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冶 中華生活經典

園冶 中華生活經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明] 計成 著,李世葵,劉金鵬 編
圖書標籤:
  • 園林設計
  • 傳統文化
  • 生活美學
  • 中國古典園林
  • 園冶
  • 營造法式
  • 建築
  • 文化
  • 藝術
  • 景觀設計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神州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80780
商品編碼:2701700023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華生活經典
開本:16開
頁數:212
字數:15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中華生活經典:園冶》是中國曆史上第1部全麵係統地總結和闡述造園法則與技藝的著作,它從選址、規劃與設計建築物、疊山理水、鋪裝地麵、選擇石材和藉景等方麵對中國古代造園的各環節都做瞭深入具體的總結和闡述,集中體現瞭中國古人造園的智慧和藝術追求。書中提齣的“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巧於因藉,精在體宜”的觀點,深得中國古代造園理論之精髓。
   《中華生活經典:園冶》注釋力求詳盡、準確,譯文流暢,點評獨到,並配以精美插圖,美文美圖相得益彰。
捲一
冶敘
題詞
自序
興造論
園說
相地
立基
屋宇
裝摺

捲二
欄杆

捲三
門窗
牆垣
鋪地
掇山
選石
藉景
自識
當今人們造房子,全憑工匠們作主,難道就沒有聽說“三分匠、七分主人”的諺語嗎?這裏的“主人”,不是園林主人,而是能夠規劃設計並主持施工建造的人。古代的魯班曾設計齣結構巧妙的器具和房屋,陸雲曾刻畫齣精巧繁復的樓颱美景,他們豈是隻操工具乾活的匠人之流呢?普通工匠隻以雕鏤為巧,以按式樣製作構架就是精,按照定規不能更改一梁一柱,世俗稱這樣的工匠是“無竅之人”,甚為確切。所以,凡是建造房屋,必須先考察地形地勢,規劃設想房屋基礎的位置和朝嚮,然後確定幾間、幾進,依照地基寬窄,隨麯而麯,當方則方,這完全取決於主持建造的人,妙在能得體閤宜地設計屋宇,構思既不拘泥於定製,也不隨意草率。假如地基不規整,何必定要拼鑲整齊,房屋木構架何必要限製為三間、五間與多少進數呢?半間一披,亦能幽雅相稱,這就是“主人之七分”的意義所在。至於造園師的作用更是占十分之九,而工匠的作用僅占十分之一。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園林結構妙在因地藉景、得體閤宜,這方麵的工作不是普通工匠能勝任的,也不是園林主人自己就能夠設計好的,所以必須聘請專業人纔主持,還要閤理地節約費用。所謂“因”就是:要隨著地基的高低,留意地形的端正,如果有樹木阻礙觀景視綫,就要修剪枝條;如遇泉水溪流,就要引注石上,上水石美景相互藉用襯托;適閤建亭的地方就建亭,適閤造榭的地方就造榭,園徑不妨偏闢,引導布置要蜿蜒麯摺,這就是“精而閤宜”的含義。所謂“藉”就是:園林雖然劃分為園為園外,取景則不拘於遠景近景。晴山聳立、古寺淩空,凡是目力所及之處,遇到庸俗的場景則屏蔽、遮擋,遇到美好的景色則收入園林中,不論是田野還是村莊,都納為在園中可觀賞到的煙雲風景,這就是“巧而得體”的意思。這些得體適宜、因地藉景的工作,如果沒有請適當的人來主持規劃設計與實施,加上吝惜費用,那麼就會前功盡棄,既使有像魯班、陸雲一樣智巧的後起之秀,又怎麼能建成傳世的佳構?我也怕傳統的造園技藝會逐漸失傳,姑且將各種園林圖式簡要地繪製在後麵,以供愛好園林的人參考。
【點評】《園)颱》正文第1章《興造論》,總論興建住宅和園林活動,提齣營園要旨,是全書的總綱。計成在該章中提齣瞭三個重要觀點:第1,“能主之人”(建築師、造園師)決定瞭園林藝術的成敗,強調專業人纔在造園中的地位。計成在《園冶》多處提齣“得人”問題,把造園師看作是造園的決定性因素。除瞭在《興造論》中說“獨不聞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諺乎”,“第園築之主,猶須什九,而用匠什一”,計成還在《掇山》中說:“多方景勝,咫尺山林,妙在得乎一人”,在《選石》中說“處處有石塊,但不得其人”,這些句子強調必須要有高水平的造園師參與造園,纔能取得成功。計成在這章結尾還說:“匪得其人,兼之惜費,則前工並棄”,認為造園時如果沒有藝術修養較高的造園師,加上為瞭省錢,在該投入的地方不能保障足夠的資金,那麼就會前功盡棄。計成從宏觀上指齣人纔和資金是造園的關鍵因素。
中國古代的造園工匠在實踐中積纍瞭豐富的經驗,世代薪火相傳,創造齣優秀的園林。宋代文獻中就記載瞭一些傑齣的園藝工人和疊山匠人,明清時期,江南地區在園林興盛的潮流中湧現齣不少技藝精湛的造園工匠,例如杭州工匠陸氏“堆垛峰巒,拗摺澗壑,絕有天巧,號陸疊山”,蘇州的疊山工匠俗稱“花園子”。對於一座小型園林而言,園林的成敗往往取決於疊山之優劣,所以疊山師當時也是造園的主要匠師,文人的造園立意往往要通過這些懂技術的匠師來實現。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說“從來疊山名手,俱非能詩善繪之人。見其隨舉一石,顛倒置之,無不蒼古成文,迂迴入畫”,也客觀地指齣疊山師在造園藝術創作和工程運作中的地位。
造園匠師的社會地位在明代以前一直很低下,除瞭極個彆的之外大都名不見經傳。但在明末清初情況有所變化,明末江南地區造園頻繁,工匠的需求量很大,由於封建社會內部資本主義因素萌芽、市民文化勃興,引起價值觀念的變化,造園工匠中的技藝精湛者受到重視。造園師在園林主人或者文人與一般工匠之間起到橋梁作用,提高瞭造園的效率。其中一部分人努力提高文化素養,甚至有擅長詩文繪畫者代替文人而成為全麵主持規劃設計的造園傢。從《自序》中可知,造園傢計成就是通曉詩書的文人、“少以繪名”的畫傢。文人士大夫很尊重這些有詩文繪畫纔華的造園傢,樂於與之交往,甚至為他們撰寫傳記,例如明代後期陳所蘊為張南陽作傳,戴名世《張翁傢傳》介紹明末疊山師張漣等。
第二,造園要遵循節約與高效原則,這也是當代景觀設計學的經濟原則。當代景觀設計學強調用少的人力、資金、能源投入來健全自然生態過程,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來滿足人的需求。計成在《興造論》中說造園時應該“須求得人,當要節用”,“節用”,就是要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不過在當用錢時要不“惜費”,在該投入資金的地方,不能吝嗇,要給予足夠的經費保障。計成提齣此觀點,主要是針對私人造園而言的。無論是官宦還是巨商,財力畢竟有限,所以要厲行節約,但是為瞭保障藝術品質,在諸如廳堂、主庭院等公共活動頻繁的地方,也要捨得投入。
“節約與高效原則”錶現在造園的許多方麵,比如,在規劃園林的時候要量力而為,私造園應該根據自身的財力來確定園林的規模大小和規格高低,不應該盲目攀比,求大規和豪華裝修。在施工過程中,應該有效地節約資源和成本,力戒浪費。計成在《鋪地》中就齣瞭一種節約手法:“廢瓦片也有行時,當湖石削鋪,波紋洶湧;破方磚可留大用,繞梅花鬥,冰裂紛紜。
”報廢的瓦片和破損的磚石都可以當做鋪地材料,用瓦條可以鋪疊齣水波樣,用破方磚可以鋪齣冰裂紋的造型,利用在施工過程中産生的邊角廢料可以鋪齣美觀方的地麵,又節省費用。計成極力主張就地取材,本著節約的態度對待自然資源,他在《相》中提齣:“斯謂雕棟飛楹構易,槐蔭挺玉成難”,認為要盡可能地保留地基上原有的古木樹,多栽植本地植物來美化園林。
當建築與古樹發生矛盾時,要盡力保護樹木。采用本地物不僅便於形成生機勃勃的景色,體現齣地域特徵,還能利於形成生態平衡的小環境,實現物質和能量的自循環,既能減少維護成本,又可以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園冶》中提到的植物大多是江南本土植物,如柳、竹子、芭蕉、桃樹等。
第三,園林設計的基本原則是“巧於因藉,精在體宜”,這也是貫穿全書的造園理念,是後文介紹的建造技巧和方法的中心指導思想。在造園中,“因”主要取憑藉、依靠、根據之意,即是說要因人、因地而造園。“藉”指藉景,即藉他處景色為我所用。計成在論述造園貴“因”時,包括“順應”自然和“利用”自然這兩層含義。計成主張要因順並利用環境來建造園林。具體來說,既要尊重和順應客觀規律,又要創造性地利用客觀條件,采取“順物之性”的原則,充分地利用現有的地理條件、改造環境,以造齣“宛白天開”的宜居園林。《園)颱》書中還用‘‘依”、“遵”、“隨”等字錶達此意。在《題詞》中,鄭元勛明確指齣,造園須因人、因地而製宜。原因在於,人有貧富貴賤之分,地有丘陵平地之彆,這些都是造園師所必須充分考慮的。鄭元勛還說計成是一個善於因地因人而造園的高手:“所謂地與人俱有異宜,善於用因,莫無否若也。”由此可見,運用“因藉體宜”法則實際上正是計成長期經驗的總結和升華。
……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