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我国夫妻分居法律制度建构研究
:39元
作者:姜大伟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562064206
字数:
页码:37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讲述了我国婚姻法中缺失的制度,即夫妻分居制度的构建问题。通过对法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在当前的背景下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夫妻分居制度,通过对十几个国家相关制度的介绍和评析,在立足于我国实践的情况下提出了可行性构建,并对在我国建立相关制度的正当性进行多维度的论证,为我国构建夫妻分居制度奠定了基础,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
目录
构建和谐稳定的婚姻家庭关系(代序言) 001
导论 001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00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006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013
四、主要创新点 015
章 夫妻分居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考察 018
节 分居的语义学分析及概念厘定 018
一、语义学上的分居及法学意义上的分居 018
二、分居概念的解构:特征及构成要素 029
三、分居的类型划分 040
四、分居与相关概念的界分 042
第二节 分居的法律性质之辨 048
一、分居权是夫妻免于同居义务的积极请求权 048
二、分居行为是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法律行为 055
三、分居行为是变更婚姻身份关系的形成行为 057
四、分居规范是调整婚姻关系的重要法律制度 060
第二章 夫妻分居法律制度的历史考察与评析 062
节 外国法中分居与离婚关系的历史演进 062
一、罗马法“时效婚”之规定应否为分居制度起源之辨析 063
二、中世纪时期离婚立法主义及分居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067
三、近现代外国离婚立法主义嬗变及分居制度的完善 077
第二节 中国法中分居与离婚关系的历史演进 094
一、中国古代离婚立法及对分居的态度 095
二、民国时期离婚立法及对分居的态度 099
三、新中国成立后离婚立法及对分居的态度 103
第三节 离婚法文化视域下分居与离婚关系之中外立法比较 106
一、外国法中分居与离婚关系立法演进之离婚法文化分析 107
二、中国法中分居与离婚关系立法演进之离婚法文化分析 115
三、中外分居与离婚关系立法之离婚法文化评析 120
第三章 我国设立夫妻分居制度的正当基础 124
节 社会基础:我国离婚实践问题的透视与反思 126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离婚实践领域出现的新问题 126
二、离婚实践问题的现实应对——“试验离婚”及“预约离婚”的产生 134
三、法律以社会为基础:基于当前离婚实践问题的反思 139
第二节 经济基础:基于离婚“成本—收益”范式的分析 142
一、离婚“成本—收益”分析 143
二、离婚法的目标:个体与社会离婚“成本—收益”的均衡化159
三、分居制度的导入:“门格尔法则”在我国离婚法中的实践性进路 169
第三节 伦理基础:婚姻家庭观念的再审视 171
一、传统与现代:我国婚姻家庭观念的历史嬗变 171
二、现代婚姻观对我国婚姻家庭的冲击——以离婚问题为视角 178
三、保卫婚姻家庭——重塑新时代婚姻家庭伦理观 184
第四节 法理基础:全球化背景下婚姻立法在法律继承与移植间的抉择 187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婚姻家庭关系及我国既有法之不足 188
二、婚姻立法现代化:法律继承与法律移植间的选择 191
第四章 我国设立分居制度的立法目标、功能与值考评 197
节 我国设立分居制度的立法目标 197
一、分居与保障离婚自由 197
二、分居与防止轻率离婚 204
三、分居与维护弱者利益 206
第二节 夫妻分居制度的功能 208
一、指引功能 208
二、修复功能 209
三、调控功能 211
四、救济功能 212
第三节 夫妻分居制度的值 214
一、分居制度的工具性值 214
二、分居制度的目的性值 219
第五章 我国夫妻分居法律制度之建构 223
节 分居的形式、事由及立法体例 223
一、分居之形式 223
二、分居之事由 240
三、分居与离婚关系之立法体例 251
第二节 分居事实的证明与认定 264
一、存在的问题 264
二、比较法述评 266
三、分居事实认定之我国学者观点 267
四、分居事实认定之应然面向 268
第三节 夫妻分居的法律效力 269
一、分居对夫妻关系的法律效力 270
二、分居对亲子关系的法律效力 309
第四节 夫妻分居的期限及终止 324
一、比较法述评 324
二、分居的期限及终止之学者观点 332
三、我国夫妻分居的期限及终止之应然面向 333
结语 337
参考文献 341
后记 355
内容提要
本书分五个部分,、二章分别从基本理论以及历史维度对分居制度进行考察,解决了分居是什么的问题。第三章具体论证了在我国设立分居制度的正当性基础,解决为什么需要分居制度。第四、五章指出我国设立分居制度的立法目标、值及功能后,对分居制度进行具体的构架,解决怎么样设立分居制度的问题。这一部分采取中外比较的方法,均是首先介绍并归纳国外想过制度的具体内容,并作出评,后立足于我国的实践情况提出可行性的方案。本书详细的阐述了有关我国婚姻法领域缺失的夫妻分居制度,其内容由浅入深,形象生动。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姜大伟,男,1983年6月生,河南省罗山县人,汉族,中共党员,法学博士,华侨大学法学院讲师。2011年7月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专业毕业,获民商法学硕士学位,2014年7月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专业毕业,获民商法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民法、商法方向。教授课程:《商法学》、《公法学》、《婚姻家庭继承法学》等。
收到一本新书,名字叫《正版 我国夫妻分居法律制度建构研究》,作者是姜大伟,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光看书名,就觉得这是一本非常有深度和现实意义的学术专著。我一直对中国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很感兴趣,尤其是近年来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新情况,比如夫妻分居,这在以前可能不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法律概念,但现在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人口流动增加,夫妻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分居现象越来越普遍,随之而来的法律问题也愈发凸显。这本书的名字直接点出了“建构研究”,这说明它不是简单地梳理现有法律条文,而是从理论层面去探讨如何构建一套更完善、更符合当下社会需求的夫妻分居法律制度。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对这些现实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构想。
评分我特别关注本书在理论框架上的创新。法律制度的建构,往往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我想作者姜大伟老师一定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从书名来看,这本书很可能不仅仅停留在对现有法律规范的简单罗列和评析,而是会深入到法理层面,探讨分居制度在整个民事法律体系中的定位,以及它与离婚、继承、财产分割等其他制度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张力。我期待书中能够阐释清楚,为何需要专门的夫妻分居法律制度?它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它与其他法律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又在哪里?比如,分居与“事实分居”在法律上的界定,以及这种界定对后续法律效力的影响,这都是我非常想了解的。
评分这本《正版 我国夫妻分居法律制度建构研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其极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关怀。作为一名关注法律前沿的读者,我深知许多法律制度的完善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过深入的研究、理论的探讨乃至社会的广泛讨论。本书的书名直接指出了“建构研究”,这预示着它将深入剖析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在夫妻分居问题上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性的、具有操作性的理论框架和制度设计建议。我尤其感兴趣的是,本书是否会考察域外一些成熟的夫妻分居法律制度,并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既符合国际通行原则,又能切实解决我国现实问题的创新性构想。
评分从书名《正版 我国夫妻分居法律制度建构研究》来看,这本书的深度和严谨性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仅是一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书,而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也进一步佐证了其学术地位。我期待书中能够对“分居”这一行为在法律上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且深入分析其产生的法律后果。例如,分居是否可以直接作为离婚的法定理由?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归属等方面,分居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如果本书能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引和理论解释,那将对广大读者,尤其是法律工作者和面临相关法律问题的家庭,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正版 我国夫妻分居法律制度建构研究》这个书名让我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它不仅仅是一个研究课题,更触及了当下许多家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分析,夫妻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被认定为“分居”,以及这种分居状态在法律上究竟意味着什么。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作者姜大伟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夫妻分居法律制度。这可能涉及到对现有法律条文的解读、对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梳理,以及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立法建议。一个健全的分居法律制度,不仅能为夫妻双方提供清晰的行为指引,更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因制度缺失而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