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谷一、冯唐、杨澜、霍尊诚意推荐的好课程
喜马拉雅十一万粉丝热切期待
“新知榜”开榜以来稳居艺术类榜首
本书源自喜马拉雅FM平台上极受欢迎的艺术类课程《跟着龚琳娜学唱歌》。该课程自去年9月上线以来,以其轻松幽默的方式,易于理解、富有趣味的讲解和切实有效的练习而广受好评。
全书分为两册,每册12课。在这24课里,龚琳娜会带着你:
用事实扫清常见的错误观念
很多人认为唱歌只跟“嗓子“”有关。错!至少有30个部位能让你的声音变幻莫测。
很多人认为唱歌只能向“人类”学习。错!至少有15种动物能帮你打通发声的“任督二脉”。
很多人认为唱歌只能在“课堂”上操练。错!至少有23种日常动作带你见证“艺术源于生活”。
用简单实用的诀窍提升唱功
137项技巧练习、168首练习曲目、635条示范音频、86位歌坛大咖演唱秘诀,展示唱歌之奥妙。这里没有门户之见,有李谷一、郭兰英,有帕瓦罗蒂、莎拉?布莱曼,有邓丽君、张学友,有欧美大咖嗓,也有日韩波浪音。
用丰富的知识提升音乐修养
80个声乐、乐理、乐器、文学知识点,165幅妙趣横生的示意插图,329条亲切的手写谱例,醒目的要点提炼,让严肃的声乐学习轻松愉悦、进步迅速!
本书内含千锤百炼的声音技巧,帮助你轻松提高唱功。零基础也能轻松上手,只要喜爱唱歌就能从中获益。老少皆宜。
书中配有大量原音频课程中没有的、关于发声练习的有趣插图和龚琳娜示范演唱的音频,还有相应的简谱谱例和广泛的文化知识点,全方位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用简单的方法教你用中国唱法唱出中国声音,对传统文化真正的传承。
本书以该音频课程为基础(本册为前十二课),拆掉“专业”的门槛,用全新的、好玩儿的声乐训练法,教授从呼吸、运气、节奏、音准等基本技能,到高音、颤音、滑音等各种技巧,帮助读者发现声音的可能性,突破限制,找到好音色。
每课一个主题,在教授技巧的同时,融入民歌、戏曲、古典诗词等方面的文化及音乐知识,解密世界歌坛大咖的声音秘诀,开阔音乐视野。
龚琳娜
中国新艺术音乐歌唱家、创立者
植根于中国传统音乐,将各地的民歌、戏曲的不同行当和流派的歌唱技巧,融入当代流行歌曲与艺术音乐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中国音乐道路。
打通古今的灵魂歌者
致力于激活古典诗词的音乐基因,运用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与创造力传神演绎古诗词神韵。
声乐教育传播者
发起“声音行动”音乐教育项目,对我国丰富的歌唱传统进行系统化研究与整理,并向全民普及,力求让更多的人用“中国唱法”唱出“中国声音”。
龚琳娜让艺术接地气,有技术性,又有故事性。
——李谷一
龚琳娜能帮我把嗓子打开嗷嗷叫出来,把我的五音缺仨变成缺俩。
——冯唐
她用自己火热的心告诉我们如何找到自己心灵的声音。
——杨澜
她是一位艺术家,她对声音的把控已臻化境。龚老师值得所有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好好学习。
——霍尊
课 练气法宝,挑战“哈哈哈”
第二课 唱动听的“情话”——《小河淌水》
第三课 说话好听,唱歌不行——开嗓
第四课 中国流行音乐的开拓者
第五课 天后声音的秘密
第六课 老跑调?五音不全?那都不是问题!
第七课 唱中国有名的诗
第八课 “旦”愿声长久
第九课 裹着黄土的声音
第十课 高低音
第十一课 欧美流行大咖嗓
第十二课 动腿动手找节奏
课 练气法宝,挑战“哈哈哈”
亲爱的朋友,你好!
想要把歌唱好,你觉得什么重要?是音准、节奏、旋律,还是音高?是有一副好嗓子,还是找到合适的歌曲?其实,你说的都没有错,但前提是必须要会用“气”。
“气”在中国哲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古人云:“气者,人之根本也”,“人之生,气之聚也”,“气充则神旺”。当然,我们平时谈论“气”的时候不会想得这么深。对我们来说,基本、熟悉的就是呼吸的“气”。从唱歌的角度来说,这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气”。那么,唱歌的声音跟呼吸的“气”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我们的声带长在呼吸道里,呼气的时候可以使声带产生震动,这样就发出了声音。声带是一块可以控制的肌肉,通过对声带的控制和震动来决定音高和音色。(图1)
如果没有“气”,就不会有声音,而呼气的方式决定了声音的力度、稳定性和包容性。所以,对唱歌来说,控制“气”太重要了!
我从五岁开始就在舞台上唱歌了。我的家乡在贵阳,那里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我从小就在少年宫学了好多家乡的民歌,比如侗族大歌《探外婆》(图2)。
比如苗族的飞歌(图3)。
刚才苗族和侗族的两首歌,我是分别用苗语和侗语演唱的。再比如汉族的一首非常幽默的《白鸽赶场》(图4)。
我小时候就是唱着这么多的歌,特别快乐地度过了我的童年。我还跟着少年宫去了好多地方进行演出,十二岁的时候还去了法国哦!
那个时候我只是特别自然地喊出来、唱出来,根本就不懂得“气”和唱歌有什么关系。
十七岁那一年,我从偏远的贵阳来到首都北京,在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声乐。节声乐课上,老师就告诉我“气”对唱歌的重要性。她说:“琳娜,人活一口气,不管是做人还是唱歌,都离不开这口‘气’,这才是唱歌的根本”。说这话的人就是我亲爱的邹文琴老师。(图5)
呼吸是一件很神奇的事。你觉得它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呢?我们可以随意控制鼓掌或者拍手,但是心跳是可以随意控制的吗?
再说到呼吸,它就很特殊,既可以有意识,也可以是无意识的。比如你睡觉的时候,肯定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呼吸,但是如果在你醒着的时候,我突然对你说:“屏住呼吸!”你能立刻做到不呼吸,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仍在你的控制之下。这是你平时没有注意到的事情,对不对?很多人唱歌的时候也是这种状态,但是用平时呼吸的状态来唱歌是不够的。如果真的想要把歌唱好,就要学会很好地控制我们的“气”。
练习1: 感受“气”
我们都知道,“气”是吸到肺里的。肺就像是一个很大的风箱,吸气时扩大,呼气时缩小,但这个扩大和缩小的动作并不是肺自己完成的,因为它没有肌肉,需要凭借外力来进行运动。
现在请把双手放在胸部两侧的排骨(也就是肋骨)上,感受一下究竟是哪部分肌肉帮助肺进行运动的。来,深吸气! (图6)
你是不是感觉到胸腔打开了,排骨是不是在往外扩张?而且前胸后背都开了。对啦!这个部分就是帮助肺进行运动的肌肉群。
练习2:建“气箱”
把“气”装进身体很容易,但是怎样才能存得多、用得好呢?这就需要另外一块看不到、摸不着的肌肉——横膈膜。在胸腔和腹腔的中间,有一层薄薄的膜将上面的心肺和下面的其他脏器隔开了,是这就是横膈膜。(图7)
请把双手放在排骨的下面,接近腰的部分。像刚才那样把气吸进来,前胸后背都打开,把气往下压,有一点坐在腰上的感觉。有没有感觉到横膈膜在下降呢?
来,我们再吸一次,这次一定要注意:横膈膜往下压。
来,开始!往下压!
横膈膜往下压的时候,你的肺一下就拉开了。肺里的空间被打开,瞬间像一个气球一样充满了气,这就是我们需要建立的唱歌的气箱。
当我们放松下来,横膈膜往回收,“气”就从肺里排了出来。
想要把“气”控制好,关键就是要学会使用横膈膜。
刚才讲了那么多的肌肉,你是不是会问:为什么我身边有马甲线的帅哥朋友唱歌还是那么烂?因为他练出来的马甲线肌肉光是好看,跟我们说到的呼吸肌肉群以及横膈膜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有着肚腩的胖子也可以唱歌很好听的原因。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手把手教你一样。我一直以为学唱歌会很难,需要很强的天赋,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它真的可以做到“零基础自学”。书中给出的练习,不会显得枯燥乏味,反而很有趣味性。例如,在讲解如何找准音高时,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要找准”,而是提供了很多小游戏和小练习,让我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体会声音的变化。 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情感表达”的篇幅。唱歌不仅仅是把音唱准,更重要的是把情感传达出来。这本书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讲如何理解歌曲的情感,如何通过声音的细微变化来表达喜怒哀乐,这一点对我启发很大。以前我唱歌总是“干巴巴”的,听起来很没味道,现在我明白了,原来唱歌也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而且,它还提供了很多不同风格的歌曲示范,让我可以跟着练习,体会不同歌曲的情感处理方式。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学唱歌路上的“及时雨”!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听歌,也梦想着自己也能唱出动人的旋律,但基础为零,总是觉得自己五音不全,学起来特别吃力。市面上关于学唱歌的书籍也有不少,但要么太理论化,要么就是一些零散的技巧,很难系统地入门。直到我遇到了这套书,我才觉得看到了希望。 首先,它的结构非常清晰,从最基础的发声方法开始,一步一步引导。我特别喜欢它没有一开始就讲复杂的乐理知识,而是从最直观的“气息”入手,讲得非常生动形象,比如用“吹蜡烛”、“吞气球”的比喻,让我立刻就能理解气息的重要性,并且知道如何去练习。然后是关于“共鸣”的部分,书中给出了很多实际的练习方法,我尝试了一下,感觉嗓子确实打开了一些,声音也比以前更饱满了。让我欣慰的是,它还非常注重“放松”,这一点在很多入门教程里会被忽略,但龚琳娜老师在这里的强调让我明白,唱歌不是声嘶力竭,而是找到一个放松又有效的发声方式。
评分老实说,我曾经因为觉得自己声音条件不好而放弃过学唱歌的念头。我总觉得自己的嗓子很“粗”,唱不出那种细腻柔美的声音。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声乐学习不仅仅是天生的条件,更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去“雕琢”。书中关于“咬字”和“吐字”的讲解,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它详细地分析了不同字的发声位置和口腔的配合,让我明白了清晰的吐字有多么重要。 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去练习,一开始觉得有点别扭,但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惊喜地发现,我的咬字变得更加清晰,声音也比以前更加圆润了。书中还强调了“气息与字”的结合,让我明白气息的支持才是清晰吐字的基础。这一点对我这个一直以来只知道“唱”但不知道“怎么唱”的人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而且,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声带的保护方法,这对于想要长期学习唱歌的人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建议。
评分我是一个对音乐充满热情的人,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够系统地学习声乐。在遇到这套书之前,我尝试过很多零散的学习方式,但总是收效甚微,感觉自己像无头苍蝇一样。这套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领我一步步走进声乐的殿堂。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实用性和系统性。它没有故弄玄虚,而是将复杂的声乐知识分解成一个个容易理解和练习的单元。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音域拓展”的章节。以往我总觉得自己的音域很窄,唱不了高音也唱不了低音。但通过书中科学的练习方法,我发现我的音域确实有所提升,而且声音的稳定性也大大增强。它还提供了很多关于“转音”和“颤音”的练习,这些我一直觉得很难掌握的技巧,在这本书里得到了详细的解析和指导,让我觉得不再是遥不可及。这本书真正做到了让零基础的人也能找到学习的路径。
评分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我一直想找到一本能真正帮助我提升歌唱技巧的书籍。市面上的声乐教材琳琅满目,但很多都过于学院派,或者内容陈旧,难以跟上现代音乐的发展。这套书则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结合了龚琳娜老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将声乐的奥秘用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声音的色彩”的论述。这不仅仅是关于音量或音高,更是关于如何让你的声音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魅力。书中通过大量的例子,向我展示了如何运用不同的发声技巧来塑造不同的声音质感,比如如何唱出“柔情似水”的声音,又如何唱出“激昂澎湃”的呼喊。这些技巧的讲解非常细致,配合清晰的图示和指导,让我在练习时能够事半功倍。我感觉自己的声音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可以随着歌曲的情感而变化,这让我非常惊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