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圍繞在日本小津安二郎以及法國馬克斯歐弗斯(Max Ophuls)兩位導演最後的作品《秋刀魚之味》與《蘿拉蒙戴斯》(Lola Montès)展開嚴密的探討,並用了一個主題來貫串:「電影的空缺」。在使用現有分析方法的前提下,融合相關的藝術與美學領域之論述,希冀能盡可能挖掘並深入淺出地領讀者一起悠遊於兩位大師的「視界」。
全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散文篇全都跟兩位導演有關,這些文章基本上都算是第二部分論文篇的暖身,先以淺顯易讀的篇章,為讀者建立關於兩位導演的一些印象,再來到論文篇,便能更快掌握文中的例證與論述。
本主題雖說大題小作,卻仍希望從不同的切入點,帶給讀者新鮮的視野。
##我爱西大图书馆
评分##(。・ω・。)ノ♡
评分##某些不看书就瞎打一颗星的马甲,也是让我震惊了。
评分##访谈翻译部分有料,拉片分析非常好,但是还是没有给巴洛克式长镜头以定义
评分古有芹溪“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今有肥内“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叹我理论知识储备远不够,只能领略皮毛;纯以影片分析为写作体裁,已脱离常规影评之“规范”,对符号和结构的熟稔及信手拈来,让整本书充满营养;在大量观影的基础上,寻觅到两位大导演之间的异同,以「電影的空缺」为切入点,竟阐述得如此详尽而精彩,虽未完全看懂,但为我辈普通影迷提供了「看电影」的全新角度和方式;后半本之前有幸通读过,重看仍充满意义,每次看都有不同领悟,可能也和自己的阅历和成长有关吧,所以肥内的文字应该具有工具书的功能,如果能在审美耐心尽丧的年代里获得「观看和诠释的欢愉」,那么此书的目的也达到了。
评分##有些美感总难体悟。选择一个颇有难度的主题来析解与阐释一位早已被置入论家文本暴风眼的导演本来已经算是不可能任务了,而作者却选择了两个,这两个被众人使用、探讨过度的主题,却因为汇聚在“空缺”这一充满哲学意味的光点上而显得更为夺目,这是一本选择读者,挑战读者知识乃至认知的作品,作者无意让你爱上这本书,但是却绝对有意令你爱上小津与歐弗斯的作品。
评分##我低估了简化字政策的成功,读起来有些吃力,连有些文法都不大一样,书是好书,拉片很好,这书内容很有门槛,需要阅片量和知识储备,就不四星推荐了。
评分##有些美感总难体会
评分##德勒兹认为小津回归电影本质,回到最初不懂得摄影机运动,也未发明溶、划等转场效果的时代,回归到静止的画面以及仅用切来变换镜头。小津取消了那些他称之为取巧的技术,代之以丰富的间歇,平稳且恰好的影像,引发更深入的联想。影片的叙事,就在仿如残絮的纷飞,不言说而寓于叙事空隙的留白也就更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