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磨中提升 在研究中成长
教师如何研课磨课
总主编◎倪牟双
吉林省教育学院副教授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中国少年儿童音像电子出版社
规格:18碟DVD+1卷图书
定价:980元
产品特色
1.提出真问题解决真问题
本套资源邀请众多国培专家教师、省级骨干、青年新秀共同参与,调研了上百所学校上千名教师,提出了100多个课堂教学问题,几经筛选甄别,确定了教学目标内容、学生学习、教学方法技能三大板块17个专题34个重点难点问题,基本涵盖
教师常见问题,反映教师学习需求,是课堂教学的“真问题”“实问题”。
2.听课评课活动升级改版
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听课目标笼统,评课视角散漫,即使课有很多问题,一碍于情面不肯评,二限于水平不敢评,三课已结束无需评。而本套资源呈现的研课磨课,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不仅“走”过程,更要“出”成果,要通过研究打磨提出教学策略、形成优质课例。这样的活动才能让学校和教师感到有收获、有动力,能够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深受一线学校和教师欢迎。
3.开展校本研修现成样本
研课磨课活动,是中小学校和教师开展校本研修的活动形式。本套资源所呈现的17个专题34个研修主题,基本涵盖了中小学教师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常见教学问题。学校可以直接用这34个研修主题做为本校一个学年度的校本研修活动主题。参照每个主题所设置的教学现场、问题诊断、专业指导、名师示范4个模块,学校和教师可以在活动的不同环节分别参考使用相应的模块内容,这样的体例设计能切实帮助学校和教师开展好校本研修活动
光盘目录(18碟DVD)
第01碟 总论:教师如何研课磨课 赵晓辉
第02碟 专题一 教学目标 邹春红
1.如何科学预设、规范表述教学目标
2.如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第03碟 专题二 核心素养 唐德喜
3.如何在教学目标中落实核心素养
4.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展核心素养
第04碟 专题三 教学内容 张恒涛
5.如何解读教材、开发资源
6.重点难点的预设与解决策略
第05碟 专题四 教学板书 彭新秀
7.如何运用板书理清教学内容
8.如何运用板书学生学习
第06碟 专题五 教学生成 薛春波
9.课堂教学中应捕捉哪些“生成”
10.让“生成”成为无法预约的精彩
第07碟 专题六 预习与导学 张晓秋
11.如何让预习有的放矢
12.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第08碟 专题七 观察、探究 王岩
13.观察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14.探究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第09碟 专题八 体验、展示 韩锐
15.体验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16.展示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第10碟 专题九 小组合作学习 刘晓坤
17.如何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18.如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第11碟 专题十 课堂练习 张丽霞
19.怎样让课堂练习循序渐进
20.怎样让课堂练习精简高效
第12碟 专题十一 课堂导入 李姝
21.如何让课堂导入更有启发性
22.如何让课堂导入更有吸引力
第13碟 专题十二示范指导 张扬
23.如何优化课堂示范策略
24.如何提高教师指导效度
第14碟 专题十三教学课件 马宏艳
25.怎样设计课件内容和结构
26.怎样制作精美实用的课件
第15碟 专题十四 课堂提问 郭杨
27.怎样设计有价值的课堂问题
28.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如何反馈
第16碟 专题十五 教学评价 张海松
29.如何评价学生学习过程
30.如何评价学生作业和作品
第17碟 专题十六 课堂氛围 陈瑞
31.营造宽松融洽的心理环境
32.创设兴趣盎然的教学情境
第18碟 专题十七 课堂教学结构 王利华
33.如何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34.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光看《如何研课磨课 在打磨中提升 在研究中成长 教师 18DVD1书视频 教育用书》这个书名,就让我眼前一亮,觉得它非常切合我们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要“研课”,要“磨课”,但具体该怎么“研”?“磨”到什么程度才算到位?“提升”和“成长”的标准又在哪里?这本书的标题似乎就给出了答案,而且是以一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式。我特别喜欢“在打磨中提升,在研究中成长”这句话,它传递了一种脚踏实地的精神,强调了教学是一个不断精进、持续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技能复制。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如何进行一堂课的深度反思,如何设计具有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如何有效地利用教学录像进行分析,甚至是如何在集体教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8DVD和1本书的配置,也让我觉得内容一定非常丰富,能够从不同维度帮助我们理解“研课磨课”的精髓,让我们的教学实践更加科学、有效,也让我们的专业成长之路更加宽广。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如何研课磨课 在打磨中提升 在研究中成长 教师 18DVD1书视频 教育用书》给我一种非常扎实、接地气的感受。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常觉得自己在教学的实践中,虽然努力,但总感觉进步缓慢,或者说,即使付出了很多,也无法清晰地看到自己“打磨”和“研究”的过程究竟在哪里。这本书的标题直接点出了核心痛点,并给出了一个清晰的解决方案——“研课磨课”。这个“研”字,不仅仅是备课,更强调了一种深入的、持续的探究精神,而“磨课”则意味着精益求精,不断雕琢。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套系统的方法论,帮助我理解如何将日常的教学活动转化为有价值的研究,如何在反复的实践与反思中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突破口。特别是“18DVD1书视频”的组合,感觉内容会非常丰富,从理论的讲解到实际操作的演示,应该能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学习体验。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突破瓶颈,找到教学上的“真经”,让我的课堂更有深度,让我的专业成长之路更加清晰和有效。
评分《如何研课磨课 在打磨中提升 在研究中成长 教师 18DVD1书视频 教育用书》这本书的命名,直击了当前许多一线教师的困惑与渴求。我们都渴望提高教学质量,渴望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长足发展,但常常迷失在日常琐碎的教学任务中,缺乏方向感和有效的路径。这本书的标题,尤其是“研课磨课”和“在打磨中提升,在研究中成长”的表述,准确地捕捉到了教学过程的核心要义。我理解“研课”不仅仅是备课,更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情进行深度剖析和研究的过程;“磨课”则是将理论付诸实践,通过不断试错、调整和优化的方式,将教学打磨得更加精细和有效。“在研究中成长”则点明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即通过对教学的持续研究,实现自我超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比如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观察,如何进行有价值的教学反思,如何利用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研究等等。18DVD和1本书的组合,让我对内容的丰富性和立体性充满期待,相信它能成为我教学实践中的宝贵财富。
评分《如何研课磨课 在打磨中提升 在研究中成长 教师 18DVD1书视频 教育用书》这本书的书名,让我立刻感受到一股强大的专业气息和实操指导的信号。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常在课堂实践中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地“研”透一堂课,如何才能将“磨课”的过程转化为自身能力真正的提升,以及如何让每一次教学研究都成为自我成长的阶梯。这本书的标题直接命中了我长久以来的职业焦虑,并给出了一个清晰且令人期待的解决方案。“研课磨课”这四个字,点明了核心的教学环节,而“在打磨中提升,在研究中成长”则阐述了其背后的哲学和目标。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流程,帮助我理解如何从微观的课堂细节入手,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飞跃。18DVD和1本书的呈现形式,也让我预感到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或许能从理论、案例、实践指导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地武装我的教学头脑,让我的教学之路更加清晰,我的专业发展更加稳健。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如何研课磨课 在打磨中提升 在研究中成长 教师 18DVD1书视频 教育用书》让我觉得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用最朴实却最有力量的方式,分享着教学的“内功心法”。“研课”二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过去的“集体备课”,但“研究”二字则拔高了层次,它暗示着不只是团队的协作,更是教师个体对教学现象的深入观察、分析和理论构建。我尤其看重“打磨中提升”和“研究中成长”这两个副标题,它们传递的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的进步理念。教学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一次次细致的推敲中才能显现出卓越。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是如何进行“研课磨课”的,并且这些案例能够触及到教学中的难点和痛点,比如如何处理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如何在教学中融入创新元素,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反思。18DVD和1本书的配置,预示着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我期待能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成为一个真正能在研究中成长的教育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