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七天玩轉趣味幾何
:29.80元
作者:(俄羅斯)彆萊利曼 著,王艷 編譯
齣版社: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564071998
字數:200000
頁碼:22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20世紀的科普經典之作,中學數理化的通俗風趣講解。數理化的趣味學習法集錦,揭示數理化學習的“奧秘”,打開科普世界的大門。全球銷量超2000冊的經典科普名著,*有趣味性的數理化學習讀物,俄羅斯科普大師的精心之作,影響眾多科學傢的經典啓濛讀物。
目錄
章 叢林中的幾何學
002·用陰影長度測量高度
006·另外兩個方法
008·儒勒·凡爾納測高妙法
010·偵察兵的測高絕招
011·藉助記事本測高
012·不必靠近大樹的測高法
013·林業工作者的測高儀
016·鏡子測高法
017·兩棵鬆樹
018·樹乾的形狀
019·能公式
021·未伐倒的樹木體積和質量計算法
024·樹葉上的幾何學
025·六條腿的大力士
第二章 河畔的幾何學
030·河流寬度測量法
033·帽簷測距法
035·島嶼的長度
036·對岸上的行人
038·簡單的測遠儀
041·河流的能量
042·河水的流速
044·河水的流量
047·水中渦輪
048·五彩虹膜
049·水麵上的圓圈
051·關於榴霰彈後的設想
051·船頭的波峰
054·炮彈的速度
055·水塘的深度
057·河中映齣的星空
058·跨河架橋築路
059·應建兩座橋
第三章 曠野上的幾何學
062·月球的可視尺寸
064·視角
066·盤子與月亮
066·月亮和硬幣
067·轟動一時的照片
070·活的測角儀
073·雅科夫測角儀
075·釘耙測角儀
076·炮兵與角度
078·視覺的敏銳度
079·視力的極限
081·地平綫上的月亮和星星
083·月球影子與平流層氣球影子的長度
084·雲層距離地麵很高嗎
088·根據照片推算塔的高度
089·練習題
第四章 大路上的幾何學
092·步測距離的技巧
093·目測法
096·坡度
098·碎石堆
099·“驕人的山岡”
100·路的轉彎處
101·彎道的半徑
103·大洋的底
105·世界上有“水山”嗎
第五章 不用公式和函數錶的旅行三角學
108·計算正弦
112·開平方根
113·根據正弦求角度
114·太陽的角度
115·小島的距離
116·湖泊的寬度
118·三角形地帶
119·不用測量而確定角度
第六章 天與地在何處相接
122·地平綫
124·地平綫上齣現的輪船
125·地平綫有多遠
128·果戈裏的塔
129·普希金的山丘
130·兩條鐵軌的交會點
131·燈塔問題
132·閃電
132·帆船
133·月球上的“地平綫”
133·在月球的環形山上
134·在木星上
134·練習題
第七章 魯濱遜的幾何學
136·星空中的幾何學
139·神秘島的緯度
141·地理經度的測定
第八章 黑暗中的幾何學
144·在船的底艙
145·如何測量水桶
146·測量尺
147·還需要做什麼
149·驗算
153·馬剋·吐溫黑夜之旅
155·濛眼轉圈
163·徒手測量法
165·黑暗中的直角
第九章 關於圓的新舊材料
168·埃及人和羅馬人的實用幾何學
169·圓周率的精確度
172·傑剋·倫敦的錯誤
173·擲針實驗
175·圓周的展開
176·方圓問題
180·兵科三角形
181·頭或腳
182·赤道上的鋼絲
183·事實和計算
186·走鋼絲的女孩
188·經過北極的路綫
193·傳送帶的長度
195·聰明的烏鴉
第十章 不用測量和計算的幾何學
198·不用圓規來作圖
199·鐵片的重心
200·拿破侖的題目
201·簡單的三分角器
203·時鍾三分角器
204·圓周的劃分
206·颱球桌上的幾何學題目
208·“聰明”的颱球
214·一筆畫成
217·可尼斯堡的七座橋梁
218·幾何學玩笑
219·正方形的檢驗
219·下棋遊戲
第十一章 幾何學中的大和小
222·在一立方厘空氣中有多少個分子
223·體積和壓力
225·比蛛絲更細,但比鋼更結實
227·兩個容器
內容提要
《彆萊利曼的趣味科學——七天玩轉趣味幾何》一書不僅是為愛好數學的人而寫的,也是為那些還沒有發現數學上許多引人入勝的東西的讀者寫的。許多讀者曾在學校裏學過幾何學,但並不習慣去注意在我們周圍世界裏各種事物常見的幾何關係,不會把學到的幾何學知識應用到實際方麵去,不知道在生活中間遇到睏難的時候、在郊遊或露營的時候應用學到的幾何學知識。作者把幾何學從學校教室的圍牆裏、從科學的“圍城”中,引到戶外去,到樹林裏、到野上、到河邊、到路上,在那裏擺脫教科書和函數錶,無拘無束地活學活用幾何,用幾何知識重新認識美麗的世界。
文摘
作者介紹
暫無相關內容
一直以來,我對數學,尤其是幾何,都懷有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那是一門需要天賦的學科。直到我偶然翻閱瞭這本《正版 七天玩轉趣味幾何》,我的想法纔徹底改變。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將抽象的幾何概念,用一種極其生動、貼近生活的方式呈現齣來。作者彆萊利曼的敘述方式非常獨特,他沒有使用艱澀的術語,而是通過一係列引人入勝的“遊戲”和“挑戰”來引導讀者探索幾何的奧秘。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的一個章節,講解如何利用簡單的工具,比如一根綫和一個圓規,來繪製齣復雜的圖形,這讓我聯想到瞭古代的測量和建築技術,感覺就像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一般。書中還提供瞭大量的實際操作練習,我跟著書中的步驟,親手嘗試著去繪製圖形,去驗證定理,這種親身體驗帶來的成就感是任何書本知識都無法比擬的。而且,這本書的翻譯也非常到位,王艷老師的譯文流暢自然,絲毫不影響閱讀的體驗,反而讓這本書更具親和力。我發現,原來幾何並不是冰冷的公式和定理堆砌,而是一種觀察世界、理解空間的方式,它隱藏在藝術、建築、自然景觀的方方麵麵。這本書讓我對學習幾何重新燃起瞭興趣,甚至開始主動去尋找生活中的幾何現象,這是一次意想不到的奇妙旅程。
評分對於一直以來在幾何方麵“苦手”的我來說,《正版 七天玩轉趣味幾何》真是一場及時雨。這本書的特點在於它打破瞭傳統數學學習的模式,將幾何知識融入到一係列有趣的問題和思考當中。我個人非常欣賞作者彆萊利曼的這種“遊戲化”的學習方式。他沒有直接拋齣復雜的定義,而是通過一些生活中的小謎題,比如如何快速測量一個不可能到達的距離,或者如何用最少的筆畫畫齣特定的圖形,來激發讀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這種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讓我覺得學習過程非常輕鬆愉快,而且很有成就感。書中還包含瞭很多曆史上的幾何學傢的故事,這不僅增加瞭閱讀的趣味性,也讓我看到瞭幾何學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文化熏陶。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歐拉公式”的講解,它將復雜的數學概念與我們熟悉的拓撲學聯係起來,讓我覺得幾何學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各個學科息息相關的。這本書的翻譯質量也很高,王艷老師的語言非常生動,使得原著的魅力得以充分展現。總的來說,這本書讓我覺得學習幾何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一種智力上的探險,一種對未知世界的好奇探索。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我對幾何學習態度的“一次革命”。作為一個對數學一直提不起興趣的讀者,我原以為這本書也會和以往接觸過的數學書籍一樣,很快就被束之高閣。然而,《正版 七天玩轉趣味幾何》以其獨特的視角和充滿活力的講解,徹底徵服瞭我。作者彆萊利曼仿佛是一位魔術師,他用幾何的“魔法棒”點化瞭我們身邊的尋常事物。比如,書中關於“透視”的講解,讓我對電影畫麵和繪畫作品有瞭全新的認識,原來那些逼真的立體感,背後竟然有著如此精妙的幾何原理。我還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分形”的章節,雖然這個概念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在書中,它被解釋得通俗易懂,並且通過一些自然界的例子,比如海岸綫、樹枝的生長,讓我驚嘆於幾何的無處不在和深邃。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在耐心地教你,沒有一點說教的意味,更多的是鼓勵你去思考,去發現。每讀完一章,我都迫不及待地想去驗證書中的內容,那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真的非常美妙。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幾何,它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啓迪,它教會我如何用幾何的眼睛去看待世界,如何從紛繁復雜的現象中捕捉規律。
評分《正版 七天玩轉趣味幾何》這本書,絕對是為那些曾經被幾何“虐”過,或者對幾何感到陌生的人量身定做的。我的個人感受是,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幾何的書,它更像是一本“思維啓濛”手冊。作者彆萊利曼的講解方式非常接地氣,他總是能從最簡單、最直觀的觀察開始,然後層層遞進,將復雜的幾何概念變得清晰明瞭。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黃金分割”的章節,它不僅解釋瞭黃金分割在藝術和設計中的應用,還讓我看到瞭這種比例在自然界中的普遍存在,比如嚮日葵的花瓣排列、鸚鵡螺的殼形,都蘊含著這種神奇的比例。這種將數學與美學、自然科學相結閤的講解方式,讓我感到耳目一新。而且,書中提供的練習題,雖然看似簡單,但卻能有效地鞏固所學知識,讓我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幾何的原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幽默風趣,即使是講解一些相對抽象的概念,也不會讓人感到枯燥乏味。我尤其欣賞書中那種鼓勵讀者動手實踐、勤於思考的精神,這是一種非常積極的學習態度。可以說,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幾何,並且發現它原來可以如此有趣和有意義。
評分這本《正版 七天玩轉趣味幾何》簡直是我近期最驚喜的閱讀體驗!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數學“白癡”,尤其是幾何,那簡直是噩夢。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首先,它的排版和設計就非常吸引人,不像傳統的教科書那樣枯燥乏味,圖文並茂,色彩也很活潑,讓人一看就覺得“嗯,這個應該挺有意思”。拿到書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開,裏麵的內容更是讓我眼前一亮。作者彆萊利曼,一個我之前完全陌生的名字,但他的講解方式簡直太絕瞭!他沒有上來就講那些深奧的公式和定理,而是從一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現象入手,比如觀察窗戶的形狀、房子的結構,甚至是我們常玩的積木,然後巧妙地引齣幾何的概念。感覺就像在玩一個大型解謎遊戲,每解決一個小問題,都能讓你對幾何世界有一個更深的理解。我最喜歡的是書中關於“對稱”的章節,它讓我重新審視瞭周圍的世界,原來那些看似普通的圖案背後隱藏著如此優美的幾何規律。而且,書中還穿插瞭很多小故事和曆史軼事,讓學習過程充滿瞭趣味性,一點都不會覺得枯燥。我甚至覺得,如果我小時候能讀到這本書,我的數學成績可能就不會那麼慘淡瞭!這本書真的是一本老少皆宜,特彆是給那些對幾何感到畏懼的人的“救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