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经典普洱:名词释义
作者:石昆牧
定价:128元
ISBN:9787511734471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版次:1
开本:16
字数:223千字
页数:220页
装帧:精装
编辑推荐
经典普洱:名词释义 是第一本记载着近代数百个普洱茶历史、文化与商品名词解释之书,包含作者所创建的专有名辞,探讨浩瀚的普洱茶世界,引领读者进入普洱茶正确知识中。自古以来,只要是中国人,对品茶文化一定不陌生,但从没有一本专门针对普洱茶所撰写的名词专书。有鉴于此,作者以二十多年接触普洱茶的经验,于2005~2006年开始撰写《经典普洱:名词释义》并正式出版,2013年特将《经典普洱:名词释义》出版修订本,《经典普洱:名词释义》由石昆牧所著,在原有基础上增订新信息与删除、修改不合时宜之观点与仓储观念及定义,扩增新茶区,增订修改茶品新信息、新市场惯用名词等等,内文增加一倍以上,以增补前版之不足。
内容简介
自古以来,只要是中国人,对品茶文化一定不陌生,但从没有一本专门针对普洱茶所撰写的名词专书。有鉴于此,作者以二十多年接触普洱茶的经验,于2005~2006年开始撰写《经典普洱:名词释义》并正式出版,2013年特将《经典普洱:名词释义》出版修订本,在原有基础上增订新信息与删除、修改不合时宜之观点与仓储观念及定义,扩增新茶区、增订修改茶品新信息、新市场惯用名词等等,内文增加一倍以上,以增补前版之不足。这是*本记载着近代数百个普洱茶历史、文化与商品名词解释之书,包含作者所创建的专有名辞,探讨浩瀚的普洱茶世界,引领读者进入普洱茶正确知识中。
作者简介
石昆牧,生于台湾高雄县,1991年任教于高雄义守大学,以运动医学见长,教授学科运动伤害复健、运动生理学、篮球、保龄球等技术学门,发表运动医学相关文章数十篇,2005年4月离开教职,全心投入普洱茶经营与推广。1983年第一次按触普洱茶,因当时仍习惯台湾茶品清香甜韵,不习惯普洱茶色重、无扬香、味陈之特色。1986年大学时期开始了解、研究、实验后,才真正领悟普洱茶真性,从此浸淫、沉淀在“陈年的历史岁月”。2005年荣获云南省首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2005年2月出版《经典普洱》,2006午8月出版《经典普洱——名词解释》两本普洱茶相关专著。2006年8月主持云南省政府主办的“百年普洱经典品鉴会”,提供主要茶品品鉴,并受聘为“云南普洱茶协会顾问”。2007年创办实名制网站——“经典普洱”。2007年为“云南普洱茶”正本清源,提“倡议书”推荐使用云南大叶茶原料之优良厂家,在普洱茶混乱低迷时期,形成一股清流。2011年出版《迷上普洱》,将品饮普洱融入身心、且生活化。投入茶业事业以来,陆续在网络与杂志上发表多篇个人心得并引起广泛讨论和关注,代表作有:“普洱茶大事纪”、“滇绿与滇青普洱辨识”、“普洱茶制作古今与迷思”、“普洱茶年份与断代”、“如何选购新制生饼”、“普洱茶储存与陈化”、“二十茶山简介”等等多篇文章,同时还带动促进国内茶叶界对早期宜兴紫砂壶、生铁壶、台湾精品瓷器的认知现鉴赏。在大陆普洱茶市场与文化起步阶段,对业界与市场,甚至产区云南省都有实质性的影响。
目 录
云南
普洱茶
六大茶类
白茶
黄茶
绿茶
青茶
红茶
黑茶
紧压茶
产区
保山市(地区)
临沧市(地区)
普洱市
西双版纳地区
茶区
下关茶区
勐海茶区
易武茶区
六大茶山
主要茶山简介
曼撒
易武
倚邦
革登
莽枝
蛮砖
攸乐
巴达
布朗
班章
南糯
勐海勐宋
贺开
帕沙
景迈
邦崴
景谷
镇沅
江城
勐库
茶马古(商)道
江内
江外
茶种与生长形态
云南大叶种(云南大叶茶类)
乔木
灌木
野生茶
野生型野生茶
栽培型野生茶(古树茶)
台地茶
野放茶
群体种
良种茶
紫娟
螃蟹脚
勐库种
景谷大白茶
边境茶
滇缅茶
茶性分类
生饼茶
熟饼茶
翻压茶
春茶
谷花茶
雨前茶
雨水茶
制程
传统与现代制程
传统及现代制程定义与差异
现代普洱茶制作加工
茶菁级数
青毛茶收购
来料加工
委外加工
拼配
萎凋
杀青
揉捻
复揉
普洱茶评鉴(重手泡)
仓储
装及特征
紧压茶形
古董印级茶
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茶品
特殊与订制茶
石昆牧经典茶文化
经典普洱体系相关茶品
……
省茶
国营厂
民营厂
普洱茶与保健
其他紧压茶
品茶相关器皿
部分内容在线试读
将茶叶经过高温、高湿与压力蒸、压的方式加工成饼型、砖型、团型等等,称之“紧压茶”。早年多数以云南、湖南、湖北、广西等省、区所生产的滇青、黑毛茶为原料加工。普洱茶、千两茶、茯砖、黑砖、六堡茶等均为代表性紧压茶品。紧压加工中的蒸压方式与古代蒸青饼茶的做法相似。紧压茶生产历史悠久,大约于11世纪前后,四川的茶商就已经将绿毛茶蒸压成饼,远销西北等地。
古代紧压茶崇尚制作工艺,在茶面上紧压成多种图形,蔚为风潮。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蒸青饼茶过于奢华,一度废团为散,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下一道诏令“……罢造龙团,唯采芽茶以进,其品有四,日探春、先春、次春及紫笋”。紧压茶自此消失于朝野,唯有边销茶仍以紧压方式存在;也因此时代背景,百姓们认为边销茶都是次级、低档茶品,从此紧压茶成为非主流茶品。清朝,普洱茶成为贡茶后,使得紧压工艺进一步发展。近代,紧压茶多为边疆少数民族主要植物营养素来源,也是华人世界药用茶品。此时紧压的原因,主要在于方便运输与长期储存,符合茶品实际需求。
1999年开始,台湾兴起普洱茶热潮,紧接2002年大陆经济发展带动消费水平,对于云南普洱茶的注目超乎预期。新一波热潮更引发新、马、日、韩等国的注意,“云南普洱茶”由此成为紧压茶的代表。
..........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