尺度分析法 161

10.1.2 隐喻抽取技术 163

10.1.3 KJ法 165

10.1.4 领先用户技术法 166

好的,这是为您量身定制的图书简介,不包含您提供的书名内容,力求详尽且富有深度。 --- 书籍名称:【重塑未来】颠覆性创新:驱动增长的商业模式设计与组织变革实践 简介: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仅仅依靠精妙的产品设计或高效的运营管理已不足以确保企业的长久领先。真正的壁垒,来自于那些能够重塑行业格局、颠覆传统思维的系统性创新能力。本书《颠覆性创新:驱动增长的商业模式设计与组织变革实践》,正是为那些渴望超越现有框架,构建面向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商业领袖、战略规划者和高潜能管理者量身打造的深度指南。 我们深知,创新并非空中楼阁,它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清晰的实践路径以及配套的组织文化支撑。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从“想法萌芽”到“规模化落地”的完整创新周期,聚焦于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重构和组织应对变革的适应性提升。 第一部分:商业模式的底层重构与蓝图绘制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驱动全球顶尖企业实现指数级增长的商业模式创新范式。我们不再满足于对现有模式的微调,而是着眼于如何通过价值主张、收入来源、关键资源和成本结构进行根本性的重构。 深度解析颠覆性逻辑: 我们将引入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破坏性创新”理论的最新演进,结合“蓝海战略”的实践工具,教您如何精准识别被现有巨头忽视的“低端市场”或“新兴市场”机会。您将学习如何运用价值网络分析法,解构现有产业链的权力结构,寻找切入点,构建难以模仿的生态壁垒。 模式画布的升级应用: 传统的商业模式画布(Business Model Canvas)往往侧重于现有运营的梳理。本书在此基础上引入“未来模式适应性矩阵”和“盈利结构压力测试”。通过量化不同价值链节点的风险与回报,指导您设计出不仅具有想象力,更具备财务可行性的“第二曲线”商业模式。案例将聚焦于订阅制经济的深化应用(如“X即服务”的SaaS/PaaS/DaaS模型),以及平台经济如何通过双边或多边市场实现网络效应的几何级增长。 资产轻量化与去中介化策略: 面对资本密集型和重资产运营的挑战,本书详述了如何通过资产剥离、平台化整合与虚拟供应链构建,实现轻资产运营的飞跃。我们将展示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在不增加固定资产投入的前提下,将分销、物流、乃至部分制造环节转化为可变成本结构,从而极大地提升企业的财务灵活性和市场响应速度。 第二部分:组织敏捷性与文化韧性——创新的土壤培育 一个优秀的商业模式如果不能被组织所承载,最终只会沦为PPT上的精美图纸。本部分聚焦于“人与流程”的变革,确保组织具备持续创新的“免疫力”。 从科层制到网络化敏捷团队: 传统的科层制组织结构是创新的最大敌人。本书提出了一套基于“双元组织”的实践框架,指导企业如何在保持核心业务稳定性的同时,孵化高风险、高回报的创新单元。您将学习如何建立“小而精”的跨职能敏捷单元(Squads),并为其配备清晰的授权边界和资源池。 绩效评估的未来导向转型: 如何评估一个尚未产生回报的创新项目?本书挑战了传统的短期ROI思维,引入了“创新投入/产出指标体系”(I-O Metrics)。这套体系着重衡量学习速度、知识积累、市场验证周期等先行指标,帮助管理者在不扼杀早期探索的前提下,进行理性的“杀/坚持/扩大”决策。 高管层对变革的领导力模型: 变革的推行高度依赖于高层领导的视野和决心。我们详细剖析了“赋能型领导者”在创新周期中的角色转变,强调领导者必须从“控制者”转变为“资源连接者和风险缓冲者”。书中提供了具体的沟通框架和冲突管理策略,帮助领导者在面对来自既得利益者和传统业务部门的阻力时,有效建立共识并保持战略定力。 第三部分:技术驱动的赋能与规模化放大 在信息时代的下半场,技术不再是辅助工具,而是重塑商业模式的核心驱动力。本部分聚焦于如何将前沿技术有效地融入商业逻辑,实现模式的规模化和价值的倍增。 数据作为新型资产的运营化: 我们探讨了如何将企业在运营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转化为可交易、可复制的独特资产。重点在于构建数据治理和隐私保护体系,并设计出能够将数据价值通过新的服务或产品变现的商业闭环。例如,如何利用用户行为数据优化定价模型,实现动态化、个性化溢价。 技术选型的战略对齐: 在面对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复杂技术时,企业需要避免“为技术而技术”的陷阱。本书提供了“技术成熟度与业务适配性评估模型”,帮助决策者判断何时进行“颠覆性采纳”,何时进行“渐进式整合”,确保技术投资始终服务于商业模式的战略升级。 构建可扩展的运营骨架: 成功的创新需要强大的、可弹性伸缩的后台支持。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云原生架构和低代码/无代码平台,快速搭建支持新商业模式的原型系统和运营流程,避免因传统IT架构僵化而错失市场窗口期。 本书特色: 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理论的深度,更在于其实践的广度和锐度。我们精选了来自全球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二十余个“黑天鹅”级商业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包括了成功蜕变的典范,也深入剖析了在创新转型中遭遇的致命陷阱。每章末尾均附有“高管行动清单”和“模式自检工具”,确保读者能够将书中的洞察直接转化为可执行的战略步骤,真正掌握驱动企业穿越周期、实现持续颠覆性增长的底层代码。 目标读者: 企业创始人与高层管理者(CEO, COO, CSO) 负责战略规划、业务创新和企业转型的部门负责人 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机构的合伙人 渴望从现有职位跃升至战略决策层面的高潜力中高层管理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眼球了,全彩印刷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让人在拿起它的时候就有一种期待感。我一直觉得,优秀的产品设计不仅仅是美观,更在于它能否直击用户的内心需求,解决用户的痛点。这本书的标题——“完美用户体验,产品设计思维与案例”,精准地抓住了我的兴趣点。我特别想了解的是,作者是如何将抽象的“思维”具象化,并通过实际的“案例”来验证和阐述的。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剖析那些成功的互联网产品,它们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一套用户体验设计的逻辑?是从用户的心理学角度切入,还是从交互设计的细节入手?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我期待看到书中能提供一些非常具体、可操作的设计方法论,让我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借鉴和应用。而且,当今时代,用户需求变化太快,产品的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如何在这个快速迭代的环境中,持续打磨并优化用户体验,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如果书中能分享一些关于持续改进用户体验的策略和技巧,那将是锦上添花。

评分

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产品经理进化论:AI+时代产品经理的”这个部分,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产品经理角色确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转型。书中对于AI如何赋能产品经理,以及产品经理需要具备哪些新的能力来适应这个变革的时代,进行了非常详尽的阐述。我尤其对书中提到的“AI驱动的产品决策”这一概念很感兴趣。究竟是如何利用AI来分析用户行为、预测市场趋势,从而做出更明智的产品决策的?书中是否提供了具体的工具和方法,让产品经理能够更有效地与AI协同工作?此外,我还想了解,在AI能够承担更多重复性、数据分析类工作的背景下,产品经理的核心价值将体现在哪些方面?是更加强调对用户情感的理解,还是对战略层面的思考,亦或是跨团队的沟通协调能力?我希望书中能给出一些前瞻性的观点,帮助我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规划,不至于在这个AI浪潮中被淘汰。

评分

这本书让我对于“完美用户体验”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触及到了设计的底层逻辑。在看“产品设计思维与案例”的章节时,我非常惊讶于作者对于细节的挖掘。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交互细节,在作者的分析下,都变成了解锁用户满意度的关键。比如,一个按钮的位置、颜色,一个加载页面的提示信息,甚至一个错误弹窗的设计,都能对用户的情绪和使用感受产生巨大的影响。书中通过多个真实的产品案例,详细拆解了这些“小细节”是如何经过精心设计,最终服务于整体用户体验的。我特别想知道,作者在选择案例的时候,是如何去判断这些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有没有一些通用性的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个设计是好是坏,或者说,它是否真正符合用户体验的原则?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展示“好”的设计,更能通过对比和分析,让我们理解“差”的设计是为什么会差,从而避免落入同样的误区。

评分

“产品经理进化论”的这部分内容,就像给我这个正在AI时代摸索前行的产品经理打了一针强心剂,也指明了方向。书中没有回避AI带来的挑战,而是积极地探讨如何拥抱变化,并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转型思路。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强调产品经理需要从“执行者”转变为“赋能者”和“整合者”,利用AI的力量来放大自身的能力,而不是被AI所取代。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有提到一些具体的产品经理需要掌握的AI相关技能,例如数据分析、算法理解,甚至是简单的代码编写?或者,更侧重于产品经理在AI产品开发中的“战略定位”,比如如何识别AI应用的边界,如何设计用户能够理解和信任的AI产品。我还在思考,在AI能够提供大量用户洞察的时代,产品经理的“同理心”是否会变得更加重要?如何平衡数据驱动和情感连接,是我在这个部分收获最大的思考。

评分

这两本书合在一起,让我对产品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从“完美用户体验”的视角看,它教会了我如何去“观察”和“理解”用户,如何将用户的需求转化为具体的设计方案。而“产品经理进化论”则告诉我,在技术浪潮的推动下,产品经理的角色需要不断“进化”。我最想深入探讨的是,这两者之间是如何有机结合的。例如,在AI赋能的产品设计中,我们如何通过AI的分析来更精准地把握用户体验的细微之处?反过来,我们对用户体验的深刻理解,又如何指导AI模型的训练和优化,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用户?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AI+用户体验”的融合性案例,展示如何在实际的产品开发中,将AI的技术能力和用户体验的原则完美结合,创造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这种跨领域的思考,是我在这两本书中最大的收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