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间寻天真,于童心得热忱
水墨画家林曦的精选画作合集
★小驻,在花间,一览四季芳华;游戏,水墨间,一如童子初心
“人无癖不可与交, 以其无深情也。”热爱花的林曦用水墨画下了许多种花的不同时刻的美好姿态,如芍药、栀子、牡丹、水仙、桃花、荷花、梅花……她也特别喜欢画小朋友,“他们那种完全无伤大雅不会造成痛苦的小悲哀特别特别可爱”。那些画面里有甜蜜,有忧愁,但都是珍贵而且不易再来的时刻。
画的是各类清雅之花、惹人喜爱的小孩,笔尖流露出的是柔软的情意与对万物的深情,可以窥见的是一个画家真诚的性情。
★笔墨写意,赋万物以深情;永葆童心,于细微见乐趣
不论是画花,还是画小朋友,林曦画的题材都小。“画的是打动我的东西。可能都是细节,落在微小之处。小杯小盘,小肉小酒,小花小山,小人小兽。” 这些小画,本真、质朴、可爱、有趣,能触动每个人内心温柔的一角,发现自己失落已久的天真和热忱。在这个小世界里,有着大大的乐趣。
★用画一张画的态度对待生活,随书附赠别册《谈艺录》
“艺术真正的基础在于每时每刻,美育的意义不在于画出一张画,而是说你能够用画一张画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更多关于艺术美育的深层讨论、画家林曦的创作历程、文人画的鉴赏等内容,收录在内。
★知名作家庆山、冯唐作序推荐
★精选170余幅画作,全彩印刷,双封设计,裸脊锁线装帧,清新呈现水墨画的空灵意境
写字打拳,读书作画,看流水绕庭,四季都可打扫,四季都好观花,壁上有画,案上有茶,窗外有云气,心里有世界,手中有玩具。且学且玩儿,很自足。——林曦
《花与童》是水墨画家林曦的精选画作合集,庆山、冯唐作序推荐。
林曦的画作朴拙天真、细腻灵动,尤其喜画花朵、孩童、案头玩意等美好小景。画集是林曦对自然、艺术、生活等的一份内心独白,以“花”和“童”为主题来反观日常生活中细微的美好、感动的瞬间、烂漫的时刻。在花间寻天真,重拾宁静美好的天然本性;于童心得热忱,找回生命中珍贵的持有。
全书共分为“花间集”“童心说”“问答录”三辑,并随书附赠别册《谈艺录》。
“花间集”——芍药、栀子、牡丹、水仙、桃花、荷花、梅花……60幅清雅之花,一览四季芳华,诠释何为“供养自己的插花之道”;
“童心说”——天真、可爱、甜蜜、忧愁……88幅童子绘图,水墨游戏间,珍视“用尽力量过好当下生活”的童心。
“问答录”——以“窗台上的一片青苔”为喻,解读中式文人审美及其标准;从“断舍离”出发,论古人的待物之道等。
《谈艺录》——分享学画之路、创作经历,深入谈论笔墨修养、蒙养生活、文人的轻盈和扎实、好作品的标准、艺术品的收藏等话题。
《只生欢喜不生愁》是水墨画家林曦的艺术生活随笔集,谈艺术之道,论无用之美。
全书按主题分为六辑:“艺可通道”“观照世间”“得自在禅”“心安之所”“写给时间”“赤子之心”,文字轻盈、意境优雅。林曦以手艺人之道,解析艺术美育的本质内涵,分享写字的乐趣、专注的法门、心力的修炼及艺术的学习途径等;从中式文人的视角,观照当代生活的审美情趣,阐释何为“无用之美”、如何“独善其身”,探索让传统美学回归现代生活的践行方式等。
爱玩是每个人的天性,但如何玩得有趣、投入,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能力。林曦,年少成名的水墨画家,也是一位手艺人、老师、设计师。天性爱玩耍的她有许多具体的爱好:静坐,读书,写字,作画,插花,闻香,抚琴,喝茶,研究中医、哲学……正因如此多元的身份、丰富的兴趣给予她内在丰沛的创作源泉,将其在艺术创作、技艺专精、中国文人传统美学、儿童美育、世间日常等方面的感悟诉诸于富有灵性、哲思的文字。以无用的美学滋养出日常丰盈的生活,告诉我们原来一个人的快乐不太需要外在的东西。
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类题材的书籍可能会比较清冷,但林曦的笔触却带着一种温暖的韧劲。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教导者,更像是那个在巷口等你回家、为你点亮一盏灯的朋友。他的叙事节奏是散漫的,如同夏日午后慵懒的猫,但这种“散”反而形成了独特的张力,让你不自觉地被拉入他构建的那个时空维度里。每读完一篇,总会留下一些细小的、闪光的句子在脑海里盘旋,像是空气中漂浮的微尘,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将阅读体验从单纯的“获取信息”升级为“精神滋养”,它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窗口,让我们得以窥见一种可以被实践的美好生活范本,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任何激烈的说教都要来得持久和深远。
评分这两册书带来的情绪体验是多维度的,但核心都是围绕着“真”与“自然”。在充斥着过度包装和虚假繁荣的今天,作者展现出一种难得的坦诚。他毫不避讳自己作为艺术家的困惑、探索和偶尔的迷茫,正是这份真实,构建起了读者与作者之间信任的桥梁。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一些关于习作过程的描绘,那种从一张白纸到最终成型的漫长心路历程,远比结果展示来得更引人入胜。它让我们看到,任何美好的事物背后,都凝结着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对“本真”的追寻。这种对生命本源力量的敬畏,让这本书的格调瞬间拔高,它不再仅仅是一本随笔集,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过一种有尊严、有温度的人生的心法秘籍。
评分文字的功力深厚,但绝不故作高深。这是我欣赏林曦文字的又一个关键点。他仿佛是一位技艺精湛的茶师,用最纯净的泉水,泡出了最有层次感的茶汤。那些关于艺术创作的思考,关于审美哲学的探讨,总是被包裹在非常生活化、亲切的比喻之中,让人读起来毫无压力,却又能从中汲取到深刻的见解。比如他对“留白”的理解,不仅仅是绘画技巧,更是一种处世的态度,一种对呼吸空间的尊重。这种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体验的能力,让即便是艺术门外汉的我,也能轻松领会其精髓。这种游刃有余的表达,透露出作者长期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并将之融会贯通后的自然流淌,而非生硬的理论堆砌,读来酣畅淋漓。
评分读完其中一本,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久违的“慢”下来的力量。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快到令人窒息的时代,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如何好好地观察一朵花的开放,或者驻足欣赏一片叶子的纹理。林曦的文字就像一股清泉,不动声色地洗涤着我内心深处的焦躁。他笔下的生活场景,不是那种刻意渲染的世外桃源,而是藏在寻常日子里的细微美好——清晨窗台上的阳光,一盏茶的温度,与友人不期而遇的默契。这些片段,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有着直击人心的共鸣。它们提醒着我,真正的丰盈,往往不在于物质的堆砌,而在于对当下瞬间的全然感知和珍惜。每次合上书,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今晚的月色是不是又多了几分韵味?这种由内而外的感知力提升,才是这本书最宝贵的馈赠。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简直让人爱不释手,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宁静和雅致。封面上的水墨晕染,仿佛能将人瞬间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清幽世界。内页的纸张质地也挑选得极其考究,触感温润细腻,即便是用手指轻轻拂过,都能感受到制作者的用心。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恰恰说明了作者在对待生活和艺术上的那种一丝不苟的态度。翻开书页,那种油墨散发出的淡淡清香,配合着恰到好处的留白,让人在阅读的时候,心绪也会跟着沉静下来。看得出来,这不仅仅是两本书的简单组合,更像是一件精心布置的艺术品,让人舍不得轻易翻动,只想静静地端详。如果说阅读本身是一种享受,那么拥有和接触到这样一套有格调的书籍,无疑是这份享受的延伸和升华。它不仅仅是知识和故事的载体,更是一种审美体验的载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