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科学与技术

锂电池科学与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旷氏文豪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11078
商品编码:27279999791
开本:16开
页数:415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总结了锂电池基础理论、关键材料、电池技术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各种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电池工艺进行了详尽介绍。全书共分为15章,涉及能量储存和转化的基本要素、锂电池、嵌入原理、刚性能带理论模型应用于锂嵌入化合物的可靠性、二维正极材料、单元素离子的三维框架正极材料、聚阴离子正极材料、氟代聚阴离子化合物、无序化合物、锂离子电池负极、锂电池电解质与隔膜、储能纳米技术、试验技术、锂离子电池安全性、锂离子电池技术等内容。 

本书具有全面、具体、新颖、实用的特点,可以作为我国从事锂电池研究、生产、应用的各类科技与专业人员的一部**价值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各类高校、研究院所从事电化学及材料学相关专业师生的有益参考书。

目录:

1章能量储存和转化的基本要素 
1.1能量储存能力/001 
1.2不间断能量供应/002 
1.3纳米储能/003 
1.4储能/004 
1.5电化学电池简要历史/006 
1.5.1重要里程碑/006 
1.5.2电池设计/007 
1.6电池的重要参数/008 
1.6.1基本参数/008 
1.6.2循环寿命与日历寿命/011 
1.6.3能量、容量和功率/012 
1.7电化学系统/013 
1.7.1电池组/013 
1.7.2电致变色与智能窗/014 
1.7.3**电容器/015 
1.8总结与评论/016 
参考文献/016 

第2章锂电池 
2.1引言/019 
2.2发展历史概述/020 
2.3一次锂电池/022 
2.3.1高温锂电池/022 
2.3.2固态电解质锂电池/023 
2.3.3液态正极锂电池/025 
2.3.4固态正极锂电池/025 
2.4二次锂电池/029 
2.4.1锂-金属电池/029 
2.4.2锂离子电池/031 
2.4.3锂聚合物电池/035 
2.4.4锂-硫电池/036 
2.5锂电池经济/037 
2.6电池模型/038 
参考文献/039 

第3章嵌入原理 
3.1引言/045 
3.2嵌入机理/046 
3.3吉布斯相律/047 
3.4典型嵌入反应/049 
3.4.1**的化学计量比化合物:Ⅰ类电极材料/049 
3.4.2准两相系统:Ⅱ类电极/051 
3.4.3两相系统:Ⅲ型电极/051 
3.4.4邻域:Ⅳ型电极/052 
3.5插层化合物/052 
3.5.1合成插层化合物/052 
3.5.2碱金属插层化合物/053 
3.6插层化合物的电子能量/054 
3.7插层化合物高电压的产生原理/055 
3.8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056 
3.9相转化反应/058 
3.10合金化反应/058 
参考文献/059 

第4章刚性能带理论模型应用于锂嵌入化合物的可靠性 
4.1引言/062 
4.2费米能级的演变/062 
4.3TMDs的电子结构/064 
4.4锂嵌入TiS2材料/066 
4.5锂嵌入TaS2材料/068 
4.6锂嵌入2H-MoS2材料/069 
4.7锂嵌入WS2材料/071 
4.8锂嵌入InSe材料/072 
4.9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074 
4.10总结与评论/075 
参考文献/075 

第5章二维正极材料 
5.1引言/077 
5.2二元层状氧化物/077 
5.2.1MoO3/077 
5.2.2V2O5/080 
5.2.3LiV3O8/082 
5.3三元层状氧化物/083 
5.3.1LiCoO2(LCO)/084 
5.3.2LiNiO2(LNO)/086 
5.3.3LiNi1-yCoyO2(NCO)/087 
5.3.4掺杂的LiCoO2(d-LCO)/089 
5.3.5LiNi1-y-zCoyAlzO2(NCA)/091 
5.3.6LiNi0.5Mn0.5O2(NMO)/092 
5.3.7LiNi1-y-zMnyCozO2(NMC)/092 
5.3.8Li2MnO3/095 
5.3.9富锂层状化合物(LNMC)/097 
5.3.10其他层状化合物/099 
5.4总结与评论/099 
参考文献/100 

第6章单元素离子的三维框架正极材料 
6.1引言/110 
6.2二氧化锰/111 
6.2.1MnO2/112 
6.2.2锰基复合材料/112 
6.2.3MnO2纳米棒/113 
6.2.4水钠锰矿/115 
6.3锂化二氧化锰/116 
6.3.1Li0.33MnO2/116 
6.3.2Li0.44MnO2/117 
6.3.3LiMnO2/118 
6.3.4LixNa0.5-xMnO2/119 
6.4尖晶石锂锰氧化物/119 
6.4.1LiMn2O4(LMO)/119 
6.4.2锰酸锂表面修饰/123 
6.4.3缺陷尖晶石/124 
6.4.4锂掺杂尖晶石/124 
6.55V尖晶石/126 
6.6钒氧化物/128 
6.6.1V6O13/128 
6.6.2LiVO2/129 
6.6.3VO2(B)/130 
6.7总结与评论/130 
参考文献/131 

第7章聚阴离子正极材料 
7.1引言/138 
7.2合成路线/140 
7.2.1固相法/140 
7.2.2溶胶-凝胶法/141 
7.2.3水热法/141 
7.2.4共沉淀法/141 
7.2.5微波合成/141 
7.2.6多元醇与溶剂热过程/142 
7.2.7微乳液/142 
7.2.8喷雾技术/142 
7.2.9模板法/142 
7.2.10机械活化/143 
7.3晶体化学/144 
7.3.1橄榄石磷酸盐的结构/144 
7.3.2诱导效应/146 
7.4优化的LiFePO4粒子的结构与形貌/147 
7.4.1磷酸铁锂的XRD谱/147 
7.4.2优化的磷酸铁锂的形貌/148 
7.4.3局域结构与晶格动力学/148 
7.5磁性和电子特性/150 

... ...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