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曼殊的詩作現存約百首,多數為七絕,內容多是感懷之作。在藝術上他受李商隱的影響,詩風幽怨淒惻,彌漫著自傷身世的無奈與感嘆。然而在蘇曼殊詩歌創作的早期仍有一部分風格與後期迥異的作品,如《以詩並畫留彆湯國頓》二首所體現的愛國熱情錶現方式蒼勁悲壯,與一般詩歌有區彆。另外蘇曼殊還創作瞭一部分風景詩,這些詩基調輕鬆,色彩鮮明,極富形象化,宛如一幅畫捲,清新之氣撲麵而來,具有較高的藝術性。他的詩歌有較高的藝術性值得當代人學習欣賞 。《蘇曼殊詩集》是一部有關蘇曼殊和他的詩的文集。特請邵盈午老師為詩集做注。本書力求成為大眾讀本,麵對普通讀者。追求可讀性、現代性又能濃縮體現學術眼光、學術水準。
##序言那副傻勁兒
評分##真正傷心人
評分##讀這本詩集的起因是兩年前偶爾看到瞭《水戶觀梅有寄》(即《寄調箏人》三首其三),“日日思君令人老,孤窗無那正黃昏。”當時對此詩印象很深,開始留意瞭他。雖然有人說他不是天纔,但他卻英年早逝,實在為之慨嘆不已!詩僧蘇君的詩以七絕為主,清新脫俗、自然雋永,多情善感、放浪不羈、耐人尋味……此詩集可放於手邊常讀,詩雖不多,足可深味。時人嘗詬病於其用典或藉用,然則蘇君用之化為己用而能自然齣新,妙手偶得,實在是難能可貴瞭!再瞭解其生平,正可謂是“情深不壽,慧極必傷”也~本書箋注十分詳盡篤實。這是我在新一年讀完的第一本書。(2013年11月一版一印,全新)
評分##纔如江海命如絲
評分##讀這本詩集的起因是兩年前偶爾看到瞭《水戶觀梅有寄》(即《寄調箏人》三首其三),“日日思君令人老,孤窗無那正黃昏。”當時對此詩印象很深,開始留意瞭他。雖然有人說他不是天纔,但他卻英年早逝,實在為之慨嘆不已!詩僧蘇君的詩以七絕為主,清新脫俗、自然雋永,多情善感、放浪不羈、耐人尋味……此詩集可放於手邊常讀,詩雖不多,足可深味。時人嘗詬病於其用典或藉用,然則蘇君用之化為己用而能自然齣新,妙手偶得,實在是難能可貴瞭!再瞭解其生平,正可謂是“情深不壽,慧極必傷”也~本書箋注十分詳盡篤實。這是我在新一年讀完的第一本書。(2013年11月一版一印,全新)
評分鬱達夫的評價比較客觀:“蘇曼殊是一位纔子,是一個奇人,然而絕不是天纔。浪漫氣質是有的,靈氣是有的,但是缺少獨創性,缺少雄偉氣。”沒有渾然天成的東西,詩歌屬於“僞江西詩派”。
評分##蘇詩哀怨動人,有天生之纔,可惜生不逢時,一直為生存奔波。最後結局也讓人哀悼。
評分##最後一位詩僧。
評分##真正傷心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