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5卷化学及相关技术第2分册 炼丹术的发明和发现:金丹与长生 | 作者 | (英)李约瑟,周曾雄 |
| 定价 | 128.00元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030219930 | 出版日期 | 2010-04-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1.203Kg |
| 内容简介 | |
| 英籍科学史家李约瑟花费近50年心血撰著的多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通过丰富的史料、深入的分析和大量的东西方比较研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内容涉及哲学、历史、科学思想、数、理、化、天、地、生、农、医及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本书是这部巨著的第五卷第二分册,为该卷“炼丹术的发现和发明”专题研究的部分,内容包括:有关炼丹术的历史文献,概念、术语和定义,炼丹程序的鉴定,长生不老药的证明等。 本书适于科学史工作者、化学工作者及相关专业大学师生阅读。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凡例 插图目录 列表目录 缩略语表 志谢 作者的话 第三十三章 炼丹术和化学 (a)导言:历史文献 (1)原始资料 (2)间接资料 (b)概念、术语和定义 (1)西方的赝金制作和点金 (i)制金理论 (ii)持续的点金梦 (2)工匠的灰皿和点金哲学之谜 (3)古代中国的金和银 (4)古代中国采用的灰吹法和粘结法 (5)《抱朴子》中的点金 (6)不死药;东方和西方的长生术和永生理论 (i)希腊的隐喻和中国的现实 (ii)东、西方有关死后的观念 (iii)魂和魄 (iv)肉体的永生、仙和天上的官吏 (v)古代中国炼丹术的起源和长生术 (7)遗缺的要素;祭典和中国炼丹术的起源 (i)香,典型的反应物 (ii)烟熏法、驱除剂和感应剂 (8)化学物质的命名 (c)冶金学及化学的背景、炼金过程的鉴定 (1)获得各金属元素的可能性 (2)金色的均质合金 (i)黄铜的起源 (ii)锌的起源 (iii)其它金黄色合金 (3)含砷的铜 (4)银白色的均质合金 (i)白铜 (“丹阳铜”,铜镍合金) (ii)中国的镍在大夏 (iii)其它银白色合金 (5)汞齐 (6)金属与合金的表面处理 (i)表面富集,添加一层贵金属 (镀金或镀银) (ii)表面富集,除去表层贱金属 (渗透化合法) (iii)有色表面膜的沉积 (“着色”、上青铜色、酸蚀浸泡) (iv)“紫磨金”和日本“赤铜”、“乌金” (7)紫色合金、“金锡紫”、红宝石玻璃、彩色金和含锑万灵药 (8)唐代各种伪造的和真正的金、银一览表 (d)生理学背景、丹药功效的考证 (1)初期的刺激作用 (2)死后不烂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A1800年以前的中文和日文书籍 《道藏》经书子目编号索引 B1800年以后的中文和日文书籍与论文 C西文书籍与论文 索引 译后记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最近刚读完这本大部头,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古老智慧和奇异实验的迷宫。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他似乎不仅仅是在讲述历史,更像是在带领我们进行一场时空穿越。我特别欣赏他对细节的捕捉,比如那些古代炼金术士们在昏暗的灯光下,小心翼翼地混合着各种矿物和草药的场景,那种氛围感扑面而来。读这本书,我仿佛能闻到硫磺和草药混合的独特气味,感受到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执着。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对中国古代的化学探索有了全新的认识,远比教科书上的描述要生动和丰富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严谨,处处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对于那些复杂的化学反应和理论推导,作者的处理方式既不失专业性,又不会让非专业读者感到过于晦涩难懂。他擅长将晦涩的古代文献用现代的视角进行梳理和阐释,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历史的脉络清晰可见。我尤其佩服作者在梳理不同学派观点时的公正和客观,他没有简单地褒贬某个观点,而是力求还原当时人们思考问题的真实状态。这对于理解科学思想的演变过程,提供了极佳的参照系。
评分读罢此卷,我最大的感受是那种扑面而来的文化冲击。书中对古代炼丹术的描述,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化学范畴,它融入了哲学、宗教乃至社会习俗的方方面面。作者巧妙地将这些元素编织在一起,展现了一个复杂而迷人的文化图景。我原以为炼丹术只是一些不靠谱的“巫术”,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在那背后,蕴藏着古人对物质世界本源的深刻思考和不懈追求。这种对终极问题的探索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值得敬佩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一套鸿篇巨制中的一卷,它的印刷质量非常出色,图文并茂的设计让阅读过程变得更加愉悦。那些用来辅助说明的插图和表格,对于理解复杂的工艺流程和物质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这样一本实体书,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它不像电子书那样冰冷,厚重的纸张和清晰的字体,都让阅读的体验更加扎实和充实,仿佛手中捧着的是一段沉甸甸的历史。
评分从个人情感上来说,这本书激发了我对“探索”这一主题的重新思考。书中描绘的那些先驱者们,他们可能带着强烈的功利目的(比如追求长生),但在他们看似盲目的摸索过程中,无意中发现了许多对后世化学发展至关重要的现象和原理。这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科研过程,让我深思现代科学的严谨性与古代探索的随机性之间的关系。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记录了古代的“化学史”,更在于它探讨了一种人类面对未知世界时,最原始也最执着的求知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