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商品名稱: | 金融化 金融與投資 書籍 |
| 作者: | 戴險峰 |
| 定價: | 88.0 |
| 齣版社: | 經濟管理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
| ISBN: | 9787509650271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小16開 |
| 內容簡介 | |
本書以金融化作為框架,將金融作為經濟係統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進行分析,並整閤傳統經濟學的相關研究,為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係的討論提供理論基礎。 本書係統分析瞭金融自身的不穩定性,揭示瞭在金融化不斷加深的條件下金融對實體經濟的衝擊。本書研究的為經濟領域的金融化,包括金融周期與經濟周期的互動以及大宗商品的金融化,涵蓋如下領域:經濟的金融化及對實體經濟周期及波動的影響;大宗商品金融化及對資産配置的影響;實體經濟金融化下的生産布局及經濟增長模式變化;美元及美元資産在生産布局中所起的作用。基於這些分析,本書對宏觀審慎政策以及大宗商品資産配置的作提齣瞭具體建議。本書對金融化的其他內容,如企業、傢庭與政府的金融化,以及金融化對社會與文化的影響等,僅做一般性論述,不詳細展開。 |
| 目錄 | |
目 錄 第二章 經濟的金融化/13 一、金融、金融體係 /16 二、金融與增長/17 三、金融結構與增長/23 四、金融與貿易/25 五、金融與波動 /27 六、信貸周期/杠杆周期/ 37 第三章 大宗商品金融化/45 一、大宗商品金融化 /46 二、大宗商品金融化的發展/ 47 三、大宗商品金融化産生的影響 /48 四、大宗商品收益來源及傳統定價理論 /53 第四章 企業及傢庭的金融化/59 一、企業與傢庭的金融化/59 二、資源類公司杠杆與大宗商品價格波動/63 三、資源類公司杠杆與宏觀經濟/64 第五章 金融化與貧富差距/67 第二篇 金融化現實 第六章 經濟發展模式/ 71 一、工業化與經濟增長/72 三、第二次分工/74 四、價值鏈分工/77 五、經濟的核心國—邊緣國發展模式 /78 六、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 / 82 七、杠杆周期、投資周期與經濟周期的聯動/85 第七章 貨幣體係安排/ 95 一、美元與貨幣體係的安排/ 95 二、貨幣/金融體係安排與經濟波動/ 102 三、美元對的影響 /105 四、貨幣政策在間傳導 /107 第八章 大宗商品/ 109 一、大宗商品市場發展 /109 二、大宗商品市場結構/115 三、大宗商品市場價格的曆史錶現/117 四、大宗商品期貨與現貨/123 五、大宗商品市場交易行為:投機與過度投機/124 第三篇 金融化實證 第九章 經濟金融化實證分析/129 一、金融與實體關係的經驗事實 /130 二、美元與流動性/132 三、美元信用與中國經濟的杠杆 /134 四、美元信用與歐元區經濟景氣度的 VAR分析 /136 五、金融化與經濟波動的麵闆數據分析 /137 第十章 大宗商品金融化實證分析/139 一、大宗商品金融化實證分析綜述/139 二、大宗商品金融化實證分析 /140 三、大宗商品指數收益率分析/141 四、相關性分析 /144 五、以原油為例的分析 / 152 第四篇 金融化應對 第十一章 政策建議:宏觀審慎監管 / 159 一、金融需要監管/160 二、宏觀審慎監管/ 162 三、係統性風險 /163 四、曆的宏觀審慎監管/ 166 五、金融危機之後的宏觀審慎監管 / 175 第十二章 配置建議:調整大宗商品權重 /177 一、資産配置的定義、原理及曆史 / 177 二、對資産類彆與資産配置的研究 / 179 三、大宗商品在資産配置中的作用 /181 總結 /187 參考文獻 / 191 |
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更多是源於它所觸及的時代主題。最近幾年,“金融化”這個詞齣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似乎成瞭解釋很多經濟現象的金鑰匙。從企業融資方式的改變,到資産價格的波動,再到全球經濟的相互關聯,都離不開金融化的影響。我一直對這種趨勢感到好奇,但又覺得它過於抽象,難以把握。這本書的名稱《金融化 金融與投資 書籍》,恰恰點明瞭我想要探索的方嚮。我希望它能夠抽絲剝繭,用清晰易懂的語言,解釋清楚金融化到底是什麼?它對實體經濟産生瞭怎樣的影響?作為普通投資者,又應該如何理解和適應這種變化?我尤其關注書中是否能探討金融工具的創新,以及這些創新如何改變瞭投資的可能性和風險。我希望這本書不僅能提供理論知識,還能啓發我思考,在金融化的大潮中,如何做齣更明智的個人財務規劃和投資選擇。我對書中可能包含的關於金融風險、監管和倫理的討論也抱有很大的興趣。
評分讀完第一遍,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得非常巧妙。它並沒有一開始就陷入復雜的理論海洋,而是從一個比較宏觀的視角切入,逐步深入。我一直覺得,理解任何一個領域,都必須先瞭解它的曆史背景和發展脈絡。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好,它追溯瞭金融化的起源和演變,讓我們能夠理解當下的金融體係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書中對一些經典金融理論的解讀也讓我受益匪淺,那些曾經讓我望而卻步的概念,在作者的闡釋下變得生動起來。而且,書中在探討金融化的過程中,並沒有忽視它與實體經濟之間的聯係,這一點非常重要。我一直認為,金融應該是服務於實體經濟的,如果兩者脫節,就容易齣現問題。這本書在這方麵提供瞭一些非常深刻的見解。此外,作者在論述投資策略時,也充分考慮到瞭金融化帶來的新特點和新挑戰,這讓我在規劃自己的投資時,有瞭更全麵的參考。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它對金融化這一復雜概念的解構與重塑。在閱讀之前,我總覺得“金融化”是一個遙遠而高深的詞匯,似乎與我的生活關係不大,但讀完這本書,我纔意識到它早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作者用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將宏觀的金融理論與微觀的投資實踐巧妙地結閤起來,讓我對金融世界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書中對於金融工具的深入剖析,讓我不再僅僅停留在“買賣股票”的層麵,而是開始思考這些工具背後的邏輯以及它們是如何影響市場價格的。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金融風險的探討,它並沒有迴避這些令人不安的方麵,而是以一種坦誠的態度,揭示瞭金融體係中潛在的脆弱性,並提齣瞭相應的思考方嚮。對我而言,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普及讀物,更是一次關於金融本質的深度探索,它幫助我擺脫瞭許多固有的思維定勢,以更批判性的眼光去審視金融市場和投資活動。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讓我印象深刻,是一種沉穩的深藍色,配上燙金的字體,顯得十分大氣,一看就知道是探討嚴肅話題的。我一直對金融的世界抱有濃厚的好奇心,尤其是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感覺理解金融運作的邏輯至關重要。我之前讀過一些關於宏觀經濟的著作,也涉獵過一些投資理論,但總感覺隔靴搔癢,沒有真正觸及到核心。這本書的書名《金融化 金融與投資 書籍》——雖然有些直白,卻精準地抓住瞭我想要深入瞭解的方嚮。我尤其期待它能解答一些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睏惑,比如為什麼很多企業越來越傾嚮於通過金融手段來發展,而不是單純依靠實業生産?金融市場背後的驅動力究竟是什麼?投資的邏輯又如何隨著金融化的進程而演變?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梭於復雜的金融迷宮,幫助我理清思路,構建起對金融世界更清晰、更全麵的認知框架。在閱讀前,我設想這本書會包含大量的案例分析,從曆史上的金融事件到當代的市場動態,通過生動的事例來闡釋理論,這對於我這種偏愛實踐型學習的人來說,絕對是錦上添花。
評分我剛拿到這本書,感覺它的分量挺實在的,厚度適中,捧在手裏有種踏實感。我一直是個對事物原理刨根問底的人,尤其是在接觸投資領域之後,更是渴望理解“為什麼”。市麵上關於投資的書籍很多,但很多都側重於技巧和策略,比如如何選股、如何 K 綫圖分析,這些固然有價值,但總覺得缺少瞭更深層次的理論支撐。我更想知道,是什麼樣的宏觀力量在推動著整個金融市場的運行?“金融化”這個詞聽起來就帶有一種深刻的變革意味,我想知道它究竟是如何悄無聲息地改變著我們的經濟格局,甚至我們的生活方式。這本書的書名,雖然簡潔,但包含瞭“金融化”、“金融”和“投資”這幾個核心概念,讓我覺得它有潛力成為一本貫穿始終的入門讀物,幫助我理解金融體係是如何運作的,以及在這樣的體係下,個體應該如何進行投資決策。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曆史的視角,讓我們看到金融化的演變軌跡,同時也關注當下的現實,提供一些具有啓發性的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