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 | 【正版】策略理性模型|4957722 |
| 图书定价: | 90元 |
| 作 者: | (德)莱茵哈德·泽尔腾(Reinhard Selten) |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6/6/1 0:00:00 |
| ISBN 号: | 9787111537045 |
| 开 本: | 16开 |
| 页 数: | 0 |
| 版 次: | 1-1 |
| 莱茵哈德o泽尔腾(Reinhard Selten,1930-)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创立者 泽尔腾1930年10月10日出生于德国,1957年获数学硕士学位,而后从事着博弈论及其应用、实验经济学等博弈论的学术研究。1961年,泽尔腾获得法兰克福大学数学博士学位;60年代早期,泽尔腾就做了寡头博弈的实验,1984年至今一直在波恩大学工作。1991年,泽尔腾和夫人伊丽莎白都患上严重的糖尿病。伊丽莎白因此而下肢瘫痪,并且视力也接近于失明。但泽尔腾夫妇仍对生活充满了自信和快乐。1994年泽尔腾教授因在"非合作博弈理论中开创性的均衡分析"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
| 《策略理性模型》是博弈论研究的重要文献,体现了作者对非合作博弈的杰出贡献及博弈论的发展历程,也预示着博弈论今后的发展方向。博弈论爱好者可以读到很多有趣的分析比如:库恩定理、完美均衡点、连锁店博弈、囚徒困境的有限超博弈、种群博弈、不对称动物争斗模型...... 《策略理性模型》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关于博弈论自身建设,提出著名的"颤抖手完美均衡点"的概念,它是对纳什均衡的深化与改进。第二部分关于博弈理论应用,充分显示了博弈论强大的分析能力和广泛的运用性。第三部分着重考察了合作博弈。第四部分"实验经济学",是作者关于博弈实验的研究成果。 |
丛书序一(厉以宁) 丛书序二(何帆) 译者序 导言 致谢 第一部分 策略均衡 第1章 扩展式博弈中均衡点的完美性概念的再考察 1��1引言 1��2具有完美记忆的扩展式博弈 1��3策略、期望支付和标准形式 1��4库恩定理 1��5子博弈完美均衡点 1��6一个数值例子 1��7微小错误模型 1��8完美均衡点 1��9用数值示例的第二次检视 1��10完美均衡点的分散化特性 1��11代理人标准式和完美均衡点的存在性 1��12完美均衡点作为对替代序列的优反应的特征 1��13两个反例 参考文献 第2章 连锁店悖论 2��1连锁店博弈 2��2关于悖论的第1个检视 2��3连锁店博弈的第2个版本 2��4对囚徒困境博弈的有限超博弈的考察 2��5三层次决策理论概要 2��6三层次决策理论下的归纳问题 2��7完美均衡点 2��8归纳理论的精确陈述 注释 参考文献 第3章 论不对称动物争斗中的演进稳定策略 3��1引言 3��2种群博弈 3��3演进稳定策略 3��4不对称动物争斗模型 3��5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应用博弈理论 第4章 绑架的简单博弈模型 4��1规则 4��2解概念 4��3e的优选择 4��4C的优选择 4��5D的优选择 4��6b的优选择 4��7结论 4��8政策结论 4��9博弈者F支付能力限制的引入 4��10模型的扩展 4��11政策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简单的不完全竞争模型,其中4个则少,6个则多 5��1模型 5��2完美均衡集 5��3解概念 5��4模型的解 5��5结果的解释 参考文献 第6章 垄断规模结构和营利性模型 6��1规模结构 6��2集中度和盈利能力 6��3模型的初步描述 6��4模型的博弈结构 6��5均衡解 6��6相对规模和利润率 6��7模型中的集中程度和营利性 参考文献 第7章 卡特尔法律是否对实业不利 7��1引言 7��2模型表述 7��3解概念 7��4博弈模型的解 7��5平均联合利润的比较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合作 第8章 不完全信息谈判:数值实例 8��1一种简单的双人垄断局势 8��2谈判模型 8��3解概念 8��4谈判博弈的差异均衡点和无差异均衡点 8��5无差异均衡点和差异均衡点的严格性 8��6为什么恰好是75-ε 8��7对差异均衡点结构的一些评论 8��8主表示 8��9主表示代表了一种近似一般纳什解的证明准备 8��10一般纳什积在替代均衡集上的大化 8��11对主表示代表近似一般纳什解的证明 8��12对近似解与精确解关系的评论 参考文献 第9章 特征函数型非合作博弈模型 9��1特征函数型博弈 9��2稳定需求向量 9��3递归博弈 9��4特征函数型非合作博弈模型 9��5谈判博弈 9��6谈判博弈的静态均衡点 9��7附加性质 9��8附加性质的结果 9��9简单实例 9��10先行优势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实验经济学 第10章 经济行为中的公平原则 注释 参考文献 第11章 3人配额博弈谈判的非合作模型中的联盟概率 11��13人配额博弈 11��2谈判模型 11��3建议解的本质 11��4解 11��5与实验结果做比较 参考文献 第12章 3人特征函数实验的等量分配支付限额 12��1标准化3人博弈 12��2等量分配支付限额 12��3预测成功率比较 12��4比较的结果 参考文献 出版说明 |
| 博弈论研究的重要文献 华章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典文库,厉以宁、何帆专文推荐 站在巨人的肩头,眺望21世纪经济学的雄伟殿堂,经济学领域必备必读之书! |
本店所售图书均为正版书籍
这本书的名字确实挺特别的,起初吸引我的是那个数字“4957722”,感觉有点像某种编码,不知道是不是限量版或者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拿到手之后,翻开目录,内容确实如其名,主要围绕着“策略理性模型”展开。我个人对金融投资领域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感觉自己缺少一套系统性的理论框架来指导实践。这本书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在复杂的金融市场中,如何运用理性思维和模型来制定投资策略。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经典金融案例,从宏观经济的波动到微观企业的经营,都一一进行了剖析,并用模型化的语言进行解释。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行为金融学”的部分,这部分内容让我对投资者心理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往我总以为金融投资只关乎数据和模型,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人的情绪、偏见在投资决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引人入胜的例子,阐述了诸如“羊群效应”、“过度自信”等常见心理陷阱,并提供了相应的规避方法。这让我反思了自己过往的一些投资失误,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被情绪左右而做出了非理性的判断。书中的策略模型不仅适用于金融投资,我认为在商业决策、甚至生活中的一些重要选择上,也都能从中获得启发。
评分这部关于“策略理性模型”的著作,对我来说简直是一场思维的盛宴。我一直以来都对经济学和金融投资理论深感兴趣,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理解和把握其中的机遇与挑战,更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堆砌,而是将抽象的模型具象化,通过大量详实的案例分析,展现了策略理性在实际应用中的威力。我尤其赞赏作者在分析中国经济问题时所展现出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触及了宏观经济层面的政策调控,也深入到了微观的市场主体行为。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的章节,作者用非常生动的语言解释了这些经济学中的经典概念,并将其与现实中的金融市场现象紧密结合。这让我豁然开朗,很多之前困惑不解的市场行为,在模型化的解释下变得清晰起来。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相当吸引人,既有严谨的学术论证,又不失通俗易懂的表达,使得像我这样非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金融投资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更有信心去应对未来的市场挑战。
评分拿到这本《策略理性模型》,我原本的预期是它会是一本偏向学术、枯燥乏味的理论书籍,毕竟“金融”、“经济”、“金融投资”、“中国经济”、“经济学”这些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然而,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却远超我的预期。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新颖,他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公式和图表,而是从一些非常接地气的现象入手,层层递进地引入策略理性模型。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理性”的定义,它并非强调完全脱离情感的机器式决策,而是如何在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中,最大化地做出趋利避害的选择。 书中关于“博弈论”在金融投资中的应用,是我觉得最有趣的部分。它让我看到了不同市场参与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性,以及如何通过预测他人的行为来制定最优策略。例如,在书中关于拍卖理论的例子,就让我深刻理解了信息披露和竞标策略的重要性。而且,作者在分析中国经济时,也结合了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这使得他的模型分析更具说服力,也更能引起中国读者的共鸣。我感觉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金融投资的教科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在复杂世界中做出明智决策的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确实让我眼前一亮,尤其是那个数字“4957722”,让我好奇它是否有着某种特别的含义,比如限量发行或者是独家版本。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发现其内容确实围绕着“策略理性模型”这一核心概念展开。我一直以来对金融投资领域都抱有极大的热情,但总觉得自己在理论框架上有所欠缺,无法系统地指导实际操作。这本书恰好填补了我这一认知上的空白,它用一种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方式,阐述了如何在变幻莫测的金融市场中,运用理性思维和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型来制定投资策略。 我非常赞赏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真实世界中的金融案例,这些案例的分析从宏观经济的起伏波动,到微观层面的企业经营策略,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并最终以模型化的语言进行解释和呈现。这让我对复杂的金融概念有了更直观的理解。而且,书中的“行为金融学”部分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投资者心理在金融决策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往我可能过于注重冰冷的数据和理论模型,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人的情绪、心理偏见等等,才是影响投资结果的重要因素。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名字都带着一种工业化的精确感,“4957722|正版现货 策略理性模型”这样的组合,让我第一眼就觉得它应该是一本技术性很强的工具书。作为一名对金融投资和经济学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化我理解力的书籍,而这本书似乎正符合我的需求。翻开之后,发现它确实如其名,以“策略理性模型”为核心,对金融、经济、投资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者在处理中国经济的特殊性时,显得尤为谨慎和深入,不仅仅是照搬西方的理论,而是结合了中国本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信息不对称”的章节,作者用非常直观的例子解释了这一概念,并阐述了其在金融市场中的具体表现。这让我对市场交易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外,书中对于“风险管理”的论述也让我受益匪浅,它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方法来评估和控制投资风险,这对于任何想要在金融市场中长期生存的投资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总而言之,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充实且富有启发的,它不仅加深了我对金融和经济理论的理解,也为我的投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