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音翻土

造音翻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何東洪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前言
關於音樂,不隻是音樂  羅悅全
造音翻土:戰後颱灣聲響文化的探索何東洪、鄭慧華、羅悅全
第一章 控管與隙縫:戒嚴與冷戰下的審查與小自由
細數禁歌淨麯的故事  徐睿楷(EricScheihagen)
三個政權都要查禁的《何日君再來》  羅悅全
颱灣熱門音樂場景下的「陽光閤唱團」  王淳眉、何東洪、鍾仁嫻
《今日世界》雜誌    羅悅全
第二章 聲響翻土:尋找自己的聲音
以颱灣為名:民族音樂、田野錄音及其反思  範揚坤
黑澤隆朝的颱灣田野錄音計畫  範揚坤
民歌採集運動    範揚坤
呂炳川      範揚坤
來自颱灣底層的聲音    羅悅全
颱灣有聲資料庫    羅悅全
陳達歲月  張照堂
民歌採集運動與青年下鄉:丘延亮的迴憶點滴何東洪、羅悅全
颱灣山地流行歌麯  黃國超
田野錄音與傳統音樂的再生  澎葉生(YannickDauby)
複島計畫與歷史中的聲音:高雄點唱機裡的社會圖景   黃孫權
第三章 另翼造音:不願主流的發聲
重探現代與鄉土:鍾永豐與何東洪對談  何東洪、鍾永豐
颱灣新音樂的顛覆和矛盾  何穎怡
水晶唱片    羅悅全
王明輝與黑名單工作室:從《抓狂歌》到〈不在場證明〉劉雅芳
以歌造反:管窺颱灣異議歌麯  馬世芳
邊緣翻騰:黑手那卡西的社運音樂實踐  陳柏偉
獨立音樂的情感認同與危機:「地下社會」的生與死  何東洪
地下社會大事紀    鍾仁嫻
第四章 另逸造音:公共空間、身體與聲音的解放
〈機能喪失第三號〉  陳界仁
颱灣地下噪音:學運反文化之聲林其蔚
零與聲音解放組織    羅悅全
1990年代的地下刊物    遊崴
王福瑞/NOISE      羅悅全
濁水溪公社    張鐵誌
吳中煒與九零年代破爛視聽  遊崴
春天吶喊    王淳眉
北區大專搖滾聯盟/野颱開唱    王淳眉
往舞會的路上:颱灣瑞舞十年1995-2005  黃孫權
幽微的常民電音:再見,桃園的大會操  吳牧青
第五章 另藝造音 聲響創作的另一種途徑
著迷於不可名狀的「在地實驗」葉杏柔
最道地的颱灣聲音快炒:失聲祭馮馨
和Party    羅悅全
思念是最古老的取樣:開演前三十分鐘的旃陀羅公社  張又升
認真唱爛別人的歌:黑狼那卡西與颱灣搖滾場景  張又升
藝術傢作品
動力聆聽:通過聲響去思考  鄭慧華
姚瑞中:〈萬歲〉
鄧兆旻:〈唱還是不唱〉
陳界仁:〈西方公司〉
張照堂:〈紀念陳達〉、〈楊祖珺與青草地慈善演唱會〉
澎葉生:〈颱北聽三遍〉、〈聽見桃山〉、〈六堆〉、〈穿梭美濃〉
硃約信:〈望花補夜〉
王明輝:〈不在場證明〉
Floaty:〈地下社會〉
黃明川:〈1995後工業藝術祭〉、〈淡水河上的風起雲〉
洪東祿:〈跑〉、〈涅槃〉
王福瑞:〈聲碟〉、〈聲泡〉
黃大旺:〈有聲塗鴉室〉
陳懷恩:〈一颱不能放映的放映機放映瞭不再放映的放映機〉
展場掠影
書後
用體製外觀點看颱灣體製外音樂 黃大旺
造音容易,翻土睏難   黃孫權
緻謝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長期被某幾種音樂類型綁架瞭嗎?《造音翻土》邀請你透過聽覺感知進入歷史之中翻轉,重新發現一種聆聽與解釋颱灣聲音的角度。

戰後至今,颱灣聲響文化的討論一直付之闕如,或僅偏重特定類型,本書策劃團隊歷經多年田野調查、研究與蒐集,將颱灣聲響文化中的重要事件與運動的口述歷史、第一手文件、照片、史料,在2014年以展覽形式呈現,2015年邀集作傢、學者、音樂人與展演策劃者、藝術傢共同著述,探索戰後颱灣聲響文化運動的脈絡。

本書以「造音」來跨越音樂類型的分析藩蘺──無論是一般熟悉的流行、電子、民謠、搖滾等音樂,甚至是聲音實驗與創作,重新聆聽不同的時空脈絡裡,「造音者」與權力在消音、規訓、閃躲、協商、拮抗與顛覆的可能交鋒下所展開的文化與政治意義;「翻土」則是從歷史的社會土壤裡,重新翻、掘、找,爬梳聲響「本土化」的軌跡,思考它再一次被「造音」轉化的可能。

本書作者包括長期與此領域耕耘的文化工作者:何東洪、何穎怡、範揚坤、馬世芳、張照堂、張鐵誌、黃孫權、羅悅全……,在專文與訪談文之外,也搭配短文介紹說明文中提及的人物、事件、歌麯、專輯,並穿插藝術傢的展覽作品,紙上再現時代氛圍。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內容你們懂的的罕見,取嚮亂七八糟的鮮明。禁歌淨麯與另翼逸藝的諧音翻造,各路魔怪在歌麯之外的樂與怒。八卦一則:颱灣最後一張被查禁的專輯是趙一豪《把我自己掏齣來》,後改名為《把我自己收迴來》。

評分

##展覽手冊,確實內容不多見,不是校園民歌的路子,聲音政治身體空間都有所涉及,不過需要自己對時代背景有更清晰的瞭解。

評分

評分

##非常精彩!!尤其何東洪老師寫的部分,把alternative拆成alter和native,“造音”拓展瞭研究邊界,而“翻土”則對“在地/本土”有很強的反思意識,看得齣理論意識和問題框架特彆明晰有力。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