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届“日本赏”最优秀奖
PARISCIENCE 2008 优秀奖
获奖作品
日本NHK电视台特别纪录
全景再现世纪难题“庞加莱猜想”的“百年魔咒”
揭秘庞加莱猜想百年挑战历程
记录追寻宇宙的形状与神秘数学家
体验数学“妖物”般的魅力与神秘
这个问题(庞加莱猜想)必将引领我们到达那遥远的世界。
——亨利•庞加莱
与庞加莱猜想的战斗,一着不慎就会“走火入魔”。
——沃尔夫冈•哈肯(Wolfgang Haken,四色定理证明者)
我也曾尝试过一些三维空间的庞加莱猜想研究,但很快就放弃了。我认为我的研究方法应该没什么用。要解决这个难题,显然需要一些新的创想。
——史蒂文•斯梅尔(Steven Smale,1966年菲尔兹奖获得者,高维度庞加莱猜想证明者)
庞加莱猜想中,如果宇宙不是球形的,那么可能会是什么形状呢?……不论宇宙是什么形状,都必定可以分解为最多8种各自不同的几何结构。
——威廉•瑟斯顿(William Thurston,1983年菲尔兹奖获得者)
1904年,法国数学家亨利•庞加莱提出了关于探寻宇宙形状的“庞加莱猜想”,自此后的100年间,不断有数学家向这个千禧难题发起挑战,最终庞加莱猜想被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以令人惊叹的绝妙方法证明。然而这位神秘的天才数学家却拒绝了2006年菲尔兹奖……
庞加莱猜想究竟是什么?宇宙的形状又如何?佩雷尔曼是如何证明庞加莱猜想的?
本书为日本NHK特别节目制作组关于“庞加莱猜想”的专题纪录,追寻宇宙的形状与神秘数学家的线索、谜题与真相。
##∵昨晚群里讨论拓扑,谓之数学的神秘之境 ∴发觉自己没文化∴搜了搜↪兴味盎然 又∵有本书束于高阁,长此以往 ∴带着兴趣一口气读完↪感受良好 综上,有时候浸泡在感性认识惯性中,觉得生活没底的时候,就可偶尔跨界试试那些极为客观又不失想象力的学科。去了解一群遥远的人在看似一个世纪长的跨度上对未来的执着信念:这个问题必将引领我们到达那遥远的世界。 就像你在你学科的坚持一样。 热爱可抵漫长岁月
评分##日系的科普书……基本的原理那部分还是略浅显了:( 但是怎么说呢,寻找佩雷尔曼的那部分读着读着很担心风格转成推理小说啊!
评分##好看的简单科普书。最后还是没能采访到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者。数学家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因为在数学、艺术、科学等所有的领域,一旦产生堕落的念头,那你就已经走在了失败的道路上。”
评分##对原理的那部分讲得还是不够透,当然这个猜想也很难用科普的方式来讲述,所以啊,从这本书中各种侧面的描写,也能窥见历史上最后一位数学全才的厉害之处。没有天才的构思,光是下苦功夫,是做不好数学的。
评分##一开始以为会是很专门化的东西,结果主要是作者对和庞加莱猜想相关的一些人物和故事,作者表现得非常敬业,尽管因为不是科班出身,对于数学部分讲解的并不多,但这样反而成为科普的大好材料。读完这本书,也让我对佩雷尔曼产生了更大的疑惑,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连怪人成堆的数学家都难以理解。
评分##日系的科普书……基本的原理那部分还是略浅显了:( 但是怎么说呢,寻找佩雷尔曼的那部分读着读着很担心风格转成推理小说啊!
评分##作为数学科普书,里面涉及到定理部分的比较少,而且还有好几个谜团萦绕其中,只是到最后也没有揭秘
评分##Mais cette question nous entrainerait trop loin. 这个问题必将引领我们到达那遥远的世界
评分##内容还是不错的,很通俗。中国要是能拍出这样的纪录片,写出这样的科普著作就好了。另外似乎也看到了田刚在庞加莱猜想证明中的贡献,似乎对丘成桐又有了些新的认识呢。不说了,接着回去学拓扑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