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大众,没有文化(增订版)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增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小峰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再版序:属于我们的精彩,早已经不复存在

辑 一
邓丽君和我们的一个时代
叶佳修:从乡间小路走来
三访罗大佑
李宗盛:大陆流行音乐还没有审美标准
黄舒骏:像写论文一样写歌
Beyond:撒了一点人文作料的心灵鸡汤
周杰伦:时代的符号
滚石唱片:最后的辉煌
李寿全:用三十年验证一个经典
辑 二
崔健:二十多年来
朱哲琴: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意外生存
窦唯: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
谁制造了王菲?
陈琳之死
许巍:平凡生活
汪峰:摇滚“叛徒”
朴树:一棵没长大的树
HAYA: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老狼:一种活法
辑 三
中年崔永元的梦想与情怀
王朔,那时候他看上去很美
兰晓龙:我有一种变态的自尊心
马未都:收藏有诈
陆川:我想拍一个战争本性的电影
贾宏声:最后一个理想主义者的青春终结
北岛:诗歌是我们生存的依据
宁浩:检讨自己
廖一梅:从心里拧巴出一头犀牛
当贾樟柯把镜头对准暴力
朱德庸:小世界与大世界
辑 四
校园民谣十年
网乐即将轰鸣?
谁持彩铃当空舞?
从乌托邦到享受生活:中国音乐节十年
明星多有病
粉丝的三十种可能
宋柯:给中国唱片业寻找死因
歌星带着合同在天上飞翔
音乐去哪儿了?
辑 五
明天听谁说评书
马季:最后一位相声大师
这一夜,80后说相声
当话剧被演成段子
东北文化的繁荣与危机
春晚:事先张扬的自娱自乐
田连元:说书要把人说透
用周星驰过渡
辑 六
鲍勃•迪伦一直是个谜
老鹰飞来
约翰•莱登:我是朋克之王
迈克尔•杰克逊:他始终在用音乐证明自己
西摩•斯坦:音乐狩猎者
斯皮尔伯格:《西游记》是一部公路片
附录:人物年表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属于我们的精彩,早已经不复存在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增订版)》精选了2001—2019年,前《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作家王小峰重要的采访、报道共53篇,收录了对李宗盛、崔健、许巍、汪峰、王朔、贾樟柯、老狼……等近百位文化圈焦点人物的深度访谈。同时,作者还深入分析了近二十年来流行文化领域的热点议题,既包括逐渐被人们遗忘的彩铃、网乐,也包括至今依然万众瞩目的春晚、选秀、音乐节,涵盖音乐、电影、相声、文学等各个方面。持续二十年的深度观察,为今天的我们回顾流行文化发展历程提供了重要的记录,也为我们反思娱乐至死的文化狂欢提供了新的视角。

【编辑推荐】

持续观察二十余年,记录流行音乐史上属于一代人的夏天——从业几十年的文化记者,一线专访崔健、罗大佑、李宗盛、周杰伦、汪峰、朴树、老狼……细数他们的成长历程,探寻舞台背后的故事。

探讨大众文化热点议题,掷地有声地记录娱乐至死的时代——从音乐到电影,从相声到诗歌,春晚、选秀、粉丝、音乐节……本书几乎囊括所有文化圈热点议题,对大众文化发展历程中娱乐至死的现状做出犀利的批判性分析。

用冷静、理性的视角,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发出自己的声音——什么是乐队?什么是好音乐?什么是摇滚精神?小剧场话剧为什么受到热捧?选秀节目的本质是什么?本书探寻文化繁荣背后的真实社会形态,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发出独立、理性的声音。

前《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非虚构写作的典范之作——作者持续关注文化议题。如何找到采访的突破口,找到理解一个人、分析一个现象的钥匙,让对方说出自己的“真心话”?如何找出人物、事件背后的社会脉络,从树木见森林,用文字记录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变迁?本书为年轻人提供了非虚构写作的样本。

根据本书内容,全新设计“以偏概全”的个性化年表——以图表的方式呈现六十年大众文化发展轨迹,记住大众文化领域的一些人、一些事。

用户评价

评分

##看完马世芳的三部之后,还在感慨为何大陆没有人写一些我们自己的流行音乐史,说说自己的有深度的乐评。我周围有不少喜欢欧美音乐的,甚至也能写出让我马上想要去听一听的单曲评论,但是他们很少写华语,内地流行音乐。是我们没有自己的流行音乐历史吗,还是说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写的事情。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便是辛好还有人写出了这么好的文字。(谢-好基友抓着读书节的尾巴送的kindle的书券购)

评分

太过时!没有深度,硬凑出这么一大本,可读的没几篇。令人呵呵。

评分

##“如果说这些文字在今天还有点可读性的话,那还要感谢中国大众文化至今还没有解决自身的问题”

评分

太过时!没有深度,硬凑出这么一大本,可读的没几篇。令人呵呵。

评分

太过时!没有深度,硬凑出这么一大本,可读的没几篇。令人呵呵。

评分

太过时!没有深度,硬凑出这么一大本,可读的没几篇。令人呵呵。

评分

##什么鬼。认同前言所说的,不该出版。

评分

##太厚了,很多都是访谈,虽然作者在序言中摆出了一种要批判和反思的架势,但实际上没什么营养,而且由于很多文章年代久远,反而让人唏嘘不已,彩铃什么的都是过眼云烟了。最后一篇是来搞笑的吗。。

评分

##读表哥的博客都有好些年,第一次买表哥正式出版的书。虽然没有博客文字的讽刺和幽默,但还有有表哥一贯的独立思考和批判。书里面的访谈评论跨度十年,囊括大陆港台音乐人,文化人,流行现象等。只有大众,没有文化,是表哥的态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